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二)

“管用!管用得很哩!”

慧明小和尚喜極撓頭,道:“小僧剛纔不是說了嗎?這場論法大會啊,不在於小僧和神會老和尚誰的佛法高深,關鍵在於香客信衆們願意信誰。有了崔縣令講得這樁典故,小僧心裡有些底氣了!”

“管用就好。來,本縣好人做到底,順着這個思路幫你再往下捋捋,到了那天的辯法大會上,你就如此這般……”

……

……

七日後,大明寺。

神會老和尚與慧明小和尚的無遮大會,今日開辯。

之前神會老和尚是將會場定在閒雲寺,但小和尚也不傻,尼瑪閒雲寺是神會老和尚的主場,是北禪宗的地盤兒,他南禪宗的小和尚跑人地盤去客場作戰,在先天氣勢就弱了三分。

於是他後來強烈建議,爲保證大會的公平,會場要選在揚州的大明寺。

之所以選在這裡,是因爲大明寺信奉的乃是律宗。對南北禪宗來說,這裡都不是各自的主場,恰恰能做到不偏不倚。

寺中一片空地上,築起一座丈許高臺,神會和慧明盤坐於高臺之上,寶相莊嚴。

高臺下觀者雲集,人山人海,這裡面有兩宗各自信徒,但大部分還是看熱鬧的普通百姓。

高臺東西兩邊的空地上,又搭起兩座綵棚,供各路官員以及富商巨賈們就坐。

東棚內,崔耕左邊坐着曹月嬋,右邊坐着盧若蘭,看着倒是有點享盡齊人之福的意思。不過,兩個美人互相看不過眼,崔耕身在其中,苦樂自知。

這不,兩位美女剛坐下還沒半柱香的時間,又掐起來了。

眼見着兩位姑奶奶的戰火越燒越旺,崔耕趕緊攙和進去,分散兩人的注意力道:“盧小娘子,當初在法蓮寺內,你說神會老和尚有難言之隱。這個難言之隱,本縣倒是有些好奇,透個底漲漲姿勢……見識唄。”

“這個啊?”

盧若蘭猶豫了一下,遂低聲說道:“告訴二郎你也無妨,並非他懼了麗競門,而是不願得罪麗競門啊。因爲北禪宗的宗主神秀大師經常腹瀉不止,只有吃了麗競門送來的三陽草,才能暫時得以緩解。”

“暫時得以緩解?這腹瀉又不是什麼絕症,還根治不了?”崔耕一聽就覺得奇怪。

盧若蘭唔了一聲,道:“還真就根治不了。三陽草又只有麗競門才尋得到,事關神秀大師的身體,所以神會大師怎麼着也對他們顧忌三分。”

“一個腹瀉罷了,居然還這麼邪門?”崔耕皺起眉頭,大爲費解,“這個勞什子的三陽草居然還只有麗競門才尋得到?這也太尼瑪巧了!”

盧若蘭到:“還真就這麼巧!”

崔耕不以爲然道:“呵呵,一個巧是巧,接二連三的巧,恐怕就透着貓膩了。本縣估摸着,神秀大師這病啊,八成就是麗競門暗中下黑手搞出來的。”

盧若蘭驚詫搖頭道:“這不可能!你可別小瞧了北禪宗的底蘊。他們這一支禪宗遍佈北方的名寺古剎,僧人之中深諳岐黃者不計其數,麗競門若是敢對神秀這個堂堂北禪宗宗主下毒的話,焉能瞞過他們?”

“嘁,下毒當然瞞不過人,那要是不下毒呢?”崔耕撇撇嘴。

“咦,二郎你這話妾身怎得聽不懂?爲什麼不下毒又能讓神秀大師……”

盧若蘭話還沒問話,耳中卻充入一陣“阿彌陀佛”之聲,高臺之上,神會和尚和慧明小和尚已經就坐。

盧若蘭還要張嘴追問,卻被曹嬋月輕哼一聲,略略吃醋地打斷道:“還聊什麼聊?禪辯開始了。等結束了,你倆再打情罵俏!”

“哼!”盧若蘭衝曹嬋月微微目。

崔耕趕緊豎起手指噓了一聲,低聲說道:“那啥,回頭再聊,先聽禪辯!”

此時,東西兩座高臺之上。

神會和尚道:“所用戒何物?定從何處修?慧因何處起?所見不通流。”

慧明小和尚不慌不忙,流利答言:“定即定其心,將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見自知深。”

神會又問:“本無今有有何物?本有今無無何物?誦經不見有無義,真似騎驢更覓驢。”

小和尚還是對答如流:“前念惡業本無,後念善生今有。念念常行善行,後代人天不久。汝今正聽吾言,吾即本無今有。”

……

今日,揚州各個寺廟的高僧基本都參與了這場禪辯的旁聽,他們聽着臺上南北禪宗的一老一少在你問我答,聽得當真是津津有味兒,充滿禪機。

不過呢,對於普通百姓或者佛性尚淺的兩宗信徒來說,這番辯難就有點淡然無趣了,聽不懂嘛……直聽得昏昏欲睡。

忽然,慧明小和尚陡然提高了聲音,頗爲稚嫩的嗓子變得有些尖利,高聲道:“貧僧以爲,南北禪宗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南宗主張‘頓悟’,而北宗主張‘漸悟’,不知神會師叔以爲然否?”

