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光宗耀祖

因爲住的地方,沒有什麼認識的人,所以趙水生過了會試,也不過是自家人慶祝慶祝,李梨花賞了下人們賞錢。還有來搶着報喜的,也一一給了打賞。

不過,趙水生也結識了一些同年,帶着人過來家裡吃飯過。

這些人很多都是家在外地,然後來京城只能住客棧的。

看趙水生在京城還有宅子,不用說,心裡是羨慕的。想着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在京城有座房子。

只不過他們這些人中間,有些人是會試沒有過的,之後就要回鄉了。雖然落榜了,有些失落,可是隻要人還在這個世上,三年後再來一次,機會不是沒有。反正當了舉人,也不差那幾個錢了。

這樣請客用了幾天的功夫,接着被回請,李梨花也認識了一些同陪着自己的丈夫來春闈的太太們。

年紀大的,都當祖母了,年紀小的,有的是才新婚。

趙水生這個年紀,不算大也不算小,總得來說,還是偏年輕一些。

還有些真的是少年進士了,還沒有娶親呢。

這樣的人,如果皇家的公主看上了,就極有可能成爲駙馬爺。

當然,一般的功勳之家,既然都考上了進士了,自然不樂意尚公主,不然這讀書的功夫全浪費了。就是大夏,考取進士的貴勳子弟,原則上是不尚主的,也是給貴勳面子。

只是不知道周朝會不會也是這樣。

很快,殿試就到了,殿試只有一天,當場考,當場收卷,且有時候皇上還會問一些問題給這些貢士們。

趙水生最差也不過是個二甲進士,所以李梨花一點兒也不擔心。

等黃昏的時候,趙水生回來了。

“總算是考完了。”趙水生嘆道,兩輩子都沒有這麼的考過,當個進士還真是不容易,前前後後,花了將近有六七年了。不可謂時間不長。他這還算是短的,有的是用幾十年了。

李梨花說道:“要不要洗洗歇息歇息。”

“不用,今天看到皇帝了,年紀已經不小了。”年紀不小了,說明皇子們已經很大了,奪嫡的鬥爭開始了。

李梨花也想到了這裡,問道:“依你看,這奪嫡會不會最近幾年就要開始?”

如果是這樣,還不如外放呢,至少不會牽扯到奪嫡的事件上去。

“最近幾年應該無事,除非是那皇帝已經病入膏肓了。”趙水生說道。

看今天皇帝開口說話,中氣很足,除非是有人奪宮,不然還能好好的活幾年。

先留在京城裡,多結實些人脈也是好的,如果到時候情況不好,再外放,總比一開始就外放要好的多。

殿試的結果沒幾天就出來了,趙水生竟然成了第二名榜眼!

進入了一甲那是鐵定能留在京城了。而且直接授予翰林修撰、編修,根本不需要跟二甲,三甲一樣,需要考庶吉士,然後三年後再授官。

翰林院修撰是直接授予狀元郎的,是從六品,而翰林院編修是七品。

趙水生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編修,成了翰林院的一員。

好在翰林院的編修只不過主要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特別是史書纂修,這方面需要的人多,也不會摻合到奪嫡事件中。

只要熬得住寂寞,三年後,肯定是有收穫的。

而且今年皇帝因爲心情好,給一甲前三名都賜了宅子,於是趙水生和李梨花在京城就多了一個去

處。

皇帝賜了宅子,只要不是犯事兒了,就會一直在你的名下。且考慮到他們要在翰林院當差,所以賜下的宅子,都是離翰林院特別近的。走路一刻鐘就能到的。

簡直是方便的不能再方便了。所以科考考得好,還是很有好處的。

隨着趙水生被賜了宅子,他又是第二名榜眼,於是關注他的人就多了起來。李梨花這邊就有好幾家送了下人過來,說是他們初到京城,人手肯定不夠,人家就把下人送過來了。這種情況,不收還真是得罪人。

