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90章黃海大戰上

雖然施琅並不想出戰,但是滿清朝廷下了命令,他不能不遵守。

孫之獬組織大量民夫,花了兩天時間,裝滿了一百條糧船。

施琅也下令,將清軍水師集中起來,然後從登州起錨,浩浩蕩蕩的向旅順而去。

這次護送糧食,清軍水師可以說傾巢而出,三萬水軍,五艘炮艦,四百多艘大小戰船,護送着百條糧船,浩浩蕩蕩的殺奔遼東。

山東的抗清勢力,一直比較活躍,施琅知道明軍可能探知清軍水師出動的消息,所以並不分兵,而是集結起來,攥成拳頭,希望能夠下退明軍。

這時,海港內,各艘戰船紛紛起錨升帆,水手們麻利的操縱着,施琅的旗艦已經滿帆,數百條戰船緊隨其後航行出了海港,船尾留下道道尾跡,場面格外壯觀。

施琅站在船樓上,前面是海天相接,一望無際的大海,後面是數百條楊帆航行的戰船。

此情此景,讓施琅一時間忘記了清軍水師與明軍的差距,心中不禁一陣激盪,生出一股豪邁,只覺得以如此龐大的水師,就算是遇見趙雜毛,又如何?

在清軍水師傾巢而出之時,趙銘收到了清軍水師將要渡海來援的消息。

“天地會細作稟報,登州清軍正在裝運糧草,料想這幾日就會渡海來援救。”顧炎武有些興奮道:“大帥引蛇出洞的計劃實現了!”

趙銘聞語微微頷首,心中激動,臉上卻波瀾不驚道:“在本帥意料之中!”

“大帥,清軍水師要是敢來,卑職定讓他們有來無回!”郭忠興奮的道。

清軍水師一直躲在海港之中避戰,明軍水師難以衝入海港,便一直拿清軍水師沒有辦法。

現在清軍水師主動離開了炮臺護衛,明軍的機會就來了。

顧炎武接過話頭,“若是水師能夠全殲滿清水師,關外清軍的補給斷絕,旅順、甚至盛京都可不戰而降。”

此前,清軍將糧食運到山東,然後準備自海路運往遼東。

之前清軍運輸士卒時,裝了一些糧食過去,剩下的糧食都在登州。

此時,清軍再將糧食,從登州轉運到北京,再出山海關走遼西,運往遼中和遼東,已經來不及。

因此,將登州的存糧,從海上運到關外,成了洪承疇和關外清軍的最後希望。

如果明軍擊敗清軍水師,俘獲了清軍糧船,便是斷絕了清軍最後的希望。

這時清軍想要再次運糧,一是時間上來不急,二則是滿清朝廷短時間內,也無法籌集到糧食。

屆時,關外清軍肯定會無糧崩潰,明軍將以最小的代價,奪取旅順和瀋陽等地。

趙銘站起身來,朗聲說道:“本帥率軍北上,第一要務就是殲滅滿清水師。現在,躲在海港中的清軍,終於出港,傳令水師官兵,立時登船,準備起錨升帆,與清軍水師決戰。”

明軍水師停泊於旅順口之北的大連灣附近海域。

鎮海號上掛起令旗,海灣內號鼓聲響起,停泊於海灣內各船的管帶官,立時紛紛來到鎮海號上,商議作戰事宜。

據情報,滿清水師戰船大概有四百艘,三萬多人,而明軍水師只有百艘戰船,水軍士卒剛好一萬。

這麼看來,光比較船隻和人數,清軍在明面上的實力強於明軍。

清軍水師龐大,面對如此多的鉅艦,明軍許多手段和計策都用不上,唯有來一場正面對決。

趙銘召集各船的管帶官,進行了簡短的商議後,便立時決定,出海迎戰。

明軍旗艦鎮海號上,趙銘揮手喝令,“掛令旗,起錨,升帆!”

鎮海號主桅杆上掛起趙銘的大纛,同時發出起航的指令,各船甲板上的水手紛紛轉動車關棒,將沉入水中的大鐵錨緩緩的拉起來。

這時操縱船帆的水手,奮力拉起白色的軟帆,還有福船的硬竹帆,陣陣海風吹來,船帆鼓盪,各艘戰船頓時便運動起來。

明軍水手經驗老道,各艘戰船很快就調整了帆面,戰船的數度便提了起來,快馬難追。

一時間,五艘軟帆炮船在前,近百條福船在後,千帆出海,蔚爲壯觀,不禁讓人一聲讚歎。

趙銘站在舵樓上,注視着龐大的水師,心中同樣燃起一股豪情。

大炮鉅艦,是男人的豪情,待擊敗滿清,他一定要加入大航海,令東海鎮的戰艦,遍佈大洋的每一個角落,讓西夷和各地土著,驚呼一聲,“唐船東來!”

