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天意(2)

“我知道你想賣入棉花實物促進棉花期貨價格上漲,但我們手頭上那點現金夠用嗎?”馮希凡問道。

這點纔是他最關心的。

本來,他們在期貨市場就投入不少現金,現在又要在現貨市場上作戰……以陳楚手頭上現金想要二線作戰,在期貨這個主戰場已經大量投入以後,在現貨市場上註定不能投入太多。

“當然有用。”陳楚雙眼微微一眯,笑道:“馮希凡,就算市場上棉花數量僅僅減少十分之一,棉花期貨價格在有心人操作下,都有可能漲到驚人的地步。”

事實的確如此。

前世,陳楚作爲服飾生產商算是飽受棉花上漲之苦。後來他聽上游布料商言,得知2010年全國棉花歉收。但2012年陳楚查看2010年棉花數據時,隱隱間卻有種哭笑不得感覺。

相比起2009年,2010年國內棉花的確是歉收,但其收成比2009只不過少了一成左右。棉花數量僅是有一定缺口,但炒作者卻活生生地將棉花價格炒高一倍以上。

2010年,國內服飾產業復甦十分明顯,棉花需求量比起前年多了一成至二成;再加上棉花產量比2009減少一成左右,相比2009年,2010棉花缺口僅僅只有四分之一。

但就是這四分之一缺口,炒作者卻將棉花炒到一個令所有人都震驚的高價,一個紡織行業甚至服飾行業也沒有辦法接受的高價。

2010年是資本極度浮躁的一年,這年來自於某個地域的資金將市場能進行炒作的品種都進行炒作:大蒜,糖類、棉花、豆粕……等2010年未蘋果和白菜上市後,部分資本甚至連這二個農產品品種也沒放過進行炒作。只不過後來資本在這二個品種炒作失敗,普通民衆纔沒有注意到這二個品種曾經被炒作過罷了。

“去年國內棉花產量大約是720萬噸。棉花現貨價格大約是14700元一噸。”陳楚道:“一萬噸棉花價格還不到1、5億,如果我們能拿出十五億元,就能拿下十萬噸左右棉花。”

對於這些數據,陳楚自然十分清楚。

“10萬噸和720萬噸年產量相比……”馮希望聽到這個數字,由不得就是搖頭:“楚哥,你投入那麼錢,只能收購國內棉花總產量一點四個點點。”

這麼少的量,能有什麼影響?

陳楚出聲笑起來:“一點四個點……馮希凡,這個數字已經不小了。”

或者對於某些投機者來說,這樣一個數字是個冰冰冷冷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數字。但對於陳楚這樣行業內人士來說,這麼多棉花已經可以供一千萬國人使用一年。如果時間倒退回到二三十年前,國內棉花產量哪怕是減少百分之一點四,冬天說不定就會多三四百萬穿不上新衣的受寒人。

“馮希凡,棉花這個品種和其他品種不同。”陳楚道:“它就像糧食一樣是必需品。”

陳楚向馮希凡舉了個例子。

某地有十個人,生產的糧食也剛好夠十個人使用,那麼地方糧食價格還能保持平穩;但如果在某年糧食減產一成,理論上在這十個人中就有一人吃不上飯,在這種情況下,假設每個人都要對糧食價格進行競價,糧食價格很有可能會上漲百分之四十甚至更高,這樣競價的最後結果,是十個人當中最富的二三人能吃得飽飯,餘下七八人因爲少了一個人的糧食份量只能勉強裹腹。再比如,當某位富人知道糧食產量不足,他除了買進自已需要的那部分以外,還買入多一個人口糧,餘下九個人中,理論上來說因爲缺少二個人口糧,他們爲了能吃飽肚子肯定會對糧食進行更激烈的競爭,在每個人都想着要吃飽肚子的原始需求驅動下,糧食價格很有可能會在原來價格基礎上上漲二倍,三倍甚至更高。

