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111章日本使者

雖說趙銘對於家人,其實並不怎麼上心,作爲政治家,他更看重自己政治理想能否實現,但在選擇繼承人時,趙銘還是決定選擇自己的兒子。

在今後幾年之內,趙銘會逐漸完成對明朝政治的改革,實行國社黨的一黨專政,要求所有官員,都必須入黨,連縣裡的小吏,軍隊的士卒,也都可以成爲黨員。

他會將國社黨變成一個除非自己內部腐朽,自己崩潰,外部勢力和皇帝根本沒有能力擊倒的龐然大物。

今後大明的攝政,就是國社黨黨魁,是大明最高領導人。

這個位置,理論上,任何一個國社黨員,都有機會做上去,不過眼下卻是由趙銘來指定接班人,甚至到趙銘兒子時,依舊是指定接班人。

不過或許隨着時代發展,或者是由於自己子孫太弱,被黨內強人取代,但那也沒有多大關係。

在這種政治鬥爭下,肯定不像改朝換代,子孫都被殺光那麼殘酷了。

趙銘看着趙建成,選擇他,是因爲他年紀不大,卻主持漢國事務多年,而且將漢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

他有管理一國的經驗,還有成績,進入國社黨高層,不會引起衆人太過反感。

畢竟,黨內有能力的人很多,趙銘找個傻兒子來,繼承衣鉢,會引起這些人的不滿,也違背了黨的章程。

因此,以後要當選黨魁,至少是需要有些能力,不會出現傻子領導大明的局面。

趙銘快五十,一隻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令朝臣都有些心急,而趙銘的三個兒子,同他們身後的勢力,也在暗暗較勁。

趙銘其實並不想太早指點接班人,畢竟一旦指定接班人後,黨內一些人,自然就去巴結太子了,這樣會挑戰他的權威,會使得趙銘的權利旁落。

現在趙銘感受到自己身體下滑,加上擔心他死後,接班人根基不穩,無法堅持他的路線,才下定決心培養。

趙建成聽說,趙銘要讓他進入國社黨中央委員,立時就明白了趙銘的意思。

雖說漢國也不錯,但大明攝政王,纔是天下最具權勢的寶座,趙建成立刻大喜跪地,“兒臣一定不負父王的期待,不讓大臣們小看,不給父王丟臉!”

趙銘哈哈一笑,“起來吧!先吃飯!”

趙建治、趙建隆兩兄弟,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

除夕過後,便是1665年新年,開朝後,趙銘面下達旨意,改明國號爲新明,並定爲新明元年。

以後朝廷公文,民間記事,都用新年號,並舉行更改國號的閱兵大典,邀請各藩屬國參與,以彰顯盛世到來。

眼下大明統治的天下,基本太平,各周邊也都相安無事,不過卻也有個例外。

兩年前,因爲德川家拒絕加入明朝朝貢體系,考慮到直接發兵攻打日本,並不划算。

趙銘採取了,資助日本國境內,反對派的方式,顛覆德川幕府的統治。

在明朝的資金和物資的支持下,倒幕軍很快就在東京附近擊敗了德川家,德川幕府失去對日本的掌控,日本重回戰國時代。

在京都附近的戰役結束後,倒幕一方,勢力最大的島津家,佔領京都後便準備繼續北上,想要一舉蕩平德川家,但是明朝並不願意,看到日本再次統一,便沒有繼續支持島津家。

當島津家向江戶進軍時,頗具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島津家麾下的田川家,在江戶合戰時,反戈一擊,幫助了德川家,擊敗了島津氏,使得島津家退回九州。

而田川氏在與德川家,進行一番艱苦談判後,達成協議,田川氏接受德川家冊封,成爲德川家的大名,並准許他統軍三萬,收取九州。

田川氏乃是延平藩的親族,有大明的支持,很快就滅亡島津家,控制了九州。

在京都之戰後,德川家已經意識到了,明朝沒有親自出手,只用日本境內的反德川勢力,差點滅了德川家,這讓幕府將軍,明白德川家無法與明朝抗衡。

因此,德川家很快,也就上表嚮明朝臣服,加入了朝貢體系。

在嚮明朝臣服後,德川家遂即,決定結束日本的混亂,準備發兵再次統一日本,倒幕府軍與德川軍再次於京都決戰。

兩分勢力,一個有延平藩支持,一個由漢國支持,可以說是明朝的左右互搏,雙方損失慘重,令日本的有志之士,逐漸意識到,他們被明朝玩弄了。

而就在這時,在京都又發生了一件,令日本所有大名,都極爲憤慨的事情,田川軍在兩軍默契保持和平的情況下,突襲了倒幕軍控制的京都,並在炮擊城池的過程中,造成天皇死亡。

這使得倒幕軍,勃然大怒,對德川家發起了瘋狂的進攻,德川家難以支持,只能派出使者,前往明朝求救,而倒幕一方,也派出使者,希望明朝能支持倒幕派,滅亡德川家,統一日本,並重立天皇。

這時,在南京城中,從日本來的使者隊伍行走在南京的街道上,禮部主事陪同着,向禮部緩緩而去,一邊走,一邊給講解南京的景點。

德川家的使者,卻全無興致,只是隨聲應和,顯得很是心不在焉。

現在德川家危機,如果明朝不出面調停,那麼德川家就完了,可是明朝會答應,制止倒幕軍的攻擊嗎?