反正他們家也沒有什麼可圖的,也就是個小小的翰林院編修,又打聽了狀元郎和探花郎都有人送下人,於是李梨花也沒有推辭,接受了,畢竟人家連賣身契都一起送過來了。

一共送了十幾個下人,李梨花都讓瓶兒登記在冊,然後按照他們的特長分了工。

御賜的宅子竟然有四進,他們的人手明顯不夠,所以送來的人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只是人多了,開銷也多,如果真的靠趙水生的俸祿,那絕對是不夠用的。

不過,趙水生已經有所安排,帶了信回去,從族裡找人,專門來經營鋪子了,這在任何時候都常見的。畢竟沒有規定當官的親屬還不能開店的。

再說趙家莊這邊,等趙水生高中榜眼的消息傳來,整個趙家莊都沸騰了!榜眼啊,那可是第二名,就比狀元少一名,是他們趙家莊的!

趙里正和幾個趙家族裡的長輩們這次是直接把祠堂大開,一起跪拜了祖宗牌位,因爲祖宗的保佑,他們趙家出了個榜眼,那可是榜眼啊,文曲星下凡都不過如此。

老趙頭也激動的想要哭,他這一輩子都沒有想到有今天這樣的好事兒,水生真是太給他長臉了!

如今走在哪裡,誰不叫他一聲趙老太爺啊。他很誠心的給祖宗們磕了頭。又想着水生不知道還回不回來。

其實呢,中了進士,朝廷是給了這些進士時間,可以回鄉祭祖的,只要趕在規定的時間內回來當差就可。尤其是一甲進士,那真正的是光宗耀祖啊。

只不過回不回去,也不是強行規定的,有的人因爲時間不充裕,或者別的原因,不回鄉,也不會被人說嘴,畢竟這回鄉是屬於衣錦還鄉,要不是因爲有事兒,誰不想回去揚眉吐氣呢?

只是趙水生覺得回去一趟太麻煩,還有妻子和女兒呢,所以就不打算回去了,只是帶了信回去,說在京城裡事情忙,沒有時間回去。

他對於衣錦還鄉這個事兒,不感興趣。

另外,也請老趙頭過來京城住,讓三弟趙土生兩口子有時間就包自家爹送過來,這邊是四進的房子,絕對夠人住的。

何翠姑心動的不得了,京城啊,她一輩子還沒有去過,現在直接去了,小叔子還當官,且還有皇上賞下的房子,不去白不去啊。

所以她明示暗示的跟老趙頭說,想要老趙頭去京城住去。

“三弟妹都快生了,哪裡有那個時間讓三弟送爹你過去京城,還不如我和金生一起送爹去二弟那裡去呢。”何翠姑說道。

老趙頭對於京城還是很嚮往的,不過他想了想,就對趙金生和趙土生說道:“水生纔到京城,聽說京城什麼東西都貴,咱們這些當親人的,可不能過去給他添亂,就這樣,我還是留在趙家莊,你們誰要去,就自己掏錢!”

何翠姑心碎了,老趙頭不去,他們作爲長子,和長媳,哪裡能丟下自己的爹,而去京城呢?

真要這樣做了,恐怕連門都進不了的,這老頭子啥時候這麼爲老二打算了?

老趙頭現在算是明白了,不能給水生拖後腿。本來在京城,當官的那麼多,聽說還有王爺之類的,水生在京城,也肯定是才當官,什麼都不如別人,他們過去了,一點兒忙也幫不上,只能是添亂,還有各種開銷,這不是給二兒子增加負擔嗎?二兒子要是不好了,他這個老太爺也當不好了。

所以老趙頭決定不去京城了,在鄉下也能過的很好。

他兒子都是進士老爺了,這什麼賦稅根本就輪不到他們頭上,在鄉下過的還舒服些。

何翠姑的一番打算成了空,只能是暗自傷神那。

朝廷裡給了這些進士們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來回鄉,跟到任,因爲趙水生沒有回鄉,所以時間上很充裕。

