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鷹和鷹的較量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鋼鐵雄心之艦男穿越記》更多支持!只是,身在高處,比常人知道得更多的戈林,他卻明白,跟在元首身邊的那個美得挑不出毛病的女人,她根本就不是人!

一想到德國被一個“不是人”的女人暗中操縱着,戈林就感到不寒慄。

幾乎在同一時間,在英國倫敦的海軍大樓裡,另一位大人物也在陰着臉,聽着收音機裡的廣播。

今晚的“現場直播”,德國人囂張無比地通過無線電廣播電臺,對英國也進行了同步的英語廣播,讓英國人民“共享”戰爭的“喜悅”。

臉色比戈林還難看的丘吉爾,陰着臉聽着那臺從德國進口的收音機播放廣播,丘吉爾很想把面前的德國產的西門子收音機砸了。這幾年來,正是德國人有意地對英國進大規模的晶體管傾銷,幾乎將整個英國的電子管行業逼死。結果戰爭暴發後,來自德國的晶體管來源被中斷,前線因爲戰爭損耗需要補充新的電臺時,卻鬱悶地發覺,本國的工業力量居然無法及時提供相應的電臺,甚至連更差的電子管電臺的產量都嚴重不足,以至於不得不花大力氣從美國進口“落後”的電子管電臺,這中間的鬱悶可想而知。

更讓丘吉爾憤怒的是,在戰爭暴發前三個月,德國方面假裝要將晶體管制造技術賣給英國人,雙方進行了一系列的商業談判。結果德國人在拿到首付之後,戰爭就暴發了,然後自然就沒有然後。在電子行業方面。英國政府是被德國人狠狠地玩了一把。

丘吉爾一邊陰着臉,聽着廣播裡傳出的經過“藝術加工”後的戰場報道,一邊看着前方發回的無線電通訊情報。挪威海的戰場上。英國艦隊和德國艦隊的“老鷹抓小雞”的遊戲還在繼續進行中,只顧埋頭逃竄的英國主力艦。現在一心只想熬到明天,再回頭作戰,雙方目前的交火,主要都是座下機動靈活的小型艦隻間的糾纏。

仗着夜戰技術上的優勢,到目前爲止德國方面在這種小衝突佔着絕對的上風,已有兩艘驅逐艦被擊沉,多艘戰艦受到輕重不一的傷勢。爲了保存實力,英艦已放棄了這種不利條件下和德艦進行夜戰的想法。輕型艦隻現在也和主力艦一般。只顧埋頭逃竄。

“皇家海軍已失去了主動求戰的精神了!”

丘吉爾在心裡長嘆道。

他現在能做的,就只能是協調空軍部門的人,命令他們做好出擊的準備,一旦天明,就派出轟炸前往戰場支援。由於交戰的戰場離陸基機場太遠,“短腿”的噴火和颶風戰鬥機都無法飛臨戰場提供防空支援,能出動的只是威靈頓轟炸機之類的攻擊機。

“天佑吾皇!”

丘吉爾在心中暗暗祈禱着。隨着對薩菲羅斯教關注度越來越高,丘吉爾現在也越來越相信有“非人類”的力度,摻入了這場戰爭中,畢竟在這場戰爭的過程中。違反“常識”的事實在發生得太多了。

現在已是凌晨六點,透過窗戶望,天空依舊陰沉沉的。離太陽從海平面升起,差不多還有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丘吉爾稍感幸運的是,這幾天由於氣候惡劣的北歐,連續出現了幾個暖氣團,倒是不會象卑爾根之戰時那般是惡劣的雨加雪天氣,加上時間已是二月底,天亮要早得多。

凌晨六點十分,位於追擊中的德國主力艦隊後方約四十公里的海面上,齊柏林號航母和塞德利茲號航母正在轉變航向進行逆風行駛。準備放飛飛機。

根據昨天大陽升起的時間推斷,今天日出的時間大概會是在六點四十二分左右。不過地球是曲形的。起飛的飛機只要飛到天空,受到高差的影響。就可以提前看到東邊海平面下的太陽。

戰爭暴發前,德國海軍就極重視利用這點“高度差”的因素來搶時間,早早地就進行了相關的訓練。如今兩艘航母上燈火通明,甲板上人頭涌涌,一架架he112f型戰鬥機已被提到甲板上排列好,輔助人員正忙着起飛出擊前最後的準備工作。

