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話說縣學難

衆目睽睽下,在崔府門前奚落了梅姬,硬是讓她吃癟而去,二孃簡直太揚眉吐氣了,前些日子積壓下來的鬱氣,瞬間一掃而光。

站在大門前,她揚了揚手中的掃帚,衝身邊圍拱的一干下人,得意忘形道:“瞧見沒?這就是得罪老孃的下場!宋溫那老匹夫撐腰又能怎樣?哼,在咱家二郎面前,不也是屁都不敢放一個嗎?二郎,你來你來”

二孃笑顏如花,不迭地朝崔耕招手,對着下人們說道:“我告訴你們,咱家二郎如今可是了不得。新任清源縣尉,堂堂九品的朝廷命官,神氣吧?”

見着崔耕並未搭理自己,二孃蓮步匆匆下來臺階,走到崔耕身邊,抱着他的一條胳膊,急道:“你這孩子,咋不吱聲兒哩?快,跟這些丫鬟僕役們說說,咱們清源縣裡除了縣令大人,是不是叫你說了算啊?”

此時的崔耕哪裡有心情搭理二孃的臭顯擺?他正鬱悶着宋溫這老王八犢子給他挖的坑,重振縣學之事……

我的天,越想越頭大,這事兒怎麼搞啊?一頭霧水,毫無頭緒,難解啊!

鬱悶之餘,他興致怏怏地敷衍了句:“懶得理你,趕緊開飯吧,餓了!”

說罷掙脫開二孃的手抱,快步進了府門。

熱臉貼冷屁股上了?

崔耕的零配合,直接回絕了她的臭顯擺!

二孃那叫一個尷尬啊!

看着下人們紛紛投過來的眼神,她恨不得立馬鑽地縫。

不過她到底是久經陣仗的人,猛地雙手叉腰,氣呼炸道:“都傻着幹啥?還不趕緊幹活去!你你你……說你呢,沒聽小官人說嗎?他餓了,趕緊開飯!”

譁~!

大門口的下人一鬨而散,獨留下被崔耕撅了面子的二孃,自顧鬱悶着:“剛纔還好好的,這是咋啦?說急眼就急眼,這倒黴孩子,這麼多人面前落老孃的面子,真是不孝啊!”

……

……

第二天,崔耕照常按點起牀。

不過卻是哈欠連連,眼圈黝黑,顯然昨晚心裡裝着事兒,夜裡一宿睡得不怎麼安生。

用過下人備好的早飯,他也沒心思故宅重遊感懷一番,便急急出門奔縣衙應卯值衙。的確沒什麼好重遊的,這崔家祖宅他打小就生活在這兒,十七八年了,哪裡犄角旮旯不熟悉?

進了縣衙,來到縣尉署,便讓人叫來姚度,準備商量商量重振縣學這破事兒。

也只能叫姚度了,現在他手底下蝦兵一籮筐,但蟹將的話,也唯有姚度一人可堪用。至少姚度是讀書人出身,有在縣衙辦差的經驗,而且也勉強是個幹事的人。

矮矬子裡面兒拔將軍,總不能挑宋根海這貨色吧?

不一會兒,姚度便入了房中。

崔耕示意他坐下,也不虛頭八腦,直接單刀直入進正題,將宋溫挖坑,陳子昂踢皮球的重振縣學之事逐一道了出來。

姚度一言不發,從頭到尾將此事聽了個全乎,絲毫不敢懈怠。

畢竟他現如今跟崔耕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必須急崔耕之所急,憂崔耕之所憂。不說別的,單單宋溫這個不安定因素,就像一把明晃晃的鍘刀懸在他腦門上,隨時都能掉下來。

姚度聽完之後,面色沉重地吐出一個字兒:“難!”

崔耕沒好氣地回了句:“本官知道難,不然找你來商量作甚?”

姚度苦笑道:“大人,卑職說得難,與大人理解的難,有天壤之別。卑職的意思是說,大人根本做不了這事兒。因爲您不合適!”

崔耕道:“爲何?”

