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

崔耕當然不可能提前知道今天攔路的是王毛仲,但他可以預料到,來人必是李旦或者李隆基的心腹!

他命臧希烈陣前擒將,也不是爲了讓這一千蠻兵進城那怎麼可能?李二陛下的玄武門之變也才幾百人。李旦父子就是瘋了,也絕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妥協。

事實上,崔耕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直接找個機會把張靈均幹掉。他留在自己身邊太過危險,現在又沒什麼利用價值了,還留着幹什麼?

崔耕面色一沉,道:“怎麼?張將軍,你要抗令?”

張靈均額頭上冷汗直冒,囁喏道:“這個……”

崔耕死死地盯着他,只待他說半個“不”字,就直接命臧希烈動手。

可正在這時

哈哈哈~~

城門口處傳來一陣朗聲大笑。

緊接着,有一頭身着紫色團花袍,腰纏白玉帶的年輕人,帶着幾名甲士走了出來。

正是太子李隆基!

他微微一躬身道:“冀王的火氣莫那麼大嘛。毛將軍勞苦功高,縱有得罪您之處,還請看在本王的面上,饒他不死吧。”

崔耕冷笑道:“王毛仲什麼“勞苦功高”,本王倒是沒看出來。但既有太子殿下的面子,饒了他也不是不行,不過……他剛纔罵本王亂臣賊子的事兒怎麼說?”

“怎麼……說?””

李隆基心裡這個氣啊,暗想,帶一千蠻兵入長安城,本就是你的不對。你要是不下令臧希烈動手,人家王毛仲能那麼罵你嗎?

當然了,李隆基再生氣,現在王毛仲就在崔耕的手裡,張靈均馬上有暴露的可能,他能怎麼辦?

事實上,一直到現在,李隆基都沒弄明白崔耕耍這一招的目的是什麼。

的確,讓臧希烈生擒王毛仲,對自己大大不利。

但是,臧希烈單騎衝陣不成,反被擒拿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到時候,崔耕有什麼籌碼和自己交換臧希烈?爲小利而冒大險,崔耕這麼幹非常不合常理啊!

李隆基深吸一口氣,道:“王毛仲目無尊上,理應嚴懲,不如……打他六十軍棍如何?”

“成,就依太子殿下所言。”

崔耕一擺手,就有人將王毛仲押下去,一五一十地打了起來。

啪!啪!啪!

棍棍到肉,全無徇私之處,可以想見,打完了之後,王毛仲就算不殘廢,也得幾個月下不了地。更關鍵的是,打在王毛仲的身上,痛在李隆基的臉上!

六十軍棍後,李隆基的面色陰沉無比,道:“不管怎麼說,我大唐自立國以來,一千藩兵入京城從無此例。冀王有“青天”之名,不會如此不識大體吧?”

崔耕道:“那依太子之見呢?”

“藩兵人數不能過百。”

“不能過百?也好。”崔耕點頭道:“那就留九十九人和本王入城。其餘人等入石橋驛休整如何?”

“理應如此。”

當即,衆藩兵分爲兩隊,一隊入城,一隊往回走,秩序井然。

李隆基見狀,一股陰霾從心頭涌起。

很顯然,崔耕這兩隊人馬的劃分,是之前已經安排好了。換言之,他根本就沒想帶這一千蠻兵入城,今天發生的一切,都是他有意爲之!

自己覺得人家的行爲不合常理,但結果卻是人家狠削了自己的面子而毫無損失!

這崔二郎智深如海,行事如此難以測度,自己和父皇之前的謀劃,能成功嗎?

……

……

南詔宰相張建一,吐蕃宰相瑪祥仲巴傑,被關入了大理寺,以待大唐天子的裁決。

九十九名蠻兵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李隆基不準崔耕帶入府中,而是讓他們在金亭館驛安置。

崔耕以約束這些蠻兵爲名,把張靈均支走,自己則回府和李裹兒團聚。久別勝新婚,一夜繾綣,自不待言。

第二日,崔耕抖擻精神,上朝面聖。

幾個月不見,朝堂上又有變化。

唐休終於熬不過歲月的侵蝕,病逝家中,原安西大都護郭元振繼任爲相。

另外還有兩個人補進了宰相班子。一個是曾和崔一起貪污受賄的岑羲,他是太平公主的人。另外一個人叫陸象先。表面上是經太平公主舉薦爲相,但腦海中有後世記載的崔耕明白,其實他是李旦的人。

現在的宰相有十人之多,分別是:姚崇、宋、劉幽求、李成器、陸象先、崔、蕭至忠、岑羲、郭元振。

很顯然,太平公主和李旦又擴充了實力,李隆基在朝堂上的勢力進一步被削弱。

今日乃是常朝,幾件軍國之事議完,宰相宋對崔耕發難道:“陛下,微臣彈劾劍南道安撫使冀王崔耕!他無詔返京,視同謀反。縱使陛下念及冀王往昔的功勞,也只能從輕發落,而不可不聞不問。否則,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李旦面無表情,道:“崔愛卿,你怎麼說?”

崔耕不慌不忙地道:“微臣承認無詔返京之罪,不過,此事實在是事出有因,微臣有下情回稟。”

張說不以爲然地道:“你是指露布飛捷之事?真是笑話!一名小卒即可辦到的事兒,難道非你冀王親自來長安不可?”

