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大框架

尹言並直接沒有教晉王接下來怎麼做,但這番分析(心裡按摩)卻是起到了作用。激發了晉王的鬥志。身爲當今天子的嫡子,誰不想當皇帝呢?

京中的局勢,正在發生一些微小的變化。

重陽節後,很快便是九月底。秋風颯爽。

西苑中的景觀“海上蓬萊”中的一處殿宇中,尹言在宮女的帶領下,走進殿中。

這一路上,已經了幾撥太監、宮女引路。可謂宮門幽深。尹言早有心理準備。而於朝中而言,早就是天顏萬里。不過,雍治天子帝王心術高深,依舊控制着朝政。

ωωω.TTkan.C〇

這處殿宇並非上朝時的那種正殿,而是休憩用的小殿。格局方正,牆壁、多寶閣、櫃子、座椅等陳設精美,帷幕、窗簾雕龍畫鳳。盡顯皇家氣象。

小殿正中佈置屏風,阻隔着尹言的視線。七八名宮女站在屏風內外。各自捧着各種器皿,或者垂手肅立。

尹言跪拜,禮儀標準,道:“微臣參見皇后娘娘。”

屏風之後,正是楊皇后。楊皇后端坐在椅子上,貼身的兩個宮女侍立。她一身暗紅色的宮裝,豐滿的雙峰在胸口撐起一道迷人的曲線。珠圓玉潤。略顯豐腴的美婦。暗紅色的宮裝,更添她雍容華貴之氣。

今天這場會面,是由晉王促成的。他在楊皇后耳邊很是說了幾句尹言的好話。原因很簡單,尹言說了,他會說服楊皇后不要支持楚王。這是晉王所急需的。而幫楊皇子推薦一位好老師,可以博取到楊皇后的好感。

所謂的,陽謀,意思就是別人不得不跟着你的思路走。尹言對晉王用的就是陽謀。

楊皇后微笑道:“尹郎中平身。本宮聽晉王說你博學多才,滿腹經綸。尹郎中治何經典?”

尹言這是第一次和楊皇后接觸,心中升起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要知道“治何經典”這句話,基本都是士林中交談的開場白。四書,大家讀的都是一樣,唯獨五經,各自側重不同。但是,楊皇后能這麼問,可見她在經義上,下了功夫。非同一般的女人啊!

尹言改變了來時的策略,從容的拱手一禮,道:“臣於經義只算平常。唯對仁愛、孝義所擅長。”

尹言翰林出身,若說經義只算平常,這絕對是謙虛之語。能進翰林院的,都是當年的精英讀書人。對於一個母親而言,兒子出身在天家,天生富貴,讀不讀經義,要什麼緊?希望他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楊皇后微微一愣,隨即輕笑,“尹先生治學,果然與衆不同。”她對尹言很滿意。

尹言和楊皇后見面的消息,在整個朝局中,並不引人注目。一則是,尹言不過是五品的禮部郎中而已。二則是,楊皇子不過兩歲多,這不是入學的年紀。

但是,對於知道尹言底細的韓謹來說,這則自宮中傳來的消息,讓他微微皺眉。

荊園北湖湖畔,秋水澄澈,白雲高飛。韓謹在臨湖的小亭中撫琴。消息是由哼哈二將中的羅秀才拿過來的。。

羅秀才見韓謹鎖着眉頭,注目着一望無垠的湖面,忐忑的道:“韓兄,是不是有大問題?”

韓謹搖搖頭,“不是。只是,我們的計劃要加快進度。”楊皇子還不到三歲,他們的時間還很充裕。至少在六歲左右,楊皇子纔有可能拜師。

以尹言的才情、能力,必然會幫晉王對抗楚王殿下。所以,他的機會只有一次或者兩次。而只要楚王殿下成爲太子,則大事定矣。賈環再厲害,亦不足爲俱。

當然,在爭奪的過程中,他要考慮賈環對事情進展的影響。最好是能將賈環調離京城一段時間。當然,賈環現在人在江南。

整個北方大地正是金秋時,九邊重地榆林,已有着冬天的氣息。邊塞寒風瑟瑟,冷厲的刮在這座軍鎮城市中。傍晚,夕陽,殘霞,軍營,行人極少的街道。構築出一幅邊塞風景畫。

榆林總兵府位於城正中。外書房中,燒着煤炭,熱氣騰騰,溫暖如春。王子騰穿着輕衣,詢問着只京中來送信的老僕,“家中如何?太太身體怎麼樣?”