姚度道:“大人應是不瞭解何謂縣學,更不懂裡間的箇中道道兒。待卑職跟你細說一番,你便會明白,您真的不適合做這事兒。所謂縣學……”

姚度掉了一下書袋,便細細地向崔耕解說起這縣學的門道兒來。

說到縣學,就要先說一下唐代的科舉。衆所周知,唐代的科舉常科主要以進士科和明經科爲主。而這參加科舉的考生又是怎麼來的呢?

科舉的生源,一個是來自生徒,一個是鄉貢。

由京師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和各地方州縣學館出身,通過學校的選拔考試合格後,由學校局舉薦到禮部參加科舉考試(即禮部試),稱作生徒。同樣是州縣學出身,卻得不到學館舉薦,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參加科考,叫鄉貢。由鄉貢入長安應試者,通稱舉人。

無論是生徒還是鄉貢,這些未來都有可能金榜題名進士及第的學子,除了出自長安國子監等國家級學府外,都是出自各地州縣的學府裡(州府的學校叫州學或府學,縣衙的學校叫縣學)。

可想而知,在科舉取士的唐代,縣學的影響力有多大。

入縣學者,必須是通過縣試的童生,負責縣試的自然是該縣縣令,一旦這些童生縣試成功,縣令便成了他們的座師。這些童生要麼是寒窗苦讀的寒門子弟,要麼是私塾出身的大戶人家子弟。但一旦進了縣學,不僅意味着他們將來有了參加科舉,及第入仕的機會,也意味着他們可以享用到縣衙補貼的膳食津貼。因此,縣學學子,也被稱爲廩膳生員,簡稱廩生。

一縣縣學,通常都是有縣令垂直領導,配有學正、教諭等人,還有一些負責後勤及保衛工作的雜役。因爲學正、教諭等職,到了宋朝才成爲官職。所以,唐代縣學的學正,通常是聘請本縣的退休官員來發揮一下餘熱,主持縣學的日常工作,然後聘請部分有科考經驗的舉人來當固定教諭,最後再花重金延請一些有名氣有才氣的名士來當客座教諭,時不時地來縣學上上課。如果將教諭比作教授,那教諭也分常任教授和客座教授。後者的才情和名氣都教前者要高得多。前者零月薪,而後者則是重金。這點跟後世又略有區別。

……

聽着姚度這番細細解說下來,崔耕大概其也弄明白了,重振清源縣學的難度,到底有多大了!

首先,縣學的校址,清源縣沒有。

其次,縣學的學正、常任教諭,客座教諭,清源縣沒有。

再次,縣學的資金,清源縣貌似也沒預算。

最後,縣學的生源,上哪兒找去?自打貞觀九年朝廷撤掉清源縣學之後,清源的縣試就一直沒有過。清源的童生們都是到莆田縣衙去參加縣試。莆田縣縣學畢竟要培養莆田本土的學子勢力,哪裡會輕易錄取清源縣的童生?

久而久之,清源縣數十年來沒正兒八經出過一個進士,那也情有可原了。連通往科舉的門都被堵住了,上哪兒金榜題名出進士?

這一連串的難題,都必須要解決,不然重振縣學,壓根兒就是個無解的難題。

姚度看着崔耕一臉悶苦的模樣,又道:“縣尉大人,你現在終於明白,重振我清源縣學有多難了吧?卑職知道縣尉大人家底殷實,哪怕縣衙沒有重建縣學的資金預算,想必大人也能長歌袖舞,把資金和校址之事解決掉。但是唯讀一件事大人無法解決。”

崔耕雖不通縣學這些門道兒,但不代表他真的什麼也不懂,繼而苦笑道:“姚士曹是說,本官出身商賈,根本請不到德高望重之輩來我清源縣學出任學正,也無法請不到有識之士來我縣學出任教諭,是吧?”

姚度默然地點了點頭,不言而喻。

這事兒崔耕何嘗不懂?

