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局面僵持

有些話是不能明着說的。

比如,現在朝廷之中,凡是科舉出身的文官,都在寫奏章彈劾天子特簡賈政之事。這是立場問題。但,以劉大學士的想法,奏章要上,風頭不要出。

但是,他怎麼對翁宗道說:你要低調點。值此之時,扯後腿,或者公開表態不願意與天子作對,勢必會被士林、文官集團罵得狗血淋頭,一生清名付流水。

座師和門生,是文官政治邏輯中最爲穩固的關係之一。但也並非沒有背叛者。比如,前明的首輔,張居正,就屢次被他的學生彈劾,搞得太嶽相公狼狽至極。

所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出頭的櫞子先爛!不是誰都有何朔那樣的“護身符”:他在負責西域之事。即便如此,何高遠的政治生命還能有幾年?

劉飛白爲乙卯科會試總裁。新科進士三百名全部都算是他的門生。他最中意的便是狀元翁宗道。連,神童賈環,他都並不看重——主要原因是,一位座師的資源有限,而賈環明顯與他的鄉試座師方望更親近。劉大學士的人品,自是不會去搶人的學生。再加上會元之事,他理所當然是更傾向於栽培翁宗道

現在,他的得意門生卻串聯新科進士上書,引人矚目,士林稱讚,名望驟起,但接下來,只怕是政治生涯盡毀。他如何能不嘆息?

劉大學士內心之中,並不看好此次何朔領導文官集團與天子對持。

翁宗道心中一突,隨即深深的吸一口氣,壓住心中的負面情緒,道:“恩師,學生既然組織同年們上書,所有天子的責罰,學生願意一力承擔。”

劉飛白嘆口氣,神情蕭索的道:“還沒到那份上。你們的奏章今天已經轉到軍機處,遞交宮中。兆震,近日少一些宴遊。”

所謂,少一些宴遊,就是要低調點,不要再串聯了。錦衣衛盯着的。天子那裡估計已經有名單了。

翁宗道自進劉府以來,一直都是端坐,衣衫嚴整。這是他當教諭時養成的習慣。

當日禮部會試之前,他名動京師,就有人評價:宗道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翁宗道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這時,沉默了很久,擡頭看着自己的老師,眼中露出堅定的神色,道:“

恩師,弟子以爲: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反而是,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吾輩讀書人,理當勸諫。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翁宗道這一番話,引用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說的鏗鏘有力。雍治天子爲一己之私慾,想要冊封兄嫂爲貴妃,踐踏禮儀、法度。讀書人,秉承天地正氣,身爲聖人門徒,理當勸諫。

夫子說:君子,不需要用小事來考驗,卻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務。勸諫天子的後果,無非是個死字。正所謂:時窮節乃見!丹青史書,必定留名、歌頌。

因爲,天地有正氣!

劉飛白還能說什麼?他喟然長嘆,道:“我不如兆震也。”劉大學士這話說的光明磊落,亦是性情流露。宰輔重臣,是什麼級別?卻當着一個小進士的面,自承品格不如。胸襟坦蕩。

翁宗道並非有接受劉大學士的建議,偃旗息鼓。而是利用自己的名聲,在公開的場合:酒會、宴會、文會之中,述說他的理念,想法:阻止天子冊封貴妃。

從儒家推行的禮儀來說,奉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天子,一後一皇貴妃,兩貴妃。四貴妃,這明顯的越禮了。

再者,當今士林,風氣奔放。讀書人誨淫誨盜。和明朝末年士子一個德性。四方有德君子時常痛罵: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崇尚奢侈,見利忘義;淫風熾烈,恬不知恥。

但是,不管讀書人在私下裡怎麼做,誨淫誨盜,有如何千萬種醜態,放在明面上來,就絕對不行。先兄之嫂,冊封爲國朝的貴妃,如何能行?

兩三天的時間之內,京城之中,翁宗道的清名更勝。翰林本來就是清流。清流再“刷”清名,那聲望是直接爆表。現在士子們,都要說一句:福建翁兆震,風度峻整,正人君子,清流之望!

