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襄城

殺來襄城的騎兵卻是陳慶率領的兩萬大軍,他命令高定率領三萬騎兵南下龍興縣支援劉瓊軍隊,他自己則率兩萬騎兵從樑縣出發,行軍近三百里,殺來襄城縣。

沒想到正好遇到李成軍隊從南面官道敗退回來,前後就差了半個時辰。

陳慶率領兩萬大軍兵臨城下,襄城縣城門開啓,縣令許平帶着一羣縣官出城迎接宋軍到來。

宋朝也並不是所有的縣官都是知縣,關鍵是看這個縣官是不是從朝廷過來上任,如果是朝廷官員前來上任,就往往帶着朝廷官職的頭銜,就被稱爲知縣。

可如果是直接從縣尉或者縣丞提拔爲縣主官,沒有朝廷官職頭銜,那就叫做縣令,不能叫知縣。

當然知縣的地位更高一點,人家當過京官,從京裡來的,當幾年知縣,就有希望提拔爲知州,而縣令更像是地頭蛇,混得不錯,後臺背景強大,能提拔爲通判。

這就相當於地方政權的兩個體系,一般通判不能直接任命爲知州,必須要進京鍍一層金,帶上一個京官的頭銜,才能外派爲知州。

有點扯遠了,這個許平就是典型的地頭蛇,汝州第一大族許家的長公子,他不是科舉出身,家族五年前直接捐錢得了樑縣縣尉之職,兩年前又提升爲襄城縣令,如果不出意外,再過三四年,他就是下一任汝州通判。

許平並不在乎誰來汝州,他也不效忠任何勢力,他只效忠自己的家族,這一點陳慶也心知肚明,尤其他事先就知道許平是汝州許家的長子,所以陳慶態度就緩和了很多。

“請問許縣令,城內可有李成的軍隊?”

許平聽說是雍王殿下親至,他更加誠惶誠恐,躬身道:“回稟殿下,李成在半個時辰前逃回縣城,立足未穩,聽說宋軍殺至,他又連忙帶着殘軍逃走。”

陳慶一怔,繼而大喜,這不就說明李成兵敗嗎?他連忙問道:“李成帶了多少軍隊逃回來了?”

“大概一千多人,城內原本有兩千守軍,他們三千多人已經逃離了縣城。”

這時,統制鹿貴上前對陳慶說了幾句,陳慶點點頭,“先進城!”

兩萬騎兵浩浩蕩蕩進了縣城。

襄城面積很大,城池周長三十里左右,這裡有一座佔地五畝的轉運使官衙,李成把它用作臨時節度使府,陳慶自然也把它視爲自己的臨時帥府。

但讓陳慶更感興趣的是背後的倉庫羣,襄城交通便利,汝水從城南穿過,周圍又是糧食主產區,所以這裡一直是重要的糧食中轉地,轉運使司府也設在這裡。

“倉庫裡還有多少糧食?”陳慶用馬鞭一直倉庫問道。

許平連忙道:“屬於縣裡的官倉有糧食一萬兩千石左右,但這次李成又攜帶了大量的軍糧物資,他們沒有帶走,也沒有燒燬,把倉庫都封存了,具體有多少糧食物資卑職不知。”

陳慶點點頭,對鹿貴和顏駿道:“這個李成還算不錯,沒有把糧食一把火燒了,憑這一點,如果以後他被俘,可以饒他一死。”

許平也連忙道:“李成在百姓中的口碑不錯的,他在襄城縣約束軍紀,駐軍期間,沒有發生搶掠財物和欺辱百姓之事。”

陳慶笑了笑,對行軍司馬張凡道:“去清點錢糧物資,我想知道李成究竟留下多少糧食物資?”

“卑職遵令!”

張凡的清點結果着實出乎陳慶的意料,居然有糧食八萬石,草料二十萬擔,兵甲八千套,所謂兵甲一套,就是一套盔甲、一把戰刀、一支長矛、一把匕首,一個完整的步兵裝備,另外還有守城弓五千副,軍弩三千把,配有相應的箭矢,再有就是帳篷六千頂,最出乎陳慶意料的是,在汝水上還繳獲了千石平底貨船三百餘艘。

這些糧草物資都是用船隻運來,當然不是一批運來,三百艘貨船屬於戰略物資,李成無論如何都要把船隻撤走,只是陳慶軍隊來得太突然,船伕們都分散在城內,甚至不少人還呆在青樓裡,跟本來不及出城,船隻自然就成爲了宋軍的戰利品。

就在清點完物資的同時,劉瓊和高定的數萬軍隊也殺到襄城縣,聽說雍王已經先一步佔據了襄城縣,幾名大將連忙進城去參見。

大堂上,陳慶笑着讓幾名大將坐下,對他們道:“這一戰結束後,汝州基本就被我們控制了,汝州的控制點就在襄城縣,像葉縣、樑縣基本上就不用考慮駐軍,敵軍不敢孤軍審圖,但鄧州要至少駐紮五千軍隊,防止襄陽的軍隊北上,實際上,我們佔領唐州和鄧州後,停戰協議的西線就算作廢了,所以還要留心朝廷派軍北上。”

唐騫欠身道:“啓稟殿下,卑職去襄陽,聽到一個小道消息,說朝廷攻打荊湖南路是假,奪取岳飛兵權是真,不知道這個小道消息是否可靠?”

