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

bookmark

當羅雁秋、樑文龍倆人由北方趕回漢陽,已是七月下旬,雁秋想想他與肖俊的邀約,還有半月光景。

樑文龍見目的地已到,便問道:“那日你與凌姑娘,是在何處分手的?”

雁秋舊地重返,可是兩時心情,卻是截然不同,聞言悽然道:“我依稀記得,那日我們是在一家‘隆興客棧’門前分手的。”

樑文龍道:“那我們先找到‘隆興客棧’然後再說吧。”於是,雁秋便帶領樑文龍,沿着那日途徑,直向隆興客棧奔去。倆人來到客棧前,店小二眼光何等犀利,一看行色,便知倆人有意落店,便忙起身接過倆人的坐騎,然後直引向內走去。

雁秋問道:“小二哥,你可知在兩個月前,在你們店前,曾發生過一件事情嗎?”

那店小二聞言,看雁秋一眼笑道:“客官可是問的,那與官差打架的一丐一少女嗎?”

繼又神秘地望了雁秋一眼:“這檔子事,近兩個月來,簡直已成了茶餘酒後的談話資料,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雁秋聞言一驚,心想,店小二所說的那少女,可能就是他的紅姊姊,但那一丐是誰呢?

莫非是江南神乞尚老前輩?

雁秋思忖至此,繼又問道:“小二哥,你對這事很清楚嗎?

請說給我們倆人聽聽。”

那店小二巴不得客人能向他搭訕,忙道:“可以,當然可以,不過,這事卻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得完的,我看兩位還是先住下,待我把兩位安頓妥當,再說與兩位聽罷。”

那店小二邊說着,一邊帶雁秋和文龍倆人,來到一間一明兩暗的客房之間,道:“兩位看這裡還合適嗎?”

雁秋打聽凌雪紅下落要緊,便連聲道好。

雁秋呷一口店小二剛爲他泡來的一杯清茶,便道:“你現在可空下來了?能否將那轟動滿城之事,向我們敘述一遍?”

那店小二笑了一笑道:“看你這位相公,對這事這般着急,莫非有什麼關聯不成?”

文龍在一旁笑了笑道:“我這位秋弟,與這事關聯倒是沒有,只不過就是好奇,所以才聞說趕來,特地打聽,是不是真有這麼一回事。”

店小二見二人說得如此認真,不由笑了笑,道:“這件事怎麼鬧起的,我們卻不清楚,不過據說,是因爲一位少年,在城門未開之時,騎馬由城牆上跳進來,說來簡直不敢令人相信,你們兩位進城時,一定是看到的,城牆門那麼高,一匹馬怎麼跳得過去呢?這不是近於神話了嗎?”

樑文龍怕他把話扯遠,忙道:“那少年騎馬躍進城來以後怎樣了?”

那店小二一緊,道:“後來嗎?他們就在我們店前打起來了。”

雁秋故作驚訝的啊了一聲,道:“你們可曾出去看看這場熱鬧?”

那店小二把頭一縮,作出一副不敢神色,道:“那我們怎麼敢?”

“爲什麼呢?”

“在出這事的前四五天,全城便貼滿了佈告,說是皇家有要人蒞臨,誰也不可隨便,就連開門閉戶,也都得按照一定的時辰,早也不行,遲了不行,否則便要捉進衙門重辦。”

雁秋心想,怪不得那日,他與官府捕快鬥了將近半個時辰,竟連一個看熱鬧的都沒有。

店小二又十分神秘地道:“聽說那美若天仙的郡主,蒞臨現場,親自督戰。”

“有這種事?”文龍故作驚訝的說。

“這是由衙門裡傳出來的消息,我相信這不會是假話。”

“後來誰勝誰負?那位郡主出手了沒有?”

“當然是官家勝了。相公你想,憑那位少年一個人能有多大能力?怎麼能與官家鬥呢?”

樑文龍問道:“這少年敗了之後,又如何了?”

店小二想了一陣道:“那少年被官兵逮捕之後,又引出了一丐一女,大鬧提督府。”

雁秋雖然料不透店小二所說的一丐,是否就是江南神乞,可是他對他口中所說的一女,心想,一定是紅姊姊,不會再有第二個人。

於是關懷地道:“那一丐一女,大鬧提督府的情形,你可也清楚嗎?”

那店小二點了點頭,道:“說起來那天的事情,沒有比這更湊巧的了。”

說着,眨了眨眼,道:“那日清晨尚未發市,便在我們店前打得驚天動地,也許就該倒黴,所以午後,就來了這麼一丐一女二人,折騰了我們半天,結果他們一文未給,便瘋瘋顛顛的全部溜了。”

這時,雁秋腦中千頭萬緒,即又問店小二道:“小二哥,我還有話要問你。”

那店小二道:“相公你有什麼話儘管問,只要我知道的,沒有一句不可告人的。”

雁秋道:“他們離此之後,到哪裡去了?”

店小二眨一眨眼道:“相公問的可是那要飯的,和那瘋丫頭嗎?”

雁秋點了點頭。

那店小二道:“傳說不一,不敢胡說。”

雁秋已寬的心,頓又不安起來,道:“那些傳說是怎麼說?

你能說給我們聽嗎?”

那店小二咂了咂嘴,嚥了口口水,點頭道:“他們先在衙門口打了一場,後來,便跑到江邊去了。”

“有人說那瘋丫頭被人救走了,也有人傳說那瘋丫頭跳江自盡了。到底如何,我就不敢說了。”

雁秋也被這不可捉摸的事,攪亂了心,樑文龍倒還冷靜,聞言思索了一下,道:“那位姑娘跳江自盡的事,可有人親眼看到,還是單憑聽說?”

那店小二道:“看是沒有看到,可是在那當天夜裡,那老要飯的,在江邊上大呼救人,後來,來了兩隻船,那老要飯的便跳上一隻船,硬逼船上人,替他們在江裡尋覓屍體。”

雁秋強忍悲慼,問道:“可曾尋着沒有?”

那店小二道:“據那船上人說,他們在江裡順流飄了一夜,卻也沒有找到屍體。”

雁秋噙在眼中的兩行清淚,終於滾落下來,道:“後來呢?”

“後來那老要飯的,想是已沒有指望,便下船走了。”

雁秋悲慟欲絕,終於忍無可忍的叫了一聲:“紅姊姊……”

遂熱淚奪眶而下。

雁秋這一大放悲聲,頓使那店小二霎時傻了眼,他想:她是他姊姊?

文龍見情,頗爲不忍,便打發走店小二,對雁秋道:“秋弟,那店小二雖是如此說,但你也不能完全信。再說,那投江自盡的縱有其人,可是,卻不一定就是凌姑娘呀!”

雁秋聞言,果然平靜不少。

因爲那投江自盡的,一直到目前爲止,除了江南神乞知道之外,就沒有第二個人知道,究竟是不是凌雪紅呢?確實尚費猜疑。

雁秋心念至此,一腔悲怨,頓時化解不少。他既羞且窘的拭去臉上淚痕,道:“以三哥看法,可是須找到江南神乞老前輩,始能斷定那日之事。”

樑文龍點了點頭,道:“因爲除了他老人家,身歷其境,得知真情之外,還有誰知道得更清楚呢?”

雁秋真巴不得即刻能見到那江南神乞尚老前輩,但想他老人家,一向四海爲家,飄蹤不定,不由又徒嘆奈何了。乃道:“但不知要到哪一天,才能見到他老人家了?”

文龍知道雁秋心急如焚,卻也無法解決,便道:“這事急也急不得,可是我們慢慢找,諒來總會找到他老人家。”

這次雁秋回漢陽的目的,雖然不算解決,但也有了眉目,本來一顆火急的心,這時更急上加急,令他坐臥不寧,於是對文龍道:“三哥,漢陽已經到了,同時情形也打聽得差不多了,我看,我們也該走了。”

文龍點了點頭,道:“秋弟,你打算到哪裡去?”

雁秋悲慼失望之餘,還有最後一線希望,道:“我想先找到寒瑛姊姊和玉虎兒師兄之後,然後大家分頭進行,也許容易尋覓些。”

文龍一聽,便知雁秋心意,道:“雖然人多好做事,但不知他們現在在哪裡?距此遠嗎?”

“遠倒不遠,大概需要一天行程,便可到達。”

“好,我們這就走罷。”

文龍話畢,即與雁秋倆人,走出店房,然後吩咐店小二備馬。

那店小二見倆人入店不久,即要離去,心中自有些納罕,可是卻也不便相詢,只得依照吩咐,將倆人的馬匹牽來。

文龍又賞了那店小二一些碎銀,這才與雁秋策馬直向寒瑛等人原先投宿之處飛奔而去。

倆人策馬奔了一夜一日,但趕到地頭,又撲一空。

雁秋真想不到,自己這般倒黴,到處撲空,於是問那店小二道:“請問他們是甚麼時候離開此地?”

