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黑暗的心理

早在數天前,隨着英法聯軍在比利時的戰局日漸惡化,英國人就開始制定將遠征軍從通過港撤退,跳出德國人包圍圈的“發動機行動”。

但是十八日這天,德國海軍的奇襲行動,直接將還未來開始工作的“發電機”打打碎。

十八日這天,白天的空戰行動以英法空軍的慘敗而告終,戰敗不利的消息,當天晚上就通過德國對英廣播傳遍了英倫三島。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地區的窘迫,現在的英國已不是什麼秘密。

而在丘吉爾到海軍總部大樓開會拍板前,他的幕僚向他出了一個主意:

“如果不能按計劃撤出大軍,那十幾萬遠征軍全軍覆沒的話,未來的日子裡,大英帝國的國民將很難再支持國家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

“如果大英帝國就這樣狼狽地退出戰爭,那麼我們將永遠地失去一切。”

和歷史同期相比,如果英國的局勢要惡劣百倍。在中亞,蘇聯紅軍現在已佔領了整個阿富汗,將觸伸進了巴基斯坦。而在印度半島東側,來自中國的解放通過半年的“步步爲營”,硬是一點一點地將公路修到了印緬邊境。而在這長達半年的“步步爲營”的作戰中,整個緬甸北部已完全被中國控制,南部地區則被大量滲透。現在大英國帝國在緬甸的控制區域,僅止於靠近沿海的幾座“節點”型的大城市。

五月份,有消息傳說,緬甸國內從前象狗一樣聽話的幾個土著軍閥,現在正在紛紛搶着抱的“大腿”,其背叛大英帝國,另投新主子已上板上釘釘的事。有消息說。中國方面準備按“民族自治”的方式,讓緬甸的這幾個軍閥各自獨立建國。繼1936年失去中國之後,英國在亞洲的另一塊殖民地緬甸也即將撤底失去。

而日不落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半島,中蘇兩國經過半年的努力,一東一西。也已將觸手伸到了印度。

至於在西亞戰爭,土爾經過兩個月的戰爭,土爾其在幾十萬蘇聯紅軍的打擊下損失慘重。雖然在戰爭的過程中蘇聯紅軍也損失不輕,但土爾其人的糟況更加糟糕。由土爾其方面傳來的消息,土爾其人已準備屈服,答應蘇聯人提出來的將海峽通道兩側的數十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蘇聯,以及允許蘇聯在土爾其建立軍事基地的條件。

西歐的戰爭纔剛剛開始,可是大英帝國在全世界的殖民體系,現在已七零八落。即將完蛋。

現在的英國,套用一句俗語來說:已經快要到了沒有什麼可以輸的地步了。

按理說,大英帝國應當現在就和德國講和,然後回過頭去處理已火燒眉毛的印度危機。但現在的英國政府高層非常清楚的一點是,即使只是針對中國和蘇聯,英國陸軍也無法保佑能在印度地區的衝突中佔得便宜。更重要的一點是,英國政府受到了美國人的鼓動,或者說壓力。

大英帝國的上層很清楚一點:現在就在德國人停戰講和。哪怕是希特勒守諾,雙方不再有戰爭。但光靠英國自己,也依舊無法戰勝中蘇兩國的聯手。

中國有四億五千萬人口,蘇聯也有一億八千萬人口,和這兩個國家的戰爭,哪怕只是針對一個,英國也沒有自信能佔多少便宜。更何況是兩個。

現在就和德國講和,大英帝國還是會完蛋。

英國人唯一的希望,就晃把美國拉進戰爭,讓美國人“幫”他們解決中蘇德三國。而英國政府唯一的機會則是:在解決中蘇德三國的過程中,美國人自己也損失慘重。和中蘇德三國一起倒下,然後“攪屎棍”英國就有機會了。

以丘吉爾爲首的英國政府心中的那點小九九,美國政府怎麼會看不出來。但是,現在的美國總統加納,是被美國國內各方的財閥捧起來的。財閥們需要美加插手戰爭,需要美國下場,需要美國大規模地武裝,大規模地軍備,還有大規模地參戰。

在丘吉爾的第三次華盛頓之行時,以仙人掌加納總統爲首的美國政府,給英國人開出了一劑能“救命”的虎狼之藥。

藥方就是:繼續和德國人的戰爭,等美國政府理清了國內的反戰聲音後,美國就將加入戰爭,和大英帝國並肩作戰。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之下,英美兩國的政府也越來越狂刷下限。