由沙恩霍斯特號上傳來的情報顯示,正在前方“逃竄”的英國主力艦隊,正在也正在做釋放艦載機的準備工作,他們的想法和德方類似,也是想搶日出的時間差。所以德國艦隊方面這邊針對性地將第一波放出的飛機全部設定爲戰鬥機。

德國艦隊中擁有五艘航母,但真正的戰鬥航母只有兩艘,最大速度達到三十一的節的兩艘齊柏林級航母,可以伴隨主力艦隊一起執行追擊作戰的任務。而用商船改造過來的三艘護航航母,最大速度只有二十三節左右,由於速度的差距,經過一夜的“狂奔”,其已被在拉在距主力艦隊約百公里外的更遠處。

護航航母速度太慢,無法伴隨主力艦隊同步行動,這是德國海軍最頭痛的問題。爲此在戰術運用上不得不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昨夜德國艦隊炮擊納爾維克港時,這三艘護航航母就曾提前一步“退場”向西行進以搶時間。

現在那三艘護航航母,此刻同樣也正在做放飛飛機的準備工作。因爲速度差距而拉在後他們,身邊僅有魏瑪共和國時代建造的四艘老式800噸級驅逐艦在護航。昨夜追擊戰時,林漢不惜冒着暴露的危險,一路過來不斷地“掃蕩沿途航線上的潛艇,就是爲了保證這三艘拉在後方的護航航母的絕對安全。也因爲這個作法,“失聯”的狀態,敏銳地嗅出了德國主力艦隊正朝其猛撲過來的危機。

六點二十分,齊柏林號和塞德利茲號航母上,各放飛了十二架he112f型戰鬥機,位於後方更遠處的三艘護航航母。也分別放飛了四架he112f型戰鬥機。

前面的英國海軍總共僅有三艘航母,而且載機量都很小,三艘加起來僅有八十架。勉強超過一艘齊柏林級,第一波的三十六架戰鬥機要壓制這些落後航母上起飛的老舊飛機已綽綽有餘。

“想開最好的戰鬥機嗎?來海軍吧!最好的飛機是海軍的。海軍纔是最好的飛行員誕生的搖籃!”

駕駛着新式的he112f型從甲板上起飛時,嘴裡還套着牙套的法夫尼爾上尉有些得意地在心裡哼着海軍航空兵學校的“徵兵廣告臺詞”。返回國內修整的日子裡,他這位海軍的王牌飛行員,駕駛着最新裝備的he112f型戰鬥機到空軍的地盤上去“踢館砸場”。

在基爾,法夫尼爾駕駛着最新式he112f型,和空軍那邊的王牌加蘭德駕駛着的he100c型,進行了多次的模擬空戰,最後法夫尼爾上尉以極無恥的方式獲得了空戰的勝利。

勝利的原因。不是他在六點鐘方向長時間咬死對手取得“擊墜”,而是對手沒有油了!

航空技術發展到現在,從he112發展出來的he100戰鬥機,如今其性能和he112相比,已有了不小的區別。

he100,從一開始就定性爲前線戰鬥機,是空優型格戰鬥機,爲了獲得更高的推重比以取得更大的爬升率,該機載油量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裝備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爲700公里——比起歷史上同期僅有600公里航程的bf109e型,這種航程已經夠讓空軍淚流滿面了。

he100從一開始使用的就是奔馳公司生產的db601系列液冷式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和歷史上的同期產品相比相差無幾:使用燃油直噴系統。而且沒有安裝中冷器。

二戰德國的航空發動機的發展過程中,其在點亮科技樹上,也走過不少的彎路。

燃油直噴系統無比先進,卻過於先進了。帶來的好處是做負g機動時飛機不會斷油,同等條件下,其發動機馬力比使用傳統的浮子化油器大百分十到十五。

這個系統也是後世無數“德棍”yy德國武器多麼先進的高氵朝點之一。但那些德棍們卻忽視了一件事:其實同時代英美也有類似的技術,甚至這個技術本身就是德國從美國引進的。

而燃油直噴系統也有一堆的不足之處:燃油直噴技術,其實是要發展六十年代後的“電噴”時代後,纔敢說真正地成熟。過早的使用這種技術。最大的不足就是會極不省油,富油燃燒問題過度嚴重(就是燃燒不完全的意思)。同時會造成一個極惡劣的後果:火花塞結焦。

歷史上1943年後,德國國內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停不前了接近兩年。最大的因素就是被火花塞結焦這個問題折騰得死去活來。一直戰敗爲止,德國的戰鬥機始終都無法用上2000馬力的發動機,而這個因子其實早在他們使燃油直噴供油系統時就用下了——而同一時期,英美方面一大票的兩千馬力甚至兩千五百馬力的戰鬥機早就滿天飛了。