那店小二想了想說:“好像是你這位相公,和另一位姑娘去後的第二天,他們也一同走了。”

雁秋又問道:“可有人來找過他們嗎?”

那店小二思索了一陣,搖頭道:“我記得清清楚楚,確實沒有人找過他們。”

雁秋覺得這就怪了,不由深鎖眉頭,暗自揣測他們離去的原因。

可是他無論如何想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莫非他們去了大雪山,救那諸葛師兄的遺孤?”

雁秋心想,除了這一原因之外,他們都不會在他與凌雪紅未折返之前,會離此而去的,於是又向那店小二道:“他們臨走之際,可曾留下甚麼話語?”

那店小二又搖了搖頭,道:“沒有,甚麼話也沒有留。”

言此,像是忽然想起一件大事,拍了拍腦袋,道:“我倒記起一件事來了。”

雁秋問道:“甚麼事?請你快說。”

那店小二笑道:“就在你這位相公離去的第二日,約在傍午時分,你騎去的那黑馬,獨自又跑了回來。”

雁秋聞言,驚訝的大“哦!”一聲。

那店小二繼又道:“他們一見到你的那匹馬,便都大感吃驚,於是通通圍了上去。就在那時,不知他們說了些甚麼,然後便離此走了。”

雁秋直感激他那匹神駒,在他危難之時,竟知報警求援。

可是他們此一去,到了哪裡呢?

文龍一旁聽來,也覺迷惘不已。

因店小二所告知的一點線索,就如海里落下一根針一般,令人迷惘。

雁秋這時竟如石塑木雕一般,兩隻圓眼一瞬也不瞬。

文龍怕他悲傷過度,便忙勸道:“秋弟,不必着急,更不必難過,難道你忘了我那四字妙訣,正是處這逆境的不二法寶。”

雁秋道:“二哥,我所經一切,均是你親眼目睹,你看這倒黴勁,實在令我心酸。”

文龍含笑開導道:“秋弟所說固然不錯,但依我看來,這對你正是一種磨練,我傳你的那處世四字妙快,有無妙用了。”

雁秋苦澀地眨了眨眼道:“可是目前該怎麼辦?”

“依我看,我們兄弟該分手了。”

“三哥的意思……可是我們應該分頭察訪?”文龍頻頻點頭,道:“爲今之計,只有如此了。”

雁秋想想文龍爲他之事,已在外飄泊數載,這時又須他再度奔波,不由地道:“三哥爲小弟這般一再奔波,實令小弟感激不安。”

文龍唉了一聲道:“你我兄弟,情誼手足,何須說這般見外之言。”

雁秋感激地道:“那麼我也不敢言謝了,只有請三哥盡力而爲,最好能在中秋給我一個回話。”

“咱們在什麼地方聚首?”

“肖俊大哥與小弟已有前約,約定在湖南衡山雁鳴峰,希望三哥,屆時務必趕到。”

文龍道了一聲好,道:“就這麼說好了,但希望屆時咱們兄弟聚首,大家都有收穫纔好。”

說着,重新上馬,即欲離去。雁秋望着這位古道熱腸的拜兄,道:“三哥一路請多保重。”

文龍哈哈一笑,道:“這我自會曉得。”言此一頓,凝視雁秋又道:“你比我更該注意。”

顯然他關懷雁秋更甚,雁秋點了點頭,繼又道:“凡事多往寬裡想!”

諄諄勸導,果然一副兄長心腸。雁秋對文龍這種愛護熱忱,感激莫名,道:“謝謝三哥開導,小弟決不辜負兄長這份盛意就是。”

文龍依依不捨的又看了雁秋一眼,道:“那愚兄這就走了,我們中秋相見。”

話完,一夾馬腹,放繮疾馳而去。

雁秋望着絕塵而去的文龍,內心更平添無限惆悵。一時裡竟不知何去何從,只牽着馬漫無目的地向前而行。

忽然一聲悶雷,匝地而生,嚇得他身下坐騎,霍地一跳,幾乎將他掀下馬背。

他定了定心神,同時看了看天色。

只見烏雲四合,大雨將臨,可是窮盡目力,卻不見有避雨之處,不免心中一怔。

就在此時,豆大雨點,已劈劈啪啪落了下來。

雁秋趕緊驅馬揚鞭,往前飛馳而去,可是雨點愈來愈大,眨眼間遍身俱溼。

雁秋身受大雨一淋,反而精神一振,一腔鬱悶,像被這場傾盆大雨洗滌無存。

冒雨奔馳了頓飯工夫,驀見濛濛大雨之中,有一身着勁服的女子,也正策馬飛奔,只因她背向着他,以致看不見她的真面貌,但由身段而論,頗有幾分與寒瑛相似,不由出聲疾呼:

“寒瑛姊!”

憑他深厚功力,加之全力高呼,若在平時,諒那女子定可聽聞。

無奈此時雨勢過猛,他的疾呼,均被雨勢遮沒,那女子根本無法聽到。

二人距離,卻越拉越遠。

雁秋見那女子,即將在大雨中失蹤,不由大急,遂拋了身下坐騎,展開輕功,疾向那少女追去。

眼看已相距不遠,雁秋心中一鬆。

就在這時,那馬上女子忽然一勒馬繮,飄身下馬,雁秋這纔看清,原來那女子已到村落之中,只因雁秋一心注意那女子行動,而未發現已到村落邊近,待他發覺,已嫌稍遲。

因爲當他飛身趕到那女子下馬之處,那女子已栓好馬匹,進了院內,蹤影皆渺。

雁秋望着那少女隱身過去的朱漆大門,一時怔怔地不知如何是好?

假若敲門求見,未免太嫌冒失,如若不然,那女子若是寒瑛姊,豈不失之交臂?

就在雁秋望着那扇木門,默默發愣之際,突然,那門“呀”

的一聲大開,緊接着,露出一張俏麗的俊臉,望着雁秋撲哧一笑。

雁秋驀見那朱漆大門,突然大開,不由心中一驚,同時也暗自心喜。

但經那少女俏然一笑,不由尷尬起來。

那少女見他呆若木雞般的站在雨中,不言不語,反而更瞪大一雙眼睛,不由更覺有趣,竟而笑彎了腰。

她這一陣格格嬌美,直笑着雁秋窘不堪言,恨不得馬上轉身離去,但想想剛纔進去的那女子,不知是否就是寒瑛?又猶豫起來。

那少女笑過一陣,對雁秋道:“喂!你是幹什麼的?”

雁秋一怔,但旋即醒悟過來,向那少女微一拱手,道:“在下旅途遇上這場傾盆大雨,衣物盡溼,難以繼續前行,故而想借寶莊,避一避這場大雨,待雨一停,我便離去,不知小妹妹肯是不肯?”

雁秋嘮嘮叨叨的把話說完,那少女把粉臉一板,道:“那你爲什麼見了我還不作聲,我想,你八成沒存好心!要不就是雙龍堡派來的奸細?”

雁秋聞言,不由在內心轉了幾轉,始道:“在下實爲避雨而來,決非有如小妹妹心中所想,是什麼雙龍堡,單龍堡的奸細,請小妹妹放心。”

“你可是跟蹤我家小姐前來?”

雁秋被她一言道破行藏,不由赧然一笑,道:“小妹妹之言固然不錯,可是也不盡然。”

那少女像是不耐與雁秋多言,聞言臉兒一繃,道:“不錯就行了,你趕快走罷!否則我家小姊惱怒起來,到那時,你想走恐怕也走不成了。”

雁秋雖然一向並不剛愎自用,但也忍不下眼前這副輕蔑侮辱之言,不由微慍,道:“是你家小姊對你講的?”

那少女“嗯”了一聲,道:“我家小姊說,有人盯她前來,特地打發我出來瞧瞧。”

雁秋聞言,不由氣往上衝,道:“你家小姊是誰?”

那少女打鼻孔冷哼一聲,道:“你是真的不知?還是故意裝作?”

雁秋聞言,惱道:“你們把我羅雁秋,看成何等樣人……”

那少女似不耐與他多說,撇了一下嘴,轉身跑進門內“砰”

的一聲,關上大門。

雁秋話尚未完,那被關起的朱漆大門,復又“呀”的一聲敞開,這時再現身的已不是那少女,而是一個比那少女稍大幾歲的豔麗閨秀。

那女人向雁秋望了一眼,道:“你不是想借個地方避雨嗎?