自己這個堂堂一縣之尉出身商賈,天底下哪裡會有什麼德高望重的退休官員和風流名士買賬?如果自己出面去請這些人,壓根兒就沒人會鳥自己。這年頭,講出身、講名聲,尤其是縣學這種功在千秋的孔孟之事,更是注重聲望。相比而言,錢財就變得沒有份量了。

難怪剛纔姚度說,自己根本不適合來牽頭操辦這個事情。

他也鬱悶,媽的,不是老子願意出這個頭啊,是宋溫這孫子算計我,陳子昂那哥們撂蹶子啊。如果這個時候,自己還傻呵呵地去跟胡澤義去說這個事情,那真是驢了!

以胡澤義巴不得將自己整走的心思,不用想也知道,不但得不到對方的幫助,反而會讓姓胡的藉機找茬,甚至變本加厲也不一定。

要知道,從一開始,從認識董彥的那天起,自己跟胡澤義就註定是對手,而永遠也成不了盟友!

咦?

董彥?

崔耕猛地想起這廝來,暗裡尋思道:“老董好歹也是讀書人出身,總認識幾個學問人吧?再加上他有個如今聖眷正濃,貴爲洛陽長史的恩師張柬之,認識的名士才子肯定多啊。如今老董能成爲龍溪縣縣令,也是我家木蘭春酒之功,怎麼着也欠着我人情!這個節骨眼,他總不會見死不救,不拉兄弟一把吧?至於縣學的資金及校址等其他,媽的,等老子解決完學正、教諭這些事兒,鐵定要讓胡澤義和宋溫這倆壞種也要出出血……”

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303章 嶺南成一體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584章 紅顏真禍水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816章 舊事要重演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1096章 設計鍾紹京第1206章 祭文可逐鱷第1834章 禍起定昆池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513章 騎豬大將軍第409章 御駕應天門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326章 禍基於桂林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493章 終得見真龍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531章 裹兒挺囂張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687章 養個白眼狼第205章 一筆寫倆崔第111章 突聞驚天變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1527章 決戰恆羅斯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230章 絕地大反擊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1570章 瀧州遇故人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253章 信手拈故智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947章 畫蛇又添足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1489章 西方有盟友第359章 坑爹沒商量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906章 抓到凌霄子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832章 五王終誕生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810章 婚宴要殺人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765章 力壓武陽峒第258章 陰差加陽錯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1649章 初會回紇使
第1734章 奈良建大佛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714章 陝州有天妖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第1303章 嶺南成一體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584章 紅顏真禍水第591章 狂人杜審言第715章 主動來投案第816章 舊事要重演第201章 揚州狗咬魚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147章 舊案有新功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472章 二郎有寶物第1115章 義盜張五郎第1096章 設計鍾紹京第1206章 祭文可逐鱷第1834章 禍起定昆池第1369章 公主也作死第1769章 鬱崇早有謀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513章 騎豬大將軍第409章 御駕應天門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847章 王府祈晴會第723章 捷足已先登第695章 長安東市行第1326章 禍基於桂林第081章 養浩然正氣第493章 終得見真龍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465章 一雄領羣雌第531章 裹兒挺囂張第1577章 越王神人也第1687章 養個白眼狼第205章 一筆寫倆崔第111章 突聞驚天變第856章 佛像有汗流第1527章 決戰恆羅斯第004章 城中人心動第230章 絕地大反擊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797章 二郎提條件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1641章 元載忽來拜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86章 難解女兒心第1169章 三方救二郎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255章 拿下聚寶盆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128章 內舉不避親第1570章 瀧州遇故人第1112章 肖放殺人案第995章 魏州三大家第253章 信手拈故智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1684章 意在沛公劍第1800章 幕府大將軍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947章 畫蛇又添足第410章 底牌盡出時第1489章 西方有盟友第359章 坑爹沒商量第1805章 案情千百轉第395章 又有新官做第556章 點金再顯威第906章 抓到凌霄子第1214章 大唐雙耀星第1152章 太子好風光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625章 三人南市行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832章 五王終誕生第1829章 公主有遺珠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126章 單等盜書來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707章 無心柳成蔭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1235章 老虎有套路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796章 校場馬球賽第1374章 父子心相疑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810章 婚宴要殺人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765章 力壓武陽峒第258章 陰差加陽錯第228章 山雨未來時第1649章 初會回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