加上德國的db601發動機始終沒有設置中冷器,這個缺陷導致氣缸氣壓上不去,燃燒室進氣量不足的問題,更令火火塞結焦的毛病雪上加霜。

在穿越前,林漢在“空軍之翼”的論壇上,看到過一個id名爲“glen”的軍迷發燒友詳細討論過這個問題,受其影響,非常清楚德國發動機開始過程所走的各種彎路和錯誤。

不過在穿越後,在db601發動機的的開發過程中,他卻沒有過早地糾正這個錯誤。

在林漢看來,使用一些“歪招”,特定的技術,在特定的時間,是可以取得不小的成功。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時代變化了,技術進步了,相關的觀念也要及時進行轉變。

穿越者最大的優勢之一,就在於他們能準確地把握好“觀念”轉變的節點。

早期型的db601發動機系列,馬力接近時,其重量和同時代的英國梅林發動機相比,重量要輕了近兩百公斤——這份重量恰好來自於中冷器。在燃燒室進氣壓不大的情況下。使用燃油直噴系統的db601發動機,產生的動力比重量更重的梅林要有優勢。當然,這份優勢隨着發動機的燃燒室的進氣壓越來越大。擁有中冷器優勢的梅林後勁十足,很快就趕上前者反超。

二者的評價。套用林漢的話:db601發動機只是開始時靠用“歪招”一時爽,而梅林發動機則是後勁十足。

德國目前的液冷發動機生產商有兩家,一家是著名的奔馳公司的db發動機系列,另一家則是老牌的發動機生產商ju摸尤莫系列。

林漢和漢娜從一開始就制定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

對於奔馳公司的發動機開發,早期他不做干涉,任由他們繼續使用“歪招”佔小便宜,使用燃油直噴+無中冷器的組合,注重富油燃燒。但在最新的db601n發動機服役後。林漢就果斷地下令停止這個系列的新產品的開發,要求其迴歸到加裝中冷器這條“正道”上來。

而尤莫公司的ju摸系列,則老實走英國路線。從一開始就是浮子化油器+中冷器的組合。英式梅林發動機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很重貧油燃油,發動機的燃油利用率極高,後世林漢看軍事節目時,介紹這一點時,軍事節目里居然聲稱一公升燃油,英式發動機的效率是德式發動機的五倍——當然,這個數據肯定是嚴重錯誤的,不過重視貧油燃油的英式發動機更省油卻是不爭的事實。

做爲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航程是極重要的指標。所以從一開始,林漢就將航空發動機定位使用浮子化油器+中冷器,燃油利用率高的尤莫公司的產品上。只是由於老牌尤莫公司生產推沓。相關發動機“跳票”嚴重,所以前期不得不使用奔馳的產品代替——歷史上德國這家公司的產品一直是以“跳票”、“斷更”而在德國聞名。

在林漢和漢娜的連續摧逼下,甚至派出委員長進行調查和處理了相關的失職人員後,海軍總算在二月份用上了期待以久的ju摸212c型發動機。該型發動機使用的是改良後的浮子化油器,加裝了隔斷器,解決了負g機動斷油的問題。和使用燃油直噴系統的he100不同,後者可以在爬升時囂張地做負g機動,而前者則多是採用螺旋爬升的方式,這也是同時代的噴火戰鬥機最愛用的爬升手段——受林漢這個不良穿越者的影響。其實he112根本就是德國版,加大了航程的噴火而已。

和he112相比。he100在急速爬升上擁有優勢,而he112f型的優勢而在於長時間的連續爬升。所以he100在空戰中多愛用直線爬升。而he112則採用不易被對手咬住的螺旋爬升。

因爲發動機的變化,原本是一脈而出兩款戰鬥機,現在空戰時的戰術手段已大不相同。

因爲搶軍費的原因,各國內部兵種間的矛盾向來都是在存在的,德國也不例外。法夫尼爾上尉拿到新飛機後,在休假期間就駕駛着新飛機去空軍的地盤上挑戰砸場。

加蘭德是德國空軍新出爐的王牌飛行員,而法夫尼爾則是海軍的王牌。兩個王牌間的對決會是怎麼樣的結果?