小和尚的師傅是南禪宗的六祖惠能,惠能與神秀都是五祖弘忍座下弟子,而神會和尚又是神秀和尚的師弟,南北禪宗又皆屬禪宗一脈。這麼算起來的話,小和尚稱年紀頗老的神會一聲師叔,倒也說得過去。

神會和尚聞言,點頭隨意答道:“你這麼說,倒也不算錯。”

可他這麼不假思索的一回應,就算墮入了崔耕和慧明小和尚的彀中。

因爲南禪宗強調頓悟成佛,用不着艱苦修行,某天通過一種機緣,突然開竅,就成佛作祖了,這多輕鬆省力啊。

他北禪宗既然主張漸悟,就比較苦逼了,你得慢慢修持,十餘年,二十餘年,乃至一輩子,都不見得學有所成。

這兩種法門到底哪種比較厲害,在高僧的眼光中當然是各有千秋。

但尋常的信衆和普通老百姓們會怎麼選,那還用問嗎?

當然是撿輕鬆,又能成佛的啊。能學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直接蹦達到西天小雷音寺,又何必徒步十萬八千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再取得真經成佛呢?那也太累了!

勝利的天平,儼然已經朝小和尚開始傾斜了。

慧明小和尚當即趁熱打鐵,又提出了他們南禪宗的慧能大師纔是五祖的佛統正朔衣鉢繼承人,至於北禪宗的神秀,呵呵,不過是競爭不過,自立門戶的旁門左道罷了。

講罷不等神會反駁,便又講了他的三條論據,其一,在傳法信物上,慧能有弘忍所傳衣鉢,而神秀則沒有。其二,禪宗自從初代祖師開始,講究的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神秀已經偏離了祖師的本意。第三,在與皇室的關係上。從達摩到弘忍,都不貪戀富貴,即便皇上有詔,也會拒絕,而神秀和尚卻戀棧紅塵,受封爲國師。

這三條皆是正理,尤其是信物一說,更是讓神會和尚當即啞口,辯無可辯。

當然了,作爲神秀大師的師弟,舌辯的功夫自然是有的,不過是被小和尚打個措手不及,給他充足時間,他也能從別的角度對小和尚的論法逐一加以駁斥。

但慧明哪裡會給他緩衝的時間,繼續趁勢追擊,使出了今天這場辯法大會的殺手鐗,也就是崔耕前些日給她講的那兩個佛偈的故事。

末了,他還加了一樁自己在廣州法性寺親身經歷之事。

他說自己到了嶺南之後,有一日掛單在廣州法性寺,見寺中僧人辯論“風動”還是“幡動”,他便上前與他們相辯。他直言,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心動”!當時在廣州引來一陣轟動!

不得不說,慧能小和尚的這幾個故事簡直太拉風了,頃刻間,就幫他辯法大會現場贏獲了不少粉絲。

無論是那個“明鏡亦非臺”的佛偈,還是“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心動”,對於普通信衆和百姓而言,簡直是太有逼格,太有殺傷力了。

神會和尚見勢頭已然不對,卻一時也無法駁斥,心中頓生無力迴天之感,屢次欲要張嘴,話到嗓子眼卻又硬生生地卡了回去。

辯個球啊!他本以爲慧明這小和尚會跟他講佛經來辯論,誰知這小子另走蹊徑,居然跟老百姓連講了兩個逼格滿滿的故事。

慧明小和尚見神會的窘狀,臉上更是浮着一抹淡淡的裝逼,也不再咄咄逼人,而是擺出一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博大~胸懷,淡然說道:“怎麼?神會師叔可是對小僧的話有所懷疑?不打緊,你若有空,可往曹溪山寶林寺一行,向我師尊詢問究竟。以他老人家的佛性和德性,總不會說誑語的。”

“阿彌陀佛,慧明師侄所言甚善。”

神會和尚雙手合十,躬身一禮,宣佈了這場無遮大會的結束,同時也宣佈了今天他輸了,呃……暫時的輸了。

而此時,臺下北禪宗和尚們紛紛低下了頭顱,儼然今天被南禪宗的一個小和尚搶了風頭,對他們而言是很不光彩的事啊。

“你這小和尚好生無禮!”

