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

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

而中秋節過去,李泰愉快的發放着月餅,給整個河南道的百姓發福利。

與此同時,鴻臚寺那邊高季輔也傳來消息,因爲聖人下達把異族驅逐的命令,鴻臚寺想要購入異族的難度大幅度的增加了。

以往只要跟長安裡面那些被繁華長安迷暈的突厥貴人打聲招呼,他們還是很願意把自己麾下的異族賣給鴻臚寺。

畢竟對於很多突厥貴人來說,他們的東突厥都給滅掉了,他們麾下的根本不是他們的族人只是他們的財富而已。

但現在隨着這批人被清理出長安,鴻臚寺哪怕想操作,這操作難度上也高了不少。

所以就算鴻臚寺此刻也是在找新的貨源,跟李泰表示這交易要先停一停了。

李泰聽到這話無奈的嘆了一口氣,表示自己不着急,等到鴻臚寺繼續找貨源就是了。

原本鴻臚寺上上下下過得挺滋潤的,現在這條線斷了,叫苦得肯定是鴻臚寺內部人員。

畢竟別得不說,原本靠着這條貿易線,鴻臚寺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員不說分到多少錢,但過年過節多收到一份福利終歸是有的。

現在這條線斷了,怕每年的年終紅包都要扁不少。

但必須值得一提的是,這時代是吐蕃還處於奴隸部落時期,歷史上松贊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有了契機主動向大唐學習文化,讓大唐派人來協助松贊干布完成了政治改革。

李泰想到這裡,便果斷寫信給李世民,表示自己聽到大唐要征討高昌國的消息,自己相信大唐武運昌隆,定然能把高昌國順利滅國。

當然在房玄齡看來,以後西域那塊地方,怕還是亂世之秋,別以爲大唐滅了高昌國就結束了,怕是恰恰相反,這纔剛剛開始。

說實話,這次規定並沒有一定是軍人,只要是高昌人就可以,對士卒來說,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活了。

還有大唐所特有的叫做均田制的制度,若學習大唐的均田制,又需要學習賦稅制度。

這渠道有純粹的財富,也有地位上的提升,這是我們吐蕃所沒有的!”

李世民看着李泰讓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手上的信件不由冷哼,把手中的信件遞給房玄齡。

祿東贊看着大唐的軍事制度,神色中帶着幾分的凝重,他有些慶幸自己的天賦是冷靜,並且上次交手自己也沒有絲毫大意。

畢竟西突厥還活着,以後怕多得是在西域那塊土地上交戰的時候。

而王玄策對侯君集也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態度。

而補充進來的人,在長安這邊想要掌握軍團天賦倒是容易。

畢竟再怎麼說王玄策都是踩着自己臉面聲威赫赫,侯君集對王玄策有好臉色那纔怪了。

因爲對他們來說,部落中的百姓並不是人,而是他們的財富。

若上一次交鋒,自己只要稍稍大意一點,面對這樣的對手真的太危險了。

因爲祿東贊更多算是在偷學,很多東西祿東贊根據自己的眼睛看到的能有一點理解,甚至能夠觸類旁通,想到某些制度的關聯性質。

因爲這兩種制度的都是建立在把人當做是人來看的基礎上的,對以部落奴隸制度爲主的現在吐蕃,受到的抵制可想而知。

哪怕在松贊干布死後,祿東贊又接過了松贊干布的火炬,整個過程也與舊貴族妥協了不少的條件,這才成功完成吐蕃的政治改革,奠定將來吐蕃成爲雪域帝國的根基。

“高昌乃是高昌王鞠文泰橫行跋扈,無視天威,但此事於高昌百姓何干。

畢竟衝着滅亡高昌國去的,誰還管高昌國的百姓將來下場會怎麼樣。

如今魏王願意勞動其筋骨,文化其精神,正是我大唐應有之意。

薛仁貴的本部或多或少都是升官了,但因爲薛仁貴成爲了拱衛長安的力量,不可能全部都用學府兵,需要一定程度的摻沙子。

李泰寫好了後,便把這個信件交給八百里加急,以最快速度送到李世民的手中。

異族人李泰不當他們是人,來個眼不見爲淨,損耗了就損耗了。

“房卿的意思是,不要答應青雀此事?”李世民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惆悵。

房玄齡看着李泰送過來的這一份信件,搖頭道,“真不知道應該說魏王是有錢好,還是應該說魏王胡來好!”