這個答案是:往往夜班都奈何不了誰。

不同的飛機擁有不同的戰鬥節奏。

兩個飛行時間超過一千五百小時,經驗豐富、技術相近精英飛行員,在空戰都想將對手拉入自己飛機的戰鬥節奏,同時避免自己的飛機被拉入對手的戰鬥機節奏。由此造成的後果就是雙方在不斷地糾纏中進行沒完沒了的兜圈子,只要不犯錯,誰也奈何不了誰。

當時,以滿油狀態出場的法夫尼爾和加蘭德在空中糾纏了半天,就是誰也無法將對手拉入自己的節奏中。最後雙方鬥了半天,法夫尼爾一直拖延對手的飛機沒油了,這才無恥且驕傲地宣佈自己勝利了——新式的he112f戰鬥機,不加掛副油箱的情況下,航程已高達900公里,比對手多出了一半。

六點三十五分。當東邊的天空現出一片魚肚白,太陽即將從海平面上升起時。天亮前就提前放飛飛機的英德國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就已經在空中相遇。

三艘英國航母上。總共只起飛了十二架戰鬥機,餘下的全是毫無反抗能力的劍魚攻擊機。而在漢娜和林漢的“地面”引導下。英機的位置更是一清二楚。

“我們可是在背對陽光的位置啊!”

朝英機所在的位置迎頭撲去時,法夫尼爾在心裡得意地想着,此時他所在的戰鬥機機羣和英機還有約有十五公里的距離。由於距離上的差距,由後方護航母航母上起飛的戰鬥機編隊,現在離他的位置還有幾十公里的距離。

就在這he112上的無電線通訊器突然傳出了來自航母空管的警告聲音。

“小心你的對手,對面的戰鬥機疑似新式的噴火戰鬥機!”

警報是來自漢娜和林漢的感知“掃描”。

去年十二月的挪威海戰結束後,在海上空戰中慘敗的英國海軍,再度強烈地要裝備新式的戰鬥機。這個要求在卑爾根之戰後方纔得到了滿足。

挪威海戰後。新任的艦隊司令官坎寧安上任時的幾個要求之一,就是要求海軍獲得更先進的海噴火戰鬥機。

直到卑爾根海戰後,損失慘重的皇家海軍,這才重新得到了國內國會的重視,其索要新式戰鬥機的要求得到了滿足。

到目前爲止,英國國內的噴火戰鬥機的生產線依舊沒有解決好。雖然新式發動機的技術開發方面,英國仗着百年的基礎科學的技術積累,不落於開了掛的德國,但受制各種國內各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在將技術變成生產力的過程中。依舊很不順暢。要滿足海軍航母二十來架艦載戰鬥機的要求,難也不是難事。

三艘英國航母上,總共搭載了二十架海噴火戰鬥機。皆是由海軍中最好的飛行員駕駛,其中一位正是參加了奇襲奧斯陸戰役的梅森上尉。奇襲奧斯陸之戰,英國海軍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對於英國海軍航空兵來說,這卻是一場皮洛士的勝利,大量參戰的優秀飛行員在行動中被擊落身亡,這批飛行小時上千的精英,都是短時間無法補上的巨大的損失。

身爲飛行時間接近兩千小時的精英飛行員,梅森上尉很輕鬆地就適應了新裝備海軍的海噴火戰鬥機。二月二十五日這天凌晨。他駕駛着海噴火戰鬥機從鷹號航母上起飛。

由於攻擊機速度慢而戰鬥機速度快,所以他的海噴火戰鬥機是在劍魚攻擊機放飛後方才起飛的。

這個位面。受中國之戰的影響,噴火戰鬥機的外型形態和歷史同期也大有區別。最明顯的變動就是其座艙變成了和噴火v代後相似的全透明可後視的氣泡艙蓋。以改善其後視性能(歷史上噴火iii前的噴火戰鬥機也沒有削平機背,後視性糟糕)。

由於林漢主持設計的he112戰鬥機,其外形和設計思路本就是嚴重借鑑了成熟期的噴火戰鬥機,所以梅森上慰駕駛的海噴火iii型戰鬥機其外觀上和he112f型驚人地相似,最大的區別僅僅是二者的塗裝不同——前者機頭漆成紅白色,而後者則是塗成醒目的黃色。

和德國艦隊不同,英國的專業戰鬥航母由於艦齡太老,速度本就不快,和用商船改造的航母復仇號相比速度相當,二者倒是可以一起行動。但這三艘航母的載機量都實在太小,扣除攻擊機後,滿打滿算加起來也只能搭載二十架海噴火戰鬥機。

