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779章視察澳門

在瞿式耜等人陸續趕到廣州時,趙銘卻並不在廣州城中,而是到了澳門。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它的本名爲濠鏡,因爲當時泊口可稱爲“澳”,所以稱“澳門”。

西方世界開始大航海後,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並與廣東地方政府達成協議,獲得了澳門的居住權。

不過此時,澳門還能算是殖民地,因爲有廣東官府,在此設立衙門,對澳門進行管理。

起初葡萄牙人,不僅要每年納稅,還需要服從官府管理,可隨着時間推移,葡萄牙人在澳門一地坐大,逐漸形成以葡萄牙人爲主的聚集區,將漢人排擠出了這一地區,形成了葡萄牙人獨佔澳門的局面。

當地官府見此,爲了不惹麻煩,便不再管理葡萄牙人的事情,遇見葡萄牙人與漢人衝突,也多偏向葡萄牙人,造成澳門一地,葡萄牙人逐漸擁有了高於普通漢人百姓的地位和特權。

這次趙銘前來澳門,主要是進行考察,澳門的葡萄牙人,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性。

漢國開海貿易以來,與荷蘭、西班牙、英國人都有往來,交流平繁,反倒是與葡萄牙人交際不多。

如今各個通商口岸,都有西夷往來,那麼是否還需要澳門作爲交流的一窗口,是否需要收回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居住權?

澳門葡萄牙總督府外,還有街道上,站滿了持槍而立的漢軍士卒。

漢王兵臨澳門,葡萄牙人只進行了極爲簡短而激烈的討論後,便撤掉防禦,允許漢王大軍進入澳門。

沒奈何,漢軍兵威太盛,葡萄牙人根本無法阻擋,只能識時務者爲俊傑。

再者,眼下他們是合法留在澳門,若是對抗漢軍,那麼漢王就有藉口,將他們驅離澳門了。

這時趙銘走在澳門的街道上,身後跟着廣州知府和葡萄牙的澳門總督依蘇沙,兩人都是小心翼翼的陪在趙銘身旁。

自嘉明嘉靖年間開始,葡萄牙人在澳門已經有了百年。

當初的漁村,如今已經發展成爲一個市鎮,街道和建築都是用石頭修建,很有異域風情。

趙銘看着兩側的建築,還有天主教教堂,都是歐式風格,不禁微微皺起眉頭。

一旁的澳門總督,依蘇沙時刻注意着,這位大明親王的臉色。

依蘇沙已經得到消息,漢王殿下前來澳門,乃是考慮是否收回居住權的問題。

漢國強大,連荷蘭和西班牙人都被擊敗,以葡萄牙人的實力,根本無法與漢王抗衡。

如果漢王決定收回澳門,那麼葡萄牙人,便不得不放棄經營百年的澳門,離開大明。

因此,依蘇沙眼下只能盡力討好漢王,讓漢王滿意,期許漢王讓葡萄牙人繼續留在澳門。

“天朝上國,許爾等居住於此,應該儘快適應我天朝之制,融入天朝!”趙銘沉聲說道:“今後修建屋宅和建築,都需要官府審批,而且不得擁有武裝,漢人百姓當可以隨意進入澳門葡萄牙人聚集區!”

趙銘並不反對,四夷進入中國,不過進來後,不融入中國,還搞自己的一套,封閉自己的圈子,反而不斷向中國輸送他們的東西,那就是文化和宗教入侵了。

這是絕對不允許,太平時間還好,一旦中國內亂,這些紮根在中國,文化、習慣、信仰完全不同的族羣,就會成爲動亂的根源。

五胡亂華,西北民亂,就是例子。

就說這澳門,後來趁着清政府腐敗無能,也被葡萄牙乘機變成了殖民地。

趙銘以爲中國,開放是必須開發,歷代以來,開放的中國,都是比較強大的時期。

對於四夷,進入中國,趙銘也不排斥,畢竟需要文化交流和貿易,但是要留在中國必須是那種仰慕中國文化,真心融入之人,同時也不能搞出超過漢人的待遇。

現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就是如此,來了百年,由於官府的不作爲,使得他們在澳門擁有了特權,待遇可以說要高於明朝百姓,他們自然不可能融入。

葡萄牙總督依蘇沙不禁額頭冒汗,趙銘繼續吩咐道:“來澳門的葡萄牙人,必須在官府進行登記,是匠人,是傳教士,是水手,是流放犯人,要寫的輕輕處處。並進行篩選,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獲得居住權。”

趙銘在澳門逛了一圈,查看了葡萄牙人的船塢,槍炮工廠,還有店鋪,心中本來打算,將澳門收回,以後葡萄牙人,也和其他西夷一樣,前往各個口岸貿易,進入內地需要審批,不得長期滯留,除非是官府覺得有用的人才,纔可以獲得居住權。

不過,在趙銘參觀耶穌會在澳門的大學,看見中衆多書籍,還有分門別類的學科後,改變了主意,暫時留着澳門。

中國文化,側重於成人之道,培養人格,而西方則重視外部事物的規律。

眼下,趙銘還需要,葡萄牙人來開啓,另一波西學東漸,促進交流,彌補短板。

在澳門看了一圈後,趙銘令禮曹判書戴之俊,制定一個管理澳門的制度和規定,便返回了廣州。

趙銘剛進入廣州,便有官員來報,言顧元鏡引數名投誠之人,已經進城多日,在驛館等候接見。

趙銘一聽,遂即稍微洗漱,便在行宮大殿接見衆人。

這時趙銘從屏風後面出來,顧元鏡小聲說了一句:“殿下到了。”

瞿式耜等人一聽,紛紛站起身來,俯首相迎。

趙銘徑直到主位坐下,而後道:“坐。”

各人依次落坐,一開始不熟悉,有些生分,都低着頭,沒人說話。

趙銘一眼掃過去,問道:“瞿撫軍何在?”

