第四百七十二章 文章之爭

秦可卿與賈蓉數年的婚姻在雍治十三年的五月初,就此結束。寧榮兩府上下人等都在熱議此事。

在這樣的浪潮之中,沒有人注意到王夫人在五月初二清晨的和賈政提起寶玉的婚事的事。她極其的不滿賈母對寶玉婚事的干涉。而賈政還想着賈環給他的保證,接觸實務(升官)。他的意見是,晚幾年成親無妨,且先看着。

王夫人對這個試探的結果還是滿意的。她還有時間,來爭奪賈府後宅中權力。

另外,五月初一打醮結束之後,清虛觀的張道士派了人給史家報信。史家兩個侯爺史鼐、史鼎聽後都只能是長嘆一聲,他們姑母拒絕了。這便沒法。史鼐還是在端午節時,去了王子騰家中,想要謀求一個差事。

五月初三是薛蟠的生日,他宴請寶玉、馮紫英等人。賈環自是給呆霸王漏掉。

端午節後,賈環處理好賈府的事宜。第一,整風運動收尾,他“奪取”了賈府的內外大權。

第二,秦可卿的事,被賈母察覺後,以她和離、出家修行,而暫時告一段落。

雍治十三年,五月初八。賈環在晨光中悠哉悠哉的從賈府出門,重新回到翰林院中“上班”,開始朝七晚五的生活。

五月前後這幾天,他專程向方先生請了假。他本來就不是修書的主力。這段時間的任務還是在看書,熟悉本朝的史料。

上午時分,賈環在檢討廳中坐定後,和同僚們照過面。周慎行還是笑呵呵的和賈環聊幾句,“賈兄那份演講文稿當真是…哈…有趣至極。”錦衣衛出面傳播,自是傳的到處都是。

見周圍的同僚都是豎起耳朵,賈環看似隨意的笑道:“只不過是遊戲文字而已。說給府裡的下人們聽的。”

檢討廳中彷彿有些敵意漸漸的淡下來。原本要指責賈環敗壞翰苑文風的翰林們都熄了開口的想法。遊戲文字這種事,誰沒幹過呢?別說講這種大白話,就是講個黃段子,也屬正常。

賈環應付了同年周慎行幾句,便起身出了檢討廳,去西邊的講讀廳方先生的公房中銷假。

到門口,聽的裡面有爭論之聲。賈環略等了等,隨即給方望叫進去。不大的公房中,陳設着書案、座椅。牆角、書櫥上到處堆着書,散發着書香。

魏翰林也在裡面,扭頭看了賈環一眼,對方望告辭:“下官先告退。這一段歷史,還請總裁大人好好斟酌。”爲尊者諱,這是許可的。但,正人君子,絕不亂編歷史。

方望頭疼的揮揮手,讓魏翰林先走,吩咐小吏給賈環看座、倒茶,笑嘆道:“好一個魏宗貫,執拗如牛。”又問賈環,“他似乎對你也有所不滿?”

剛纔魏翰林在和他爭論世祖朝的一段公案。國朝唯一的三元,朝廷宰輔林季同,據說當年爲殿試讀卷官時,打壓了後輩、後來世宗朝的宰輔楊泰和,爲的是獨享國朝唯一的三元的榮耀。

他的意思是將此事寫入《皇周英華》中,貶低林季同。用意當然是測試一衆修書的翰林們的態度。因爲皇周英華回頭還要給雍治皇帝奪位洗白。然而,魏翰林執意不從,讓他很頭疼。這“官司”日後還有的打。

賈環無奈的一笑,說明原委,“方先生,魏修撰是公孫師兄的岳父,他對我不勸說公孫師兄重返仕途很不滿。”

魏翰林當了這些年的老翰林,又被人填到《皇周英華》這個大坑裡,至少還要耗費六七年的時間,他這輩子的仕途搞成這樣,不是沒有原因的。性格決定命運!

方望仰頭大笑,枯瘦的右手在木椅扶手上連拍幾下,“哈哈。人各有志,豈可強求!”

和賈環閒聊了幾句,銷假。從書案邊鎮紙壓着的一個便籤。賈環上前,接過來。

方望譏笑道:“這是國朝的大儒傅伯龍給我的信,說你在京城中流傳的那篇文章,大白話,極其的粗俗,要我督促你用心讀書、寫字。嘿..,他口氣倒是大的很。”