海噴火和he112海戰型,目前英德國兩最好的戰鬥機,即將在挪威上空進行第一次的較量。()

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110章 南方和北方的變局第394 怒雷第489章 交易第457章 即將換皮的意大利第371章 沸騰的大洋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7章 空中支援第234章 情報和偵察第514章 資本的“愛國”第111章 長刀前夜第517章 敗像第488章 核平之花第241章 災難(下)第71章 排猶第300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195章 暗戰第331章 歐文斯殺女幹夫案第414章 死亡轟炸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129章 草包司令第2章 瓜分馬來第485章 六百萬噸的恐懼第528章 由歷史劇開始的新歷史第40章 投命狀第358章 丘吉爾與麥卡錫的“基情”第323章 十字路口中的美國第114章 臺爾曼的疑惑第6章 那一刻,小鬍子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79章 阿爾託利婭的狂想第434章 三見斯大林第262章 日落中的帝國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305章 法國天鵝的輓歌(3)崩潰的英國殖民體系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東南亞獨立運動的興起1第442章 跳大神從意大利開始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476章 合流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第367章 開戰在即第358章 丘吉爾與麥卡錫的“基情”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428章 神聖衝擊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123章 兩湖第313章 新中國1940(1)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52章 分娩第507章 第二次核擊第360 英德修好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133 魔改後的空軍和海軍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12章 降臨(上)第399章 沒有家的海盜第516章 即將變革的日本第341德國修正主義的誕生求點贊第207章 煩惱中的斯大林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326牛咬雞1第一更第119章 紅色軸心第171章 城盡是公卿骨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87章 林漢很忙(3)第291章 北歐戰役的尾聲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20章 低空流氓空戰第216章 三巨頭會議與五方會談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第464章第341德國修正主義的誕生求點贊第124章 戰長沙第320章 衆矢之敵的法國海軍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軍發展計劃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464章第200章 空中絞肉機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201章 蘇德同盟的可能性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280章 斷箭第481章 大地震中的日本第212章 中、德戰爭準備第244章 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444章 信仰崩潰的基督世界第286章 連鎖反應第130章 九江戰役第85章 林漢很忙(1)第329章 斷絃(下)第69章 小鬍子上臺第525章 中東格局
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110章 南方和北方的變局第394 怒雷第489章 交易第457章 即將換皮的意大利第371章 沸騰的大洋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97章 空中支援第234章 情報和偵察第514章 資本的“愛國”第111章 長刀前夜第517章 敗像第488章 核平之花第241章 災難(下)第71章 排猶第300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195章 暗戰第331章 歐文斯殺女幹夫案第414章 死亡轟炸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129章 草包司令第2章 瓜分馬來第485章 六百萬噸的恐懼第528章 由歷史劇開始的新歷史第40章 投命狀第358章 丘吉爾與麥卡錫的“基情”第323章 十字路口中的美國第114章 臺爾曼的疑惑第6章 那一刻,小鬍子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79章 阿爾託利婭的狂想第434章 三見斯大林第262章 日落中的帝國第401章 夏威夷淪陷第305章 法國天鵝的輓歌(3)崩潰的英國殖民體系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東南亞獨立運動的興起1第442章 跳大神從意大利開始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476章 合流第258章 不能留,不能戰,不能逃第367章 開戰在即第358章 丘吉爾與麥卡錫的“基情”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428章 神聖衝擊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123章 兩湖第313章 新中國1940(1)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52章 分娩第507章 第二次核擊第360 英德修好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133 魔改後的空軍和海軍第217 列寧格勒陰謀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12章 降臨(上)第399章 沒有家的海盜第516章 即將變革的日本第341德國修正主義的誕生求點贊第207章 煩惱中的斯大林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326牛咬雞1第一更第119章 紅色軸心第171章 城盡是公卿骨第31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87章 林漢很忙(3)第291章 北歐戰役的尾聲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20章 低空流氓空戰第216章 三巨頭會議與五方會談第105章 醉倒的林漢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第464章第341德國修正主義的誕生求點贊第124章 戰長沙第320章 衆矢之敵的法國海軍第261章 面目全非的日本海軍發展計劃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464章第200章 空中絞肉機第317章 進擊的日本聯合艦隊(2)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201章 蘇德同盟的可能性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280章 斷箭第481章 大地震中的日本第212章 中、德戰爭準備第244章 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444章 信仰崩潰的基督世界第286章 連鎖反應第130章 九江戰役第85章 林漢很忙(1)第329章 斷絃(下)第69章 小鬍子上臺第525章 中東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