那麼你還站在雨中幹什麼?請快進來吧!”

雁秋一怔,心想:她把我的話都聽到了嗎?

雁秋不知她究存何心,可是他不能畏首畏尾,於是道了聲“多謝!”便舉步向前。

那女人竟果然像是一副迎客的樣子,直待雁秋走進大門,她才轉身去導引雁秋,走入大庭。

她把雁秋帶入大庭,衝着雁秋嫣然一笑,道:“山野人家,歉無珍品待客,請多擔待!”

雁秋忙還一禮,道:“姑娘能容在下進內避一避雨,已令在下感激不盡,何敢再勞姑娘招待?”

雁秋說着話,適才那少女,這時已端着一個銀盤,盤中有一瓷碗,碗上尚有一蓋,內中不知究系何物,緩緩走來。

她一進門,衝着雁秋,皺了皺眉,擠了擠眼,扮了個極其滑稽的鬼相,幾乎逗得雁秋髮笑。

這時那帶雁秋進庭來的女人道:“少俠,請坐呀!”雁秋這才未笑出聲來,向那女人一拱手謝道:“有謝!”

那少女將手中銀盤,放在靠近雁秋的長桌之上,將盤中瓷碗一取出,端到雁秋身旁,然後她始端着空盤而去。

當她走到雁秋面前之際,復又衝着雁秋扮了個鬼臉。

雁秋心想:這丫頭確實也太頑皮,正在這樣思忖之間,繼又聽那女人道:“少俠請用茶罷!”

雁秋忙又拱了拱手,道:“多謝姑娘熱誠招待,不知姑娘肯否賜告尊姓芳名,以便日後圖報。”

那女人淡淡一笑,道:“我司徒家中,一草一木,俱皆被你們數得清清楚楚,少俠何必故作神秘,有話就請直截了當的說罷,無須再擺一副僞面孔了。”

雁秋聞言一愕,心說,果然被我猜中,她是有意安排,令我入彀了。

於是正色道:“恐姑娘認錯人了,我羅某人一向與尊府從無瓜葛,這次貿然闖入尊府,完全爲了避雨,還望姑娘諒解。”

那司徒姑娘面色一板,道:“那你爲何從雙龍堡,一直跟蹤而來?”

雁秋不由心中叫苦,暗道:這真是冤枉,立即肅容,道:“說出來姑娘一定不信,我羅某人不但不是由雙龍堡而來,同時就連那雙龍堡在哪裡,亦皆不曉,至於爲何一路追着姑娘而來,這事不能再相欺瞞,實告姑娘,只因姑娘背影,酷似家姊羅寒瑛,是以才趕來此地,不意竟令姑娘誤會。”

司徒姑娘見他不像說謊,始把面色寬了一寬,道:“閣下何人?”

“在下羅雁秋!”

司徒姑娘面露驚疑,道:“你是羅雁秋?”言下頗有不信之意。

因爲她由傳言中所知,羅雁秋乃是一位英俊瀟酒,倜儻不羣的少年,而此時坐在她面前的羅雁秋,不僅蓬頭垢面,而且老氣橫秋,哪裡有傳言中的半點形象?難怪她不能置信了。

雁秋見她不信,便道:“難道姑娘還有什麼懷疑之處嗎?”

司徒姑娘道:“你與傳言中的羅雁秋,卻一點不像!”

雁秋哦了一聲,道:“難道我變了?傳言中怎麼說?”

司徒姑娘星眸微轉,似笑非笑道:“傳言中說,羅雁秋英俊瀟灑,倜儻不羣,實爲人中龍鳳,而閣下則蓬頭垢面,漫說我不會相信,恐怕就連三歲娃娃,也會懷疑了。”

雁秋倏然瞪起雙目,同時“啊”了一聲。顯然他內心中頗爲震驚。

他摸了摸他那一頭既溼且亂的亂髮,復又摸了摸他那漸爲消瘦的雙頰,和長滿短鬚的臉,搖了搖頭,說:“我已經長大了,難道還能與以前一樣嗎?”

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解釋給司徒姑娘聽。

司徒姑娘秀眉一挑,道:“所以我不能相信你是真的!”

她又沉吟一陣,忽然若有所悟地道:“聽說羅雁秋有一襲武林異寶百毒衣,不知你有是沒有?”

雁秋愕住了!因爲百毒衣這一問題,實在令他難以答對。

羅雁秋想了又想,腦中一片混沌,搖頭道:“在下實無那百毒衣。”

司徒姑娘格格一聲嬌笑,道:“這樣看來,你更是僞冒的了。”

雁秋惱道:“我爲何要僞冒?”

司徒姑娘徒然把面一寒,冷聲道:“這要問你!”

雁秋眼看已成僵局縱有百口也難向她分辨,只得道:“你不相信,我縱說破嘴皮也是枉然,你司徒姑娘一片盛情我已心領,咱們來日再見。”

雁秋氣惱間語無倫次,同時倏的站起身形,即住外走。

司徒姑娘冷笑一聲,道:“你要走嗎?”

雁秋頭也不回道:“我既已知你非寒瑛姊姊,又呆在此地何用?”

說話間,已走到大庭門口。

司徒姑娘陡然嬌叱一聲:“你給我站住!”

雁秋回頭把眼一瞪,道:“你打算怎樣?”

司徒姑娘寒着一張粉面,道:“你想來就來,相去就去!哪裡有那麼容易?”

“難道姑娘心有不甘?”

司徒姑娘目射凌芒,逼視着雁秋,道:“你先給我留下一個記號,然後再走!”

雁秋哈哈一笑,不屑的瞄了瞄司徒姑娘,道:“憑你也配?”

司徒姑娘渾身一顫,面現殺機,嬌叱一聲:“你是找死!”

右腕一擡,一顆似針非釘的“追魂扣”已比電光石火還快,欺到雁秋面門。

雁秋嘿嘿一笑,道:“這就是你的本領嗎?”

話聲中,左手一擡,一顆帶有巨毒,藍汪汪的“追魂扣”

已夾在他中食兩指之間。

“別丟人現眼了,趕快收起來罷!”

說話間兩指微彈,那夾在他兩指間的一顆“追魂扣”,星飛電掣般的飛向司徒姑娘。

這被雁秋所彈回來的“追魂扣”,不但在空中翻翻滾滾,而又彎彎扭扭,根本無法拿捏準頭。

司徒姑娘閃身避於一旁,目睹自己苦練十數年的“追魂扣”

竟不能接下,心中這份懊惱,真是不堪言狀。

“當”的一聲,“追魂扣”飄然落地,司徒姑娘一顆芳心不由也怦然一跳。

雁秋揶揄一笑道:“你姑娘還有什麼新鮮玩藝兒嗎?”

司徒姑娘藝出“萬幻魔婆”門下,生就一身傲骨,從不認輸,此時敗在雁秋手下,已覺奇恥大辱,再經他一奚落,哪裡還受得了,銀牙一咬,一頭就向雁秋栽了過去。

雁秋見她一頭栽來,知她已惱怒至極,心說:這是何苦來的,忙運起“百妙秘籍”中的“先天一氣”神功。

就當那司徒姑娘將到未到之際,他忙將兩袖一抖,兩股潛勁頓時凝成一道氣牆,漫說姑娘到此無法闖過,即連飛刀怒弩,照樣愛止,無法通行。

司徒姑娘狠着一顆心衝將上去,不意身到半途,便被一道無形氣牆所阻。

令她一條嬌軀,前進進不得,後退也退不成,這份尷尬,真比一刀殺了她,還要痛苦三分。

雁秋望着她那種痛苦之情,心生幾分不忍,道:“我們前無仇,近無恨,姑娘何苦如此,在下還有急事,我們日後再行相見罷!”

話完,身形一閃,人已出了庭門,再一墊步,身形欲起。就在這時,突然院牆之上發出一聲陰陰怪笑,猶如狼嚎鬼啾,令人聞之毛髮怵然。

雁秋心頭一懍,擡眼望去。

只見大雨傾盆之中,一位道裝老者,手執一把拂塵,面無血色,瘦骨嶙峋,卻是兩道灼灼逼人目光,還能令人意味他尚未死,否則定會以爲是一具屍體。

他站在圍牆之上,笑過一陣之後,望着雁秋道:“小子!你打算往哪裡走?”

雁秋可說打從第一眼望到他起,心內就存了厭惡之心,此時聞言,道:“我願到哪就到哪,你還管得着嗎?”

那道裝老者哈哈一笑,道:“道爺不但管得着,而且,你小子生死,亦全在道爺手內!”

雁秋嘿嘿一聲冷笑,道:“你有多大能力,竟敢這樣誇口?”