五萬貫,別得不說,至少給軍隊的伙食絕對是足夠了。

副官聽到侯君集的話,不由興奮的答應下來。

尤其通過戰爭能獲得上升可能,則會讓普通百姓絕對非常勇於戰爭。

侯君集轉頭看向了身邊的副官說道,“告知全軍,聖上有旨,一個完好高昌壯漢俘虜值兩百文,一個高昌女子值一百文,不過需得到長安後結算,算是朝廷給他們的賞賜!”

“真的很想要學魏王的印錢手段,否則一人一貫,那些高昌人哪裡值這個價!”

“嗯!”李世民點頭說道。

但現在的祿東贊到底不是華夏出身,並不理解改革這種事對國家來說到底意爲什麼。

這次征討突厥,王玄策思索了一下,決定自己帶五千人就好,三千騎兵,兩千學府甲兵,至少王玄策覺得不論是遇到什麼樣的對手,自己不求有功,但跑肯定是能夠跑得掉的。

很快一份詔書便是送到了正在整軍的侯君集手上,侯君集看着這詔書上面的獎賞,不由搖搖頭說道,“高昌人哪裡來得這般值錢,房玄齡管錢真是不知道財米油鹽。”

甚至整個吐蕃,若要實行均田制與府兵制,不是說這制度不行,而是怕吐蕃內部必然會爆發出一陣不小的動亂。

就在這時候,李泰聽到李世民準備討伐高昌國的消息,這不由讓李泰心中一喜。

但吐蕃如果真的能借用這制度實現蛻變,那吐蕃必然是會散發出驚人的生命力。

這時候的祿東贊也在軍隊中,也清楚知道侯君集下達的命令,祿東贊忍不住的感慨道,

“唐人的確是富有,能以錢幣激發將士們士氣,若我吐蕃也這般奢侈……”

而大唐這種讓底層的士卒享受到了優惠的政策,讓祿東贊不由耳目一新。

“不過若如此,想要把吐蕃軍隊制度向大唐軍隊制度改革,那需要改得就不僅只是軍事。

雖然對異族從來不把對方當人看,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冷漠,房玄齡模擬李泰思維的都會感覺到了幾分震驚。

這件事要告知侯君集,就說只要他能將一名高昌的壯漢送到長安就賞五百文,送一名高昌妙齡女子來長安,便賞賜兩百文!”房玄齡很是嚴肅道。

至少貞觀一朝,在房玄齡看來,已經算得上是對百姓非常非常不錯了。

但在魏王看來卻非常不夠,從農業學府的建立,以及各種依附農業學府所建立出來的各種體系,房玄齡能看得出來,魏王一舉一動都是爲了給與百姓方便而去做的。

要是按照魏王那種操作來,房玄齡感覺朝廷的財政說不定五年就崩潰了。

李靖,李世民都是會捏天賦的傢伙,真正問題是甲冑,李泰接了單子給他們生產出來了。

但大唐百姓,李泰恨不得他們長命百歲,最好每個人生十個八個的子女,以最快速度恢復大唐人口,所以有些工作能不交給百姓,那就別交給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薛仁貴統率的三千學府兵被拆分了,只有一千本部跟着來到長安,還有一部分的人是朝廷補充到薛仁貴的本部裡面。

就在祿東贊還在思索時,整個大軍已經不知不覺的來到了蘭州。

到時候就算侯君集打仗不利,反正也不關自己事,所以王玄策的軍隊跟着侯君集之間,有幾分涇渭分明。

知道讓我這個管錢的人多頭大嗎!

因爲這不僅讓原本只被當做財產看待的吐蕃底層百姓擁有自己的私產,更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上升渠道。

只不過,侯君集看着王玄策的到來冷哼了一聲。

但問題是,除了魏王匪夷所思的能夠掏錢讓百姓幹活以外,絕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徵調徭役,而不是給百姓掏錢,沒辦法,不是誰都像是魏王那樣有錢的。

“青雀,看起來是想要跟朝廷做生意!”李世民開口道,“房卿,你怎麼看?”

高昌國雖然在大唐來說算是小國,但實際上也是一個有着百萬人口的國家了。

祿東贊想到這裡,不由甩了甩腦袋,把這荒謬的想法從自己的腦海中甩出去。

而這裡是王玄策與侯君集會師的地點,而王玄策這次帶得人不多,也就自己統率的三千騎兵,以及田長耕率領的兩千學府兵而已。

房玄齡嘆了一口氣對李世民說道,“臣去給侯君集總管擬定詔令了!”