一句句問着,老僕回答着。聽到家中安好,王子騰將老僕打發下去,舒服、愜意的喝口熱茶。坐在書桌邊,拆着自京中而來的數封信。這已經是一個半月之前的書信。他先看長子王承嗣的來信。

“父親,家中已經拿到0.3%的鑄幣股份。合計需要繳納3萬兩白銀。已經籌措到位,交給賈府…”

王承嗣在信中說了王家最近的情況。四大家族當前以賈府爲首。這種大勢,不是說一個人、兩個人的看法能改變的。賈環去了江南,王府的事,賈政還是肯幫忙協調。

王子騰將信丟在書桌上,心裡有點膈應。王家執掌四大家族牛耳已經多年,不想在他手上,又給賈府超越過去。這還是在賈府貴妃牌被廢的情況下。

這讓人情何以堪?

王子騰嘆口氣,再看賈政寫來的書信。上面更加細緻的說明了鑄幣的情況,以及朝堂中近期的一些風向。

“遼東總兵祈夏意欲征討漠南鮮卑。朝中爭議不絕。戶部以國庫不支,華相似默許之…”

政老爹政治水平再怎麼不行,也不會在給王子騰的書信中寫“上默許之”這樣的話。而華墨如何默許,這種話,不用寫的太明白。

王子騰一看就懂。再結合着近期真理報上的消息:祈夏被封賞。他心中的想法足見成形:何大學士已經去職,天子對拓邊,很有興趣。

這從對遼東總兵祈夏的封賞可以看出來:封撫軍將軍(正二品),三等男爵。升官進爵。榆林城中,曾有往西域、塞北遊歷的士子回來,唱道: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王子騰心中暗自下定決心,對門外候着的親兵喊道,“去叫請張、劉幾位參將來。”

雍治十六年秋,大周榆林總兵麾下4萬精兵分多路出塞北,合擊察哈爾部。在早就準備好的情報下,歷時半個月,發生多次戰鬥,最終在陰山山脈西側的準格爾城外決戰,總計斬首一萬二千人,繳獲無數。察哈爾部元氣大傷,遠遁漠北。

隨後,王子騰向朝廷報功。

塞外到十月時,已經非常的寒冷。一支虛弱的隊伍往西北方向的漠北進發。

這是察哈爾部下屬的拔野古部落。他們在九月份到十月份的戰爭中損失慘重。不得不向漠北遷徙。否則,要麼被周人抓捕成爲奴隸,要麼餓死。

一個小山坡上,騎在一匹黃馬上的部落族長,年僅13歲的族長拔野古孝德回首南忘,眼中露出深刻的仇恨。

“駕!”

他狠狠的在馬背上抽了一鞭子,騎馬追上隊伍。終有一日,他要周人品嚐到他此時的痛苦。

捷報一日千里,和王家奴僕自京中送信來的行程自不一樣。十月中旬,京城中便已經傳遍。各種小道消息亂飛。有消息稱,王子騰有可能會封侯。

王子騰的資歷太深了。他當前的官職是九省都點檢(正一品),五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從一品),榆林總兵(正二品)。官位歷來是取高不取低。朝廷再要封賞,往上,只能封侯,最低是伯爵。

王家的喜慶自不必說。賈府中的氣氛,同樣很不錯。不管賈、王兩家是否存在着競爭,在外人眼中,四大家族是一體。王子騰封爵,對賈府而言,同樣助長聲勢。

大觀園,達摩庵中。秦鍾帶着新婚妻子傅秋芳前來見自己的姐姐秦可卿。

傅秋芳容貌美麗,性情知書達理,賢惠有加。幾次對答都管着秦鍾。秦可卿對她很滿意,拉着她的手,溫聲說了好些話。盡顯家長風範。但說起來,她今年不過是25歲。

初冬的殘陽帶着餘暉。映照在山林中。秦可卿依依不捨的將傅秋芳、秦鍾送到達摩庵外。

山門外的平地石板上,傅秋芳告辭,說道:“姐姐請留步。若是姐姐修行有暇,可回家中住幾日。”

秦可卿溫柔的笑一笑,道:“我哪裡好去?你們夫妻倆好好過日子。”有拉過秦鍾,叮囑道:“弟弟,你素來性子柔弱,如今弟妹在家裡,你多聽她的話。”

她雖然內心中從未將自己當做出家人。但,就像環叔說的,認認真真走形式。她怎麼好時常回秦府去住?