道裝老者仰天哈哈一笑,道:“小子,你縱想死也得候一候,待我得了司徒小丫頭的回話,再來打發你也不遲!”

這時,那司徒姑娘業已奔出大庭,怒視着道裝老者,嬌叱道:“雜毛老道,快給姑娘滾開,如若一味嘮叨,休怪姑娘對你無禮了!”

道裝老者嘿嘿一笑,道:“姑娘你可知道我是特地來作和事佬的!”

司徒姑娘寒着臉道:“沒有那麼便宜,只要我司徒乃秀有一口氣在,決不與那雙龍堡甘休!”

道裝老者面孔一寒,沉聲說道:“姑娘你又是何苦,只要你一點頭,答應了二堡主這門親事,不但救司徒老爺子解藥即時到手,同時……”

司徒姑娘不等他的話完,叱道:“住口,姑娘不但不需要他的解藥即可將家父毒傷治好,同時,我今晚若不將雙龍堡殺得一光二淨,片瓦不留,從今以後,也決不姓司徒!”

那道裝老者,把話聽完,道:“司徒姑娘,我是一片好意,才特地來勸你,前夜若非我老道替你解了圍,如今你不是已經成了馬家人,我看,你還是答應了罷!”

司徒姑娘面現殺機,道:“謝謝你的美意,請你轉告那馬寸才,姑娘不但誓死不屈,並且今晚還要找他算帳,報了這筆殺母傷父的血仇!”

道裝老者聞言,笑得前仰後合,道:“姑娘意思,可是令我通知馬家,準備花燭洞房,等候姑娘成禮!”

司徒姑娘聞言,直氣得身子微微一顫,道:“少放屁,趕快滾!”

道裝老者更笑,道:“一定,一定,若不快些,真怕是張羅不及呢。”

說完,一勢“一鶴沖天”人已凌空而起,再一提身,便已電掣而去。

雁秋聽他倆人對話,已明白這其中是怎麼回事,他不但原諒了司徒姑娘對他的置疑無禮,而且還萌起一股不平之心。

因爲他不知道自己是該走呢?還是該留下來幫一幫姑娘解決此事。

司徒姑娘一腔怒氣無處泄,望着默默出神的雁秋,怒道:“你還不滾……”

司徒姑娘下面的話尚未說完,心中一動,知道與雁秋之爭,實是一場誤會。

司徒姑娘心念至此,已將對他的一腔仇怨,化得無影無蹤,訕訕地說:“我心煩,你走吧,不要打擾我了!”

雁秋見她敵意已消,便道:“此際大雨傾盆,在下再在這廊下避一避如何?”

姑娘聞言,道:“你還是到大庭裡面坐罷。”話完轉身徑去。

雁秋見她轉身離去,站在屋檐之下,他想,一個弱女子,經此大變,實在可憐。

“喂!你這人不到院子內坐,站在屋檐下作甚?”

雁秋擡頭一看,來的是那俏丫環,瞪着一雙黑白分明大眼,瞪視着他。

雁秋道:“我在此且避一避。”

那少女抿嘴一笑,道:“快進屋裡去罷!我家小姐令我要你換上乾衣服呢。”

雁秋呆呆望着那少女。少女薄嗔道:“你發什麼愣呀!是不是不懂我的話?”

雁秋尷尬地道:“姑娘之言,焉有不懂之理,只是這份盛情,太令羅某人不安了。”

“你不好意思是不是?那有啥關係,呆會兒你見到我家小姐,好好謝她一番就成了。”

雁秋怦然心動,道:“你家小姐可是去照料病人?”

那少女頓時臉兒一寒,心有不安道:“可不是麼!前晚老太爺中了敵人毒藥鏢,至今人事不省。”

雁秋自“百妙秘籍”之中,得悉甚多難治症之法,經他自己親身體驗,果然靈驗無比。

於是道:“可否讓我見見你家老爺?”

那少女面現驚疑道:“他人事不知,如何能見你?”

雁秋道:“我就因他人事不知,纔要見他,若是好端端的,我又何須見他?”

那少女聞言,黑白眼珠滴溜一轉,道:“敢情是你想替他治病嗎?”

雁秋點了點頭,道:“有這份心意,但不知能否治得了,須待見過你家老太爺之後,方能斷定。”

那少女聞言喜得跳腳道:“真的嗎?那太好了,我去稟知我家小姐!”

話完,一溜煙似的轉身而去。

未幾,她又奔至雁秋面前,且喘且笑道:“快換衣服,我家小姐請你去呢!”

“不換也罷,救人要緊。”

那少女不依道:“不行,你若不換過衣服去見我家小姊,她會以爲我慢待客人,到時責怪起來,可擔當不起!”

雁秋見她動人楚楚的樣子,也不便再行執拗,一笑道:“那就換過衣服再去好了。”

少女嫵媚一笑,帶着雁秋走進大廳,隨即送來一包衣物,衝着雁秋神秘一笑,道:“穿穿着,不合身再來喚我。”

雁秋接過衣物,她已飄然退出廳外,及待渾身上下、裡裡外外換好,她始進來,對着雁秋望了又望,瞧了又瞧,像是從未見過這麼一個人。

雁秋道:“謝謝姑娘。”

那少女道:“這乃是老太爺的衣服,不意你穿起來竟是這般合身。快走罷,免得小姐等得心急。”

雁秋一笑,倆人相繼跨出廳門。

少女領導雁秋,左回右旋,轉了十數彎轉,方始到達司徒老俠養傷靜室。

雁秋進內一看,不由心頭頓時一緊,道:“姑娘曾給老伯服過何等藥物?”

司徒姑娘本俯身站於老俠病榻一旁,當雁秋進房之際,她已直起纖腰,這時覷了雁秋一眼,心有不安道:“難道投錯了藥物?”粉頰之上,頓時掠過一抹疑惑迷惘之色。

雁秋微一點頭道:“由這紫黑髮腫的面色來看,顯然中了其毒無比的冰域蟻涎之毒,實非一般藥石所能奏效。”

司徒姑娘聽他說得有條有理,焉能再存半絲猜疑,忙問道:“不知可有醫治之方?”

雁秋點頭道:“儘快準備銀針一枚。”

司徒姑娘對那身旁少女道:“碧玉,還不快去取一根銀針來。”

碧玉應命而去,轉眼便手捏銀針而來。

雁秋接過銀針,走至榻旁,手起針落,不偏不斜,扎入老俠“璇璣”穴中。

司徒姑娘心神一緊,芳容灰敗,兩隻澄若秋水的瞳眸,更是瞪得滴溜滾圓。

碧玉丫頭同時也驚詫出聲,不安地迸出一個“你”字。

雁秋專注於他的手術之上,這時將銀針一撥,即又往“華蓋”穴上扎去。接着,“膻中”

“中庭”“鳩尾”“巨闕”……

片刻間,周身三十六大穴,但皆戳遍。司徒老俠沉濁地“噢”了一聲,雁秋才面現舒慰的吁了一口氣。

司徒老俠重重地喘息一聲,接着由口中噴出一道烏紫血箭,腥臭沖鼻,中人慾嘔。

司徒姑娘和碧玉丫環倆人,這時趕忙將司徒老俠,扶着坐直身軀。

老俠又連吐出幾口血塊。

老俠吐過一陣,像是已將胸中淤血嘔盡,始一睜失神的雙目,舒然道:“可悶煞我了!”

司徒姑娘笑逐顏開,纖纖玉手揉着老父胸口。

司徒老俠慈愛地對司徒乃秀道:“孩子,爹爹這條老命算是揀回了。”

忽然面色一沉,繼又道:“解藥是哪裡來的?莫非是你已向他們屈服了?還是……”

司徒乃秀未等司徒老俠把話說完,忙不迭接口道:“爹爹,你老人家別誤會了,姓司徒的縱然死後化骨揚灰,也不會向他們屈服!”

司徒老俠眼中煥發出一道異芒,頷首微笑道:“對!你有份硬骨頭,纔不愧爲我司徒烈的孩子!”

司徒乃秀莞爾一笑,卻又帶着些許羞愧之情,道:“你老人家這傷勢,多虧這位相公,施以妙手,才能化險爲夷。”

她說着話一伸手指了指羅雁秋。

司徒老俠聽說有人插手救了他一命,心中這份感激自是不必說了,隨即向羅雁秋望了一眼,即欲下牀叩謝救命之恩。

羅雁秋察顏觀色,已洞悉老人心意,未等司徒烈開口說話,便忙上前阻擋,道:“老前輩傷勢尚未痊可,千萬不可輕舉妄動,再說,這些許小事,乃是晚輩舉手之勞,又何敢言謝。”

司徒烈真想不到,像羅雁秋這般年紀之人,身挾絕技,竟然不浮不驕,已經難能可貴,再聽他談吐斯文,句句感人,不由讚歎,道:“少俠這份陰德,老夫實在不敢言謝,不過,少俠上下如何稱呼,肯予賜告嗎?”