十八日榜晚,丘吉爾去海軍大樓開會前,其有意地就將敦刻爾克地區的狀態和白天的戰報通過全國廣播告訴英倫三島的平民。

然後,象歷史上一樣,大量地民用船隻就在七點後開始在靠近海峽一側的沿海聚集,尤其是離敦刻爾克最近的多佛爾地區,更是船隻雲集。大量地平民自發地組織起來,準備冒險突破德軍的封鎖衝到敦刻爾克去搶救遠征軍。

英國政府高層所以這麼做,則是出於一個極陰暗的心理:如今的德國海軍,已經控制了敦刻爾克的地區的部分制海權,而英法聯軍方面,他們經過一天的苦戰,勉強佔領了靠近海峽側的一段約十公里長的海岸線。即使沒有得到敦刻爾克這個港口,但是通過這段海岸線,只要有小船能靠岸,還是能撤出一部分的軍隊——只是數量不會太多。

雖然這段海岸線並非良港,人口吞吐量有限,但目前英國悲慘的局面,能多撤出幾年人也是好的。

比起撤走處於困境中的軍隊,英國政府真正陰暗的想法在於:將前線的消息透露給民間後,大量的國民出於愛國熱情,自發組織大量的私人船隻參予此次救援行動,而在那一帶的德國海軍必然在這過程中出手攔截。

屆時,那海岸線的外海將成爲一個可怕的屠宰場。大量自發組織救援的平民屆時將死傷慘重。

有戰爭就有死亡,死亡產生了仇恨,仇恨加劇了戰爭。丘吉爾和他的幕僚們心中黑暗的想法就是:在這種民間“自發”的救援過程中,必然遭受德國人阻攔。屆時會有大量的“平民”傷亡,然後只需國家機器稍作宣傳,很容易就可以向民衆描繪出一個可怕的場景:英吉利海峽上發生了一場可怕的屠殺,成千上萬的平民浮屍海上漂浮。

到時候,來自民間的“復仇”的聲音,將撤底地壓倒“求和”的聲音。讓大英帝國能在這場戰爭賭桌上繼續“賭”下去。

歷史上,爲了保護英軍破譯恩尼格密碼的真相,丘吉爾可以犧牲一個考文垂,在事先知情的情況下,卻任由其被德國空軍狂轟濫炸。而這個位面,爲了民衆能夠繼續支持戰爭,丘吉爾也毫不猶豫地將“愛國”的英國平民送上了祭臺。

那段被英法聯軍勉強控制制的海岸線,其外海的海路並不好走。白天的空戰中,在德國空軍的戰鬥機的掩護下。德國人用飛機在這裡空投了大量的水雷。而凌晨奇襲敦刻爾克的戰鬥中,跟隨奇襲艦隻而來的德艦中,也有兩艘佈雷艦在敦刻爾克外海佈下大量的水雷,雖然事後有一艘佈雷艦在布完雷撤出的過程中被英國海軍的魚雷艇奇襲擊沉,但德國人還是完成了他們的戰術任務。

丘吉爾從海軍那兒得到的情報知道中,德國人投下的水雷極有針對性。十八日白天的戰鬥中,英國海軍從海上了撈起了少量的漂浮的水雷,檢查後卻發現。這些水雷大部分可以用“粗製濫造”的便宜貨來評價,工藝極其落後。幾乎談不上什麼科技含量。

除了少量是針戰艦和大型艦隻而佈設的水雷外,大部分的水雷,都是總重在二十公斤以下的漂雷。

這些輕型漂雷,用來炸戰艦或大型艦隻明顯威力嚴重不足,但用來對付那些民間民用的,百來噸級甚至幾十噸的小舢板。卻綽綽有餘。

事實上這些水雷就是針對百噸以下的小舢板準備的。

來自未來的林漢和漢娜,非常清楚歷史上的發電機行動是怎麼回事。英國人能在數天內成功地將三十幾萬英法聯軍撤出敦刻爾克,離不開大量的民衆自發組織的民用船隻地冒死行動。

歷史上由於德國空軍的反覆轟炸,敦刻爾克的港口設施破壞嚴重,撤退用的船隻噸位稍大就極難靠岸。只能靠大量的小型船隻中轉。此外還有大量民間自發組織的輕型民用船在多佛爾和敦刻爾克之間來回跑,老鼠搬家般地一次將上百人的部隊一點一點地撤出敦刻爾克。

歷史上的發電機計劃能夠成功,完全是英國上下“全民參予”的結果。

知道這段歷史的漢娜和林漢,哪裡可能給英國人“再現”一次奇蹟的機會。早在戰爭前,漢娜就下令海軍部專門開發了這種便宜至極的輕型漂雷。

這些體積小,重量輕的小水雷,殼體材料皆是用木頭製造,而其裝藥通常只有十五公斤。由於體積小,重量輕,一艘數百噸級的佈雷艦可以輕鬆地搭載上千枚,很容易就在海上拉出一條巨大的封鎖帶來。