“我之所以不再在期貨市場上加大投入,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期貨市場上,不管是我還是我的對頭手頭上持倉量實在太大了……”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美帝市場上黃金期貨全部到期,合約方全部要求覆行合約進行實物交割,交易雙方交割的數字將會達到一個驚人地步。

陳楚手頭上持有的期貨合約也是如此。

如果陳楚手頭上合約全部覆行,那麼覆行合約的金額將會接近八百億人民幣;這麼多現金,在現貨市場上已經足可以買下去年全國棉花產量的三分之二。

在這個浮躁的市場上,期貨交易參與者中很多一部分是投機者,他們手頭上雖然持有可以將現貨市場全部買空的“合約”,但他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覆行合約進行實物交割。

期貨市場的容量實在太大了,大得陳楚就算是投入十幾億甚至是二十億,要本上起不了什麼泡泡的地步。就算陳楚真的投入十幾個億、二十個億在那個真正的巨頭面前根本上就不夠看。

與其如此,陳楚不如炒作體積相對較少而且已經固定下來的實物市場。

而且……這次,陳楚會將期貨炒作方式從線上複製到線下!

陳楚這次要用到的,是類似期貨的操盤手法!

———分界線———

珠三角雖然是國內服飾重鎮,但相對而言,珠三角棉紡行業遠遠不像其服飾產業那樣發達。國內,棉紡織較發達地區,一般是在西域這樣棉材料原產地,或者像北方和長三角某些工作重鎮。相對於國內其他沒有服飾產業根基的省份而言,珠三角棉紡織行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發達的。珠三角綿紡織原材料棉花,或是從國內棉花產地運過來,或者直接從海外出口。

通過巫驍關係,當天下午陳楚就和珠三角某一家棉花進口代理公司總經理見面。

“陳總要賣多少棉花?”辦公室內,那位臉面白淨、文質彬彬的老總,在寒暄完後直接問道。

“你們手頭上有多少棉花?”陳楚也是直接問道。

那位貿易公司老總,聽到這一句話,看着陳楚目光微微不同。

這位陳總好大的口氣!

他的意思是說,他們手頭上有多少棉花,他就買入多少吧?

“呵呵,陳總,我們是做生意,你要多少貨,我們就能拿多少貨。”代理公司老總,慢條斯理地道。

陳楚笑道:“是嗎?要是我要五萬噸棉花呢?”

那位老總聽到陳楚的話,微微一愣搖頭笑道:“陳總,這個玩笑可不好笑。”

五萬噸棉花。

這個數字對國內棉花貿易來說,已經是一個極大數字了。

陳楚笑道:“就算你們進口不了實物也行,但我要二十萬年棉花進口配額,你能弄得到嗎?”

國內棉花市場和棉花進口市場,是二個不同的市場。它們有着不同的價格體系和運作模式。

早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國家爲保護國內農業,對某些類目農產品進口就採取了進口配額制度。以綿花行業爲例,每年十月份至十二月份,國家會公佈下一年進出口配額。比如說,在去年今年之交國家公佈的綿花進出口配額是180萬噸。在國家公佈相關配額指標以後,各家綿紡織企業、儲備公司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申請配額。理論上來說,每一家棉紡織企業或者說棉儲備企業都能獲得配額,但在實際操作中,只有一些大中棉紡企業和國有企業能獲得配額,一些小規模綿紡企業根本上就沒有獲得配額的可能。

當然,這種制度安排並不意味着棉紡織中小企業難以從國外進口棉花,據陳楚所知,這種配額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着轉讓行爲,無形中形成一個配額市場轉讓“黑市”。

因爲國內外棉花價格不同步,使得這些配額在某種程度上成爲稀缺資源。比如說,現在國外期貨市場上,標準等級棉花摺合成人民幣大約處於13400元一噸的價位,這個價格比國內棉花價格便宜了1300元。理論上來說,從國外進口棉花存在着1300左右套利空間。反應到配額市場,則是市場上每個配額有着1300元左右套利空間,在實際操作中,因爲棉花大多數配額進口要繳納滑動關稅,每個棉花配額現在市場價是500元左右。

作爲代理公司,在他們手頭上是沒有配額的。像這樣配額一般都只能向某一些申請到配額的綿紡廠交易,以綿紡廠的名義完成交易,將棉花運送到客戶指定地點。

“二十萬?”看起來文質彬彬老總,再也沒有辦法淡定下來。

這位陳總想要做什麼?二十萬棉花配額,這可佔全國上一年發改委批覆配額數量九分之一!