李梨花已經把後宅給整理妥當,各處當差的也已經登記在冊。御賜的宅子就是不一樣,各處都是景兒,雖然只有四進,但是卻精緻玲瓏,竟然還有一處荷花池,只不過四周是一圈的抄手遊廊,坐在遊廊裡,就可以欣賞荷花了。

楚楚很喜歡這裡,不過李梨花已經告誡楚楚和伺候楚楚的人,一定要把她看好了,不準翻過這欄杆,水池雖然好,可是是容易發生事故的地方。

小孩子年紀又小,喜歡玩是天性,可是不能因爲這個,就把自己置身與危險之中。

把這些瑣碎的事情都弄好後,這又要開始宴請了,畢竟是有了御賜的宅子,關係好的,親近的都要請過來,名義上是賞園子,實際上就是人脈開始走動了。

翰林院的以後的趙水生的同僚,這要請,還有趙水生他們這一科的主考官,相當於是他們的座師了,也要請,至於人家給不給這個面子,那是人家的事兒,下不下帖子,可就是你自己的事兒了。

於是趙水生和李梨花就開始寫請帖,趙水生寫男客的,李梨花寫女客的。

請帖也是讓人認識自己的一個方法,畢竟上面有自己寫的字,所謂字如其名,可不就是這樣?

對這個,李梨花是很有信心的,她的字絕對拿的出來。

請帖是發出去了,這是第一次在京城這些人面前露面,務必要給人一個好印象。

趙水生的座師是內閣大學士溫如庭,他主持了這一屆的會試,是這一屆所有進士的座師。

所以他要去上門赴宴,也得挑選着來。

溫大人接到了榜樣趙水生的請帖,滿意的點點頭,這個趙水生的字寫的相當的不錯。等會試的結果出來後,他還專門把趙水生的卷子找了出來,可以說,這一屆的舉人當中,就數趙水生的字是最好的。

以後在翰林院可以幫忙起草各種文書了。這字氣勢鴻博,溫大人還以爲趙水生是個四五十歲的人,結果最後才知道,這趙水生不過是二十幾歲的人,就有這個功底,可見不一般。

溫夫人也拿着帖子過來找溫大人,這段時間,請他們夫妻上門的宴多的不得了,她哪裡能做得了主,都是讓自己的丈夫拿主意,畢竟這是官場上的事兒。

不過今天拿了這個請帖,溫夫人就詫異了,她好像聽人說過,這一屆的榜眼是寒門出身,怎麼榜眼的妻子寫字也這麼有風骨?

“老爺,趙榜眼的請帖,我們去不去?”溫夫人問道。

“去,怎麼不去?”既然覺得趙水生不錯,那就去一趟,在官場上都不容易,他這一去,也是給趙水生撐了面子了。

“看來老爺很是看重這個趙榜眼了。”溫夫人笑着說道,“可巧,我也覺得趙榜眼的妻子也是不錯呢,老爺,您看看這字,不錯吧。”溫夫人把請帖給了溫大人,讓他看一看。

溫大人看了,更是吃驚了,這位趙榜眼的妻子的字也絕對不差啊。

“聽說趙榜眼夫妻兩個都是寒門出身,這一筆字練得真不錯。”溫夫人誇道。

所謂一舉成名天下聞,趙水生成了榜眼,就有人扒拉他的身世,比如,以前只是個種田的小子,但是因爲娶了一個童生家的姑娘爲妻子,就開始發奮圖強,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從一字不識成了秀才,要不是中間守孝,恐怕當年就能成爲舉人,第二年就是進士呢。

不過,即使是因爲守孝耽誤了三年,可是人家一直都是一次就過了,比那些考過許多次的要好多了。

“老爺是說,趙榜眼之所以會識字,都是他妻子所教?”溫夫人不敢置信的問道。

“據說是這樣,可見人的天賦是多重要,這趙水生如果從小就能讀書識字,說不定咱們大周就會又出現一個少年進士了。可惜啊,可惜!”