傅伯龍說這樣的話,聽起來是相當刺耳的。賈環一聽就明白是怎麼回事:白話文和文言文之爭。他的那份演講文稿,不過是一個導火索罷了。

江南之地,報紙作爲新興產業已經蓬勃的發展,遍地開花。最大的報紙,當然是南京國子監所創辦的《金陵簡報》。

江南的經濟發達,有大量的市民階層。這是報刊興起的關鍵。英國被譽爲報紙的國度,它在工業革命之後,市民階層人數大量的增加,報紙因而得以興起。

江南的報紙,現在已經傳到京城來。辦報的主流,是白話文。賈環在創刊之初,定下來的調子,就是以白話文寫作。當日,不聽話的監生都給打發到偏遠山區當教諭。

賈環想一想,緩聲道:“所謂文章大道之爭,不過是小道。以實用爲準。寫給府中下人聽的,自是要通俗易懂。歐陽文正公修史,都力求簡潔、通俗。寫給讀書人看的,自是要有文采。”

方望微笑着捻鬚,贊同的點頭,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爲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明朝前後七子提倡古文運動,打破館閣體的制約。國朝的文壇,延續的是晚明的文風。但是,自由過了頭,沒有天才橫溢的人物,寫不出唐周(宋)時期的好文章。

因而,國朝翰苑文風再起,要求用典、雅緻、精煉、流暢。確實出了不少精品文章。這幾十年的代表者,就是他的對頭,前禮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學士彭仕鄂。

而作爲國朝的文壇宗師,他提倡的是:自由、敘趣、言情。古文運動是沒有錯的。關鍵不在於模仿古人,而在於“文爲心聲”,要寫出自己的感情來。

白話文,比他的觀點,更加的激進。但,他作爲文壇宗師,願意看到一種新的文風運行。或者,這是未來文章的方向也未可知。

方望這是引用杜甫的詩句,嘲笑傅伯龍、彭仕鄂等人。當年初唐四傑的詩體,改革兩漢以來的賦、古風、長體,改爲絕句。多少人嘲笑?但是,現在人呢?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和現在有人在維護古文,一口拒絕白話,是何等的相似?不得不說,方宗師確實是個性情中人。他並不是贊同寫白話文。而是在大儒的指責和弟子的觀點之間,他鼎力支持自己的弟子。

賈環笑道:“先生所言極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特色。去蕪存菁,留下來的,就是合理的。正所謂:文章體制本天生,只讓通才有性情。模周(宋)規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須爭。”

賈環並不願意參與、或者挑起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爭端。他並沒有興趣來一次消弱版的新文化運動。存在即合理。吵來吵去有什麼用?報紙,自然的會將白話文推廣開。

方望聽的立時酣暢的大笑,道:“哈哈,子玉,好詩。再念一遍,我寫下來。”說着話,提起筆來,將賈環這首詩錄下來。

模周(宋)規唐並非一定是對的,或者錯的。用什麼文體寫不重要,重要的是寫文章的人。只讓通才有性情啊。

這首詩的用詞、氣度,讓人感覺到一種叫做才華的東西,在筆尖滿滿的溢出來。

方望錄完詩句後,心情大好,不屑的道:“傅伯龍此人好爲人師,教授過太子,自詡爲帝王師。文章之道,哪裡論的到他來廢話?就是彼輩這種人太多,所以文學獎一事,遲遲無法落實。”

大儒,並非一定就是文章大家,同時,私德一樣有虧。比如,儒家的亞聖朱熹,他的詩詞、文章如何能和蘇軾比?但他確實是大儒。私德上,朱熹還娶了兩個漂亮的尼姑做小妾。還有諸如嚴蕊、扒灰等故事流傳。但,這並不影響朱熹作爲儒家亞聖的地位。

文壇上的事,賈環作爲晚輩後進,不好點評。難怪他早給方宗師提了文學獎的事,遲遲不見下文。又想:倒沒想到傅伯龍是太子寧溥的老師。

方望喝口茶,道:“你那標點符號的事情,我打算推廣開。至少,皇周英華這部書裡會使用。”又道:“你婚期就在下月底。再過兩日,我給你放一個長假。”