“陳總,就算把本省所有紡織企業的配額收起來也不一定有這個數字!”那位老總搖頭道。

“五百五十塊錢。”陳楚報出一個數字:“我可以從你手上以五百五十塊錢買下配額,你們手頭上有多少配額我就要多少。”

陳楚在前二天早就已打聽清楚,配額市場上單位配額價格四百八十元左右,陳楚以這個價格收購配額對方存在套利空間。

“這……”老總臉上露出一副猶豫神色。

這是筆大買賣,而且是筆看起來很划算的買賣。

“國內的棉花現在正處於一年低位。我想,你們就算是把每個配額加三十塊,一定有綿紡織廠願意轉讓配額的。”陳楚道。

在這個問題上他還得感謝一聲陳東昇。原本,國內外棉花有着一千七百元左右差價,雖然後來四十大盜將國外棉花價格拉低,但國內棉花價格在陳東昇和四十大盜共同操作下拉得更低,使得國內外棉花價格差價由原來一千七百元直接收縮到一千三百元。配額價格也從原來九百元直接下降到五百元。

“現在國內外棉花差價這麼小,就算是沒有配額,那些生產商一樣可以進入到期貨市場鎖定未來原材料成本。”陳楚悠悠地道。

“好,我可以幫你問一下。”那位老總道。

做他們這一行的,手頭上沒有配額自已要和棉紡廠打交道才能拿到配額。

他的目光帶着探究,看着陳楚道:“陳總,你就這麼看好國內外棉花差價進一步擴大?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國內期貨價格跌得厲害……看起來國內棉花價格有進一步和國外收縮的空間。”

棉花配額主要價值是國內外棉花差價。國外棉花比國內便宜,因此從國外進口棉花到國內存在着套利空間。如果國內外棉花價格處於同一水平,那麼這些棉花配額價格就將會接近於零。在這種情況下,綿紡織企業完全可以從國內採購棉花,根本上就沒有必要再到國外採購。

“你放心吧……這樣的差距會永遠存在的。”陳楚這句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

作爲投機者,陳楚對市場自然有過分析。國內棉花將會歉收,理論上說要得到充足棉花供給只能從外國進口,但因爲配額制度,從國外進口的棉花數量已經限定。正是因爲國內棉花市場相對比較封閉,某些人才膽敢對棉花進行炒作。等到今年年未,國內棉花價格上漲後,有可能會帶動國際棉價上漲,但這樣的帶動必定是有限的。最後導致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國內棉花價格和國外綿花價格進一步拉大。

對於現世的未來或者前世的過去,陳楚自然不可能記得每個細節,但陳楚經過推算後,很容易就得出結論:未來國內外棉花差價有可能會達到四千元,每個配額價格水海船高也會上升到三千元。

