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鴨蛋王
朝廷是什麼德行,不對,官僚是什麼德行,別人不知道,趙元楷自己還不知道嘛!
要是有人讓他掏錢去投連影子都沒有的項目,自己二話不說也就三個字。
叉出去!
所以這世道真正做事的人,至少一開始都是要自己投入資金與時間的。
甚至你真弄出好東西有廣闊利益了,接下來就要看你的後臺硬不硬,手段高不高了。
否則下到小吏,上到世家,中堅還有官僚,那是誰見到了都恨不得伸一把手來啊。
所以就算有工匠弄出什麼好東西,這時代也藏着掖着,不敢拿出來示人,只能偷偷用。
這導致如果有誰讓自己投錢到沒影子的什麼技術裡,肯定給他一個大耳刮子。
投在這裡,還不如投入平康坊南曲院子裡找個可人小娘子春宵一刻,至少有回味。
趙元楷看了看李泰,哦!
是聖人最喜歡的嫡子之一,那沒事了,一切爲了抗蝗嘛!
“越王您的意思我懂了,但這人工孵蛋真能成?或者需要研究多久時間!”趙元楷道。
說實話,趙元楷是真正有幾分幹活能力的,所以別看李泰張張嘴就說什麼人工孵蛋,但是真知道要把這技術實現,絕對不會是件容易的事。
“找人不斷嘗試也就是了!”李泰看向趙元楷坦然道,
“給我找一批會製作地火的匠人,幫我製作孵卵道具。
然後收購大量鴨蛋,準備好燃料,柴火怕不好控制溫度,所以最好是炭火。
你把這些全部都準備好,需要幾天的時間?”
“工匠和炭火可以聯繫將作監調度一部分過來。
司農寺需要農具,時常跟將作監打交道,要這點東西倒不是什麼難事。
倒是鴨蛋需要去問問典牧署有沒有,如果沒有,我會去民間收購。
只是如今蝗災鬧得人心惶惶,怕一時間不好收集!”
趙元楷略有幾分難爲道。
李泰聽這傢伙的話忍不住翻白眼,你都投靠過來了,在這時候表什麼難!
深吸一口,李泰耐下性子道:
“辛苦趙少卿了,如今蝗災肆虐,對阿耶來說,能否抗蝗纔是司農寺的第一要務。
你我二人與竇司農不同,都堅信世無蝗神,想要抗蝗終究還是要落到人的身上。
你我共同攜手,我負責規劃方向,你負責具體實施,唯有各盡其能,才能解決這蝗災!
當然,這抗蝗畢竟是與天災相抗,其中的艱辛,我自然是明白。
若失敗了,想來成年前我未必再有實踐農事爲阿耶分憂的機會。
到時候就祝先生前程高遠吧。”
趙元楷聽到李泰這麼說話,頓時反應了過來,李泰是有退路的,但自己有嗎?!
自己爲什麼要毫不猶豫的在李泰這變數出現時投過來,還不是因爲在司農寺被竇靜逼得。
自己抓住李泰這機會是爲什麼,是爲了李泰嗎?
不是!
是爲了自己這身司農少卿官服啊!
“下官明白了!一應事務後天,不!明日下官就全部準備好!”
趙元楷咬牙道。
官僚爲了什麼東西的時候動力最大,自然是爲了自己官位的時候。
趙元楷已經想明白了,自己必須要做出成績。
自己做出成績不是爲自己能獲得多少功勳,而是要自己能繼續在司農寺裡面站穩腳跟。
只要竇靜抗蝗失敗,但自己成功了,這就是無可爭議的功勳。
李泰看着趙元楷總算是動力滿滿,心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世道自己也想用那種道德高尚,才能無雙的傢伙,但那些傢伙看不上自己啊。
趙元楷……將就着用吧。
李泰對白鶴道,“白鶴,從庫房中取金160兩,送到趙少卿手上,作爲前期費用!”
“用不了這麼多,用不了這麼多!”趙元楷聽到李泰的話語,連忙搖手說道。
“拿着吧!”李泰道,“趙少卿,你我同舟共濟,解決抗蝗之事才正道。
而既然想要解決這問題,總不能還讓你來掏這錢吧。
畢竟有這錢,你辦起事情來才順當!”