“老爺這話說的,怎麼不說,這趙榜眼的妻子是個賢妻?要是她什麼都不教趙榜眼,也沒有人說她不對,可是卻教了,這就說明趙榜眼的妻子是個眼光開闊的,難怪人說,娶妻娶賢,有個好妻子,真是能省多少心那。”

溫夫人對這趙太太的印象就很好了,可以說,這都可以成爲一段佳話了。

溫大人笑道:“這話說的,老爺我覺得我家夫人才是真正的賢妻呢。”

溫夫人聽了笑道:“老爺誇我,我可沒有覺得不好意思。就是不知道,這次的宴會,那趙榜眼的太太能不能弄好。“溫夫人倒是有些期待了。

本來還想着,自己作爲師母,可以派人去幫忙幫忙,不過她打消了主意,說不定真的有驚喜呢。

於是溫夫人真的是驚喜了,來到御賜的榜眼府,一切都井井有條,下人們各司其職,絲毫不見忙亂,趙榜眼的妻子在二門迎接客人,說話也大方得體,一點兒也不小家子氣,把有些想來看看鄉下來的村婦出醜的都給弄得無話可說。

溫夫人心道,這位趙太太的行爲舉止,禮儀方面一點兒也不差,且比有些人都強多了,那些想看笑話的,這下子算是消停了。

因爲溫大人和溫夫人都來了,得到消息後,那些原本不想來的,也都緊跟着就過來了,可以說是賓客滿堂。

李梨花知道,這是溫大人夫妻給他們做臉面呢。

“趙太太,坐下歇歇。”溫夫人和藹的招呼李梨花過來。

李梨花給溫夫人行了禮,“師母。”

“好孩子,過來到我這邊來,你家小閨女呢?”溫夫人問道。

“孩子還小,怕她不懂事,所以讓丫鬟們陪着她在屋子裡。”李梨花笑着回道。

“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們大家都想看看榜眼的千金呢,見面禮都準備好了。”溫夫人假意嗔怪的說道。

其他的人見溫夫人這樣說,都附和,畢竟溫大人的官位還是很高的。且現在也是桃李滿天下了。

李梨花就吩咐人把楚楚給帶了過來,溫夫人一見楚楚,就喜歡上了,一把抱了過來,而楚楚在這個場合,一點兒也不怯場,溫夫人問什麼,她就回答什麼,童言童語,弄得溫夫人和旁邊陪着的夫人都特別高興。

溫夫人給了楚楚一個見面禮,楚楚看自己的娘,見自己的娘微微點了點頭,才接過來,然後對溫夫人說道:“謝謝奶奶。”

“喲,真是個乖巧的好孩子。”她可是第一次聽人喊她奶奶,她的孫子都是叫祖母的,這奶奶冷不丁的聽起來,還特別的舒服。

溫夫人自己沒有女兒,也沒有孫女,所以對楚楚這個小女孩兒就特別喜歡。

大家看溫夫人這樣,都知道是在給趙榜眼家裡做面子呢,原來的三分熱絡也變成了七分了。

總之這次是賓客皆歡。京城裡的一些人對趙榜眼家裡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人家雖然是從小地方來的,可是卻不比一般人差,行事都很有分寸,第一次辦宴席,也辦的有聲有色,還不出亂子。

所以倒是把小瞧了的心思收了起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皇上能把人定爲榜眼,本身就說明人家很優秀,先前是不瞭解趙榜眼的妻子,以爲是無知村婦,可是通過這次的宴席大家都改變了看法。

再加上從別人處知道這位趙太太還親自教自己的丈夫讀書認字,對趙太太的印象有好了不少。於是李梨花在京城不說是十分吃的開,也不會走到哪裡被人排擠了。

當然,也有例外,畢竟一個人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歡,但是整體來說,他們這開頭很是不錯。