秦鍾外面罩着青衫直裰,身姿修長,很是俊美,頗有女兒風,答道:“姐姐,我知道。”

秦可卿目送兩人下了山坡,輕輕的嘆一口氣,對身邊的大丫鬟寶珠道:“環叔若是在,看到鍾兒和秋芳這樣好,定然很滿意。”這門婚事,本來就是環叔安排的。

只是,環叔初夏離京,而至今冬日未歸。有很久了。

這天下午,聞道書院的羅君子、喬如鬆幾人自東莊鎮上而來,向山長請教學問。

秋闈結束後,聞道書院的同學如喬如鬆、秦弘圖、衛陽、紀澄幾人全部中舉。衛神童娶了劉大學士的孫女,此次科場報捷。可謂意氣風發。

此次北直隸鄉試,有近9000名士子參加考試。錄取120人。聞道書院一共139人才加鄉試。中舉的有21人。在鄉試這個大關口,殘酷的錄取比例下,聞道書院的這份成績,可謂相當的耀眼。不愧是重點高中。

張安博散衙後,便推掉了官場應酬,回到家中和學生們一起吃飯,再到書房中,講經義,解答問題。

龐澤在一旁聽的倍感無聊。鄉試結束後,他在山長幕府中當幕僚。毫無意外,醉心於實務的龐士元同學,再一次落榜。

科舉的關卡中,鄉試真的很殘酷。正常的錄取比例是30:1,甚於低於高考的錄取比例。而像北直隸這樣很強的地區,錄取人數多,但競爭同樣的殘酷。今年的錄取比例達到75:1。

到深夜裡,同學們依次告辭去休息。羅向陽、喬如鬆、紀澄、龐澤留下來。

張安博鬚髮潔白,七十多歲的老者,微笑着喝着茶,問龐澤道:“子玉還沒回京?”

龐澤掌管着信件來往,道:“子玉並沒有書信回來。想來應該快了。”又對幾名同學道:“榆林總兵王子騰在塞北大捷,驅逐胡虜,將要封侯。京中形勢將有大變化。”

喬如鬆不解的道:“王子騰是賈環的舅舅。他若是封侯,邏輯上對賈府應當是好事啊?”

龐澤冷笑一聲,解釋道:“友若,那可真不一定。說不定會扯子玉的後腿。王總兵政治水平很差勁。堪稱豬隊友。一不留神,會把賈府拖下水。

再者,山長所憂慮的,是邊將擅開邊釁的風氣增長,對國家而言,並非好事。塞北之地,我中國取來又無法耕種,損耗兒郎性命,奪下佔住,幾年後,又有胡虜興起,佔據。”

紀澄是新人,老老實實的旁聽。

羅向陽擔憂的道:“山長,你是向上書天子?”

張安博坦然的點頭,“正是。我爲左都御史,自當諫言天子。不可擅開邊釁。必須要由朝廷決定。否則邊將將跋扈難制。另,國庫的家底在何新泰這兩年的執掌下,只是稍微有些好轉。若是邊關戰亂一起,恐怕國庫將虧空。”

幾名學子都是默默不語。國庫虧空,則國家必然出事。要麼加稅,盤剝百姓。要麼就是濫發鹽引等,或者其他破壞制度的事情,弄錢填窟窿。

歷朝歷代末年,都是如此景象。

龐澤輕輕的捏着茶杯,這是他在江南慢慢養成的習慣。其實,他並不贊成山長去勸諫天子。哼,天子之心,路人皆知。武皇開邊意未已。觸怒天子的後果,很難說。

但,山長執掌御史臺,豈能熟視無睹?山長的性情,不會視而不見。山長是一個好的師長、長者、大儒。但,並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團體的領袖。

他內心之中,想的形勢變化其實是另外一件事:奪嫡。這是雍治朝末期,朝堂上所有政斗的大框架。

想要晉王登基後,不找賈環的麻煩。前提條件是兩個。第一,幹掉楚王。第二,自身的實力要足夠強大。王子騰封爵,絕對算是增加賈府的實力。

那麼,怎麼將這份實力轉化的爲我所用?那麼,奪嫡的進程,他們要不要推一把?

