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十三章委以重任

bookmark

劉四出來看見趙銘正眯眼看着他,下意識的想跑,卻被趙銘一下揪住後面的衣襟,拖進巷子裡霸凌。

從杏春堂出來,趙銘就覺得不對勁,那個陳守備肯定有問題。

江陰的處境非常危險,稍有不慎,萬劫不復,趙銘不想出現任何問題。

因此他出了杏春堂,打聽了一下陳守備的宅子,就直接過來了,沒想到正好看見劉四出來。

“彙報完了?”趙銘將劉四拉到牆角,“那個什麼陳瑞之,怎麼說?”

“好漢……”劉四都快崩潰了,他看見趙銘揚起的拳頭,連忙招供,“陳守備說等大清兵到了,到時候再來對付好漢!”

“還大清兵,馬勒戈壁的!”趙銘一拳掏在劉四胃部,疼得他的鼻涕眼淚都出來,想死的心都有了。

這時趙銘明白了,江陰城中並不是鐵板一塊,陳明遇要抗清,可是這個陳瑞之卻並不想,他身爲守備卻壓不住城中百姓憤怒,所以才假意支持抗清,實則想與清軍裡應外合,平息江陰的動盪,把局面壓下去。

這個陳瑞之聽到了什麼消息,以爲陳明遇多了個幫手,所以想將他拿下,好對付陳明遇。

如果是這樣,那這個陳守備就是不穩定因素,必須剷除。

趙銘提起劉四,盯着他問道,“你們陳守備有多少兵?”

“五百人。”劉四有問必答。

這個陳守備德不配位,居然勾結清兵,守備的位置該老子做了。

趙銘正想着,巷子外,許用追了過來,“趙兄,陳先生正找你了。”

趙銘本想直接打進去,抓了陳瑞之再說,不過他畢竟是個外人,又沒有證據,冒然出手也不太合適,最好能夠得到陳明遇的支持。

另外陳瑞之有五百屬下,貿然出手,恐怕引起動盪,反而給了清軍可乘之機,得找個有威望的人一起行動。

屆時我拿住陳瑞之,他來穩定人心,才能避免城中出現動盪,平穩的接過兵馬。

想到這裡,趙銘忽然溫柔的給劉四整理衣襟,然後輕輕拍着他的臉頰,“別緊張,姓陳的有什麼動作,立刻來告訴我,我不會虧待你,明白嗎?”

說完,趙銘又是一拳捶在劉四腦袋旁邊,砸得牆壁掉渣,驚得劉四點頭如搗蒜。

趙銘遂即轉身,對巷子口的許用道:“我來了!”

陳瑞之的宅子裡,幾人繼續商議,書生道:“陳守備,現在大清兵已經到了城外,我以爲不能再等了,我們必須儘快控制局面,將方知縣放出來,讓他主持大局,給大清兵去信,說我們願意剃髮歸順,否則一旦開戰,我們也有性命危險。”

“是啊!守備!豫王早有明令,敢抗大清兵,城破後雞犬不留。大家想想揚州,還是趕快投降,不能讓陳明遇和亂民連累我們!”又一人開口道。

陳瑞之黑着臉,“你們說得有道理,確實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聚集的亂民只會越來越多,老子現在就動手!”

不多時,趙銘與許用到了城頭,他發現城上的防守,要比入城時好了許多,不似進城時那麼混亂了。

這時陳明遇和鄭森走過來,兩人見趙銘跟沒事人一樣,陳明遇面露驚喜之色:“大木所言不虛,博安真乃猛士,江陰城有兩位相助,我也就放心了。”

趙銘一抱拳,“先生謬讚了,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趙某願效犬馬之勞。”

陳明遇笑道:“眼下虜兵臨城,我被城中士子推舉,帶領大家抗清,然我此前只是個掌管監獄的小吏,對於守城之事,並不精通,因此想將這重任交給博安和大木。”

陳明遇是城中抗清的頭目,不過他對兵事瞭解不多,對於怎麼防守,接下來該怎麼做,也沒個想法,只是不想剃髮,被城中紳民推舉出來做了領袖。

趙銘心裡一喜,不過冷靜下來,發現自己其實也不會打仗,就是憑藉一把力氣橫衝直撞,對怎麼守城,也沒經驗,鄭森初出茅廬,水平估計也有限,還不如讓原來歷史上的人去指揮防守,至少能守八十一天。

這讓趙銘有點失落,原來我就是一莽夫啊!