“哪裡,所謂露布飛捷之事只是個幌子而已,本王實在是另有一件大事,不得不親自前來。”

“到底是什麼大事?”張說步步緊逼。

他當然知道,崔耕是爲曹昊的案子回來的。但他確信,崔耕只要愛惜羽毛,就絕不會把此事拿出來講你不是人稱崔青天嗎?你不是爲民做主嗎?怎麼到了自己小舅子這,就要徇私枉法了呢?

至於說,崔耕要錢不要臉了……那更好,用聚豐隆的份子換崔耕的名望,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說白了,李顯和韋后倒行逆施,萬民寒心,李重福如今割據天下的正義性在哪裡?還不是崔耕忠義無雙,扶保先帝的血脈嗎?

只要崔耕“青天”的名望一去,民心就盡歸於李旦了。

然而,崔耕的回答,卻大出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只見他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道:“啓稟陛下,微臣彈劾殿中侍御史楊汪昏聵無能,冤死了故州都督張審肅!”

“楊汪?張審肅?”

說白了,楊汪、張審肅都是小人物。儘管楊汪經常參加朝會,但都是敬陪末座,大家對其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一陣面面相覷,莫名其妙。

但張審肅本人卻不幹了,高聲道:“張審肅謀反之事證據確鑿,冀王你想借此案掩飾你擅自回京之事,可是錯打瞭如意算盤!”

“哼,證據確鑿?我看你誣陷張審肅之事纔是證據確鑿!你看看,這是什麼?”

啪!

崔耕將陳篡仁的供狀,扔到了楊汪的面前。

就在楊汪看供狀的時間裡,崔耕將楊汪、陳篡仁、張審肅之間的糾葛,簡要地介紹了一遍。

給張審肅平反,其實李旦毫無壓力。這個案子雖然是楊汪辦的,但最後拍板的是李顯和當時的宰相宗楚客。他們誤殺忠良,豈不是更凸顯唐隆政變的正義性?

唯一的問題在於,這麼容易給張審肅翻案,自己豈不是幫了崔耕一個大忙?

李旦一使眼色,給了自己的心腹姚崇。

姚崇會意道:“就算確有此事,冀王只需上表爲張審肅鳴冤即可,用不着親自返京吧?”

崔耕理直氣壯地道:“當然用得着!如今張審肅的兩名幼子,一個七歲,一個九歲,俱皆被流放嶺南道。嶺南比州也好不了多少,少人煙多虎豹,瘴疫傷人,成人不流放尚且十死二三,何況兩個小小的孩童?若沒有本王督促此案,那兩個忠良之後在這段日子裡枉死了怎麼辦?難道你姚相就樂見忠良絕後?”

“這……”

姚崇被駁了個啞口無言,轉移話題道:“先莫說什麼忠良之後,陳篡仁如今在冀王的手中,他的一面之詞,不可盡信吧?”

這話其實是一語雙關,表面上說陳篡仁的話不可盡信,實際上卻是指崔耕的話是一面之詞。

崔耕卻笑意吟吟地道:“誰說此案只有陳篡仁的一面之詞呢?郭相的堂侄郭仲翔當時爲姚州判官,深悉此案的內情,同樣可以證明張審肅無罪!”

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795章 陽謀害崔耕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1161章 玄琰陷命案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1472章 真文換假文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300章 妾心早屬君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643章 訪賢徐家莊第1090章 來了倆名將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1799章 虎亦謀算人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555章 秘密薄如紙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1055章 二郎爲國師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11章 突聞驚天變第1288章 臨行三準備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1055章 二郎爲國師第1646章 王維與碧珠第1131章 樹大已招風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534章 嶺西有聯邦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78章 拒絕侯思止第1286章 波斯有名將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1037章 定下闖山約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633章 十三有消息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1632章 暗戰初打響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1171章 無敵臧將軍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1078章 白馬可識途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136章 馮樸調令來第1588章 忠貞鄭家子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1014章 黃瓤多黑子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333章 七萬換崔王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1299章 一國有二君第347章 紅花與綠葉
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814章 誰人繼爲帝第795章 陽謀害崔耕第921章 崔耕打啞謎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1161章 玄琰陷命案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760章 風起維揚地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1472章 真文換假文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300章 妾心早屬君第506章 三箍周萬年第559章 四面皆是敵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1518章 阿布要拼命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第643章 訪賢徐家莊第1090章 來了倆名將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1799章 虎亦謀算人第1412章 狡兔有三窟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555章 秘密薄如紙第1191章 初入典衝城第1547章 越州逢故人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1055章 二郎爲國師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11章 突聞驚天變第1288章 臨行三準備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1055章 二郎爲國師第1646章 王維與碧珠第1131章 樹大已招風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1001章 不僅爲賺錢第887章 餘波仍未了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1164章 仗義可直言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534章 嶺西有聯邦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630章 洛陽桃花觀第911章 再見玉玲瓏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634章 活捉李鴻泰第1724章 天皇奇旨意第178章 拒絕侯思止第1286章 波斯有名將第1818章 賊子露馬腳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1037章 定下闖山約第670章 全力鬥二郎第1633章 十三有消息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1632章 暗戰初打響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1171章 無敵臧將軍第1574章 崔珍本領強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1078章 白馬可識途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136章 馮樸調令來第1588章 忠貞鄭家子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1014章 黃瓤多黑子第247章 無暇一美玉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333章 七萬換崔王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1299章 一國有二君第347章 紅花與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