李泰現在纔拿出這錢來,是因爲要先讓趙元楷認清楚形勢。
否則自己前腳跟給錢,後腳跟他就貪墨了100金,結果東西研究不成功了,那自己怕不是要被害死。
趙元楷此刻給李泰連連鞠躬,擁有了這筆錢,至少做起事情來自然會順利的多。
趙元楷把裝着金子盒子放在身前,拍馬就向典牧署方向衝過去。
拖什麼拖,拖延下去自己這身官服可就要沒了。
這時候的趙元楷可謂精力滿滿。
“大王您倒客氣,一下子便給了這麼大一筆錢財,平時的您可捨不得這般花銷。
這些金子,可是您這些年來好不容易攢下來的!”
白鶴看着趙元楷走遠,皺皺鼻子說道。
“那你還現在才說!孤可是心痛得很!要不追回來?”
李泰捂住良心,一臉痛樣!
“能追回來?”白鶴聽到李泰的話語兩眼發亮。
“怕是不能了!”李泰搖頭道,
“我跟趙少卿兩人商議的事情,你將其精簡一下。
將其列出提綱,最好裡面的內容能寫在一張紙上,用甲乙丙丁列題抄錄下來。
一式兩份,不,三份。
給我留一份,趙少卿一份,另外一份留在司農寺備案,明白了嗎?”
白鶴原本還在生氣李泰捉弄自己,但聽到李泰這話,倒是點頭表示知道了。
“160兩黃金的事情要寫上嗎?”白鶴聽到李泰的話語不由道。
“當然要寫上!”李泰認真道,“不寫上,朝廷怎麼知道我出了大血,還有算借的!”
白鶴呵呵呵的笑了笑,倒開始認真提筆,把這些事情都一一記錄下來。
說實話,用自己的錢做公家的事情,在封建時代其實挺忌諱的。
但誰讓自己這一筆錢的作用是用來研究孵蛋技術,而不是收買人心,頂多算是擦邊球。
說到底,還是自己老爹是李世民,只要自己不去碰兵權,那對自己的容忍度應該挺高的。
甚至就算是自己去碰兵權了,自己也不可能奪下李世民的兵權。
因爲唐朝是府兵制,能去打戰的少說也是富農,數量最多的就是隴西跟京畿道附近百姓。
最讓人頭疼的就是隻要是隴西京兆這兩個地區的府兵都跟着李世民去打過戰,而且每場戰爭都贏了,這讓絕大多數的有功將校都是李世民提拔上來的,形成了軍功集團。
而玄武門之變從某種本質上就是李淵以爲自己是皇帝就能爲所欲爲,把李世民打天下的軍功集團當做NPC,以爲自己通過權謀與調度就能把李世民麾下殺胚給拆解了。
但事實卻是隻要李世民願意,李淵深刻體會了一把連身邊近衛都是李世民的人的無奈。
沒辦法,任何軍制最怕的就是遇到常勝不敗的BUG。
像是軍功爵制遇到一戰刷滿軍功的白起一樣,唐代的府兵制遇到得就是李世民。
所有府兵都知道跟着李世民打能贏,而幾乎所有軍官又是李世民一手把他們提拔起來的。
所以有武德這麼充沛的父皇,李泰熄滅了武力奪取政權的道路,不是不想,是真做不到。
“該安排的都安排了,無論如何要先等人工孵卵技術弄出來再說!”李泰眯着眼想到。
當然,對於李泰與竇靜兩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很快就在朝堂上爆發了。
因爲幹勁滿滿的趙元楷第二天就把人員場地和材料給搞定了。
只是這過程稍微粗糙了一點,能用錢砸的用錢砸,能講人情的講人情。
這麼高的效率,自然會帶來些負面影響,他一擲千金的姿態,幾乎馬上就被聞風奏事的御史知道了。
然後御史們很快就發現這些金子來自八歲的越王,那一瞬間就彷彿是鯊魚聞到了血腥味,這一批的御史便是撲了上來。
哪怕知道越王才八歲想來不會結黨營私,但無論怎麼說,這160兩金子的事情,說不清楚,那就是李泰的問題。
還好李泰在司農寺裡面留下了這160兩金子用途的備案,而且特地聲明瞭是司農寺借的,這件事情纔不了了之。
這讓所有人都知道李泰和竇靜兩人的抗蝗路線並不相同。
當然朝廷中絕大多數人還是站在竇靜這邊,畢竟天人感應的學說實在太深入人心了。
但也至少不會再攀咬李泰了,反而開始盯着趙元楷來。
畢竟李泰只是出錢,真正用錢的是趙元楷,若是這筆錢被趙元楷貪了,那自然有人毫不猶豫的去彈劾他。
至於趙元楷什麼人,只要是跟趙元楷同朝爲官的,誰不知道趙元楷手腳不乾淨。
但實際上,趙元楷是真沒動這一筆錢的心思,他只是想要把自己朝服保住。
此刻李泰召集了趙元楷的工匠們,正在努力攻克人工孵蛋技術。
至於朝廷上的風波,李泰相信在抗蝗這個主線沒變前,朝廷上的風波吹不到自己。
“這些御史真是,什麼事都能拿來亂說的嘛!
