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投懷送抱

美式歡迎儀式非常隆重,整齊劃一的三軍儀仗隊持槍侍立,軍樂團奏響嘹亮動聽的國歌,使得這次外交接待神聖而又莊嚴。威爾遜親自接見並致歡迎詞,這讓赫爾曼?米勒感到受寵若驚,連續幾天的怨言一下子無影無蹤。繁雜的歡迎儀式後,接下來就是實質性地國事會談,通過幾天的搜腸刮肚和精心修飾,米勒的心裡準備了千言萬語,他希望這次的美國之行能給德意志聯邦帶回無與倫比的福音。

參加完威爾遜總統的歡迎晚宴,晚上九點多,赫爾曼?米勒顯得非常沮喪地回到了他下榻的酒店。

看來這次美國之行並不理想,外交努力並不順利,作爲美國總統,威爾遜說對於德國目前的能源需要,他只能盡力促成,但不能打保票,因爲總統在美國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可以一言九鼎。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總統行使職權時必須接受國會的監督。自然資源對美國本身來說也非常重要,而部份自治州的地方性法規也同時具有制約力,且程序各不相同,所以,他只能起到一個助推和引導的作用,而要解決實際問題,則需要盡力爭取獲得該州議員手中的投票才行。

此次德國外交部長訪問美國的消息,事先在德國就已經做足了媒體文章,如此龐大的組團,稱得上是德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國際交流界訖今聞所未聞的盛事。德國之所以大張旗鼓宣傳和組織此次外交活動,目的也就是想對外界宣佈新的德意志聯邦是愛好和平的國度,聯邦政府願意與世界各國成爲朋友,成爲互利共贏的夥伴。

米勒在美國的訪問起着推動世界外交新格局的作用,相比美國對於資源出口的坐地起價,南美國家則截然不同,紛紛向德國示好,並願意給予德國最惠國待遇,但前提是德國要與其建立對等的國際關係。有些國家甚至熱切希望德國能馬上派遣大使互訪,哪怕是隻派一個代表都行。

雖然說此次訪問美收穫並不顯著,但德國駐美大使館卻迎來了自設館以來最風光的時期,南美各國的熱情比想象的要好得多,米勒在使館的安排下,接見了不少亞洲、南美洲國家駐美大使的到訪,並與他們進行非常廣泛的交流,有的甚至達成了諒解和互利合作關係。

非常多的國家表達了要引進德國先進工業品的願望,他們對德國的各種大型機牀、礦業設備、汽車輪船等高科技行業讚不絕口,畢竟全世界能找到品質優秀、服務周道的供貨方還是鳳毛麟角。

美國人的情報網絡遍佈全世界的各個角落,與之相比,德國聯情局的規模便相形見絀了。在華盛頓,米勒的外交活動影響深遠,美國高層不可能一無所知,威爾遜總統對國會那幫人非常生氣,指責他們目光短淺、呆板教條、形而上學!

白宮方面針對米勒先生的到訪還是比較重視的,但美國的國家體制卻對決策層束縛太多,很大重度上制約了國家外交和政治走向,威爾遜拍着桌子開始發脾氣:“德國對於美國的全球政策至關重要,是歐洲大陸的穩定器,沒有德國,美國的全球霸業就不能盡善盡美,先生們,我們需要一個在可控範圍內發展的、強大的德國。可你們都做了些什麼?哦!閉關鎖國,坐井觀天!你們以爲這樣就能綁住德國好動的手腳、然後讓他們乖乖地聽話?錯了!大錯特錯啊先生們!德國沒有美國的支持照樣發展,照樣能夠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戰略資源,只不過德國人非常聰明,他們迎合了美國人驕傲的心理,順從了美國人霸權的需要!我的先生們,到了該醒醒的時候了,不要在別人轟轟烈烈大踏步前進的時候而美國人卻在矇頭大睡。”

威爾遜總統的訓斥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美國的外交、能源、工業等部門,包括紐約州、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等都相繼行動起來,主動與米勒開展多領域、全方位合作,並以能源換設備等形式簽署了部份合同。

好不容易迎來一個週日,但米勒部長沒有時間休息,他得趁美國各部辦機構官員們利用節假日隨意享受日光欲的時間整理連日以來的外交所得。赫爾曼?米勒好靜,他把自己一個人關在酒店房間裡努力奮戰。

剛剛與科羅拉多州達成設備換能源的口頭協定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磋商解決,如果不是週日,再有一天便可能見到成效。米勒的心裡非常清楚,若是這一單生意黃了,這次的美國之行的實際意義也就會大打折扣,所以,他必須縝密佈局,穩妥進行。當然,狡兔三窟,他會同時預備幾個方案供美方自行選擇。

美國之行還遠未達成訪問的目的,還需要整合駐美大使館所有工作人員的外交手段,不斷在美國的各大州進行造勢,並適時將總統威爾遜的對德方針深入到國會和議會當中去,爭取得到美國社會各界對德國的同情與支持。手中的牌還有多少,米勒一清二楚,艾德里安雖然身在德國,但他的影響卻無時無刻不在左右這次訪美的行程。

