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

李善說,兩天前有人給他兒子李邕報信,稱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現世了,而且就在某個道士手中。

當時李邕第一反應是不信,因爲縱所周知,太宗皇帝李世民生前最愛的一件物品便是《蘭亭集序》,所以太宗皇帝龍御歸天之後,這件王羲之的真跡也隨之殉葬了。這個早已不是秘密。

李善說到這兒,崔耕也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也覺得這報信的人着實荒唐。後世史上也的確記載着,《蘭亭集序》隨太宗皇帝殉葬,後來唐末五代十國時的軍閥溫韜,盜掘了唐十八座皇陵,其中就有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合葬的昭陵。從那以後,《蘭亭集序》真跡便自此下落不明,千年以來成了未解之謎。

那現如今,離唐末軍閥溫韜出世還有兩百多年呢,《蘭亭集序》的真跡肯定還是乖乖躺在昭陵裡唄。

李善繼續說,當李邕表示不信時,那報信的人卻說,世人所知的這些不過是皮毛,事實上當年太宗皇帝下葬之時,這件稀世珍寶就被淮南公主李澄霞用僞本換了出來。

又過了幾年,淮南公主手下有個格外寵信的侍女,因爲與府中的侍衛私奔,就將《蘭亭集序》偷盜出以備將來不時之需。自此,《蘭亭集序》流落到了民間,也多經輾轉頻頻易主,最終落到了一個叫觀塵子的道士手裡。

李邕見他說得如此有鼻子有眼,竟也信了,更是興奮地整宿睡不着覺。

對李邕激動的表現,崔耕也是一點都不意外。因爲李善這個兒子,史上也是有記載的,跟他爹李善一樣,也是史上留名之輩。別看李善現在墮落成揚州城黑社會老大,但李善當年可是當過崇賢館直學士,還是沛王侍讀。所以他兒子李邕又豈是泛泛之輩?

李邕少時便好學問,尤其是對書法一道悟性極高,自幼研習書法便是從“二王”入手。二王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

如今他雖十七八歲的年紀,但他的書法造詣在淮南道早就名聲遐邇。故李善對他的期望很高。崔耕知道,如果史上記載所實的話,再過幾年他的行書將會揚名長安,終成一代書法大家。後李邕入仕爲官,累遷至戶部員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人稱“李北海”。論將來成就,李邕可比他爹李善強了不知多少倍。

就連兩百多年後的南唐後主李煜,都對李邕的書法點評:“李邕得右將軍之氣而失於體格!”

他口中的右將軍是誰?正是《蘭亭集序》真跡的主人,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曾官至右軍將軍,世人又稱其王右軍,或直呼其官秩:右將軍。

簡單粗~暴地說,李邕就是王羲之的腦殘粉,所以一旦《蘭亭集序》真跡現世,崔耕絕對相信這小子是志在必得的,不惜敗光他爹李善的家業。

果然如他猜測一般,李善說第二天天一亮,李邕便着火急火燎地要隨那報信之人去拜見觀塵子,意圖鑑賞一番《蘭亭集序》真跡。如果有可能,更希望不惜一切代價得到此物。

很快,李邕便隨報信之人見到了觀塵子。這觀塵子一開始,還是死活不承認真跡在他手中。後來李邕盡情揮霍着他爹的家當,觀塵子最終倒在了銀錢攻勢下,小氣吧啦地同意讓李邕看一眼,就看一眼。

不過觀塵子提出來,可以讓李邕看,但李邕只能一個人進道觀看,與他隨行而來的李家扈從必須在三十丈外等着。

那些扈從自然不肯,萬一公子爺出點啥事兒咋辦?

但觀塵子堅持己見,說你們家老爺李善可是出了名的坐地分贓大賊頭,萬一你們黑吃黑咋辦?

李邕想想也是,《蘭亭集序》真跡乃曠世奇珍,這道士如此小心謹慎的確是應該的。而且對於這份王羲之真跡,他已經神往已久,哪怕看上一眼他也滿足,最後架不住扈從們勸阻,依言與觀塵子進了道觀。

李家扈從們在道觀外左等右等,足足等四五個時辰,太陽都快下山了,還是不見自家公子不出來。

他們預感不妙,衝進了道觀。一進去大傢伙傻眼了,因爲公子李邕不見了!

在道觀裡仔細搜索查探,才發現這道觀裡竟然有處密道,徑直通向外面。

顯然,李邕被人劫持了!

他們哪敢耽誤啊,第一時間趕回揚州城,將此事回稟了李善。

李善一聽當場懵圈,這才着急忙慌地跑來找崔耕求救!

……

……

崔耕瞭解完整件案子的來龍去脈之後,問道:“老李,那些人處心積慮地劫持了令郎,總得有個目的吧?你就沒有收到什麼敲詐勒索的書信?”

“沒有,完全沒有。”李善道。

“唔,難道不是綁入勒索錢財?那你有沒有什麼仇家?”崔耕又問。

李善一聽這個,當即苦笑道:“崔縣令,幹我這行的,仇家還能少得了嗎?我隨隨便便一舉就能有幾十個。造孽啊,我這仇家估摸着排成隊,能將整個揚州城繞上一圈!”

崔耕:“……”

看來,像樣一點的線索都沒有啊。

崔耕眼下能做的,也只有將江都縣衙的精幹人手全網撒出去,由刑曹吏周興來主抓此案。

接着安慰了李善幾句之後,先將他勸說回了家中,讓他且靜等消息。

誰知連着幾天過去,周興非但沒將李邕失蹤案給告破,江都縣境內反而多了幾樁新案子。這些案子還是清一色,統統都是人口失蹤案。

在周興彙總的報案記錄裡,崔耕發現這些失蹤的人口裡,既有十二三歲的少年郎,也有三五歲的小男孩。

相比較起來,李善的兒子李邕,他的年紀倒算是大的。

這下事情就大條了,普通人口失蹤案,變成了連環人口失蹤案。崔耕也不得不親自上馬,自己來主抓此案。

他不禁納悶,到底是什麼人在幕後操縱這連環失蹤案?目的又是什麼?