在六月份的時候,接到了老家的來信,老趙頭不來了,家裡所有的人都沒有來。

老趙頭讓他們在京城裡不要惦記家裡家裡一切都好,讓他們放心。

趙土生是準備等張芸兒生完孩子後,孩子大一些了,再來京城過來。

這樣以來,少說也得一年的功夫。李梨花準備了東西,讓人都朝老家送了。這樣隔得遠一些,大家關係反而還好一些。

李梨花知道自己那位大嫂肯定在收到消息後,想要過來,只不過只要老趙頭不來,她就來不了。

在京城過日子,真要有個何翠姑,還真是不得消停了。

七月過後,趙水生就在翰林院當差了,最開始不過是讓他把史書整理整理,簡直是清閒之極。完全就是在消磨時間,不過翰林院的史書很是全面,看這些史書,更有助於瞭解這個世道,趙水生並不覺得枯燥。

又不知道誰傳出來,趙水生的字寫的相當的好,所以很多起草文書,都是讓趙水生來做的。

在翰林院,先就是熬資歷,趙水生倒是一點兒也不着急。

繡鋪老闆劉大姐給李梨花來了一封信,她一個遠房的表妹,原來是江南一帶的繡娘,只不過前不久就已經不在繡坊幹了,劉大姐知道李梨花在京城,所以也想在京城開一家繡鋪。

給李梨花寫信,是希望到時候李梨花能幫一幫她這位表妹一些忙,畢竟京城的地界,她比較熟悉,還是當官的,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強的多了。

李梨花給劉大姐回信,建議還是先不要過來京城,因爲京城賣的好的都是有名的大繡鋪,達官貴人們也已經形成了習慣,喜歡在固定的繡鋪做東西。

再者,普通老百姓需要買繡品,也是很方便,在京城開繡鋪,如果沒有特別大的銀錢,和好的位置,那是不可能賺到錢的。

她在京城纔剛剛立足,真的要有什麼找麻煩的,真是擺不平。李梨花建議,不如先到府城或者省城開一個,等打開了局面,再到京城也不遲。

總之,好過一開始就來京城這邊開鋪子,那樣很不划算。

劉大姐接過了這個回信,對她表妹說道:“我就說了,先不要去京城好了那京城大官多的很,隨便一個,就是一品大員家的家僕,咱們哪裡爭得過他們?”

人生地不熟,還鋪面都沒有,真要去竟成了,恐怕就是虧本的買賣了。

劉大姐表妹嘆道:“我還以爲自己有一手的手藝,結果在做生意方面,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只以爲京城只要能開鋪子,就能賺錢,誰知道竟然有這麼多的事兒。”

“可不是這樣?我認識的趙太太,她家男人也是才當官,什麼都還沒有弄明白呢,還是等以後再說吧,先咱們在縣城再開一個好了。我本來想着,給趙太太也分幾成乾股,看來現在是不成了。”

說不定趙太太以後就不回來這邊了,唉,人的命,天註定,不一樣就不一樣,人家用了幾年的功夫,都去京城當官太太去了,而她呢,卻還是在開繡鋪,果然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啊。

李梨花正在算家裡手頭上的錢,在京城裡,總不能坐吃山空,每年有米鋪的分成,還有地裡租子的收成,這次趙水生中了進士之後,又買了一些地,如今手頭上也有好幾百畝的地了。這些都是在老家的。

皇上賞賜了一個宅子,那邊的宅子就一直空着,他們也不打算租給別人住,李梨花和趙水生商量,把那宅子賣掉,然後再添一些錢,在京郊買個小莊子。

趙水生道:“不急,等王二這趟生意回來了,咱們手頭上就有錢了。”

