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

午門外面,聚集了太多的人,包括幾大國公在內,悉數焦急萬分,陛下還在奉天殿議事,今天的時間格外漫長,每一分鐘都是煎熬。

湯和老臉都是熱汗,藍玉氣喘如牛,就連馮勝都沒法淡定,老爺子來回走動。

“遞牌子,求見!”

馮勝跟柳家結親,算是柳淳的長輩,他不護着,又有誰護着。老頭邁步向前,準備將自己的象牙牌交給太監。

就在這時候,突然有個老太監從裡面笑呵呵出來。

見了幾位國公,衝着他們深深一躬,然後笑吟吟道:“沒事了,咱柳大人……贏了!”

“什麼?”

馮勝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上百官員怒告御狀,柳淳又自詡楊朱傳人,怎麼看都是死路一條。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怎麼可能……贏了?

難道是老太監說錯了?

見馮勝遲疑,老太監忙道:“宋國公,現在聖人正在跟柳大人議論賦稅的事情,老奴琢磨着,怕是要到下晌纔有結果,幾位國公爺若是不急,可以先回去歇着了。”

老太監說完,急忙轉身去伺候了。他是偷着出來報信的,就是怕這幾位着急。

馮勝只覺得暈乎乎的。

贏了?

真的贏了?

臭小子,你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馮勝抓着柳三的胳膊,大笑道:“行啊,你真有福氣!”

三爺只剩下傻笑了,一旁的徐增壽伸了個懶腰,衝着妹妹道:“我就知道那小子死不了,瞧把你急得,都流淚了!”

徐妙錦連忙擦拭並不存在的淚水,當發覺是被四哥欺騙了,氣得小臉通紅,揮拳就打。她是沒哭,可有人確確實實哭了。

看似最粗枝大葉的藍新月,竟然是最先承受不住的那個,她捂着臉喜極而泣。

……

宮門外衆人狂喜,湯和跟馮勝都是有身份的人,當得知柳淳沒事,就紛紛回府,等候消息,其他人也好此刻去闖宮。

只剩下陶成道,還有他的弟子們,靜靜等待着。

每個人的眼睛裡都放着光,他們努力壓制心中的喜悅,但心臟砰砰亂跳的聲音,漲紅的面頰,依舊顯示着不平常的內心。

柳大人贏了!

我們能祭祀郭守敬了!

楊朱,墨子!

我們也有道統傳承,我們能昂首挺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漢子了!

陶成道激動地眼圈泛紅,他簡直像活在夢裡。

作爲一個醉心飛天的人,陶成道對歷代先賢的發明創造,也有頗深的瞭解。中國古代的技術,可絕不只是四大發明那麼簡單。跟四大發明類似的成就,至少有幾十項之多,比如船隻的密封艙技術,方向舵,鍊鐵用到的鼓風機,騎兵的馬鐙……這些技術都深刻改變文明的進程,只有擁有穿透歷史的慧眼,才能知曉技術的偉大。

很無奈的是自漢唐以來,長期秉持道德決定論,仁義無敵論的儒家文人集團,寧可記錄詩人的風花雪月,貞潔烈婦,也不願意多關心些技術的東西。

諸如沈括,郭守敬一般的文人,絕對是主流文人當中的異類,他們的著作只能跟山海經,神話故事放在一起,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是從根子上決定的,孔老夫子早就說過: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學種田種菜,那是小人行徑,他老人家喜歡的是君子六藝,講究的是禮樂教化……只是很可惜,老夫子的徒子徒孫很不爭氣,連六藝都給扔了,只剩下空談道德仁義,越來越脫離實際。

在先秦諸子當中,墨子是不折不扣的技術派。

所以當柳淳提出學問來自墨子之後,陶成道是很願意認這位祖師爺的,可他不是小孩子,很清楚想在理學一統天下的狀況下,豎起墨子的大旗,是何等困難!