羅雁秋聞詢,急忙抱拳施禮,道:“老前輩言重了,晚輩羅雁秋,實不敢當!”

不知是羅雁秋的名頭太大,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只見司徒烈聽完羅雁秋三個字之後,面色一愕,喃喃道:“羅雁秋!羅……

雁……秋……”同時一邊凝目仔細打量羅雁秋。

他這等仔細打量,反令羅雁秋心裡感到納罕。

就在羅雁秋暗起疑竇之際,司徒老俠突又問道:“羅九峰可是令尊大人?”

羅雁秋從來不曾聽人對他提起過他父親的名字,今日突然被人提起,立有一種親切之感,不由心中一股熱流上涌,頓時珠淚盈眶,道:“老前輩怎知先父名諱?”

司徒烈似無限感慨地道:“一晃眼,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我與令尊,毗鄰而居,猶如一家人,難道令尊就沒有對你提起過?”

羅雁秋聞言悲從中生,頓時落下兩行清淚。

司徒烈突見雁秋語塞涕零,便知自己情同手足的老友,一定遭了不幸,忙不迭地追問道:

“怎麼了?”

羅雁秋泣道:“先父已經喪命黃泉。”

司徒烈仰天浩嘆一聲,抑止不住內心的傷感,頓時熱淚盈眶,道:“他得的什麼病?”

羅雁秋像是回到昔年的那一晚,目睹着仇人,向他父親施以辣手,而他自己卻無能爲力,顫聲道:“乃是被仇人所殺!”

司徒烈睜大了一雙眼,驚啊了一聲道:“那人是誰?我司徒烈決不與他甘休!”

雁秋迷惘了,也羞愧得無以復加。

司徒烈見雁秋並未道出仇人是誰,以爲他小小年紀,尚未察出仇人線索。

於是嘆息一聲,道:“孩子,一味悲傷,於事何濟,老夫傷愈,定與你調查個水落石出,湔雪此仇!”

司徒烈正安慰羅雁秋時,站在一旁的司徒乃秀,突然插口道:“爹爹,你老人家傷勢究竟怎樣了?剛有起色,就這般不知愛惜,難道不怕……”

司徒烈舒了舒四肢,神色一朗,道:“好啦!完全好啦!你看我不是可以下榻走路了麼!”

他邊說着話,邊走下榻來,直急得司徒姑娘面色泛白,道:“爹……”她欲阻止她爹逞強。

司徒烈望着焦急的愛女哈哈一笑,道:“傻孩子,我這麼大年紀了,難道還會與自己性命開玩笑,難道我還會裝扮給你看嗎?”

他說着話,在室內又舒了舒身軀,不但覺得完好如初,同時並有比受毒傷之前,還要輕鬆舒暢的感覺,他搞不清這是怎麼回事,望了雁秋一眼,道:“賢侄,你哪裡學來的這一套華陀絕技?”

雁秋雖還不知司徒烈與他有何淵源,但由他的言談話語之中,知他與乃父交情定非泛泛。

於是拭了一拭面上淚痕,將巧得“百妙佛珠”之事,一字不隱地告知了司徒烈。

司徒烈雖然一向遠居邊陲,追尋殺妻仇敵,但對“百妙佛珠”之事,並不生疏。

聞言神色一愕,道:“怪不得有這般神奇妙用,原來出自‘百妙佛珠’之中。賢侄,你告訴我‘百妙秘籍’所載,你練得幾成?”

“不瞞老伯,我自得‘百妙佛珠’,熟記秘籍所載之後,除一前一後,用以救了兩名病者之外,對於拳掌劍術功夫所練甚少。”

司徒烈聞言,急道:“傻孩子,你怎麼不按照秘籍上所載去練呢,難道你不想稱霸武林,天下無敵?”

羅雁秋精神一振,抱拳對司徒烈道:“尚未請教老前輩名諱?”

司徒烈哈哈一笑,拉住羅雁秋一隻手道:“老夫司徒烈。賢侄,你先坐下,我們再來慢慢長談。”

雁秋坐下之後,司徒烈轉身向司徒乃秀道:“孩子,你去將那缸陳年花雕取來,我要與羅賢侄痛飲幾杯。”

司徒乃秀見老父大傷剛愈即要飲酒,不由急道:“爹爹,你怎麼……”

司徒烈未等司徒乃秀話完,哈哈笑道:“孩子,你去拿呀!

爹爹不能喝,就少喝幾杯,難道羅公子也不准他喝不成。”

司徒烈待司徒乃秀去後,又坐回原來座位。

司徒烈又追詢一陣雁秋歷年來的經過情形,這時,司徒乃秀已將酒餚端來。

司徒烈給雁秋斟了杯酒,倆人邊喝邊談,不知不覺間,雁秋已暈暈欲醉,可是司徒烈卻興致勃勃。

司徒烈看着羅雁秋,道:“賢侄最好選擇一處隱秘之所,將‘百妙秘籍’上所載功夫練成,然後再找你們羅家的仇人報仇,我決定與雙龍堡的人拼了。”

羅雁秋酒意陶然,熱血澎湃,聞言將身一挺道:“前輩說哪裡話來,雁秋雖然不才,遇事卻也不會畏首畏尾,雙龍堡這段公案,你老人家就交給小侄了斷好了。”

司徒烈怎能將全責交於雁秋,是以雙目一閃,朗聲道:“這樣吧,我叫乃秀與我們前去,了斷這段公案,然後再定行止。”

雁秋因在長輩面前,不便提出意見,是以並未答話。

司徒烈見雁秋默默不語,以爲他已同意,當下便吩咐碧玉丫環,轉告司徒姑娘,即刻打點行囊,碧玉丫環應命去後,他又與雁秋對飲幾杯,始推盞離席。

雁秋見司徒烈離席不飲,他也放下碗筷,但已有八成醉意。

司徒烈摘下掛在壁上的屠龍刀,抽出來映着落日餘暉晃了一晃,頓時滿室金光。

就在雁秋望着屠龍刀暗自讚賞之際,司徒烈已將抽出來的寶刀歸鞘,並嘆了口氣,道:

“二十年來未開殺戒了……”

顯然,他已下定決心,今晚要大顯神威,以報前日凌辱之仇了。

忽而,他像是猛然想起什麼,臉色一變,抽出寶刀,走向雁秋,雁秋一愕,情不由己的倒退兩步。

司徒烈突見雁秋驚的倒退兩步,不由哈哈一笑,道:“孩子,你以爲我要幹什麼,我是要讓你看看這柄寶刀。”

雁秋只覺這把寶刀光華耀眼,再也瞧不出任何名堂,司徒烈道:“你看到刃上的這個缺口了嗎?”

雁秋凝目細看,果然發現明亮的刀刃上,有一極其細微的缺口。

他不知司徒烈問此話的用意,便點了點頭。

司徒烈淒滄地搖了搖頭,道:“論起這把屠龍刀,敢說天下難逢敵手,可是卻被令尊的一把倚天寶劍,斬了一個缺口……”

雁秋聞言精神一震,心中暗道:難道你至今仍記恨他老人家,欲找我報復嗎?

他的思念未了,卻聽司徒烈道:“一見此物,不由令我見物思人,想當年,令尊大人和我馳騁江湖,不知留下多少佳話,至今仍記得江湖流傳的兩句話:‘倚天一現宵小顫,屠龍一出鬼魅哭。’不意二十年後,人事皆非……”

過去的事,雁秋一點也不知曉,巴不得對方能將乃父過去的歷史追述一遍。

可惜司徒烈卻未再繼續說下去,雁秋有些失望,但又不敢動問,因爲這時司徒烈的神色,像是又沉浸於往事之中。

碧玉丫環突然闖進來道:“稟告大爺,小姐已收拾妥當,馬匹也已備好,就等老爺和羅相公動身了。”

司徒烈忙一懾心情,“哦”了一聲道:“好!我們馬上動身。”

說着話,他已將屠龍刀還鞘背於背上,然後望着雁秋,道:“我們走罷!”