趙水生是個膽大的,不希望自己手頭上緊巴巴的,弄得妻子爲生計操心。

而王二,雖然以前是個什麼都不幹的遊手好閒的人,可是別說,趙水生看出這王二有一股子闖勁兒,適合南來北往的跑生意。他也正需要這樣的人。

趙家族裡,他不是沒有想過,可是沒有一個合適的,畢竟當初都是在趙家莊種地,真要讓他們出來闖蕩,肯定是賠本的多,趙水生不想浪費那個時間和精力。

何況,王二是個講義氣的。趙水生已經讓王二順着水路去江南,然後販賣絲綢去了。

本來京城這邊的茶葉比較貴,可是現在不是春天,茶葉就不怎麼好,但是絲綢,如果能從江南運到京城這邊販賣,那麼就是好幾倍的利錢。

這一來一去個幾趟,幾千兩的銀子就會到手,所以趙水生才讓李梨花別急着把那宅子給賣掉。

李梨花說道:“既然這樣,那宅子就給王二一家子住不正好?”

王二就相當於是趙水生的門人了。

“等王二回來後再說吧,他現在也沒有娶親,覺得自己隨便找個地方,反而更自在些,你給他看看,有沒有合適他的姑娘,他也該成親了。”

這是要自己當媒婆了。要是自己身邊有合適的人,她倒是不介意給他找找。

可是她身邊一個也沒有,丫鬟們都年紀不到呢,瓶兒和知春都是小姑娘,別的丫鬟,都是別人送的,品行如何,她還不太瞭解,所以不能隨便說給王二。

“對了,要是王二把絲綢給運了回來,到哪裡販賣?”要是賣不出去,豈不是一直存着了?

趙水生道:“京城這個地方,需要絲綢的鋪子多的是,不用他們跑腿去江南,直接送貨上門,他們自然高興,還省了運費。何樂而不爲呢?王二是個能說會道的,你放心,他誤不了事兒。”

“以後這些事兒,你就不用操心了,家裡的錢會越來越多。”他這麼努力是爲了什麼?還不是想把日子越過越好?

總不能當了京官,卻窮的妻子和孩子都要爲生計操心,那樣真是太沒有用了。所以趙水生早早的就做了打算,也把王二給一起帶了過來,讓王二把京城的鋪子都跑了個遍,又結識了幾個江南的絲綢商人。

這樣人脈有了,錢他這裡也能拿的出來,自然以後就是錢生錢。

有個王二替他賺錢,他能省不少事兒。

有能耐的人,就是自己不出手,有的是人幫他解決各種問題,手底下有的是人供他使喚。

即使是成了趙水生,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其實,要說賺錢,李梨花也有的是方法,只不過,現在有男人在前面擋着,她樂得輕鬆自在。

錢的問題解決了,本來因爲在京城應該過的很順當了,誰知道那趙春花竟然不聲不響的給尋來了。

話說,趙春花自從知道自己的二弟中了進士後,那個得意的勁兒,簡直恨不得飄起來。雖然她和她二弟的關係不怎麼樣,可是打斷骨頭連着筋,到底是親姐弟呢。

於是趙春花滿心希望自己二弟回來,把她爹帶走,然後她就可以一起跟着去京城了,當進士老爺的姐姐。聽說叫什麼姑太太,身邊也有人伺候。

可是她爹竟然說不去了,把她給鬱悶的,興沖沖的,直接一盆水下來,沒把趙春花給憋屈死了。

她想說服她爹,可是她爹這次就是鐵了心不去,還告誡他們幾個,誰都不準去,不準給水生兩口子惹麻煩。

但是去京城已經成了趙春花的一個很強烈的願望,於是她自己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帶上賣地的所有的錢,再帶上自己的一兒一女,竟然就這麼朝京城出發了。

好在她自己本人長得不怎麼樣,又是太平的世道,竟然讓她給走到了京城,這一路上,也是做了馬車,花了些錢,到了京城,不知道趙水生住在哪裡,可是這不是有嘴巴嗎,她弟弟是榜眼,誰不認識,於是就有好心的一個差役把趙春花和孩子們送到了這裡。