雖然這種輕型水雷存在威力過小,極易掃除的缺點,其技術水平大概也是五十年前的產品差不多。但是優點卻是製造容易,成本低廉,極易大量生產,也極適合在緊急情況下大量佈設。

對付這種老式落後的漂雷極易排除,英國人只需派出掃雷艦,帶上掃雷籬之類的設備就可以象掃地一樣大量掃除。但是這需要時間,也需要擁有制海權。

時間,英國人沒人,後者,則要問問象釘子一般釘在這兒的德國海軍同不同意。

對於漢娜和林漢來說,這種編號爲s水雷的產品,只要他們能阻礙英國民間救援船一個晚上就可以達到設計的戰術目的了。

天黑之後,德國空軍還在繼續出動,通過空投的方式,在英國人控制那段海岸線外,投下更多的s水雷。

當晚十點整,在倫敦泰晤士河河口和多佛爾港兩處,英法兩國集結了兩艘巡洋艦,十五艘驅逐艦,三十餘艘魚雷艇,一起駛向敦刻爾克。而在更早之前,法國方面也從本土港口派出了一支由一艘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十餘艘魚雷艇組成快速艦隊提前出發,沖和英國人相同的目標。

而跟在這些艦隊後面的,是數量超過六百條的大小各類民用和半軍用船隻。從私人遊艇,警用巡邏艇到小漁船皆用,大部分都是噸位在百噸以下的“小舢板”。

發電機行動開始了。

戰鬥依舊是先從空中開始。在艦隊出動前,一批老式劍魚攻擊機就帶着火乍彈出擊,目標正是故意坐沉在敦刻爾克淺水灘上的那兩艘老式的前無畏艦。不撤底摧毀這兩艘前無畏艦,即使英法聯軍重奪敦刻爾克港,也依舊無法利用。更重要的是,被英陸上英法聯軍佔領的那一段海岸線,有近一半都在這兩艦的艦炮射程範圍內。

白天的空襲中,英國空軍使盡一切手段想要攻擊這兩艘前無畏艦,但是在德國空軍的有效攔截下,只有少量飛機能飛臨上空投下火乍彈,但效果極差。而派出的攜帶魚雷的劍魚攻擊機在發動攻擊時卻鬱悶地發現了兩個問題。

一是海水漲潮退潮問題,那兩艘老式的前無畏艦故意衝灘擱淺在海灘上,退潮時整個艦身吃水只有一兩米,空投的魚雷直接栽進水底。

第二是他們的停的位置“太好”,邊上還有三艘“不要”的改造商船一同衝灘擱淺,成爲其天然的防雷屏障。少量好不容易趁着漲潮機會突破德機攔截的劍魚在逼近時方纔鬱悶地發現自己很難找到發射魚雷不受阻礙的射角。

所以英機的白天空襲除了炸傷了一艘本就故意衝灘擱淺的改裝商船外,並沒有達到戰術目的。所以九點四十分,英國空軍從多佛爾起飛了兩個波次各十二架劍魚攻擊機,準備低空突破轟炸這兩艘前無畏艦,除此之外,參予這次行動的還有威靈頓中型轟炸機,以及剛研製投產不久的“英俊戰士”夜間戰鬥機。