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老冤家麗競門。但他委實想不出麗競門抓走這些人的理由。

或者說是黑道團伙,綠林土匪?但如果真是這些人,應該就是爲了錢財啊。但這麼久,也沒見一家事主收到敲詐勒索送銀子贖肉票的書信啊!

崔耕甚至想到了人口販賣?呃……年紀小的倒是可以,像李邕這都十七八歲了,賣給誰?誰要啊!

……

這還沒完,接下來的日子,揚州城中每天都有人口失蹤案在不斷髮生,儼然搞得全城上下人心惶惶。

身爲江都縣令,更是兼管揚州城治安的父母官,崔耕亞歷山大啊。

就連刺史張潛都坐不住了,一天至少差人過來三趟,詢問破案的進展。

幕後操縱者天天犯案,明明知道江都縣衙已經開始徹查此案,對方還沒收手的意思。崔耕都覺得這孫子尼瑪是不是在故意挑釁江都縣衙,挑戰他這個江都父母官啊!

最後,還是周興老成持國,提了一個建議,說既然幕後賊人不斷犯案,看對方這架勢暫時是不會收手,那不如我們設下一個誘餌,待其自投落網。

縣尉雍光也是點頭稱道:“大人,下官也贊成周刑曹的提議。”

說完,他不忘補充了一句:“而且通過我們對之前所有失蹤少年的瞭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宋根海問:“什麼特點?”

雍光道:“他們的特點就是,天資聰穎,不是揚州城中有名的才子,便是各個私塾和我們縣學中拔尖兒的童生。所以,我們下得這個誘餌,最好也找一個有神童之稱的人。”

宋根海經他這麼一點醒,連連點頭道:“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啊!”

崔耕搖頭道:“雍縣尉與我推測得一致,但既然是神通,這麼好的孩子,你覺得哪家的大人會願意?哪裡捨得讓他給我們做誘餌?”

宋根海第一時間想到了慧明小和尚,提議了這個人選。

崔耕卻否決道:“他倒是挺合適的,以本縣與他的關係,他也應該不會推辭。但恰恰就是本縣與他的關係人盡皆知,恐怕賊人不會上當啊。”

幾人聽罷也覺得是這個理兒,賊人如果那麼傻,就不會犯下如此累累連環案子,讓整個縣衙乾着急了。

一時間,大傢伙都面露可惜,白瞎了慧明小和尚這麼好的誘餌了。

“呃,有了!”

周興忽然撫額說道:“卑職倒是想到了一個極爲合適的誘餌人選!”

第922章 二郎擔虛名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1774章 芥蒂一掃光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050章 二郎爲花郎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403章 溫泉洗凝脂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049章 董彥的支招第332章 二郎有妙計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754章 太后的囑託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321章 齊頌歐陽倩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1243章 靜看你丫裝第721章 忽然陷囹圄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788章 女時韋也樂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553章 生變璇璣樓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138章 猛將來做託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845章 鬱郁有王氣第1838章 二寶爭輝映第080章 甕鱉進行時第1007章 師度知相地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793章 李鼠是爲誰第1716章 藤野夫人邀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937章 這回虧大了第619章 坑殺宋金剛第1691章 敵在興福寺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152章 衣錦還鄉來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362章 誤會難解明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377章 無奈吟十香第1450章 名硯可驚天第150章 便宜岳父來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1137章 背後皆有人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210章 名花能解語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1209章 隆基欲親征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
第922章 二郎擔虛名第809章 有鬼來鬧婚第273章 忽然炙手熱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538章 又有毒計生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459章 女皇親賜婚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1774章 芥蒂一掃光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1507章 藤橋有秘密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569章 官場來爭雄第1116章 記載與真相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500章 酒樓遭誣陷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1050章 二郎爲花郎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1626章 我是老孃舅第1421章 術業有專攻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1221章 陣斬萬軍主第304章 趙縣土門驛第818章 裹兒受冤枉第403章 溫泉洗凝脂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147章 嶺南肅政使第1064章 二郎面子大第1533章 越王有應對第049章 董彥的支招第332章 二郎有妙計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754章 太后的囑託第073章 夜入莆田縣第603章 要敲登聞鼓第1321章 齊頌歐陽倩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1243章 靜看你丫裝第721章 忽然陷囹圄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224章 大儒躬身拜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788章 女時韋也樂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587章 數典忘祖輩第1431章 室韋大都督第378章 忽有奇妙計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553章 生變璇璣樓第1705章 扶桑張柬之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138章 猛將來做託第1504章 勃律朝堂變第1645章 光弼情商低第1246章 孰人有天命第845章 鬱郁有王氣第1838章 二寶爭輝映第080章 甕鱉進行時第1007章 師度知相地第167章 又有天使來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793章 李鼠是爲誰第1716章 藤野夫人邀第647章 終於返洛陽第937章 這回虧大了第619章 坑殺宋金剛第1691章 敵在興福寺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1300章 三策償阿布第270章 官司鬥長安第862章 小兒持金行第152章 衣錦還鄉來第1372章 搞笑離間計第390章 最毒萬國俊第362章 誤會難解明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377章 無奈吟十香第1450章 名硯可驚天第150章 便宜岳父來第978章 傲晴終鬆動第1137章 背後皆有人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210章 名花能解語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761章 發配有隱情第1511章 虎病雄威在第1312章 龍困淺水中第1209章 隆基欲親征第852章 將死其言善第994章 誤會父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