李梨花聽瓶兒說這個事兒,還真是吃了一驚,趙春花這個女人能耐了啊,竟然自己找上門來了。

知春說道:“這位姑太太怎麼事先也不打聲招呼就過來了?”太沒有禮貌了,就這麼的上門了。

李梨花心道,就是不打招呼,人到了你跟前,你總不能把人給趕跑了。

“讓人進來吧。”李梨花倒是要看看這個能耐的趙春花想要幹什麼。

“二弟妹啊,我可算是找到你了!”趙春花一見到李梨花就要嚎哭。

李梨花說道:“你先自己哭一陣,我再過來。”

趙春花立刻不嚎了,李梨花說道:“既然這樣,瓶兒,你帶着他們去洗漱洗漱。”

風塵僕僕的,不管她是什麼目的,李梨花不信自己解決不了。

連皇帝都有幾門窮親戚呢何況他們?

趙春花過來,無非是想跟着他們一起過日子,這寡婦當的,還真是強勢,也不知道何家的人會如何想。

想當年,她家也有遠房的親戚來投奔,她娘也是既提供房子,又是每個月還發月錢,總之,在那些大戶人家家裡,這都不算一回事兒。

可是,這位趙春花,誰知道她能幹出什麼噁心的事兒來?

從桐城縣那麼遠的地方都過來了,難道這中間有人幫着她?

不然就憑她一個人,是無論如何找不來的。

李梨花只用了一小會兒,就已經打聽清楚了,原來這趙春花還真是喜歡狐假虎威,拿着趙水生的名頭,竟然有一家商隊,還真的把人給帶到了京城,畢竟趙水生成了榜眼的事兒,全桐城縣都知道。不過是順帶帶一個女人去京城,多簡單的一個事兒。到時候說不定還能用上這個人情呢。

“哦,這麼說來,那商隊的人,怎麼沒有親自把你們送到這裡來?那樣豈不是就更是人情

了?”李梨花說道。

“呵呵,我哪裡能讓這些人佔我二弟的便宜,在城門口的時候,我就把人給甩開了,這樣他們就不能拿着這個人情說事兒了。”

這還真像是趙春花幹得事兒,把人用完了,就立馬甩掉。說的好聽,是爲了他們着想,你要是當真,那就是可笑了。

“既然大姑姐你過來一趟,那就在這裡住上幾天,等日子到了,我自然會找人送你們回去。”李梨花也不跟她廢話,她沒有功夫養着趙春花,趙春花本身就不是個省事的,和這樣的人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她真的做不到。

“二弟妹,你怎麼說這樣的話,我這麼大老遠的跑來,屁股還沒有坐熱呢,你就讓我走,你也太黑心了!”

李梨花說道:“大姑姐的婆家還在呢,你公公婆婆都好好的,丟下他們,是爲不孝,大姑姐,你兄弟做官,可是最忌諱不孝,你可不要給他爲難。”李梨花說道。

“既然知道是我兄弟說了算,那你就別在這裡給我扯淡,等我兄弟回來了,我跟我兄弟說。”哼,到時候,她兄弟同意了,這李梨花不同意也得同意。

趙水生是回來了,也知道趙春花不聲不響的就跑過來了,他的意思自然和李梨花是一樣的,不留趙春花在這邊,也沒有那個必要。

他有一百種方法說服趙春花回去,可是他覺得不需要浪費口舌,直接把人強行送回去就得了。這次是家裡人不注意,讓她溜了。下一次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且知道他們這邊的態度,真的要再跑來,那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

就是趙春花的一兒一女,趙水生對趙春花的兒子何壯說道:“你今年也快十歲了,舅舅不說你什麼,可是你已經到了懂事的年紀,你娘自己這樣胡來,你爲什麼不攔着呢?“

如果何壯是個能扶得起來的,他不介意拉扯一把,何壯出息了,趙春花就不會眼睛只盯着別人了。

何壯應該說,是個比較老實的孩子,聽他二舅舅這麼說,眼眶紅了,“二舅,是我不好,我跟我娘回去!”

