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教誨

bookmark

隨着太極宮上方的太平鐘敲響,新的一年來臨了,年號繼續爲永太,永太二年到來。

新年期間陳慶大多是從事一些禮儀性的活動,諸如新年朝會、慰問軍隊、接見高壽老人等等。

其實每年都差不多,當雍王時也是這樣,但作爲天子過新年,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同,最大的不同不在於內容,而在於儀式。

就拿接見高壽老人來說,每年新年接見百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是陳慶雷打不動的新年項目,一般安排在正月初二舉行,除非他不在京兆,改由王妃和世子替他接見。

以前的接見儀式很簡單,就是說幾句話,發給每個老人一份禮物,一斤細糖霜、一斤好茶,一根柺杖,每年都如此。

但這次的接見儀式在承天門,每個老人都要沐浴更衣,穿上一身新棉衣,整齊地坐在廣場上,地上還鋪着地毯,陳慶也要身穿冕袍,向老人們致辭,最後老人們要集體謝恩退場,每人給十斤肉,十斤麪粉,和一斤細糖、一斤好茶,柺杖就改成了新棉衣。

一通儀式走下來,原來只要半個時辰,現在要半天時間。

等所有的事情忙完,已經是正月初五,只能休息兩天,後天就要上朝了。

書房裡,陳慶正在細讀兒子寫的策論,在太學呆了一年,陳冀長得一大截,身體也變得強壯起來。

“字寫得不錯,進步很大!”

陳慶笑了笑又問道:“這策論是你寫的?”

“準確說是孩兒和兩個宿友一起寫的,孩兒主筆,我們專門去鳳翔調查了一個月,發現沿河畜牧有點失控了。”

對策的題目是《沿河畜牧的嚴峻形勢》,策論中提到,過度放牧導致各地沿河寸草不生,河牀崩塌,以至於一到夏季就河水氾濫,沿河周圍的農田損失嚴重。

陳慶點點頭,“你能看到這個問題朕很高興,實際上,已經有司農寺的官員趕赴各地調查了,但作爲太子,你不能只會指出問題,你要從更高觀察它,沿河養羊爲什麼會出現?它帶來了什麼好處?又帶來了哪些危害?我們該怎麼解決它?

你不能說一禁了之,那會讓多少養羊農戶損失慘重,你是太子,你不是隻會忿忿不平的讀書人。”

陳冀低下頭不敢說話,旁邊皇后呂繡笑道;“陛下就用這件事來教育一下冀兒,讓他知道該怎麼考慮問題。”

陳慶緩緩道:“當時這個辦法出臺,一方面是爲了改善軍隊的戰鬥力,宋朝士兵普遍打不過女真士兵,一個女真士兵可以單挑三名宋軍,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宋軍士兵體格不夠強壯,力量不足,伙食幾乎沒有肉食攝入,整天就是面湖湖加鹹菜,相反,女真士兵頓頓都要以肉食爲主,所以要改變西軍士兵的體質,我們必須要拿出大量肉食,但我們又沒有足夠的糧食養豬,那麼只有養羊,但牧場也遠遠不夠,就這樣,沿河畜牧計劃就提出來了,事實證明,這個計劃很成功,我們的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兩斤羊肉,體質大大增強,力量大增,完全可以一對一和女真士兵較量,甚至超過他們。

包括京兆百姓也能大量吃到羊肉,百姓的體質也得到了改善,我們應該都有體會,以前接見百名高壽老人,基本上都是七十歲出頭,但現在普遍都接近八十歲了,七十歲出頭已經沒有了,這就是吃肉帶來的好處,體質變好,抗疾病的能力增強,自然會長壽。

而且農戶的收入也增加了,另外,還有一個隱藏的利益,我們很多河邊種植的都是野豌豆,當年河北路三次大旱,饑民無數,河北路當時還是金國佔領,我們和各地官府暗中聯繫,陸續運去了三百萬石野豌豆,三次大旱救活了多少百姓,後來爲佔領河北爲什麼那麼順利,人心歸附,就是野豌豆的功勞。”

“孩兒目光短淺,沒有想到這些!”

陳慶點了點頭,“因爲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你還年幼自然不知道,不過你們的調查也對,確實沿河無度放牧對河牀的破壞很大,官員們都說,養的羊會連草根一起啃食,所以司農寺也在各地調查,拿出治理方案,你說說看,你們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案?”

陳冀想了想道:“孩兒小時候和父親去奉天縣調查過,當時提到了圈養,孩兒覺得圈養是一個好辦法,然後再從草原運牧草過來。”

“圈養確實是一個好辦法,既可以恢復沿河植被,也不損害農戶利益,但這裡面關鍵在哪裡?”

“監督!”陳冀脫口而出。

陳慶大笑,“我兒看得精準!”

呂繡也十分歡喜,冀兒在朝廷跟了半年,沒有白跟。

陳慶又繼續道:“其實有大臣已經勸朕,既然已得遼東、安西,又要出兵草原,那麼肉食的來源已經足夠,就沒必要再進行沿河畜牧,是不是可以借這個機會讓它們完成歷史使命?”

“父親是什麼態度呢?”