也別說墨子,就連儒家的其他學派,都沒有生存的空間。

陶成道覺得師兄很可能是以卵擊石,一去不復還……可誰能想到,柳淳就變不可能爲可能,至少說,柳淳打贏了第一戰!

陶成道衝着弟子們,握緊了拳頭。

行的!

我們有機會創造歷史的!

把郭氏門人,科學子弟的大旗打起來!

告訴世人,除了孔孟之道,還有一門叫做科學的東西,能讓人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

柳淳還不清楚,外面許多人已經把他當成了神一般的偶像。

此刻的柳淳還在全力以赴,應對文官的詰難。

“柳淳,你建議陛下多徵商稅,是要擡高商人地位嗎?”詹徽憤怒質問,“商人貪財好利,品行卑賤,朝廷能指望着商人供養嗎?還有,你多徵商稅,商人勢必轉嫁給百姓,吃虧的還是蒼生百姓,你這是挖肉補瘡,拆東牆補西牆,根本不可取!”

天官發話,其他的人也緩過來,紛紛指責。

柳淳輕笑道:“諸位大人,按照你們的意思,收你的稅,是瞧得起你!瞧不起商人,那就不用收稅?對吧?既然如此,陛下重視士人,那就更應該徵收士人的稅賦了?你們不能把自己放在跟卑賤的商人一樣的地位上吧?這不合理啊,難道你們這麼自甘墮落嗎?我要是讀書人,我一定主動帶頭,多納稅,服徭役,以示我跟商賈的不同之處,對吧?”

“我聽師長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士人,他的五個兒子全都從軍,戰鬥結束,有個奴僕跑來,告訴他,你的五個兒子都戰死了。這位士人大怒,對那個奴僕講,我沒問他們,問的是戰鬥,打贏了嗎?奴僕說打贏了,士人歡天喜地回家慶祝。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我以爲這纔是真正的士人,士人代表的是責任,是承擔,而不應該是享受,更不應該是魚肉鄉里高人一等的特權。”

在場的上百位文官,不乏舌辯之士。但是他們卻沒有多少膽氣,挑戰柳淳。

沒法子,這小子始終能抓住他們的漏洞,用嚴密的邏輯,駁倒他們覺得天經地義的道理。

詹徽徹底無語了,翰林院,國子監的飽學之士也覺得要緩一緩,不拿出完美的對策,辯論了也是自取其辱。

奉天殿陷入了詭異的安靜,朱元璋嘴角不斷上翹,笑得越發開心了。

不得不說,柳淳的話,給他帶來不少的啓發。

什麼是士人?

像那位犧牲五個兒子,依舊關心勝敗的纔是真正的士人!

至於當朝諸公,距離士人還太遠了……既然你們沒有士人的擔當,那朕就不必客氣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你們都退下,太子和柳淳留下!”

百官灰頭土臉,從金殿敗退,他們經過柳淳的身邊,每個人眼裡都冒着火焰,幾乎要把他給生吞活剝了。

柳淳滿不在乎,他們又不是反穿褲頭的超人,沒法用眼神殺人,老子怕你們作甚!

等所有人都走了,朱元璋才衝着柳淳笑道:“臭小子,你又讓朕刮目相看啊!朕今天破例,就讓你小子瞧一件東西,瞧瞧我大明的根基!”

老朱在前面走,太子朱標跟柳淳走在後面,柳淳心裡嘀咕,大明的根基?是什麼?傳國玉璽?還是京城龍脈?

柳淳偷眼看朱標,發現這位太子只是笑而不語。

柳淳只好強忍着好奇,隨着老朱,來到了一處偏殿,有太監打開大門之後,柳淳走了進來。

裡面沒有任何的潮氣,反而散發着淡淡的幽香。向四周望去,居然是個藏書室,只是這個藏書室有些大得離譜兒。一排排的書架,上面堆滿了厚厚的冊子。

朱元璋隨手拿起一本,扔給了柳淳。

接在手裡,柳淳這才知道,敢情這是大明朝各州縣賦役的黃冊!

