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

德方代表施特雷澤曼的表態使得和談再次出現僵局,在艾德里安事先的授意下,就算是德國被迫願意以洛林單獨公投,薩爾不再駐軍,萊茵河以西暫不設集團軍、同意割讓了太平洋上的殖民地爲代價讓法國人暫時偃旗息鼓等等條件,也必須是作爲一張王牌留到最後出手。在美國與英國並沒有完全亮出底牌之前,儘可能不接法國人的招。

克里蒙梭自然不會接受德國的議案,但首腦會議還得繼續開展下去,他又不得不將態度緩和了下來。

因爲德國對美國總統威爾遜“十四點綱領”的支持,美國方面在德國拿出題案時出現了一些立場上的含糊。面對英、法強勢的訴求,除了盡力幫助德國外,基本上保持中立,這讓施特雷澤曼輕鬆了不少。

在和談形勢波詭雲譎之時,施特雷澤曼發現律師出生的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就象只狡猾的狐狸,抓住了英國這個活躍人物,就有可能集中精力對付狂躁的法國老總理克里蒙梭。於是,他準備對英國進行有限妥協,儘量促成英國在德、法國爭吵之間出來拉偏架。

施特雷澤曼穩定了一下情緒說:“我想請各位領導人留意和談的關鍵詞,德意志聯邦並不是代表戰敗投降,而是本着讓世界休養生息的宗旨才做出了上述姿態。如果說德國還有什麼最後讓步的地方,那就割讓歐洲本土以外的所有殖民地,交由英國方面自行支配好了”

勞合?喬治當即迴應:“施特雷澤曼總理的提議很重要,此次和談並不是將德國定性爲戰敗投降,也不存在懲辦戰爭罪犯一詞,各國元首們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能做得太過份,畢竟德國也需要重新建設,本人謹代表英國願意在和會結束後簽署與德國的新版貿易協議,並盡最大的努力在英國的領土上給予德國商貿運輸方便,諸如德國商船靠岸補給,可以免除部分費用等。”

會議間隙,勞合?喬治悄悄找到施特雷澤曼,怒斥美國的無恥,又提議德國完全無需理會美國的態度,同時,英國也不會讓法國割讓德國的半寸“固有”領土,這讓施特雷澤曼再次驚訝埃裡克總統睿智和前瞻性。

英國這一頭的領土爭議解決了,美國也因爲威爾遜的十四點綱領得到了德國的支持而頓感前途光明,慢慢失去了對本次會議的興趣,和談被一次次休會打斷,甚至暫時被擱置,法國老總理克里蒙梭氣得直抓狂,但也無可奈何,現地,法國根本組織不起任何一場單獨針對德國的戰爭,特別是在英、美兩國都發出了警告和威脅後,克里蒙梭已經感覺到這次和會不可能讓法國佔到半點好處,於是揚言要離場而去。1919年2月11日,這位八旬老總理果然帶着法國代表團憤然離開柏林,回到了巴黎。這一消息立即變成了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且也激發了法國各屆對英、美兩國、尤其是對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口水砰擊。

沒有法國人蔘與的和會可能無法最終成型,施特雷澤曼不得不再次匆匆前往總統辦公室請教。埃裡克?艾德里安對和談效果總體上比較滿意,對施特雷澤曼的外交方式給予高度讚賞,對於老邁的法國總理克里蒙梭憤憤離開,他也覺得不妥,原則上,德國可以給予法軍一些讓步,願意在德、法邊境暫不設防,洛林也可以進行去留公投,薩爾地區開採權給予所獲一半爲期10年,也同意賠付相當於法國1912年到1913年兩年的國家收入,爭取法國重回談判桌。

施特雷澤曼將艾德里安的講話擬成了一個題案,請埃裡克總統以及在場的總統幕僚長麥克斯簽字。

艾德里安知道施特雷澤曼是個穩重型的幹練之人,但也是一個怕擔責任的人,便很爽快地簽了自己的名,總統幕僚長麥克斯作爲在場證人,也簽了字。

作爲法方主要和談代表,老總理克里蒙梭其實並不想就此離開柏林,但他也無法力懟英、美兩國一唱一和的刁難,使得他想有力懲罰德國的議案無法兌現,然而,事已至此,他只能看德國或英國是否能給自己搭建一個合適的臺階了。

埃裡克總統親自給克里蒙梭搭建了一個更大的臺階,而且還夾帶着禮包,法國上下頓時一片歡聲,不光接受了這個提議,各大報紙同時轉載了有關埃裡克總統的許多正面傳聞。克里蒙梭也馬上做出反應,同意再次重回柏林。

歐洲大陸經過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終於走向終結,這個所謂的柏林和談,其實就是由英、法、美、意四個巨頭掌控的國際利益交易大會,亞洲、非洲和其他拉美國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纔是他們真正的戰利品,他們的爭吵,其實並沒有觸及其本身的利益,無非就是分髒不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戰中,他們沒有輸家,只有爭多爭少的關係。