陳慶搖搖頭,“朕還能有什麼態度,肯定是否決,因爲這涉及到千千萬萬農民的利益,如果簡單一禁了之,恐怕會有人起來造反的,關中這邊感受不強烈,熙河路和陝北那邊,大部分農民都是靠養羊賺點錢養家,只能改進方法,而不能禁止,所以圈養是個很好的辦法!”

呂繡在一旁道:“那會不會造成羊只過剩?”

陳慶苦笑道:“大臣說肉食來源足夠,是按照普通百姓五天吃一頓肉來考慮的,普通百姓五天吃一頓肉,是過剩了,但如果能兩天吃一頓肉呢?那肯定就不夠了,還有這些養羊農戶,你以爲他們能吃到肉?沒有的,只有羊病死或者過年,他們纔有機會吃一頓自己養的羊肉,所以不僅不能禁止,還要繼續鼓勵養殖,以後玉米有多餘,就可以用來養豬,一頭豬提供的肉量可比一隻羊多得多!”

“孩兒明白了!”

陳慶又把對策報告遞給兒子道:“你和舍友繼續調查這件事,拿出一個完整的報告,包括它的起源、發揮的作用、造成的危害、怎麼解決,然後交給內政堂,不是交給朕,然後這件事你要參與,要和司農寺的官員討論,怎麼發揮引導和監督,讓農戶心甘情願改變習慣,把散養變成圈養,你要明白,圈養是要花本錢的,農戶肯定不願意,但又不得不圈養,這裡面有很多道道,你參與這件事後,你就會真正的懂得民間疾苦,懂得農民的所思所想。”

陳冀接過報告冊道:“父親教誨,孩兒銘記於心!”

“去吧!早點休息,明天回太學和舍友商量,順便看看朕的甘薯情況如何了?”

“孩兒告退!”

陳冀給父母行一禮,慢慢退了下去。

呂繡笑道:“剛纔冀兒一直稱呼父親,我覺得他應該叫父皇更好一點。”

陳慶笑着擺擺手,“這倒沒有關係,在家裡嘛!隨意一點好,夫人不也是總叫我夫君嗎?”

呂繡啞然失笑:“我還說冀兒,我自己都這樣。”

她想了想又道:“這次對策是不是冀兒還達不到夫君的要求?”

“慢慢來!相信通過這件事,他的思想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以後他就會成熟多了。”

“這就叫當頭棒喝啊!”

陳慶微微點頭,“這件事是一個契機,朕相信是他從積累到突破的轉折點。”

第1364章 居庸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1095章 寶貝第1313章 傳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1333章 情商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203章 離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1246章 慘敗第782章 太原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760章 血戰第920章 長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1004章 撤離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811章 教訓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1290章 先機第785章 躊躇第793章 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814章 交換(上)第1124章 虛與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1017章 收編第1033章 威懾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七百零五章 分宅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1401章 遇盜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1487章 大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突破第1365章 榆關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1333章 情商第1420章 燕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建軍(下)第810章 偷襲第1421章 刺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七百二十二章 慘重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1187章 運籌第三百七十九章 小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919章 掮客第1507章 全殲第五百零四章 平涼(上)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909章 故人第1065章 闖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801章 轉移第841章 審訊第904章 府谷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1225章 救急第1487章 大定第989章 襄城第1413章 邀見第1055章 不速第906章 急阻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1302章 搶關第1082章 交換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984章 驅逐第1411章 妥協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925章 入甕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1332章 建署第945章 孟州第1422章 疏漏第770章 霍邑
第1364章 居庸第四百四十章 暴亂第1095章 寶貝第1313章 傳信第一百六十八章 暴露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1333章 情商第六十七章 遂安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七百一十六章 夜報第1203章 離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條件第1246章 慘敗第782章 太原第四百六十三章 收割第760章 血戰第920章 長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老第六百四十五章 機密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1004章 撤離第六百五十八章 窘況第二百三十七章 饒風第811章 教訓第一百零九章 行蹤第1290章 先機第785章 躊躇第793章 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變(上)第814章 交換(上)第1124章 虛與第三百二十三章 擒王第1017章 收編第1033章 威懾第五百零二章 半渡第七百零五章 分宅第四百八十二章 滅任(下)第1401章 遇盜第五百一十六章 切斷第1487章 大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補牢第三百一十二章 重賂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突破第1365章 榆關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1333章 情商第1420章 燕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建軍(下)第810章 偷襲第1421章 刺殺第五百六十九章 官司第七百二十二章 慘重第三百三十五章 暗渡第七百四十八章 魚餌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第四百四十一章 線索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1187章 運籌第三百七十九章 小別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919章 掮客第1507章 全殲第五百零四章 平涼(上)第一百零五章 妥協第909章 故人第1065章 闖關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801章 轉移第841章 審訊第904章 府谷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起第六百零一章 渡河第1225章 救急第1487章 大定第989章 襄城第1413章 邀見第1055章 不速第906章 急阻第五百零一章 防備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1302章 搶關第1082章 交換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五百一十二章 馬匪第一百二十三章 敵營第984章 驅逐第1411章 妥協第三十五章 奪關第四百六十章 補牢第925章 入甕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年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援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三百七十五章 煤炭第1332章 建署第945章 孟州第1422章 疏漏第770章 霍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