三人走出莊院,已見司徒乃秀端坐馬上。

司徒烈走至司徒乃秀近旁,神色凝重地道:“我們此去雙龍堡,無疑是闖龍潭虎穴,你可務必小心。”

司徒乃秀瞟了雁秋一眼,始向乃父道:“爹!你老人家放心。”

司徒烈也不向雁秋客氣,便翻身上了他的棗紅馬,與司徒乃秀倆人領先而去。

只剩下二匹黑駒,雁秋和碧玉倆人,便各人分乘一騎,揚鞭隨後追去。

司徒烈在雙龍堡前首先下了馬,衝着守堡的兩名彪形大漢道:“你們儘速進內通報馬寸才,就說我司徒烈,特地趕來會一會他。”

那守門大漢,雖然不知司徒烈是何許人物,但由對方的氣勢神色之間,覺察出不是泛泛之輩,趕忙應諾一聲,飛馳而去。

不一刻,堡內燈火齊明,照得夜空發紅,而由堡內通往堡門的道路上,閃爍着一條火龍,漸漸向堡門駛近,雁秋和碧玉趕至堡前,那堡內火龍也來到近前,原來竟是燈籠火把,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火龍一般。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司徒烈手指最先一人,罵道:“馬寸才,你倚仗雪山、崆峒之勢,就想無法無天了嗎?老夫今夜若不取爾狗命,誓不爲人。”

馬寸才哈哈一笑,道:“你可真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馬寸才話聲剛一出口,司徒烈已“嗆啷”一聲,抽出屠龍刀,一式“平沙落雁”疾如雷奔,橫掃過去。

司徒乃秀一見乃父出手,她哪裡還會閒着,只聽她嬌叱一聲:“爹!雙龍堡沒有一個好東西,咱們不把他們斬盡殺絕,實在難吐這口悶氣!”

叱聲中,疾向堡內奔去。

馬寸才見司徒烈揚刀飛而來,嘿嘿一笑,一按腰中機簧,“唰”的一聲,一條軟劍,已握在手中,只見刀光劍影,團團在夜色中滾動,再辨不出倆人身形。

司徒乃秀飛身掠入雙龍堡,雙龍堡中一干豪雄,便將司徒乃秀圍在垓心。

司徒乃秀秀眉一挑,纖手微抖,一蓬“追魂扣”漫天化雨般疾向四周撒去。

眼前這一干人乃雙龍堡的精銳,其中尤以虛無子道長,功力驚人。

他見司徒乃秀一出手就以暗器襲人,頓時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手中拂塵一揮,身形快逾電掣,圍着司徒姑娘飛繞一匝,姑娘所打出手“追魂扣”,悉數釘入拂塵之上。

虛無子氣定神閒的佇身司徒姑娘身前,道:“司徒姑娘,我尊敬你是因爲你是我們堡主的心上人,但若你沒有一個分寸,不知進退,那就休怪道長不客氣了。”

司徒姑娘驀見自己一手“追魂扣”悉數被人收攝起來,真的大吃一驚。

及待看清這收攝她“追魂扣”之人,乃是一清瘦老道,不由怒火陡生,嬌叱一聲,道:

“你這雜毛老道,休在本姑娘面前逞強,你有什麼能力,儘管施爲,如若胡說八道,姑娘便撕爛你一張狗嘴!”

虛無子哈哈一笑,道:“憑你這點微末之技也配!”

司徒乃秀氣得抖聲道:“你看配不配!”

話聲中“嗆啷”一聲,三尺青鋒已在半空打閃,及待配字剛落,劍已幻起萬道銀虹,圍着虛無子起舞。

虛無子喝了一聲“來得好!”手揮拂塵,便與司徒姑娘打得難解難分。

羅雁秋一旁看得真切,知道司徒父女,都遇到強敵,暴喝一聲:“雙龍堡中徒衆,俱皆給我住手!”

聲如春雷,馬寸才和虛無子聞喝,俱皆收勢躍出圈外,司徒父女亦皆收手躍到一側。

馬寸才飄身躍落圈外之後,只見羅雁秋虎目含威的望着自己。

馬寸才冷哼一聲,道:“無知小子,適才莫是你叫停?”

羅雁秋跨前兩步,對司徒父女道:“你們兩位暫且退下,待我先會一會這馬寸才,再作道理。”

然後衝着馬寸才道:“馬寸才,只要你能保住項上人頭,還不是要什麼有什麼。”

馬寸才估不透羅雁秋來頭,更不知他與司徒烈的關係,當下把劍一橫,抱元守一,道:

“你是什麼人?快快報上名來,我馬寸才手下不死無名之鬼。”

羅雁秋淡淡一笑,道:“江湖上羅雁秋三個字,諒你也聽人說過。”

馬寸才一愕,道:“你是羅雁秋?”

“難道還有假的?”

馬寸才哈哈一笑,道:“那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羅雁秋,我正找你。”

“你找我?”

馬寸才點點頭,道:“有一筆濫賬,務須找你了結。”

“這倒新鮮,你說說着,我與你結下的什麼冤仇?”

馬寸才道:“現在無須和你多饒口舌,趕快受綁,送上十二連環峰,你自然知曉。”

羅雁秋聞言,若有所悟道:“原來你們是受命雪山派,怪不得這般橫行霸道,從現在起,你若改過便罷,如若不然,小爺定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馬寸才氣得虎吼一聲,道:“放屁!先吃我一劍。”

話聲中一式“八步趕蟬”,身形暴射,手中軟劍,抖起碗大一朵劍花,疾向雁秋前胸刺進。

羅雁秋呵呵冷笑一聲,眼看劍尖即已觸到前胸,直急得一旁掠陣的碧玉丫環,嬌喝一聲,飛身撲到,欲將搶救雁秋。

就在這間不容髮之際,雁秋屈指一彈,只聽“噹啷”一聲脆響,馬寸才手中一支軟劍,一折爲二,前半截墜落於地,後半截也在馬寸才“啊呀”聲中,相繼跌落塵埃。

馬寸才一怔之下,即又出手硬拼,也顧不得自己虎口麻痛,雙手一揮一折,一式“葉底摘桃”,快逾電閃,疾向雁秋打去,同時腳下一式“掃襠腳”,連蕩帶勾,狠辣至極。

只見雁秋隨意一揮,馬寸才一條矯健身軀,恍如醉酒一般,手舞足蹈,一連向後跟蹌數步,幸虧背後有人將他扶住,否則,這個醜可出大啦。

可是內腑己受微傷,站定之後,“哇”的一口,吐出一灘鮮血。

馬寸才臉色灰敗地望了望地上鮮血,復又舉目望了望羅雁秋道:“羅雁秋,我與你遠無怨,近無仇,你竟膽敢與我馬某人架樑結仇,馬某人只要留一口氣在,你羅雁秋就休想活着走出我雙龍堡。”說完一聲清嘯,宛如龍吟鳳噦。

要知馬寸才善以馴練百獸爲能,這時他在悲慼之中,發出這一聲清嘯,無疑是調集他所豢養的一批野獸。

可是羅雁秋卻不明瞭內情,還以爲馬寸才太過任性,竟在受創之下,仍圖逞強,不由暗自搖了搖頭。

就在羅雁秋暗自爲馬寸才憂傷之際,耳旁颯颯風聲大作,間或夾着一聲聲虎吼猿啼鳥啾之聲。

這時除馬寸才仍立當地之外,其餘之人,俱皆悄無聲息的溜上城牆碉堡。

司徒父女、羅雁秋、碧玉等四人尚未明白這是怎麼回事,朗朗晴空,已被結隊的雕鵬鷹隼,遮掩得無隙無縫。

羅雁秋心知不妙,但爲時已晚,當下叫出一聲:“叔父、秀妹……”

馬寸才一陣低嘯,當頭數以百計的鷹鵰,猶如雷奔電閃一般,已疾撲而下。

羅雁秋一個箭步,躍至司徒父女和碧玉身前,雙手不斷揮舞,道:“你們暫且匍匐地上,待我阻擋一陣。”

這時,那俯衝而下的一羣雕鷹,在羅雁秋雙手揮舞之下,已有幾隻受創,帶着一串悲慼長鳴,揚長而去,但那些未受傷者,卻又飛了過來,向雁秋啄攫。

司徒老俠也奮起神勇,出掌拍擊雕鷹。

司徒乃秀乃父及雁秋倆人,俱皆揮掌抵抗頑雕,急忙伸手入囊,掏出一把“追魂扣”,照準雕鷹咽喉,彈射過去。

雕喉受射,頓時洞穿,連叫都未能叫出一聲,便慘死跌落於地。

一把“追魂扣”足有三十餘隻,無一虛發,霎時,慘死雕鷹,疊如丘陵。

馬寸才一見自己心愛雕鷹,遭此重創,不由心如刀割,忙不迭呼嘯一聲,遣令散去。

羅雁秋和司徒父女三人,剛剛打發走了那批窮兇極惡的雕鵬鷹隼,尚未待喘過一口氣,繼又見一批猛虎,張牙舞抓飛撲過來。

他們三人防守雖稱嚴密,無奈十頭猛虎衝勢太過威猛,當雁秋剛剛揮掌將迎面衝來的猛虎擊死,尚未來得及撤手,他的左右後三方,已如破石天驚一般,俱皆被猛虎乘虛而入。

只聽司徒父女及碧玉丫環,這時各自發出一聲怪叫,雁秋聞之,頓時一身冷汗淋淋,他也顧不得回顧,忙不迭一式“旋風八打”,身如車輪般的旋轉一匝,排山掌力,同時施出,頓時將周圍衝過來的猛虎,拍翻丈外。

司徒父女以及碧玉丫環三人,也就隨着被雁秋打翻出去的猛虎,一同跌入虎羣之中。

雁秋急忙飛身撲救,無奈洶涌的虎羣,猶如浪濤一般,雁秋明明見到三人被虎噙着跌入丈餘遠近的虎羣之中,俟他飛身掠起,凝目搜尋,卻已不見三人蹤影。

三人是被虎噬?抑或是被虎羣踏死?