賈環婚禮的請柬,自是早就送給方宗師。當然,沒有剛請完端午的假,藉着又請婚假的道理,還要略等幾日。

賈環謝過方宗師,告辭離開。那篇整風所用的文稿,被傳的京城到處都是。文壇上的事,他是不打算管的。這種“鬥爭”,是方宗師的戰鬥地圖。

他現在的情況。仕途蟄伏、無事。刷士林名聲,非他的志趣所在。執掌賈府內外之後,壓制着一干豬隊友們不要作死。當然,還有個賈赦的隱患、小尾巴。

接下來,就是安靜的在黑暗中,等着太子作死。帶着賈府,在這驚濤駭浪的政治風波中安然無恙。

那麼,現在,他該成親了。

五月十日,賈環前往小時雍坊何大學士府上送結婚的請柬。他有點小事要提醒何大學士一聲。畢竟,殿試上,何大學士對他很愛護。

第八百八十八章 元霜公主至第九百六十一章 餘波(上)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字第三百三十八章 香水第四百九十三章 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五百八十章 永清郡主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聚第兩百九十四章 流言蜚語(中一 自由心證)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六百零一章 整寶玉(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鄙視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會戰(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賈樓沒倒。第一百二十八章 春節前(四)-弱點第五百二十八章 政變之夜(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三百八十章 只是遲到第六十八章 出府(完)-勝利者第六百零六章 大學士之爭(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九百七十六章 號角聲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四百七十一章 可卿之事(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鹽法變故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南花魁(二)第兩百八十五章 監護人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弓如霹靂弦驚(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駒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對答第一百七十三章 調整、從容、通透第九百七十二章 昭文園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八百一十四章 讀書信、任務第七百一十七章 追求第六百九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七百六十二章 歸去。第兩百八十八章 拜訪(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蒹葭第六百七十四章 春近第八百六十二章 塔吉克湖大戰第七十七章 院首的待遇第六百零七章 第一回合第六百一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人天性涼薄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八百七十三章 烏尼日之死(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懲罰結果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六百八十七章 銀幣(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真理報(下)第兩百四十張 救出第六百四十二章 到底公卿負前盟第八百一十九章 胡兒該殺!第九百七十一章 永興八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勢越急第五百九十五章 進獻。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笑彼哭第八百八十九章 碎葉刺殺(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賈府之盛(上)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八百六十七章 玉華東歸(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寶釵生日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聚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商、等待、爆發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八百九十三章 崑崙巔、江湖遠(上)第三百零二章 黛玉至金陵第三百二十八章 敬重第六十四章 出府(三)-登上舞臺第八百零二章 秋雨,秋思第兩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七百七十二章 京中一二事(完)第三百零三章 冬雪小病第四百六十一章 整風運動(中)-準備第五百二十章 君不見,秋盡百花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俱是漢家臣妾第七百五十三章 破局!求訂閱兼說幾句心裡話第八十一章 好,你聽着!第七百八十八章 賈環的反擊(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三十章 聖人門徒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讀書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三百零七章 遊湖小記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定風波(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細微的裂痕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七十七章 院首的待遇
第八百八十八章 元霜公主至第九百六十一章 餘波(上)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表字第三百三十八章 香水第四百九十三章 臣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五百八十章 永清郡主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聚第兩百九十四章 流言蜚語(中一 自由心證)第九百四十九章 順利、巨浪、黑暗第六百零一章 整寶玉(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被鄙視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疏勒會戰(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賈樓沒倒。第一百二十八章 春節前(四)-弱點第五百二十八章 政變之夜(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三百八十章 只是遲到第六十八章 出府(完)-勝利者第六百零六章 大學士之爭(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九百七十六章 號角聲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四百七十一章 可卿之事(下)第兩百九十一章 鹽法變故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南花魁(二)第兩百八十五章 監護人第六十二章 出府(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弓如霹靂弦驚(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駒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對答第一百七十三章 調整、從容、通透第九百七十二章 昭文園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八百一十四章 讀書信、任務第七百一十七章 追求第六百九十七章 猶恐相逢是夢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七百六十二章 歸去。第兩百八十八章 拜訪(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蒹葭第六百七十四章 春近第八百六十二章 塔吉克湖大戰第七十七章 院首的待遇第六百零七章 第一回合第六百一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人天性涼薄第七百七十七章 拔野古孝德第八百七十三章 烏尼日之死(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懲罰結果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六百八十七章 銀幣(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真理報(下)第兩百四十張 救出第六百四十二章 到底公卿負前盟第八百一十九章 胡兒該殺!第九百七十一章 永興八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勢越急第五百九十五章 進獻。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笑彼哭第八百八十九章 碎葉刺殺(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賈府之盛(上)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八百六十七章 玉華東歸(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寶釵生日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聚第七百二十四章 智商、等待、爆發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八百九十三章 崑崙巔、江湖遠(上)第三百零二章 黛玉至金陵第三百二十八章 敬重第六十四章 出府(三)-登上舞臺第八百零二章 秋雨,秋思第兩百四十八章 十六字令第七百七十二章 京中一二事(完)第三百零三章 冬雪小病第四百六十一章 整風運動(中)-準備第五百二十章 君不見,秋盡百花來第七百八十七章 俱是漢家臣妾第七百五十三章 破局!求訂閱兼說幾句心裡話第八十一章 好,你聽着!第七百八十八章 賈環的反擊(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三十章 聖人門徒第四百九十一章 而今真個不多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總有一些讀書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第九百四十五章 楊皇后第三百零七章 遊湖小記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第一百九十四章 族學(上)第九百八十三章 定風波(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細微的裂痕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七十七章 院首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