不答應?怎麼可能不答應!

自從你們要弄什麼軍士改革,一個說要吃肉食,一個說要甲冑加鐵,這些都是要錢的啊!

不過,這種異族人斷絕,雖然短時間內還是有吐蕃人頂着,所以對自己的影響並不大,但李泰清楚,沒有源源不斷的異族人給自己做牛做馬,自己想進行全面建設,或多或少還是有點壓力的。

但魏王對大唐的百姓,是真的非常仁慈,恨不得衣食住行方方方面面都讓百姓過得舒服,關心程度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所以過幾個月,讓這些人窮一窮,李泰覺得鴻臚寺肯定比自己更熱情開闢新貨源。

現在好不容易有一個冤大頭出來了,啊呸,好不容易大慈大悲的魏王給朝廷一筆訂單,自己憑什麼要拒絕。

“大唐軍隊注重底層士卒利益,尤其是每位士卒自身都是擁有耕田,不需要賦稅的兵戶。

只希望到時候,能不能把說高昌國內的非漢族人,全部送到洛陽來,其中以男子一人一貫,女子一人五百文的價格收購。

這時候能給當地的百姓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來到大唐來,對他們來說,未必不是新人生的開啓。

而剩下來的一部分則留給了田長耕繼續在青藏高原上磨鍊,帶新的學府兵。

也不清楚,這種對於舊貴族來說幾乎是割肉的疼痛,絕對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

甚至魏王鼓動百姓參與到建設中來,已經沒誰再彈劾魏王橫徵暴斂了。

因爲只要答應了,普通百姓一般上是根本反抗不了軍隊的擄掠,現在軍令上指明只要是壯漢與女子就行,操作起來就簡單了。

哪怕到時候侯君集只給自己弄來了十萬的高昌壯漢,到時候朝廷也能收個五萬貫啊。

魏王這人說節操到底還是有底線的。

因爲王玄策也很是清楚,自己就算是想要舔,侯君集這侯君集卻也未必會給自己好臉色,與其如此,還不如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好了。

這種壓力倒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口有上限,有些基礎性的卻又十分危險的工作,就是需要有命填進去的。

“哼哼,朕遇刺的時候,都不見你這般積極!”

自己要求也不多,若能從中分一杯羹人口,那短時間內也倒是不用再擔心勞力。

畢竟大唐這麼有錢才能這麼幹,對吐蕃來說,俘虜跟底層士卒有個屁關係,那都是屬於部落首領貴族的。

想要讓他們的財富脫離,怕是會引起不小的爭端。”

必須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把底層的人當做是人的做法,若進行改革,怕是會受到部落貴族的抵制。

朝廷上下通過魏王的事也都知道,只要伱給錢,實際上百姓們是非常樂於給朝廷幹活的。

所以,對這種打仗居然還有這額外好處的事,反正朝廷不會拒絕的。

這制度能實行五年,吐蕃必然恢復國力,實行十年怕會成爲整個大唐都不能忽視的威脅。

他們只需要戰爭,如果沒有戰爭,那他們只能成爲一名普通百姓,但只要有戰爭,那他們便能通過戰爭,讓他們獲得向上攀爬的渠道。

與之相比,祿東贊倒對王玄策相當感興趣,畢竟不論怎麼說,吐蕃大軍是被王玄策所敗,現在的吐蕃境內,王玄策或多或少都有幾分令兒止啼的效果。

不過隨着安營紮寨,王玄策還是會跟侯君集的軍隊有所來往。

當然更準確得說,是跟侯君集軍隊中的醫療營有所來往,這便給祿東贊找到會面的機會。

年底了事情比較多,今天家裡大掃除,明天說不定還要一天,只能一更了。

(本章完)

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3章 捕魚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37章 規劃高陵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544章 兵議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章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7章 馬周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326章 飛梭第454章 將變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72章 集裝箱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175章 曬鹽法第156章 冬日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2章 撲滅蝗災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65章 戰報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
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3章 捕魚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37章 規劃高陵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544章 兵議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274章 魏徵的建議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4章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39章 竇靜的請求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7章 馬周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50章 李靖的任務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326章 飛梭第454章 將變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139章 意外的人口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72章 集裝箱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517章 蘇烈的戰術計劃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175章 曬鹽法第156章 冬日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12章 撲滅蝗災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65章 戰報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