雁秋無暇細思,掄起“乾坤掌”,對準擁來猛虎,摟頭猛擊。

他的一雙肉掌,足可開碑裂石,打在虎身上,哪裡還有命在。

頓時,一串驚天吼叫,幾隻猛虎,不是頭裂,便是骨折,匍匐地上,一動不動。

這時一聲清嘯,冉冉傳來,虎聞嘯聲,風掣再去,轉眼走得無蹤。

他想在虎屍之中去找一找司徒父女和碧玉丫環,可是身形未動,一聲哈哈慘笑,已由暮空之中傳來,宛如魑鬼哀嚎,雁秋機伶伶打個冷戰,側目一看。

只見身旁站着一個長袍老僧,年入古稀,可是精神矍煉,尤其是一雙朗目,灼灼炙人,手中一條銅禪杖,少說也有百十斤,雁秋凝目望去,他仍陰笑未已。

雁秋會過高人不少,可是從未會見到這一號人物,不由心中暗費猜疑。

那老僧笑過一陣之後,始把面色一正,對雁秋道:“你這小子未免太過狂妄,竟敢殺傷馬堡主的神鵰金虎,你可知這東西的來歷嗎?”

雁秋見他這般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神色,心中便有幾分惱怒,及待聽完他的話,不由更感不服,道:“既然神鵰金虎俱爲馬堡主之物,馬堡主不找我理論,而由你來出頭,難道這批神鵰金虎,是你的不成?”

那老僧一笑道:“不錯,這批飛禽走獸,正是老僧贈與馬堡主之物,所以你傷了馬堡主的神物,就等於傷了我的神物,你該知道,傷了我的神物是要以命相抵嗎?”

雁秋聞他要拿自己的命,去給那些死去的虎雕償命,不由怒火中燒,道:“你說的倒很簡單,但怕沒有那麼容易吧!”

那老僧壽眉一挑,目露兇芒,道:“你小子以爲我斃不了你?

哈哈……”

禪杖一抖,又道:“你能避過我三招,便算你有本事,不但過往之事不究,同時我哈木從今而後,再也不履中土。”

老僧話猶未了,那馬寸才已走上前來,道:“哈木大師讓一旁,對付這種無名之輩,何勞大師動手,豈不污了你大師的名望。”

言罷一轉身,對他身後之人道:“費寵、王右餘,儘速將這混賬拿下。”

原來在雁秋與哈木老僧對話之際,馬寸才已率領他的部下,和一些喇嘛僧相繼圍攏過來。

費寵、王右餘俱是馬寸才心腹,尤其一付毒辣手段,比馬寸才猶過之無不及,是以馬寸才喚他們二人對付雁秋。

哈木老僧嘿嘿一聲冷笑,怒氣未消的瞥了雁秋一眼,對馬寸才點頭道:“我真不願管這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

雁秋不服氣地哼了一聲,費寵和王右餘已相繼應命飛落雁秋面前,身形未穩,怪招已出。

羅雁秋見二人怪招襲來,便存心要捉弄他倆,看看他倆究竟有多少份量。是以僅僅用了三成爲道,把費寵拍過來的手掌一撥一帶。

費寵便如負了千斤重擔,隨着雁秋一帶之勢,向右一個踉蹌,這時正好王右餘掄掌欺入,於是倆人不偏不倚,恰恰撞個滿懷,只因費寵衝勁稍大,竟把王右餘撞得往後翻仰。

倆人自出孃胎以來,幾曾吃過這種苦頭,頓時滿頭青筋暴現,大吼一聲:“小兔崽子,我與你拼了!”

話聲中王右餘由背後扯出一對吳鈞劍,費寵亮出他的一條墨骨鞭,倆人一左一右,勢若猛虎,疾向雁秋欺入。

雁秋嘿嘿一笑,不屑道:“就憑你們兩塊廢料,還想在少爺面前賣弄嗎?趕快給我滾回去,免得現世罷!”

話聲中身形一起,矯如游龍。

王右餘和費寵只覺眼前一花,便身不由己的向前衝去,“嘭”

的一聲,撞在堡牆之上,一腦門七素八葷,搞不清這是怎麼回事了。

馬寸才原本知道雁秋是個勁敵,是以才挑選出王右餘和費寵兩名一流高手,想給雁秋點苦頭吃,不意倆人同雁秋較量,竟連一招不支。

顯然,今夜雙龍堡傾巢而出,亦未必能討得了好,不由心頭如焚,暗自捏了一把冷汗,暗忖:我馬寸才一生闖蕩,就毀於這一旦嗎?

哈木大師像是已看出馬寸才大有技窮之感,但從方纔雁秋一招神乎其技來忖度,雁秋功力,實在高不可測,以致令他躊躇不前,生怕自己這把老骨頭,葬送中原,忙不迭轉身一揮手,對一羣喇嘛僧道:“速擺密宗大陣!”

密宗大陣是西域喇嘛絕技之一,是以,不在萬不得已,是決不會輕易擺露出來的。

哈木大師一聲話畢,三十個喇嘛,穿梭般地一陣奔跑,然後各自站到自己的方位之上。

哈木大師再一聲“起!”密宗大陣便發動起來,頓時把雁秋陷入陣中。

雁秋真未想到,由三十幾個喇嘛所擺出的陣勢,竟有這般威勢。一時間恍如千軍萬馬奔來,並且雷厲風行,着實不可小視。

他忙氣凝雙掌,施出一招“河漢洶濤”。

剎時,只見他一雙肉掌,恍如長江大河,滾滾浪潮,把個蜂擁而入的“密宗大陣”,頓時隔阻不能向前。

雙方僵持足有頓飯工夫之久,只因雁秋隻身匹馬,精力漸有不支之狀。

包圍他的“密宗大陣”,這時範圍越來越小,勢力也越來越顯渾厚,再有盞茶工夫,雁秋不破陣,便有被擒之慮。

就在哈木大師沾沾自喜之際,羅雁秋在萬般危機之時,突然一聲清嘯,恍如龍吟鳳噦,令人神智一震。

“密宗大陣”也就在雁秋嘯聲之中,爲之一滯,雁秋豈能放過這千載難逢之機,頓時身形一長,掠出陣外。

哈木大師驚“咦”未已,雁秋已撲至他的面前,道:“老禿驢,我不看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非把你宰了不可。”

哈木大師雙目一瞪,叱道:“你少賣狂!看杖!”

他想攔住雁秋,然後再以“密宗陣法”來圍困他。

不過雁秋目的並不在此,他急欲知道司徒父女和碧玉丫環三人的生死下落,哪裡有心戀戰。

當下身形一晃,閃過哈木大師一記杖法,道:“少爺這時想知道司徒父女三人下落,沒有閒情與你閒磨了,姑且饒了你們。”

身形一旋,即向停着雕虎屍身之處撲去。

馬寸才最攻心計,他看出雁秋單身匹馬,不是喇嘛僧們的“密宗大陣”敵手,是以心想:

我何不假手“密字大陣”將這頑敵大害除掉。

故當雁秋飛掠而去之際,馬寸才陰笑道:“羅雁秋,你要找司徒父女嗎?我告訴你,他們現在已被我關入牢中,只要你能接下‘密宗大陣’,我馬寸才一句話不說,便把他們好端端交與你就是。”

羅雁秋奔得正快,突聽馬寸才這一陣呼喚,忙把腳步放緩下來。同時心想他這話也對,我能把他們“密宗大陣”一破,他們還能以何爲恃,到時,別說要他們放司徒父女,即使要他們的項上人頭,也是易如反掌。

但他所懷疑的是司徒父女,是否如馬寸才所說,已被他關入牢中?