朝廷徵收田賦,徵召民夫徭役,全都按照這個冊子在推行。

難怪老朱說這是大明朝的根基呢!

“從朕登基到現在,二十多年,總算是做完了,大明江山,共計戶千六十八萬四千四百三十五,丁五千六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朕身爲大明天子,萬民君父,管的人就是這麼多!”

老朱衝着柳淳淡然一笑,“臭小子,你在金殿上說了那些話,什麼士紳一體納糧,什麼徵收商稅,你當朕沒有想過嗎?”

柳淳忙陪笑道:“陛下睿智,當然要比臣想得深遠!”

“別拍馬屁!”朱元璋氣咻咻道:“這些東西,朕花了二十年,才勉強做完。朕可以向士紳徵稅,試問,誰又替朕徵稅?還不是官吏士紳!他們會老老實實納糧服役嗎?朕不給他們一點好處,又有誰願意替朕做事?有些事情,非是朕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即便強如老朱,也有力有未逮之時。

柳淳並不意味,他輕聲道:“陛下所言極是,可有些事情,若是不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以後就再也做不了了!這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大明已經從戰亂中走過來,商業復甦,人口增加,民間土地兼併之風已經出現……臣以爲,陛下當早做決斷纔是!”

朱元璋眉頭緊皺,還是那句話,柳淳能看到的,老朱怎麼可能看不到。

又何止是朱元璋,幾年後,建文登基,方孝孺那個酸儒都知道要抑制兼併,只不過他看準了病症,出的藥方卻是恢復井田……很不幸,一副藥下去,朱允炆就涼透了。要不然,朱老四以一隅之地,怎麼能勝得過建文呢?

朱元璋眉頭緊皺,“是啊,朕應該有所準備了!”

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833章 都敗了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207章 跑不掉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149章 來自徐增壽的指點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481章 我不要你們覺得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67章 內訌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269章 幡然悔悟的朱標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第403章 我們或許會戰敗吧!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444章 酣暢淋漓的一刀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決心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626章 抓賊抓到了自己頭上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405章 朱棣的初心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173章 救駕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360章 爲了娶媳婦而努力的人們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670章 太師殺大汗第594章 十三香帶來的航海熱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635章 天子要吃人了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2章 錦衣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117章 渣渣本色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
第352章 挖沐家的牆角第795章 錦衣衛殺人了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833章 都敗了第221章 皇宮地震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207章 跑不掉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467章 湯和留下的秘密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149章 來自徐增壽的指點第300章 朕是護犢子的人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429章 老朱遺旨的威力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選擇第481章 我不要你們覺得第156章 搶着送禮的徐藍兩家第756章 遼王之死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67章 內訌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269章 幡然悔悟的朱標第158章 朱棣來了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157章 新房有着落了第403章 我們或許會戰敗吧!第205章 都閃開,我要賠錢了第546章 自投羅網的接盤俠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735章 兩全其美靠科技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326章 迷茫的朱允炆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444章 酣暢淋漓的一刀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決心第713章 戶部易主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55章 從地獄爬回來的人第626章 抓賊抓到了自己頭上第775章 酷吏很好用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405章 朱棣的初心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291章 名師出高徒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392章 死了也不消停第186章 錦衣之王第755章 亂糟糟的遼王府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456章 兩種錦衣衛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173章 救駕第896章 于謙二進宮了第271章 發瘋的老朱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539章 千夫所指的士大夫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360章 爲了娶媳婦而努力的人們第473章 朱棣的大胃口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670章 太師殺大汗第594章 十三香帶來的航海熱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635章 天子要吃人了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2章 錦衣第384章 樂極生悲的齊泰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377章 又一頭神獸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117章 渣渣本色第435章 用人不疑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531章 第一勳貴的覆滅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