想到這裡,趙銘抱拳道:“趙某願意承擔這個重任,不過城有四面,光我和大木也不行,你們江陰還有沒有別的人才,我需要幫手。”

陳明遇想了想,“閻應元、馮厚敦是我的同僚,他們的能力遠勝於我,可以幫上忙。”

趙銘點了點頭,聽到這兩個名字,他心裡立刻有底了。

抗清三公聚齊,堅守八十一天那是保底,再加上我和鄭森,有韃子哭的了。

這次不僅要打出名氣,還得趁機會偷偷學點東西,看看閻應元怎麼守城。

“那就有勞先生把他們請來!”趙銘微笑道。

陳明遇頷首道:“那我這就去請。”

趙銘卻一揮手,“不急於一時,現在還有一件事情必須儘快做了!”

“不知何事?”陳明遇疑惑道。

趙銘壓低聲音,“建奴兵臨城下,城中必須一心抗清。這城中是不是有人不支持抗清,這樣的人,還有城中建奴細作,必須要立刻清理,以防他們與清軍裡應外合。”

鄭森點了點頭,“博安兄考慮的周全,我們剛入城,不知城中的事情,先生你給我們說一說,城中情況吧!”

陳明遇道:“城中紳民已經將僞知縣方亨下獄,紳民都表示絕不剃髮,抗擊清兵!”

趙銘卻冷笑道:“我看未必,城中應該還有迫於形勢,假意順從之人。那個守備陳瑞之,就有問題,他方纔派人來拿我來着。”

陳明遇臉色一變,就在這時,登城臺階上,忽然一陣噪雜傳來,鄭森走過去一看,便見一隊士卒持矛按刀的分開人羣,帶隊一個百戶,蹬上城頭,手扶着刀柄傲然道:“陳先生,咱家守備請您過去,有要事相議。”

趙銘眉頭一挑,正說鱉孫了,居然就派人來請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推薦,書單)

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762章大帥穩住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724章殿下仁義第220章船隊北上第645章滿清細作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688章喜聞捷報第370章攔截清軍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335章準備再戰第681章死裡逃生第922章內應暴露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807章後院起火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421章南北議和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530章籌劃伐周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842章輸糧換引第314章介紹世界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413章勇往直前第740章開戰!開戰!第118章大舉進攻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569章路遇阻攔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撫第598章爭奪旅順第769章定國撤軍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132章步軍大戰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700章引蛇出洞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744章虎狼之師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226章席捲山東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175章兼併舟山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612章呂宋海戰中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249章抵達臺灣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711章河北大戰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453章組建幕府第996章開始表演第128章再入江陰第640章攻破鎮江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628章收復杭州第161章琉球羣島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522章政變下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846章回購拉昇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300章光復福建第867章人心以亂第656章接應禁軍第909章展示實力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662章建藩立國第730章羣雄逐鹿第699章兵變前兆第643章絕不能撤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845章棉業危機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241章旅順
第410章堵胤錫兵變第762章大帥穩住第245章拓殖者張益達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574章先下手爲強第1006章關中危機第724章殿下仁義第220章船隊北上第645章滿清細作第1059章三國同盟第860章冊封吳三桂第688章喜聞捷報第370章攔截清軍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354章趙博安二入長江第335章準備再戰第681章死裡逃生第922章內應暴露第445章陽澄湖吃螃蟹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807章後院起火第227章訓斥滿達海第421章南北議和第164章金塘島危機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530章籌劃伐周第197章必須打的理由第307章奉天子以令天下第842章輸糧換引第314章介紹世界第九十三章回援江防第413章勇往直前第740章開戰!開戰!第118章大舉進攻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569章路遇阻攔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1009章誰都別想跑第518章多爾滾之死上第321章爭奪定價權第797章金陵春之陣(完)第236章海禁、造船、招撫第598章爭奪旅順第769章定國撤軍第547章必殺趙雜毛第四十二章趙博安欲學武藝第132章步軍大戰第995章天造地設的戲臺子第700章引蛇出洞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744章虎狼之師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226章席捲山東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175章兼併舟山第四十六章趙博安八字方略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612章呂宋海戰中第230章包圍滿達海第167章錢不錢無所謂第249章抵達臺灣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1012章金蟬脫殼第531章圍殲阿濟格兵團第711章河北大戰第838章大莊園種植第448章隆武很失望第1008章五路伐周第453章組建幕府第996章開始表演第128章再入江陰第640章攻破鎮江第315章悶聲發大財第628章收復杭州第161章琉球羣島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537章援軍馬上就來第522章政變下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1067章仰光海戰(一)第1066章突襲東籲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846章回購拉昇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300章光復福建第867章人心以亂第656章接應禁軍第909章展示實力第796章金陵春之陣十二第662章建藩立國第730章羣雄逐鹿第699章兵變前兆第643章絕不能撤第四十一章伏清軍趙銘識爲宗第845章棉業危機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1081章艱難的抉擇第241章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