在翁宗道逐漸的成爲輿論的焦點,抨擊天子所作所爲之時,士林、朝廷的輿論,越發的聲勢浩大。

而彈劾天子、賈政的奏章,都被天子留中不發。文官集團不畏死,不怕流放,前仆後繼,願意以死諫君王,雍治天子能如何?他要達成目的,就得把六科清洗成自己人。

而他已經清洗了兩遍,六科的言官們,還是不消停,再加上輿論的呼應,而文官領袖何朔不願意出面滅火。天子要是第三次清洗科道言官,估計名聲就臭了。

任何一個聖君,絕對不會堵塞言路!

如果像明朝嘉靖皇帝那樣搞清洗:大禮議,亦要數年之功才能完成。短時間內就不要想了。大禮議歷時三年,下獄者一百三十四人,停職者八十六人,廷杖死者十六人。而明世宗嘉靖皇帝絕對算不上什麼明君,史書評價不高。一個重用嚴嵩這樣的奸臣,禍亂國家數十年,算什麼明君?

庚戌之亂,韃靼人長驅直入,在京城周邊地區禍亂數日,燒殺搶掠,最終揚長而去。臉都被打腫了,算什麼明君?一個玩弄權術,徹頭徹尾的利己者而已。

局面,趨向於僵持。

但,天子心中的惱火,可想而知。

八月十日,天子在大明宮中召吳王、大學士謝旋下棋。金秋時節,大明宮中後湖的敞軒之中,微風徐徐,水波浩渺,眼界之開闊,令人心曠神怡。

雍治皇帝在棋盤上落下一粒白子,感慨道:“別看朕爲天子,亦常不如意。皇弟又有何可愁的?”

吳王是一名中年男子,穿着親王服飾,年紀比雍治皇帝要小,苦笑道:“臣弟家事不寧,讓聖上費心。”他的兒子吳王世子非常的頑劣,他很是頭疼。

雍治皇帝哈哈一笑,“教子,要以名儒教之,言傳身教。”

旁觀的謝旋沉默不語。心中,想着,當前的局面,若是僵持下去,只怕對天子不利啊。而破局又缺少契機。

時間,回溯到一個月之前,彩雲之南更南處,驃國境內的一處平野中,殺聲震天。槍聲、炮聲隆隆。

雲貴總督,都察院右都御使,齊馳指揮兩萬精銳大軍與數名藩王、部落的十萬土軍在此決戰。而隨着日暮漸漸到來,周軍大部切入聯軍陣中,斬將奪旗,鼓聲如雷。隨後,戰場之上,到處都是說着鳥語的潰兵,狼奔豸突。

中軍大帳中,一桌一椅。齊馳淡定的翻着書。中國槍利炮利,如何會戰敗?

戰場上的刀光劍影漸漸的遠去。幾名身穿甲冑的將軍帶着血跡走進中軍帳中,齊齊半跪。爲首的將軍大聲彙報道:“大帥,下官等不辱使命,大獲全勝。陣斬土王四人,擒一人。俘虜不計其數。大約有三五萬人。”

又一人道:“此戰奠定勝局。大帥拓土千里,乃國朝二十年來罕見之戰功。屬下等爲大帥賀!”

齊馳一身文士衫,放下書,微微一笑,點點頭,道:“辛苦了。令有司記功,犒賞三軍。選土王、土官三百人押送京師。其餘者,斬!壘京觀,告誡土人。”