“你想不想讀書識字?”趙水生問道。

“我想!”何壯擡起頭來,眼睛都發亮。他想和二舅舅一樣,讀書讀出來,而不是跟他娘一樣,處處都指望着別人,眼睛只盯着別人的口袋。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還是三更一起發啊。謝謝!

第59章 鄉試第32章 歉收第157章 族規第63章 說開第85章 再升第134章 糊塗第50章 順心第16章 越來越好第85章 再升第167章 執拗第115章 內情第74章 升遷第99章 意外第182章 母子第185章 拜年第200章 先生第164章 闖禍第130章 有客來第208章 攔截第45章 心虛第65章 光宗耀祖第126章 海盜第125章 看不清第99章 意外第74章 升遷第60章 激動第208章 攔截第85章 再升第167章 執拗第38章 入股第124章 陷害第100章 反轉第59章 鄉試第85章 再升第164章 闖禍第89章 隨意第92章 人逢喜事第81章 所求第13章 算清了第195章 謠言來第130章 有客來第12章 進行時第129章 解脫第118章 花宴第152章 不靠譜的嘴巴第215章 清閒第207章 訛詐第62章 賀壽第46章 如意第188章 好算盤第170章 囂張第114章 通家之好第41章 準備縣試第160章 防範於未然第160章 防範於未然第7章 轉機第25章 算計第100章 反轉第109章 民生第102章 媳婦難爲第49章 喪事第107章 覬覦第66章 寫字第138章 調任第88章 明先生第201章 賢惠第100章 反轉第119章 認錯第53章 仲秋第124章 陷害第190章 風雨欲來第200章 先生第132章 緣由第154章 運氣第201章 賢惠第206章 玩伴第40章 說媒第121章 衝動第31章 查探第99章 意外第63章 說開第181章 瑣事第158章 不容易第66章 寫字第201章 賢惠第200章 先生第173章 心思各異第47章 謠傳第7章 轉機第205章 完勝第68章 打馬吊第39章 說親第102章 媳婦難爲第199章 放人第124章 陷害第168章 剛正第162章 各自的想法第108章 比狠第11章 擰着第10章 回去
第59章 鄉試第32章 歉收第157章 族規第63章 說開第85章 再升第134章 糊塗第50章 順心第16章 越來越好第85章 再升第167章 執拗第115章 內情第74章 升遷第99章 意外第182章 母子第185章 拜年第200章 先生第164章 闖禍第130章 有客來第208章 攔截第45章 心虛第65章 光宗耀祖第126章 海盜第125章 看不清第99章 意外第74章 升遷第60章 激動第208章 攔截第85章 再升第167章 執拗第38章 入股第124章 陷害第100章 反轉第59章 鄉試第85章 再升第164章 闖禍第89章 隨意第92章 人逢喜事第81章 所求第13章 算清了第195章 謠言來第130章 有客來第12章 進行時第129章 解脫第118章 花宴第152章 不靠譜的嘴巴第215章 清閒第207章 訛詐第62章 賀壽第46章 如意第188章 好算盤第170章 囂張第114章 通家之好第41章 準備縣試第160章 防範於未然第160章 防範於未然第7章 轉機第25章 算計第100章 反轉第109章 民生第102章 媳婦難爲第49章 喪事第107章 覬覦第66章 寫字第138章 調任第88章 明先生第201章 賢惠第100章 反轉第119章 認錯第53章 仲秋第124章 陷害第190章 風雨欲來第200章 先生第132章 緣由第154章 運氣第201章 賢惠第206章 玩伴第40章 說媒第121章 衝動第31章 查探第99章 意外第63章 說開第181章 瑣事第158章 不容易第66章 寫字第201章 賢惠第200章 先生第173章 心思各異第47章 謠傳第7章 轉機第205章 完勝第68章 打馬吊第39章 說親第102章 媳婦難爲第199章 放人第124章 陷害第168章 剛正第162章 各自的想法第108章 比狠第11章 擰着第10章 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