瞿式耜站起身來,拱手行禮,“卑職廣西巡撫瞿式耜,參見漢王殿下!願與殿下同輔桂王,平定天下!”

趙銘微微皺眉,不過還是笑道:“有瞿撫軍相助,孤定能中興大明。瞿撫軍熟悉廣西,便依舊爲廣西巡撫,剿滅朱聿鍔,抵禦西賊!”

瞿式耜作揖一禮,算是領命。

趙銘遂即又對衆人笑道:“諸位,一一報個家門吧!”

話音落地,一人站起身來,抱拳行禮,“卑職趙印選,原爲滇將,支援過贛南,也在湖廣打過韃子!今來投殿下,並無二心。惟願效力于軍前,建功立業。”

“好!”趙銘讚歎一聲,又問:“還有呢?”

又一將起來報拳,朗聲道:“卑職胡一清,也是滇將,與趙印選一道,在贛南與清兵血戰過!”

接下來,來的土司和將領,一一自報家門,給趙銘行禮,趙銘一一做了安排。

最後,大堂內只剩下最後一人,趙銘微笑道:“這位就是丁督憲吧!”

丁魁楚忙走到殿中,毫無骨氣的直接跪下,磕頭道:“正是臣!臣願意爲殿下效力。”

趙銘卻擺了擺手,“丁督憲不急,孤稍後再對你安排!”

601章英國商船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第668章擇主而事第720章江北生變第565章和議影響第510章焚燬兩陵第865章至書招降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980章被追哭了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430章攻擊受挫第764章聯西抗漢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384章暫輸一局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376章東南士紳第380章激戰武進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960章猛龍過江第705章兼併朝鮮第899章雲集南京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598章爭奪旅順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293章追擊多鐸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四章懸屍示衆第828章我們認捐第218章臺灣格局第716章席捲河北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833章送子入質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398章拒接聖旨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889章臣想打他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877章例行招降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707章刺探消息第184章三路合擊第366章驚聞噩耗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567章開花彈第239章漢化派第143章人心思漢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115章離別第614章安撫華僑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846章回購拉昇第318章臺灣新政第278章隆武危機第385章擴軍備戰第323章倭國風情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790章金陵春之陣(六)第485章上屋抽梯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十章江陰死地第734章建藩東洲第187章氣煞我也第715章突襲炮臺第554章援軍出現第959章大幹一場第614章安撫華僑第679章傳遞消息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571章新明洲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336章三省會攻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434章內憂外患第534章包抄敵後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514章科爾沁出兵第640章攻破鎮江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195章金華陷落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528章江南困局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736章軍資交易
601章英國商船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224章本將是不是被坑呢第668章擇主而事第720章江北生變第565章和議影響第510章焚燬兩陵第865章至書招降第九十章富陽阻擊第444章軍政一把抓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980章被追哭了第五十九章清軍炸營第540章伏擊趙雜毛第430章攻擊受挫第764章聯西抗漢第264章夏完淳來島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384章暫輸一局第480章真正的兇手第376章東南士紳第380章激戰武進第十九章華夷之爭第1102章惠民政策第960章猛龍過江第705章兼併朝鮮第899章雲集南京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598章爭奪旅順第143章人心思漢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293章追擊多鐸第六十一章逃出生天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四章懸屍示衆第828章我們認捐第218章臺灣格局第716章席捲河北第460章擊退趙雜毛第833章送子入質第882章攝政王的演技第398章拒接聖旨第五十一章李成棟被逼反正第889章臣想打他第1042章南洋橡膠園第877章例行招降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707章刺探消息第184章三路合擊第366章驚聞噩耗第三十三章不守信用第567章開花彈第239章漢化派第143章人心思漢第一一零章請封儲君第115章離別第614章安撫華僑第三十七章入太湖創業艱難第846章回購拉昇第318章臺灣新政第278章隆武危機第385章擴軍備戰第323章倭國風情第1062章暗度陳倉第369章蘇鬆常三府第790章金陵春之陣(六)第485章上屋抽梯第1068章仰光海戰(二)第十章江陰死地第734章建藩東洲第187章氣煞我也第715章突襲炮臺第554章援軍出現第959章大幹一場第614章安撫華僑第679章傳遞消息第1040章貿易協定下第571章新明洲第三十一章同李成棟交易第336章三省會攻第六十五章舟山羣島第138章隆武帝的懇求第434章內憂外患第534章包抄敵後第532章朱以海的心思第938章吳三桂與時間賽跑第965章西方山寨貨帶來的危機第1093章陷入泥濘第七十三章大戰將至第514章科爾沁出兵第640章攻破鎮江第290章多鐸進退兩難第195章金華陷落第七十二章張名振與吳兆勝第528章江南困局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1035章兩條道路第206章東海的使命第736章軍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