陳慶微微笑道:“應該是真,朝廷已經和金兵簽署了長期停戰協議,就要開始收兵權了,什麼八字軍、吳家軍、岳家軍、張家軍、韓家軍等等,天子不會允許他們再存在下去,否則會成爲第二個川陝。

事實上,第一個收兵權的是我的老上司王彥,八字軍被解散了,第二個被收兵權的是吳階,現在吳階已經轉爲文官,出任知洪州事,那麼第三個必然是岳飛,運氣好的話,他出任文官,運氣不好的話,罷官免職,還被監視。”

陳慶知道,由於自己的出現,岳飛大概率不會在風波亭被處死了,但被調到偏遠地區的可能性很大,他的軍隊歷史上是被張俊吞併,那是朝廷怕岳飛的軍隊造反,而這次十之八九被朝廷派大將接管。

停一下,陳慶又道:“但朝廷還是要進攻荊湖南路,不一定和我們軍隊發生衝突,但他們也要在荊湖南路駐軍,然後我們擠出荊湖南路,朝廷就這點本事,我猜都能猜到。”

劉瓊嘆口氣道:“但岳飛手下的將領都很能征善戰,如果就這麼埋沒,那就太可惜了,卑職和張憲關係不錯,我想給他寫封信。”

“你怎麼會認識張憲?”陳慶笑問道。

劉瓊不好意思道:“當年殿下不是被武舉除名了嗎?武舉又進了幾名新人,其中就有張憲,他和卑職住一間宿舍,我們交情頗爲深厚。”

陳慶欣然道:“如果情況允許,你可以寫信請他來西軍,就說我熱烈歡迎他前來。”

劉瓊撓撓頭又道:“卑職還有一事稟報。”

“還有什麼事?”

“就是關於降卒,張仲熊的一萬六千降卒,卑職不太想要,卑職想要李成的兩萬降卒,殿下能不能”

不等他說完,高定便有些不高興道:“小劉都統,我們說好的,你怎麼能一個人獨吞?

陳慶微微笑道:“難道是李成的士兵比張仲熊的士兵更厲害一些?”

劉瓊苦笑道:“不是厲害一些的問題,差遠了,張仲熊軍隊基本都是新兵,沒有怎麼訓練,戰鬥力很弱,但李成的軍隊卻訓練有素,經驗豐富,卑職的九千騎兵和對方的一萬步兵對抗,激戰了一個半時辰,雙方居然勢均力敵,這支步兵着實讓卑職刮目相看。”

“卑職也覺得他們不錯!”

高定也接口道:“雖然兵敗如山倒,但被俘後還居然保持着各自所屬的軍營列隊,卑職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降卒,卑職也希望能收一部分,請殿下陳慶!”

陳慶點點頭,“我們的總兵力已經到三十五萬,但不能超過四十萬,否則財政承受不住,我原本是想吞併一部分岳飛的軍隊,如果這兩萬軍確實不錯,那伱們兩家一家一萬人,然後張仲熊的軍隊解散歸農,實際上洛陽那邊也是一樣,所有戰俘我都解散歸農,中原恢復需要人口,需要強壯勞動力,以後所有的戰俘都解散,不再增加軍隊。”

將領們一起起身道:“謹遵殿下之令!”

第909章 故人第1293章 識破第878章 溯源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1332章 建署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1230章 嫌疑第1475章 送功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816章 先帝第1210章 北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846章 韋桐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228章 收穫第1184章 建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1177章 情報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927章 鬧事第863章 求情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1344章 增兵第1284章 追查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兇名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783章 地氣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756章 困獸(中)第929章 強硬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1117章 漢陽第757章 困獸(下)第800章 報復第1108章 集合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767章 目標第四百一十章 缺口第1490章 大敵第1115章 合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1029章 激戰(下)第1022章 救嶽(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892章 新官(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1241章 拉攏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挑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812章 奇貨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993章 破盟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1101章 信心第1355章 北訊第994章 捷報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1153章 衝突(上)第1427章 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噩耗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1305章 攻心第1332章 建署第1368章 大興(二)第819章 解密第1445章 借刀第四百九十二章 底細第822章 重兵第823章 決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變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077章 巨港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1294章 抓捕第1111章 默契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六百八十章 進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1291章 策反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853章 發酵第1433章 燒眉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
第909章 故人第1293章 識破第878章 溯源第六百五十三章 撲朔第1332章 建署第五百五十九章 入城第1230章 嫌疑第1475章 送功第二百二十章 黑錦第816章 先帝第1210章 北上第六百五十六章 應理第846章 韋桐第七十四章 投資第1228章 收穫第1184章 建議第三百一十一章 追查第四百一十二章 算命第1177章 情報第二百零二章 新將第927章 鬧事第863章 求情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1344章 增兵第1284章 追查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戰(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兇名第四十六章 援軍第783章 地氣第七百四十三章 尺度第二百一十六章 奸細第756章 困獸(中)第929章 強硬第三百四十五章 藉口第1117章 漢陽第757章 困獸(下)第800章 報復第1108章 集合第二百零五章 決策第767章 目標第四百一十章 缺口第1490章 大敵第1115章 合謀第一百三十三章 險棋(下)第1029章 激戰(下)第1022章 救嶽(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892章 新官(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立威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涼(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拉攏第六百二十四章 貴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換第1241章 拉攏第四百三十章 異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挑第七十五章 嘴戰第812章 奇貨第六百九十八章 決戰(一)第993章 破盟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軍第1101章 信心第1355章 北訊第994章 捷報第三百五十五章 苦惱第1153章 衝突(上)第1427章 建議第三百七十一章 噩耗第七百三十二章 天攻第三百零五章 瘟疫第1305章 攻心第1332章 建署第1368章 大興(二)第819章 解密第1445章 借刀第四百九十二章 底細第822章 重兵第823章 決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兵變第五十四章 名額第1077章 巨港第四百三十六章 接手第1294章 抓捕第1111章 默契第五百零八章 急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六百八十章 進退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戰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三百四十四章 密謀第九十四章 義助第五百九十七章 小祭第1291章 策反第五百零五章 平涼(下)第853章 發酵第1433章 燒眉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