就在米勒獨自在文山紙海中忙碌之時,工作人員報告說委內瑞拉駐美大使館代表艾利亞斯?孔卡爾維斯?席爾瓦求見。

這可是罕有的大事,誰都知道委內瑞拉一直是美國的後院,也是各國外交的禁區,就因爲委政府不太聽美國的話,美委兩國關係已經開始趨冷。

委方代表遞交的文書並沒有政治傾向,主要是一些達成貿易往來的願望,見是必須見的,米勒要工作人員儘快安排,他要與委方代表艾利亞斯?孔卡爾維斯?席爾瓦先生在能源問題上找到合作的可能性。

只是赫爾曼?米勒真的是心血來潮之下決定這次會談的嗎?

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335 脫離掌控第444章 華沙戰役第160章 訪美前奏第60章 對柏林形成包圍第114章 外交部高規格訪美第230章 意大利求和條件第399章 BF109(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66章 文武之爭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27 科爾馬失蹤第146章 軍事演習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324章 透支資本第50章 西線戰事(二)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166章 國防(一)第135章 無休止的巴爾幹爭端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376章 凱塞林幫海軍第276章 爲雷達擱置海軍造艦計劃第392章 拔苗助長第274章 德法再修條約(感謝瓦洛蘭的統治者的打賞)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83章 聯情局與軍情局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317章 門式起重機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198章 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今天第四章)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169章 機炮第212章 蘇聯那種第377章 拖後腿的資本家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44章 威廉·勒布歸隊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26章 月亮上的老夥計第348 華夏通駐英大使第385章 命門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250章 地中海艦隊(祝大家元旦快樂!事業有成!旺旺旺!)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165章 微服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291章 周的外交天賦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108章 無休止的爭吵第225章 四樓遇人才第258章 英德矛盾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410章 日本動手第12章 天才並非與生俱來第85章 軍情局第266章 被玩壞的三號坦克第426章 未清的蘇聯第204章 2165高地(一)第62章 內戰(二)第11章 沒有退路就殺出一條來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338章 不買賬的空軍第95章 停戰會談第350章 硬扛英國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第57章 軍心可用第48章 弗裡茨·哈伯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97章 拒絕和談第374章 坐鎮工業園(我沒有!TJ···意不意外!?)第394章 被發現(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41章 毒蠍第3章 元帥的邀請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195章 實用至上第106章 願爲洛林開戰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324章 透支資本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409章 始亂第312章 死或慫第438章 宣戰第248章 黑金第110章 爭搶德國軍企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189章 萊茵再獻設計第89章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41章 毒蠍第331章 加速第398章 西班牙內戰(求推薦、月票、打賞)
第297章 多元化後勤概念第335 脫離掌控第444章 華沙戰役第160章 訪美前奏第60章 對柏林形成包圍第114章 外交部高規格訪美第230章 意大利求和條件第399章 BF109(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66章 文武之爭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27 科爾馬失蹤第146章 軍事演習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324章 透支資本第50章 西線戰事(二)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166章 國防(一)第135章 無休止的巴爾幹爭端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376章 凱塞林幫海軍第276章 爲雷達擱置海軍造艦計劃第392章 拔苗助長第274章 德法再修條約(感謝瓦洛蘭的統治者的打賞)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339章 廓清環宇(一)第83章 聯情局與軍情局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317章 門式起重機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198章 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今天第四章)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169章 機炮第212章 蘇聯那種第377章 拖後腿的資本家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44章 威廉·勒布歸隊第159章 德國影響力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26章 月亮上的老夥計第348 華夏通駐英大使第385章 命門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250章 地中海艦隊(祝大家元旦快樂!事業有成!旺旺旺!)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165章 微服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291章 周的外交天賦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108章 無休止的爭吵第225章 四樓遇人才第258章 英德矛盾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410章 日本動手第12章 天才並非與生俱來第85章 軍情局第266章 被玩壞的三號坦克第426章 未清的蘇聯第204章 2165高地(一)第62章 內戰(二)第11章 沒有退路就殺出一條來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338章 不買賬的空軍第95章 停戰會談第350章 硬扛英國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第57章 軍心可用第48章 弗裡茨·哈伯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97章 拒絕和談第374章 坐鎮工業園(我沒有!TJ···意不意外!?)第394章 被發現(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60章 德國勢力圈(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41章 毒蠍第3章 元帥的邀請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195章 實用至上第106章 願爲洛林開戰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324章 透支資本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93章 埃裡克心中的海軍限制底線第409章 始亂第312章 死或慫第438章 宣戰第248章 黑金第110章 爭搶德國軍企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189章 萊茵再獻設計第89章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84章 橋樑爭奪戰第41章 毒蠍第331章 加速第398章 西班牙內戰(求推薦、月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