美國看似沒有多少紅利,其實卻是最大的贏家,他們在和談中表現出的大度,搏得了許多國家的擁護,並趁機對今後的世界秩序進行了自私和霸道的劃定。

克里蒙梭返回了柏林,和談得以重新開啓,於是,很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每一個國家都會與另兩個國家互爲對手,而又都能與另兩個國家的任意一個聯手,一時間,和談大會的參與者非敵非友,即離即合,讓和談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說到底,英國和法國是反對成立國際聯盟的,曾經的霸權國家,以後要以美國馬首是瞻,這讓他們情何以堪,然而,他們都只能憋在心裡,暗暗較勁,因爲彼此都有可能拉上美國爲自己站臺。這方面,英國首相勞合?喬治不愧是高手,唯有他把合縱之術發揮到了極致,時而拉着法國一起對付美國,時而同美國結成聯盟壓制法國,爲英國撈取了大量的好處,卻始終避談國際聯盟一事,雖然一度讓美國宣讀了“十四點綱要”,但興趣卻一直不高,氣的威爾遜也想退出和會。

和談中有一個定律是永遠不會被打破的,那就是不能“過分地削弱德國”,這是美、英之間決不讓步的條款,因爲美國想讓德國制衡紅色的蘇聯,而英國則想讓德國制衡狂妄的法國。克里蒙梭非常明白這一點,但這一點也正是他最在意的議題。

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169章 機炮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318章 造船起重機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128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一)第407章 圓桌密謀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380章 第10集團軍組建(求推薦票、月票)第306章 震懾宵小第359章 將矛頭引向東亞第132章 海軍展望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67章 城市戰(三)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4章 履帶運輸車登場第271章 民族自強演講轟動世界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114章 外交部高規格訪美第188章 AFW990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85章 軍情局第166章 國防(一)第169章 機炮第299章 全面戰爭的準備第17章 聲西擊東第325章 蕭薔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243章 聯邦黨內部分歧(第五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335 脫離掌控第26章 意見分歧(一)第74章 坦克營第5章 戈爾利採戰役第268章 美國斡旋(感謝書荒迷蟲的打賞,求收藏,求訂閱)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221章 心腹愛將第83章 聯情局與軍情局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334章 遭心事第155章 班貝格(一)第449章 華沙爭奪戰(五)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243章 聯邦黨內部分歧(第五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61章 華沙爭奪戰(十七)第33章 軍購大會第116章 到處要錢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167章 國防(二)第49章 西線戰事(一)第85章 軍情局第287章 MG21第407章 圓桌密謀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274章 德法再修條約(感謝瓦洛蘭的統治者的打賞)第363章 技能激活:請求火力打擊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3章 霍夫曼的心結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19章 大亂之際第72章 軍改第8章 煽動翅膀的惡果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184章 奉命阻擊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402章 互掐(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33章 歐洲經濟第137章 101裝甲師進駐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180章 壓死算我的第284章 柏林七所軍校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394章 被發現(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3章 霍爾維格下臺第172章 萊茵翻身仗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77章 拖後腿的資本家第414章 烹狗第251章 噸位能使鬼推磨(新年求推薦!求月票!)第154章 柯立芝訪德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110章 爭搶德國軍企第74章 坦克營第85章 軍情局第164章 取捨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141章 軍售第419章 大亂之際
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169章 機炮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318章 造船起重機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128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一)第407章 圓桌密謀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380章 第10集團軍組建(求推薦票、月票)第306章 震懾宵小第359章 將矛頭引向東亞第132章 海軍展望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67章 城市戰(三)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4章 履帶運輸車登場第271章 民族自強演講轟動世界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114章 外交部高規格訪美第188章 AFW990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85章 軍情局第166章 國防(一)第169章 機炮第299章 全面戰爭的準備第17章 聲西擊東第325章 蕭薔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243章 聯邦黨內部分歧(第五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49章 萊因哈特·舍爾第16章 艾德里安下課第335 脫離掌控第26章 意見分歧(一)第74章 坦克營第5章 戈爾利採戰役第268章 美國斡旋(感謝書荒迷蟲的打賞,求收藏,求訂閱)第315章 萊茵金屬的專長第221章 心腹愛將第83章 聯情局與軍情局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334章 遭心事第155章 班貝格(一)第449章 華沙爭奪戰(五)第56章 埃裡克內閣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243章 聯邦黨內部分歧(第五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61章 華沙爭奪戰(十七)第33章 軍購大會第116章 到處要錢第322章 造價新高(求推薦票,求月票,求訂閱,求打賞混口飯吃)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167章 國防(二)第49章 西線戰事(一)第85章 軍情局第287章 MG21第407章 圓桌密謀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274章 德法再修條約(感謝瓦洛蘭的統治者的打賞)第363章 技能激活:請求火力打擊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13章 霍夫曼的心結第378章 啓動巴巴羅薩計劃第382章 施佩爾的軍旅生涯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19章 大亂之際第72章 軍改第8章 煽動翅膀的惡果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184章 奉命阻擊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402章 互掐(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33章 歐洲經濟第137章 101裝甲師進駐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180章 壓死算我的第284章 柏林七所軍校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394章 被發現(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3章 霍爾維格下臺第172章 萊茵翻身仗第415章 全都抓起來第377章 拖後腿的資本家第414章 烹狗第251章 噸位能使鬼推磨(新年求推薦!求月票!)第154章 柯立芝訪德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110章 爭搶德國軍企第74章 坦克營第85章 軍情局第164章 取捨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141章 軍售第419章 大亂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