青雀不過只是八歲,他能有什麼壞心思,不過只是一心一意的想要抗蝗而已。
若沒司農寺裡面的備份檔案,他可真是渾身長嘴都說不清楚了!”
隨着彈劾李泰的風波過去,長孫皇后坐在牀上生氣了!
李世民也感覺到無奈,向來都是自己被羣臣直諫氣極,這次輪到長孫皇后了。
青雀自己躲在養鴨場那邊研究人工孵卵技術,反而長孫皇后在這裡生氣,要自己安撫。
“要不我下令把御史訓斥一頓,再狠狠罰俸,也爲你和青雀出出氣!”李世民說道。
“聖人不可!”長孫皇后聽到李世民的話語,連忙搖頭道,
“御史聞風奏事是他們的職責,怎可因這點小事,就給御史罰俸。
如此驕縱李泰是小,若從此斷絕言路豈不壞了大事!”
“觀音婢你安心養胎,青雀的努力朕都看在眼裡,現在我不方便插手,等到這件事了。我定然會好好嘉獎青雀!”李世民對長孫皇后許諾道。
“哎喲!”長孫皇后不由輕輕叫了一聲。
“怎麼?”李世民聽到長孫皇后的話語,不由關心道。
“小傢伙踢了我,怕又是個混小子!”長孫皇后道。
“承幹仁慧,青雀志農,是個混小子也不怕,正好繼承我馳騁疆場的本事!來我聽聽!”
李世民輕擁着長孫皇后,耳朵貼到了肚皮上,倒是略帶着幾分慈祥道。
李泰並不知道父母正在談論自己,因爲這時候李泰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人工孵蛋技術上。
趙元楷找到這時代最好地火工匠,全部都挖了過來,而地火算是火炕前身,在古代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利用竈火取暖的地火,只不過比較起火炕來地火還是有着很多不完善。
在李泰命令下,工匠們用泥漿與稻草攪拌搭建成土竈形態的孵缸,在裡面放入鐵鍋,裡外都裹上泥,並把表面泥抹平,避免受熱不均,最後將鍋竈下開個竈門,成爲孵缸。
之後,便準備了翻蛋用的籮筐,自家採集的白疊子,包裹周圍的草蓆,把蛋固定在孵缸中間的木質框架,以及蘆葦、草蓆和棉絮,成爲攤牀,給二次孵化時所用。
最後,則是孵化所需要的燃料,當然以木炭爲主。
總而言之,這一系列的準備完成,李泰便開始耐心實驗了。
自己能提供的條件都已經提供了,方向也已指明瞭,剩下來的就是不斷砸入資金嘗試。
唯一慶幸的是,這不是材料學上去賭博新的半導體,而只是通過溫度去控制鴨蛋孵化。
這是一條必然成功的道路,所以自己可以毫不動搖的不斷把錢砸進去,去買鴨蛋,去買炭火,去更換設備。
自己唯一欠缺的只是時間而已。
李泰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在七八月份那撥蝗災來臨前一個月,把這個技術給弄出來,就完全來得及。
但即使如此,這一百六十金真正開始做實驗時,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耗起來,但自己孵缸裡面送出來的鴨蛋,卻生的生,熟得熟。
在沒溫度計的年代,想要通過大量的實驗尋找到鴨蛋孵化的精準溫度,這真需要不斷嘗試,以及足夠運氣!
李泰唯一能做得就只是讓這些頂級匠人的手去感觸這孵缸溫度,判斷這準確的溫度。
然後用筆記錄下每次批次消耗炭火的數量,就這麼增增減減的不斷嘗試,不斷失敗!
而時間飛逝卻遲遲不見成果,李泰腦袋上很快又多了一個新的名頭。
鴨蛋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