衆將齊齊領命。

齊馳輕飄飄的一句話,數萬人生死議定。

中國之土,華夏之民,自古就是天朝上國。蕞爾小國,膽敢作亂犯境,殺!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家之好第五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零九章 路遇第七百七十章 京中一二事(中)第三百零九章 路遇第八百五十五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紅香圃開壽宴第五百零六章 秋爽齋的金釵們第七百四十二章 婚禮進行時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九十七章 賈師弟,你我友盡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一堂課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風嫋嫋(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拍賣行(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尾(二)第九百一十三章 天子之意第八百九十二章 碎葉刺殺(完)-教教他們怎麼做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訪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賈府家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節前(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發,出發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小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三百六十九章 抄家。第七百三十二章 各自的目標第八百六十六章 圓圓曲、戰略欺騙第四百八十三章 賈府無戰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會元第一百八十五章 薛家和夏家第兩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九百六十七章 理想、目標第四百八十七章 青青子衿(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北庭終戰(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八百二十五章 酒宴上的試探第八十五章 縣試已過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色的豪邁、賈環的勇氣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六百五十六章 死鬥(五)-無恥、摩擦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月下旬第三百三十九章 捲入第九百五十七章 皇極殿外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小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輕鬆、功成。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位歸屬(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身系千萬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色如水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手必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湖(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闕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雨陣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試第四百四十二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七百六十一章 終成眷屬第九十二章 賈府門前第五百六十七章 “惡作劇”?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府!回府!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位歸屬(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陣子第六十五章 出府(四)-各出計謀第二十四章 調解第九百一十四章 朕將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重回賈府(上)第兩百一十三章 寧國府家宴(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樓(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勳集團第七百九十章 法令:漢兒不爲奴!聊幾句。第八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勇士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三百八十六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六百零四章 賈、王的心結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雨第六百一十四章 羣起而攻之,之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遊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爭奪花魁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小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另一半第六百六十三章 回府第八百零三章 郭府酒宴(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七十章 書院、小鎮第三十二章 幾個問題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寫盡是相守
第五百一十五章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改變、偶遇、夜晚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家之好第五十五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零九章 路遇第七百七十章 京中一二事(中)第三百零九章 路遇第八百五十五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紅香圃開壽宴第五百零六章 秋爽齋的金釵們第七百四十二章 婚禮進行時第三十七章 自由和選擇第九十七章 賈師弟,你我友盡第兩百五十二章 一句話!第八百六十五章 賈使君如是!——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一堂課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看好第六百九十二章 春風嫋嫋(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拍賣行(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手尾(二)第九百一十三章 天子之意第八百九十二章 碎葉刺殺(完)-教教他們怎麼做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訪客第四百九十九章 賈府家宴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節前(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發,出發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小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雍治十六年的省親第三百六十九章 抄家。第七百三十二章 各自的目標第八百六十六章 圓圓曲、戰略欺騙第四百八十三章 賈府無戰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會元第一百八十五章 薛家和夏家第兩百八十四章 託孤第九百六十七章 理想、目標第四百八十七章 青青子衿(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北庭終戰(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公審第八百二十五章 酒宴上的試探第八十五章 縣試已過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色的豪邁、賈環的勇氣第五百四十九章 微波徐徐,賈府愁銀第六百五十六章 死鬥(五)-無恥、摩擦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月下旬第三百三十九章 捲入第九百五十七章 皇極殿外第七百二十一章 韓小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輕鬆、功成。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位歸屬(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如山倒。第六百八十八章 銀幣(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鹽課問題第八百五十四章 一身系千萬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色如水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手必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湘雲,湘雲第三十九章 師道三種第三百二十九章 太湖(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半闕第六百八十四章 夜雨陣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面試第四百四十二章 亂雲飛渡仍從容第七百六十一章 終成眷屬第九十二章 賈府門前第五百六十七章 “惡作劇”?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府!回府!第九百五十九章 帝位歸屬(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陣子第六十五章 出府(四)-各出計謀第二十四章 調解第九百一十四章 朕將死第三百九十四章 重回賈府(上)第兩百一十三章 寧國府家宴(中)第六百一十六章 乞骸骨第十八章 西江月茶樓(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武勳集團第七百九十章 法令:漢兒不爲奴!聊幾句。第八百二十九章 真正的勇士第六百三十三章 憶江南第三百八十六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六百零四章 賈、王的心結第九百零二章 歸來--補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七章 雷雨第六百一十四章 羣起而攻之,之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遊說第三百四十七章 爭奪花魁第四百九十五章 真小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殿試(中二)第六百六十四章 另一半第六百六十三章 回府第八百零三章 郭府酒宴(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形勢逆轉 按計劃行事第七十章 書院、小鎮第三十二章 幾個問題第四百一十八章 芳園應賜大觀名(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抵達。第四百五十九章 工作、修書、官路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思寫盡是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