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海軍造艦計劃

334,這就是國家預算會議上最終在德國三軍軍費上的比例,陸軍那得大頭4成,海軍和空軍分別拿到了3成。相比起希佩爾和托特的滿載而歸,陸軍司令部就像死了爹媽一樣充滿了對海軍和空軍的怨恨。

德國由來已久的陸權概念深入整個德國各界,這也有很大的原因歸咎於在一戰中才剛剛起步的空軍並沒有引人奪目的地方,而海軍更是讓德國蒙羞。

德國海軍司令部。

拿到了25.65億馬克軍費的希佩爾顧不得休息直接將海軍部上校以上將領召集起來。

作爲海軍裝備採辦部長的剛瑟·呂特晏斯早在一年前就準備好了採購清單,這張密密麻麻的清單需要結算的金額遠不是25億馬克能解決的問題,那麼孰輕孰重,第一步先採購哪些就成了極爲關鍵的問題。

“戰列艦,必須是戰列艦,週期相對較長,可以先開始撥出經費建造。其他的艦船建造週期相對要短一些,不急於一時。”說話的是海軍副司令埃裡希·雷德爾中將,在一戰時,他就是戰艦指揮官,自然對大艦巨炮有着無法抹滅的情懷。

他不假思索的說道:“總統明年要出訪美國的事情想必你們也知道了,海軍拿不出一支能夠護送總統前往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艦隊,這樣的事情簡直是在打德國海軍的臉,上一場戰爭的教訓歷歷在目,如果我們現在還不奮起追趕,下一次,會是同樣的結果!”雷德爾的表情很嚴峻,一旁的希佩爾也深有同感,作爲日德蘭海戰的親歷者他感觸最深。但是站在大局上看,他作爲海軍司令,目光已經不再侷限於大型水面艦艇,包括戰後興起的岸防小型艦艇和潛艇等作戰艦艇以及支援艦都需要用到這有限的海軍經費。

“鄧尼茨,你有什麼看法?”希佩爾很想聽聽鄧尼茨的看法,因爲要說在一戰中真正讓海軍漲臉拉分的,無非只有潛艇部隊了。作爲國防軍內潛艇派的代表人物,鄧尼茨也是埃裡克非常看好的海軍將領,似乎有意在提拔這位年輕人。

29歲的鄧尼茨此時還只是一個少將軍銜的年輕海軍將領,在場的海軍將領無論資歷還是戰績都不是他可以無視的,聽到希佩爾問話後他說道:“潛艇部隊雖然也很重要,但是水面艦艇也同樣需要,如何取捨,短時間裡真的難以決定。”這就是在甩鍋了,不得罪人。

大家都開始陷入了沉默,之前沒錢,喊着要造這造那,真拿到錢了,又開始爲造什麼發愁了。呂特晏斯敲了敲桌子說道:“其實雷德爾將軍說得辦法可行,我們可以多艦同時開工。”

呂特晏斯這話一出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逐年支付,一個建造工期支付一次其實很常見,但是呂特晏斯明顯還有話沒有說完,大家沒有急於發言,而是等他的下文。

“之前和總統的一次交談中討論過爲各級軍艦取名的問題,當時總統說可以考慮以在各州各界競標的方式取名,意思是由出價最高方命名軍艦,雖然資金不多,但是聊勝於無,是個斂財的辦法。而且現在不同以前了,以前能造大型軍艦的船廠不多,現在因爲對外貿易的量增大,幾乎每家船廠都有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公開招標也能省下不少錢。”呂特晏斯說完後看了看希佩爾。

希佩爾思考了一下才說道:“競標命名的事情暫且不說,公開招標的事情可以儘快,首要的問題就是確定第一批造艦計劃。”他拿起粉筆走到黑板前用力的寫下幾個字說道:“8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2艘戰列巡洋艦,1艘戰列艦。”

就在大家沒有異議的時候,奧托·西里阿科斯站出來問道:“那航母呢?沒有計劃嗎?”