倒幕軍是明朝自己扶持,這讓使者心中沒有底氣。

他唯一的依據就是去年雙方簽署的朝貢協議,其中有保護德川幕府的條款,但如果明朝不看重這份協議,那他也就沒法了。

“不知攝政王殿下什麼時候才能召見在下?”使者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纔是關鍵,如果沒有趙銘的召見,還有點頭,不管禮部談的怎麼樣,都沒有用。

錢主事並沒有直接回答使者,只是淡淡笑道:“這件事我不是很清楚,等會兒問問中堂,就知道了。”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這本書馬上就要完結了,有票的書有投新書吧!)

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21章政變上第415章大破豪格第870章安置降軍第774章舉城而降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724章殿下仁義第968章黃雀在後第293章追擊多鐸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730章羣雄逐鹿第159章插秧建堡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626章發兵杭州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305章天意如此第121章火器工坊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588章趙銘出海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302章百姓苦第892章裡應外合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533章登陸江北第848章停牌第195章金華陷落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999章逃跑計劃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284章亂敵軍心第571章新明洲第259章再次交戰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454章再下西洋第743章收取福建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八十四章單騎斷後第376章東南士紳第416章恭迎撫軍第699章兵變前兆第466章接管朝鮮第404章激戰橋頭第635章吳越王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596章難以攻克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980章被追哭了第159章插秧建堡第645章滿清細作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1041章絕貢之罰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825章兩淮難民第225章抓狂的滿達海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743章收取福建第266章意見分歧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1047章鳥羽合戰上第993章威服羣胡第581章擴軍備戰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216章緊急訓練第1033章割地賠款第310章多鐸病危第二章南京雨夜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270章博安甚騷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132章步軍大戰第846章回購拉昇第194章棒殺準塔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868章徐州城破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454章再下西洋第708章干涉戰爭第709章兵臨錦州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586章緊急求援第731章移民南洋第347章人心惶惶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1021章兵臨長安
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21章政變上第415章大破豪格第870章安置降軍第774章舉城而降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724章殿下仁義第968章黃雀在後第293章追擊多鐸第910章大人時代變了第730章羣雄逐鹿第159章插秧建堡第1097章歸化侯安樂公第626章發兵杭州第1061章瞞天過海第305章天意如此第121章火器工坊第200章激戰金華上第六十九章被抓壯丁第1054章鐵幕初臨第588章趙銘出海第二十四章突圍求援第934章給年輕的敵將上一課第302章百姓苦第892章裡應外合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533章登陸江北第848章停牌第195章金華陷落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945章又做不了主第999章逃跑計劃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284章亂敵軍心第571章新明洲第259章再次交戰第776章丁魁楚出的難題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454章再下西洋第743章收取福建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八十四章單騎斷後第376章東南士紳第416章恭迎撫軍第699章兵變前兆第466章接管朝鮮第404章激戰橋頭第635章吳越王第六十八章魯王攻餘杭第一百章抗清低潮第596章難以攻克第九十八章趙銘諫言第332章荷蘭勾結滿清第980章被追哭了第159章插秧建堡第645章滿清細作第289章清軍水師覆滅第1041章絕貢之罰第580章國社黨存在的意義第825章兩淮難民第225章抓狂的滿達海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743章收取福建第266章意見分歧第七十七章緊急軍情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498章洪承疇的絕境第1047章鳥羽合戰上第993章威服羣胡第581章擴軍備戰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216章緊急訓練第1033章割地賠款第310章多鐸病危第二章南京雨夜第1071章海上補給線第七十六章輜重被劫第270章博安甚騷第983章失敗的反擊第393章傅上瑞督師南直第132章步軍大戰第846章回購拉昇第194章棒殺準塔第202章激戰金華下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868章徐州城破第1039章貿易協定上第345章你背叛大清第898章吳三桂回師第454章再下西洋第708章干涉戰爭第709章兵臨錦州第1082章最後的機會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586章緊急求援第731章移民南洋第347章人心惶惶第402章高橋鎮浮橋第1021章兵臨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