若是已被關入牢中縱然拼個生死,也要與“密宗大陣”,周旋到底。

萬一三人已在此時作古,難道我也這麼傻,放下自己的急務不去辦理,而同這些禿驢們消磨精力時間嗎?

頃刻間,羅雁秋雜念叢生,諸如寒瑛姊等人的去向,以及肖俊中秋之約,一時縈繞滿懷,令他不知如何是好。

因爲他實無把握,在一時半刻能將這變化萬端,渾厚無比的“密宗大陣”破去。

他開始猶豫不決,因此腳步更慢,他繼又前行數步,霍地竟把身形停住,自語道:“羅雁秋啊,羅雁秋!不管司徒父女是生是死,你都不該將這事置之度外。”

他定了定神,終於做了個決定,霍地一轉身,即向馬寸才疾撲而去,同時口中叫道:

“馬寸才,今日羅雁秋,若不將爾等斬盡殺絕,何以能替司徒老前輩出這口怨氣,又何以告慰先父在天之靈!你接掌罷。”身如電掣雷奔,瞬息欺至馬寸才身前。

馬寸才先吃雁秋一掌,內腑已受輕傷,復經發嘯呼雕馭虎,致命內傷更加嚴重。此時倏見雁秋像餓虎般撲來,不由暗歎一聲我命休矣。

哈木大師雖對雁秋暗生幾分忌禪,但仗着“密宗大陣”,卻也有恃無恐,是以,他知馬寸才無法將雁秋接得下來,忙從旁一掄銅禪杖,迎着雁秋飛撲之勢,猛砸過去。

羅雁秋要想一掌結束馬寸才性命,勢必要吃哈木大師一杖。

急切間,他忙將前撲之勢一收,屈指一彈,一縷勁風,直向哈木“將臺”穴射去。

哈木大師全心貫注於他的銅杖之上,哪會料到雁秋小小年紀,含蓄不露,竟練就一付“彈指神功”。

幸虧他警覺得早,匆忙將身軀一偏,始算讓過那縷勁風,但也急出一身冷汗。

喇嘛羣僧見雁秋去而復返,正中他們下懷。因爲他們不信,憑他們鎮山秘技,拿不下羅雁秋來,是以,當雁秋一指彈空,衆喇嘛僧不待哈木吩咐,一聲暴喝,“密宗大陣”宛如天馬行空,立刻移到雁秋身側,將他包於垓心。

羅雁秋早由得悉,這些喇嘛僧,與雪山、崆峒派鼻息暗通,欲霸武林,他豈能再容忍,頓時暴喝一聲。

喝聲中掌風雷動,急向圍撲過來的衆喇嘛僧劈打過去。無奈這時陣勢早已發動。他劈出勁力,俱被陣勢吞化殆盡。饒是他累得氣喘吁吁,也只能保持了不敗之局。

哈木大師目睹此景,不由笑對馬寸才道:“馬堡主,你看那羅性小子,已被圍困陣中,雖然一時尚不能將他拿下,但時間一久,諒他終會不支,此刻你可先回堡,調傷養息,待我擒住那廝,再喝你的喜酒了。”話完,哈哈一笑。

馬寸才早感不支,此時能有機會回堡休養,自是求之不得,當下哈哈一笑,道:“多蒙大師全力支持,我馬寸才先走一步了。”話完一拱手,表示告退之意。

哈木大師道:“堡主不必客氣,請回罷。”

馬寸才點了點頭,然後向堡中衆高手,交待數語,始轉身蹣跚而去。

第二十三回 坐收漁翁利 衆俠皆作階下囚第三十一回 一悲合一喜 探嬌兒又生禍端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十六回 勢均併力敵 雙雄鬥勇相火併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羈雪山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三十回 風雨難辯解 百花島仇人見面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三十一回 一悲合一喜 探嬌兒又生禍端第八回 悵對往日情 驚聞故交墮沉潭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二十六回 柔腸百寸斷 悲小俠方醒又絕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七回 前仇未解釁 起毫末再啓禍端第十九回 蟒蛟鬧雪山 千年玉液再施恩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羈雪山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十回 無心傷翠羽 奇女乘鸞尋敵手第十五回 降鸞傳警訊 衆俠西行滅魔威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三十回 風雨難辯解 百花島仇人見面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回 悵對往日情 驚聞故交墮沉潭第十五回 降鸞傳警訊 衆俠西行滅魔威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羈雪山第十七回 琵琶訴幽怨 劍氣縱橫衝刁斗第九回 靈禽解人語 疑是天上神仙客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十一回 羣魔擾殿 武當山衆俠殺敵第十七回 琵琶訴幽怨 劍氣縱橫衝刁斗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十五回 降鸞傳警訊 衆俠西行滅魔威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十七回 琵琶訴幽怨 劍氣縱橫衝刁斗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回 小俠露鋒芒 白霜一劍震羣山第三回 小俠露鋒芒 白霜一劍震羣山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十九回 蟒蛟鬧雪山 千年玉液再施恩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二十三回 坐收漁翁利 衆俠皆作階下囚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一回 冷月照鬆影 寒山深夜來怪客第三十一回 一悲合一喜 探嬌兒又生禍端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二十四回 林中遇怪人 巧得佛珠前後事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十二回 斗轉星移 強敵登山逞兇焰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二十六回 柔腸百寸斷 悲小俠方醒又絕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一回 冷月照鬆影 寒山深夜來怪客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十回 無心傷翠羽 奇女乘鸞尋敵手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三回 小俠露鋒芒 白霜一劍震羣山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十三回 千年靈藥液 救傷醫毒勝雙寶第十二回 斗轉星移 強敵登山逞兇焰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
第二十三回 坐收漁翁利 衆俠皆作階下囚第三十一回 一悲合一喜 探嬌兒又生禍端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十六回 勢均併力敵 雙雄鬥勇相火併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羈雪山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三十回 風雨難辯解 百花島仇人見面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三十一回 一悲合一喜 探嬌兒又生禍端第八回 悵對往日情 驚聞故交墮沉潭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二十六回 柔腸百寸斷 悲小俠方醒又絕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七回 前仇未解釁 起毫末再啓禍端第十九回 蟒蛟鬧雪山 千年玉液再施恩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羈雪山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十回 無心傷翠羽 奇女乘鸞尋敵手第十五回 降鸞傳警訊 衆俠西行滅魔威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三十回 風雨難辯解 百花島仇人見面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回 悵對往日情 驚聞故交墮沉潭第十五回 降鸞傳警訊 衆俠西行滅魔威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二十回 情海恨難填 小俠失足羈雪山第十七回 琵琶訴幽怨 劍氣縱橫衝刁斗第九回 靈禽解人語 疑是天上神仙客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十一回 羣魔擾殿 武當山衆俠殺敵第十七回 琵琶訴幽怨 劍氣縱橫衝刁斗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十五回 降鸞傳警訊 衆俠西行滅魔威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十七回 琵琶訴幽怨 劍氣縱橫衝刁斗第四回 一見醉勞心 皓月傲骨化柔情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回 小俠露鋒芒 白霜一劍震羣山第三回 小俠露鋒芒 白霜一劍震羣山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十九回 蟒蛟鬧雪山 千年玉液再施恩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二十三回 坐收漁翁利 衆俠皆作階下囚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一回 冷月照鬆影 寒山深夜來怪客第三十一回 一悲合一喜 探嬌兒又生禍端第二十五回 一錯再錯 理不清誰之過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二十四回 林中遇怪人 巧得佛珠前後事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十二回 斗轉星移 強敵登山逞兇焰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二十六回 柔腸百寸斷 悲小俠方醒又絕第二十七回 情深反遭禍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一回 冷月照鬆影 寒山深夜來怪客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十回 無心傷翠羽 奇女乘鸞尋敵手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十八回 暫忍辱負重 俠女伺機保清白第二十二回 錯中鑄大錯 生死邊緣保平安第三回 小俠露鋒芒 白霜一劍震羣山第二十一回 江湖再涉險 七絕山莊逢故人第三十二回 仗義救老俠 旅途中巧遇父執第二十九回 情天鑄恨事 太虛宮中陷奇陣第十三回 千年靈藥液 救傷醫毒勝雙寶第十二回 斗轉星移 強敵登山逞兇焰第二回 太湖訪漁隱 二女操舟擒雙雄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二十八回 隻身赴衡山 舟上巧遇得仇蹤第十四回 鎩羽西歸 羣醜含恨而去第五回 幽谷遇奇人 靈禽四虎送羣英第六回 回首話前塵 天倫夢覺認慈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