如果運作得好,這將會又是一筆利潤驚人的投資。

“好吧,我幫你聯繫一下北方棉紡廠家。”老總道。

“好,以後這部分配額要是用來進口棉花,一定會找你合作。”陳楚保證。

在今年十月份棉花狂漲前,陳楚肯定會從國外進口大批量棉花,面前的這一位代理公司老總就是一位很好的合作者。

第102章 讓步第81章 批發商(四)第325章第148章 反擊第102章 讓步第312章 抗淘聯盟(上)第157章 挖角與訪客第279章 亂局(一)第498章第214章 講和第458章第429章 億元豪賭第230章第447章第503章第36章 二萬塊也請不動陳楚第18章 交易條件第285章第128章 褲版到手第298章 品牌授權第469章第429章 億元豪賭第10章 提貨第107章 花街第351章 雷教主第428章第181章 品牌店開張第448章第289章第389章 算盤(2)第256章第295章 黑杉資本的野望第117章 李鬆被炒魷魚第371章 險境(1)第265章 供應問題第411章 完成收購第127章 市場見聞第84章 第一股強冷空氣第128章 褲版到手第249章 我不喜歡被人威脅第356章 來自代理商的壓力第130章 回家第373章 危險遊戲第2章 交鋒第348章 布林頓的弱點第286章 挖角時尚匯第15章 貨版被盯上了第135章 市場行情第181章 品牌店開張第373章 危險遊戲第7章 談判第24章 搶攤(上)第147章 陷阱(下)第437章第447章第350章第452章第467章 成搶手貨了第77章 出路第343章 市場新動態第256章第310章 暗流(一)第144章 開闢新市場第161章 投資與反第174章 較量(三)第205章 時尚圈的敵人(3)第123章 非洲攻略(1)第206章 時尚圈的敵人(4)第108章 出貨小風波第347章第368章 莊家(3)第274章 收穫第475章 反響(1)第351章 雷教主第80章 批發商(三)第226章 古怪的羽絨服第242章 陳楚的圖謀第303章第92章 決裂(上)第479章第492章 苗天華的決定第170章 番薯田的守望者(上)第54章 陳楚的阿卡硫斯之踵第266章第67章 陳楚要肢解利鴻(下)第173章 較量(2)第46章 建立供應體系第219章 謎一樣的處理貨第272章 最後衝刺第478章第409章第80章 批發商(三)第390章 算盤(3)第91章 外貿訂單3第6章 收處理貨第152章 底細第350章第280章 亂局(二)第108章 出貨小風波第395章 算盤(7)
第102章 讓步第81章 批發商(四)第325章第148章 反擊第102章 讓步第312章 抗淘聯盟(上)第157章 挖角與訪客第279章 亂局(一)第498章第214章 講和第458章第429章 億元豪賭第230章第447章第503章第36章 二萬塊也請不動陳楚第18章 交易條件第285章第128章 褲版到手第298章 品牌授權第469章第429章 億元豪賭第10章 提貨第107章 花街第351章 雷教主第428章第181章 品牌店開張第448章第289章第389章 算盤(2)第256章第295章 黑杉資本的野望第117章 李鬆被炒魷魚第371章 險境(1)第265章 供應問題第411章 完成收購第127章 市場見聞第84章 第一股強冷空氣第128章 褲版到手第249章 我不喜歡被人威脅第356章 來自代理商的壓力第130章 回家第373章 危險遊戲第2章 交鋒第348章 布林頓的弱點第286章 挖角時尚匯第15章 貨版被盯上了第135章 市場行情第181章 品牌店開張第373章 危險遊戲第7章 談判第24章 搶攤(上)第147章 陷阱(下)第437章第447章第350章第452章第467章 成搶手貨了第77章 出路第343章 市場新動態第256章第310章 暗流(一)第144章 開闢新市場第161章 投資與反第174章 較量(三)第205章 時尚圈的敵人(3)第123章 非洲攻略(1)第206章 時尚圈的敵人(4)第108章 出貨小風波第347章第368章 莊家(3)第274章 收穫第475章 反響(1)第351章 雷教主第80章 批發商(三)第226章 古怪的羽絨服第242章 陳楚的圖謀第303章第92章 決裂(上)第479章第492章 苗天華的決定第170章 番薯田的守望者(上)第54章 陳楚的阿卡硫斯之踵第266章第67章 陳楚要肢解利鴻(下)第173章 較量(2)第46章 建立供應體系第219章 謎一樣的處理貨第272章 最後衝刺第478章第409章第80章 批發商(三)第390章 算盤(3)第91章 外貿訂單3第6章 收處理貨第152章 底細第350章第280章 亂局(二)第108章 出貨小風波第395章 算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