大家都聽得一愣,特別是雷德爾,他回道:“航母的作用還是個未知數,現在必須要把精力集中起來,每一個馬克都得用對地方。”

西里阿科斯仍舊不放棄,他雖然也不知道航母的用途,但是他曾經感受過艦載機的好處,作戰用途大不大尚且難說,但是偵查作用卻是非常直觀,而且他深受陸軍發展觀念和空軍發展觀唸的影響。

“據我所知,英國和美國都在嘗試,甚至在落後的東方也有人開始嘗試,爲何我們就不能大膽的嘗試呢?而且,建造航母也能對我們在下次經費預算中獲得優勢,畢竟我們還有一支海軍航空部隊需要錢,不是嗎?”西里阿科斯後面這幾句話完全就是衝着希佩爾去的。

後者聞聽更是興趣上頭的說道:“其實我們也確實可以嘗試一下,但是要造多大呢?”

西里阿科斯一聽有戲後立即說道:“不用多大,第一艘既然是用作嘗試,那自然是用來試驗的,3萬級的就行。”

只是這話剛一說出口就被雷德爾否決了,開什麼玩笑,3萬噸都能造一艘戰列巡洋艦了。

最後大家各自討價還價後確定了第一艘航母的噸位爲2萬噸,不得不說狠下心來想要在下次預算中狠發一筆的希佩爾還是捨得下血本的。

有了造艦計劃,型號也商定下來,F-1。

驅逐艦選擇了較爲平庸的Z-1計劃,這是一型非常普通的驅逐艦,數據並不出彩,標準排水1500噸,5門127口徑主炮,37毫米速射炮4門,20毫米機炮4門,四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暫定編制:300人左右。

巡洋艦K-1計劃,標準排水9000噸,3座雙聯150毫米主炮,6門中口徑副炮和8門37毫米速射炮,8門20毫米防空炮,12座四聯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對比不算出彩的驅逐艦Z-1計劃,巡洋艦的K-1計劃的紙面數據就好看了一些,但是2艘的造艦計劃足以看出整個海軍司令部對巡洋艦這一級別的軍艦實在興趣欠缺。

戰列巡洋艦選擇的是KS-1計劃,這種計劃透露的就是一個集巡洋艦的速度和戰列艦的火力爲一身的快速交戰作戰思想,三座280毫米雙聯主炮的火力,150毫米的雙聯裝並存的副炮共計4座。8座中口徑火炮,8做37毫米口徑防空炮。2座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標準排水量預計達到30000噸作用。

KS-1計劃對比K-1計劃只是加強了主炮,在防空方面卻仍舊弱得可憐,這也歸咎於現在的海軍防空意識還非常薄弱,幾乎不會有專門針對轟炸而特意加強火力,只是象徵性的搭配可以高平兩用的小口徑火炮,偶爾防空用用就行了。

而對設計航母還是一片空白的海軍司令部自然是把航母設計的問題直接拋給了投標方,在會議結束後,投標書也被迅速擬定發往了擁有建造能力的各家造船廠。

託德國戰後經濟復甦的福,整個德國在高速發展的同時,海航同樣受益匪淺,各家船廠接到的國內船隻建造訂單如雪花般飄落,5萬噸級,7萬噸級,甚至是8萬噸級的大型貨運船也有訂單。這些大噸位的訂單幾乎都是給運輸大型物件準備的,例如遠銷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國的FW-D25型客機,還有III號坦克這樣的外貿型坦克。也是埃裡克心大毫不擔心技術外泄和仿製,像英國和法國則對本國設計研製的坦克採取技術保密,連外泄信息的可能都沒有,更別說像德國這樣的外銷了。