雍治十六冬,十月二十一日,賈環帶着林千薇,遊歷江南結束,於當天下午抵達通州。

第九百一十三章 天子之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胡(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疏勒聯軍第一百零一章 人或爲魚鱉(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對答第三百九十二章 賈環將歸第四十八章 賈府畫卷(下)第兩百四十一章 平地波瀾第三百二十章 觀音殿前第四百三十一章 會元第七百九十七章 京營抵達,殺胡第四百六十二章 整風運動(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重建書院(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學,不同的選擇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釧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南花魁(完)第九十三章 賴傢俬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風浩蕩第一百六十七章 賈府衆生相(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南花魁(四)第兩百一十九章 反擊!反擊!(一)第八百八十七章 刺客們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讀報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流逝、大勢第兩百九十九章 誰主揚州(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定風波(中)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輕輕的來(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聊幾句兼總結、劇情預告第三百三十張 太湖(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西行漫記(上)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第五百零七章 思索、殺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京營拒絕第二十五章 賈探春第九百四十七章 京中畫卷,待明日(上)第七十八章 同學、曙光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兩百三十七章 三期小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雨點點第四百四十六章 殿試(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長歸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整風運動(中)-準備第七百八十五章 壓力襲來第兩百五十四章 調-教未來的大舅子(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四百三十章 結果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八百一十八章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第兩百九十一章 鹽法變故第八百二十三章 美男,反間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像忘了什麼第八百三十六章 疏勒會戰(下一)第七百四十章 畫卷,餘波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賈貴妃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一章 西苑的槍聲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會(上)-七子爭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聚第兩百二十四章 謊言與真理(二)第七百零五章 聖壽節(下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過錯第五百九十七章 丫鬟們(下)第兩百四十九章 七言十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局變第四十四章 得意洋洋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三百九十八章 父與子第四百零四章 責怪第三百五十張 絢爛後的歡欣第九百三十四章 歲在甲子第五百零四章 甄家被抄。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在等待的初夏。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去第六十四章 出府(三)-登上舞臺第一百三十章 春節前(六)-太年輕第六十三章 出府(二)第兩百七十章 途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死鬥(二)-套路,都是套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八百一十四章 讀書信、任務第一百八十二章 幕僚生涯第四百一十五章 彩霞到來第二十一章 談生意、落子第八百一十章 哈密城中(下)-各有算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餘波(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
第九百一十三章 天子之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殺胡(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疏勒聯軍第一百零一章 人或爲魚鱉(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對答第三百九十二章 賈環將歸第四十八章 賈府畫卷(下)第兩百四十一章 平地波瀾第三百二十章 觀音殿前第四百三十一章 會元第七百九十七章 京營抵達,殺胡第四百六十二章 整風運動(下)第九百六十四章 重建書院(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的同學,不同的選擇第四百八十章 烈金釧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南花魁(完)第九十三章 賴傢俬話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八百一十二章 長風浩蕩第一百六十七章 賈府衆生相(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江南花魁(四)第兩百一十九章 反擊!反擊!(一)第八百八十七章 刺客們第四百一十七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中)第八百一十五章 讀報人第兩百八十九章 流逝、大勢第兩百九十九章 誰主揚州(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定風波(中)第五百零九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第九百七十九章 我輕輕的來(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聊幾句兼總結、劇情預告第三百三十張 太湖(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秦淮水榭花開早(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西行漫記(上)第三百七十章 你在那邊,要好好的。第五百零七章 思索、殺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京營拒絕第二十五章 賈探春第九百四十七章 京中畫卷,待明日(上)第七十八章 同學、曙光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兩百三十七章 三期小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雨點點第四百四十六章 殿試(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長歸來第七百七十一章 京中一二事(下)第八百五十七章 沈遷論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整風運動(中)-準備第七百八十五章 壓力襲來第兩百五十四章 調-教未來的大舅子(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第一封聖旨第四百三十章 結果第六百四十三章 回京。第八百一十八章 士不敢彎弓而抱怨第兩百九十一章 鹽法變故第八百二十三章 美男,反間第一百四十八章 真正的底牌第一百五十六章 踏遍青山人未老(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像忘了什麼第八百三十六章 疏勒會戰(下一)第七百四十章 畫卷,餘波第八百四十章 大軍抵達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鬥(三)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賈貴妃的選擇第七百五十一章 西苑的槍聲第七十四章 一月文會(上)-七子爭鋒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聚第兩百二十四章 謊言與真理(二)第七百零五章 聖壽節(下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我的過錯第五百九十七章 丫鬟們(下)第兩百四十九章 七言十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局變第四十四章 得意洋洋第七百七十六章 敦煌!第三百九十八章 父與子第四百零四章 責怪第三百五十張 絢爛後的歡欣第九百三十四章 歲在甲子第五百零四章 甄家被抄。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在等待的初夏。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去第六十四章 出府(三)-登上舞臺第一百三十章 春節前(六)-太年輕第六十三章 出府(二)第兩百七十章 途中第六百五十三章 死鬥(二)-套路,都是套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主編人選第八百一十四章 讀書信、任務第一百八十二章 幕僚生涯第四百一十五章 彩霞到來第二十一章 談生意、落子第八百一十章 哈密城中(下)-各有算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雨夜話,我心去留(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餘波(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長夜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