這時明軍船隊浩浩蕩蕩的駛出海灣,而後便向山東方向搜尋,尋找清軍主力決戰。

大海茫茫,想要在海上找到敵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清軍船隊規模龐大,也不易被人發現。

明軍在海上搜尋一日,天色漸黑,明軍依然沒有發現清軍的蹤跡。

明軍船隊在北隍城島附近的海灣,過了一夜,第二日清晨,船隻再次起航,在忙忙大海上尋找。

“大帥,怎麼還沒清軍蹤跡,莫非他們沒來,或者沒有走這條航線!”謝遷不禁問道。

趙銘搖了搖頭,“海上航行,必須要根據航線航行,否則船隻誤入淺水區觸礁,或者偏離方向,後果都不堪設想。”

郭忠說道:“大帥說的對,清軍要自海上運送物資,必然走這條航線。開闢一條新航線,要摸清水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清軍現在顯然沒有時間去摸索水紋。”

“前面有船!”衆人正說着話,望鬥上眺望的士卒,卻忽然一聲驚呼。

一瞬間,甲板上嘩啦啦直響,趙銘幾步並一步的跳到舵樓邊上,抽出千里鏡進行觀看,果然見遠處出現一片帆影。

“沒錯,總算是找到了!”趙銘臉上露出微笑,當即揮手道:“調整帆面,搶佔上風頭,給本帥迎擊上去!”

這時,清軍戰船上,則忽然一陣混亂,發現敵船的呼聲,響徹各船。

在這片海域,能被稱爲敵船的,自然只有明軍,施琅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求月票,推薦,訂閱,裝修太忙了,最近儘量在晚上十點和十二點更新。)

??

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255章戰後總結第283章擊退鄭軍第833章送子入質第783章緊急求援第309章重用宗藩第370章攔截清軍第545章未有之敗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1090章趙鐵棒第671章禍水東引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429章衝擊車陣第871章分配利益第476章天意如此第623章被困城中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730章羣雄逐鹿第458章施琅避戰第897章煤山第341章負隅頑抗第123章夏完淳第723章安置百姓第665章隱瞞不報第779章視察澳門第570章跨越赤道第821章堵胤錫入京第161章琉球羣島第666章隱居大佬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441章閣部醒醒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564章癸巳和議第404章激戰橋頭第358章激戰長江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362章水漫杭城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178章太子使者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665章隱瞞不報第705章兼併朝鮮第596章難以攻克第405章戰機在上游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735章提前佈局第666章隱居大佬第985章抵達瀋陽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996章開始表演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935章突襲敵營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25章夜佔崇明第596章難以攻克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399章各自心思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461章海東八道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767章討餉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830章上京朝拜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653章闖宮第266章意見分歧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850章股價爆炸第386章豐臺大營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1016章散兵線第809章武昌歸降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255章戰後總結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820章組閣施政第916章回師南京第269章溫州會晤第473章激烈搏殺第329章荊州戰役第709章兵臨錦州第575章突襲土著第671章禍水東引第414章生死激戰第617章尋求議和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565章和議影響第671章禍水東引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45章滿清細作第893章北京城破第120章趙銘的家底
第247章殲滅西班牙小隊第255章戰後總結第283章擊退鄭軍第833章送子入質第783章緊急求援第309章重用宗藩第370章攔截清軍第545章未有之敗第438章要餉二百萬第1090章趙鐵棒第671章禍水東引第696章阿濟格反叛第429章衝擊車陣第871章分配利益第476章天意如此第623章被困城中第1023章逃出嘉峪關第730章羣雄逐鹿第458章施琅避戰第897章煤山第341章負隅頑抗第123章夏完淳第723章安置百姓第665章隱瞞不報第779章視察澳門第570章跨越赤道第821章堵胤錫入京第161章琉球羣島第666章隱居大佬第1003章千里奔襲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936章雜毛要斷寡人歸路第442章刁民都反了第1084章西歐大同盟第557章突出重圍中第441章閣部醒醒第852章就想爲殿下效力第564章癸巳和議第404章激戰橋頭第358章激戰長江第794章金陵春之陣十第362章水漫杭城第181章博洛的盤算第178章太子使者第387章大清必禁此物第665章隱瞞不報第705章兼併朝鮮第596章難以攻克第405章戰機在上游1098章能給大明做狗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第735章提前佈局第666章隱居大佬第985章抵達瀋陽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996章開始表演第803章鐵棒包圍網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935章突襲敵營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125章夜佔崇明第596章難以攻克第1027章開伯爾山口第399章各自心思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690章殿下太天真了第461章海東八道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767章討餉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830章上京朝拜第328章籌備博覽會第653章闖宮第266章意見分歧第1004章漢蒙聯軍第850章股價爆炸第386章豐臺大營第483章不死不交權第1016章散兵線第809章武昌歸降第1032章緊急求和第255章戰後總結第三十二章達成協議第820章組閣施政第916章回師南京第269章溫州會晤第473章激烈搏殺第329章荊州戰役第709章兵臨錦州第575章突襲土著第671章禍水東引第414章生死激戰第617章尋求議和第981章老毛子來了第565章和議影響第671章禍水東引第551章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45章滿清細作第893章北京城破第120章趙銘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