在漢莎宮忙完一天的埃裡克自然不會知道海軍司令部到底規劃了怎樣的造艦計劃,不過他也沒空管,因爲一向“樂於助人”的意大利終於給德奧之間的融合帶來了希望。

第1章 震驚帝國的大禮第385章 命門第325章 蕭薔第97章 拒絕和談第354章 德美危機第54章 聯邦黨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208章 2165高地(五)第434章 正面衝突!第414章 烹狗第78章 巴黎行動第404章 試圖遲滯(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57章 軌跡第250章 地中海艦隊(祝大家元旦快樂!事業有成!旺旺旺!)第74章 坦克營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173章 德國航空巨頭第85章 軍情局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345章 就是一次軍演第63章 內戰(三)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369章 陰招疊出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271章 民族自強演講轟動世界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151章 硬幣第98章 資本家的國會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360章 漢諾威號下水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269章 有合作沒殺戮(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318章 造船起重機第398章 西班牙內戰(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71章 無奈的選擇第146章 軍事演習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2章 不速之客第406章 世界第一空軍(求推薦、月票、打賞)第72章 軍改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129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二)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389章 向鷹派讓步第77章 救生艙第392章 拔苗助長第162章 海軍造艦計劃第308章 軍權第46章 美國參戰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44章 猛獸出籠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423章 常凱申惹毛路德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81章 根本不算傷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254章 Z-21型驅逐艦第241章 埃裡克的國民軍(第三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85章 一個電話搞定第70章 入主柏林第303章 五國聯軍吊打希臘(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08章 軍權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389章 向鷹派讓步第305章 檢閱裝甲師第269章 有合作沒殺戮(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142章 德、法建交聯合公告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第302章 爲戰抽重稅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247章 土耳其的造艦計劃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216章 賺錢的戰爭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151章 硬幣第335 脫離掌控第92章 和平曙光第238章 咖啡提神第268章 美國斡旋(感謝書荒迷蟲的打賞,求收藏,求訂閱)第268章 美國斡旋(感謝書荒迷蟲的打賞,求收藏,求訂閱)第400章 死貴的德國貨(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139章 巴爾幹戰爭第134章 德捷金融第270章 埃裡克親臨薩拉熱窩(感謝小刀123的打賞)第425章 武裝武裝武裝第252章 凱末爾買航母(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130章 奧匈帝國瓦解第162章 海軍造艦計劃
第1章 震驚帝國的大禮第385章 命門第325章 蕭薔第97章 拒絕和談第354章 德美危機第54章 聯邦黨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208章 2165高地(五)第434章 正面衝突!第414章 烹狗第78章 巴黎行動第404章 試圖遲滯(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57章 軌跡第250章 地中海艦隊(祝大家元旦快樂!事業有成!旺旺旺!)第74章 坦克營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173章 德國航空巨頭第85章 軍情局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345章 就是一次軍演第63章 內戰(三)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369章 陰招疊出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271章 民族自強演講轟動世界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151章 硬幣第98章 資本家的國會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360章 漢諾威號下水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269章 有合作沒殺戮(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318章 造船起重機第398章 西班牙內戰(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71章 無奈的選擇第146章 軍事演習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2章 不速之客第406章 世界第一空軍(求推薦、月票、打賞)第72章 軍改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129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二)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389章 向鷹派讓步第77章 救生艙第392章 拔苗助長第162章 海軍造艦計劃第308章 軍權第46章 美國參戰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44章 猛獸出籠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423章 常凱申惹毛路德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81章 根本不算傷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254章 Z-21型驅逐艦第241章 埃裡克的國民軍(第三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85章 一個電話搞定第70章 入主柏林第303章 五國聯軍吊打希臘(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08章 軍權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389章 向鷹派讓步第305章 檢閱裝甲師第269章 有合作沒殺戮(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142章 德、法建交聯合公告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第302章 爲戰抽重稅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247章 土耳其的造艦計劃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216章 賺錢的戰爭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151章 硬幣第335 脫離掌控第92章 和平曙光第238章 咖啡提神第268章 美國斡旋(感謝書荒迷蟲的打賞,求收藏,求訂閱)第268章 美國斡旋(感謝書荒迷蟲的打賞,求收藏,求訂閱)第400章 死貴的德國貨(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139章 巴爾幹戰爭第134章 德捷金融第270章 埃裡克親臨薩拉熱窩(感謝小刀123的打賞)第425章 武裝武裝武裝第252章 凱末爾買航母(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130章 奧匈帝國瓦解第162章 海軍造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