求點贊,順便告訴讀者一些事:我的作者帳號被起點鎖死了回覆的功能,你們給我發訊息寫信,我收到了,但無法回信,因爲被點娘鎖住後臺的回信功能了

ps:??求點贊,順便告訴讀者一些事:我的作者帳號被起點鎖死了回覆的功能,你們給我發訊息寫信,我收到了,但無法回信,因爲被點娘鎖住後臺的回信功能了

第392章 遲到的海盜和惡婦第458章 羅馬假日第150章 金陵春第491章 美國VS世界第264章 宗教侵略第98章 扎啊扎絲,扎啊扎絲.......第251德國艦隊中的日本來客第7章 林漢的咆哮第355章 窮兵黷武的美國人第515章 死亡之島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13章 降臨(下)第71章 排猶第238章 致命的敵前轉向第325章 兵分兩路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18章 天使離人最遠,魔鬼離人最近第362章 戰艦少女和共濟會第48章 海上大劫案2第182章 戰爭之王第350章 荷蘭大餐第303章 法國天鵝的輓歌(1)第90章 《倫敦條約》第417章 美國海軍致命的失誤第266章 長弓行動(上)第445章 火刑架第377章 宣戰第455章 英德結盟的開始第310章 破碎的發電機第138章 目標:日本天皇免費孔乙己周伯鶸版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186章 最憋屈的戰爭第187章 祈禱吧,赤誠號,加賀號!第29章 羣魔亂舞第3章 未雨綢繆第57章 黑名單上的人第459章 莫妮卡的危機第416章 順風順水第233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下)第280章 斷箭第113大權獨攬第259章 落幕第308章 章誰能拯救你,高盧雞(4)第90章 《倫敦條約》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528章 由歷史劇開始的新歷史第255章 決戰卑爾根第433章 美國.聖戰第338章 刺殺希特勒第312章 日不落帝國的攪屎能力第447章 即將反擊的美國人第81章 重返舊金山第415章 攔截第327章 牛咬雞(2)第370章 折翼第212章 中、德戰爭準備第425章 連鎖反應第513章 戰爭與和平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371章 沸騰的大洋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502章 核武時代第473章 雙簧最終章悲劇與喜劇完本流氓控制下的中東戰爭第157章 劍拔弩張第423章 大新聞第161章 燃燒的租界第313章 新中國1940(1)第326牛咬雞1第一更第380章 開掛的日本人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188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198章 全面抗戰第99章 雙面間諜第493章 另一場閱艦式第173上海上空的野鴨大屠殺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62章 進軍華盛頓事件(1)第415章 攔截第166章 送上門的大禮第178章 沒有炮黨的中國第183章 箭在弦上第493章 另一場閱艦式第481章 大地震中的日本第518章 星條旗上少顆星第441章 上帝是馬列第138章 目標:日本天皇第15章 融合與分離(下)第470章 阿爾託利亞在亞洲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國第101章 泥轟無慘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286章 連鎖反應
第392章 遲到的海盜和惡婦第458章 羅馬假日第150章 金陵春第491章 美國VS世界第264章 宗教侵略第98章 扎啊扎絲,扎啊扎絲.......第251德國艦隊中的日本來客第7章 林漢的咆哮第355章 窮兵黷武的美國人第515章 死亡之島第192章 刺殺丘吉爾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13章 降臨(下)第71章 排猶第238章 致命的敵前轉向第325章 兵分兩路求推薦票本週裸奔狀態就靠推薦票上榜了第18章 天使離人最遠,魔鬼離人最近第362章 戰艦少女和共濟會第48章 海上大劫案2第182章 戰爭之王第350章 荷蘭大餐第303章 法國天鵝的輓歌(1)第90章 《倫敦條約》第417章 美國海軍致命的失誤第266章 長弓行動(上)第445章 火刑架第377章 宣戰第455章 英德結盟的開始第310章 破碎的發電機第138章 目標:日本天皇免費孔乙己周伯鶸版第235章 誰是獵物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186章 最憋屈的戰爭第187章 祈禱吧,赤誠號,加賀號!第29章 羣魔亂舞第3章 未雨綢繆第57章 黑名單上的人第459章 莫妮卡的危機第416章 順風順水第233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下)第280章 斷箭第113大權獨攬第259章 落幕第308章 章誰能拯救你,高盧雞(4)第90章 《倫敦條約》第294章 決定世界命運的十字路口第528章 由歷史劇開始的新歷史第255章 決戰卑爾根第433章 美國.聖戰第338章 刺殺希特勒第312章 日不落帝國的攪屎能力第447章 即將反擊的美國人第81章 重返舊金山第415章 攔截第327章 牛咬雞(2)第370章 折翼第212章 中、德戰爭準備第425章 連鎖反應第513章 戰爭與和平第446章 意識形態上的戰爭第371章 沸騰的大洋第346章 紛亂的歐洲第502章 核武時代第473章 雙簧最終章悲劇與喜劇完本流氓控制下的中東戰爭第157章 劍拔弩張第423章 大新聞第161章 燃燒的租界第313章 新中國1940(1)第326牛咬雞1第一更第380章 開掛的日本人第285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203章 藍色13傳奇第188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198章 全面抗戰第99章 雙面間諜第493章 另一場閱艦式第173上海上空的野鴨大屠殺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62章 進軍華盛頓事件(1)第415章 攔截第166章 送上門的大禮第178章 沒有炮黨的中國第183章 箭在弦上第493章 另一場閱艦式第481章 大地震中的日本第518章 星條旗上少顆星第441章 上帝是馬列第138章 目標:日本天皇第15章 融合與分離(下)第470章 阿爾託利亞在亞洲第430章 上帝不再保佑美國第101章 泥轟無慘第230章 不一樣的二戰格局第177章 危機四伏的日本第286章 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