正在這時,一直坐在西邊綵棚的王弘義陡然起身,厲聲叱道:“神秀大師乃陛下親封爲國師,你如此詆譭北禪宗,置當今陛下於何地?你就不怕給南禪宗帶來滅宗之危嗎?”

“阿彌陀佛!”

慧明小和尚此時自然要保持贏者的驕傲,怡然不懼,高頌佛號道:“小僧今日弘揚佛法,造福蒼生,縱然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哼,說得那麼好聽,還不是爲了名利二字。”

慧明反問道:“小僧連性命都不要了,還要名利二字何用?”

好一個勇者無畏,不懼強權的小…高僧!霎時,臺下剛剛歸心於南禪宗的香客信徒們,轟然叫好。

“哈哈哈,好一個巧合如簧的小和尚!”

王弘義也狀,哈哈大笑起來,譏諷道:“小和尚說得倒是好聽!既如此,那明日本御史就將你這番言語報知陛下,看她老人家作何感想!”

隨即,又斜瞥向崔耕所在的綵棚,高聲道:“哼,還有某些支持南禪宗的地方官員,少不得,本御史也要同參一本!”

毫無疑問,他這話是劍指崔耕。

一聽王弘義要御前彈劾,曹月嬋俏臉一變,看向崔耕。

崔耕倒是不鹹不淡地翹着二郎腿,看也不看王弘義,卻又故作大聲地喊道:“陛下又沒有禁南禪宗傳佛弘法,本官支持他們,也算不得什麼罪過。最多最多,也不過是失些聖眷罷了。”

盧若蘭倒是低聲說道:“二郎,妾身在北禪宗有些關係的,我一會兒便修書一封,讓神秀大師爲二郎說幾句話,屆時應該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事關崔耕的仕途前景,曹月嬋這回倒是沒有和盧若蘭擡槓,而是稍稍疑道:“二郎支持的是南禪宗,神秀大師這位北禪宗之主,豈能爲他說話?盧家娘子,這不大可能吧?”

盧若蘭也難得沒出言嗆曹月嬋,而是稍稍篤定道:“你覺得不可能之事,我未必就做不到。南北禪宗關係千絲萬縷,並非如曹掌櫃想象中那麼簡單。”

第717章 絕對不妥協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487章 道家導引術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436章 當街攔驚馬第1125章 批族的算盤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1019章 原是地藏王第159章 何藥救聖王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35章 女皇彌留際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215章 又見老騙局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902章 無心獻眼鏡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082章 單刀赴匪窩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342章 禍從天上來(兩張合一章)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441章 黃雀終在後第1368章 美景與羣狼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1280章 途經茅山下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089章 姚度好運氣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439章 世紀大和解第732章 無人能理解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1053章 扮豬吃老虎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113章 文契真湊手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451章 近鄉人更怯第1186章 雙崔恩怨消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1019章 原是地藏王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185章 再見曹月嬋第1137章 背後皆有人第121章 畫蛇莫添足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295章 揚州有園林第239章 江心忽翻船第1073章 暗夜鬼魅行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303章 啓程定州行第1682章 萬方同樂日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
第717章 絕對不妥協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487章 道家導引術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1850章 重返定州城第436章 當街攔驚馬第1125章 批族的算盤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813章 譙王來拜訪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331章 贊普已親政第1019章 原是地藏王第159章 何藥救聖王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1098章 一起討公道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35章 女皇彌留際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1638章 歷史的謎團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215章 又見老騙局第1725章 倨恭忽然變第902章 無心獻眼鏡第371章 說服老狐狸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1399章 林甫要上位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953章 異想天開計第082章 單刀赴匪窩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938章 猛獸已出籠第1100章 看花滿眼淚第1212章 無端禍事來第237章 二郎有主意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414章 突厥怪風俗第1254章 腐鼠成滋味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649章 換湯不換藥第525章 天子有門生第444章 契丹亂終平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342章 禍從天上來(兩張合一章)第1362章 結果出預料第900章 王琚再失算第784章 小人張昌有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441章 黃雀終在後第1368章 美景與羣狼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041章 這是開胃菜第1280章 途經茅山下第1376章 私會瀟相林第089章 姚度好運氣第216章 且把閒棋下第421章 莫名背黑鍋第1439章 世紀大和解第732章 無人能理解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1053章 扮豬吃老虎第169章 拍到馬腿上第959章 開導薛崇簡第1113章 文契真湊手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1451章 近鄉人更怯第1186章 雙崔恩怨消第1508章 千蕊要報恩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936章 羊毛不好薅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1019章 原是地藏王第632章 真相漸漸明第185章 再見曹月嬋第1137章 背後皆有人第121章 畫蛇莫添足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295章 揚州有園林第239章 江心忽翻船第1073章 暗夜鬼魅行第031章 此事有蹊蹺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第384章 賓客節節高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303章 啓程定州行第1682章 萬方同樂日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