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緊急救援

不到半天的時間,江口城區低窪地方的道路、地勢低的小區都是半腿深的積水,底盤低的普通轎車,已經根本無法通行。

爲了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對已經全部被積水包圍的小區只能進行強制拉閘停電。

雨根本沒有停下來的跡象,這樣嚴重的內澇,終於使得趙市長和其它市級領導警醒。

召開緊急會議,先是決定第二天全城區進行停工、停產、停課、休市。

再是商量如何有效地排除城內的積水,如何調集救災物品,如何安置低窪地段,特別是一樓裡面已經進水的,以及居住在工地上簡易房子裡的人員。如何安撫好羣衆的情緒。

採取這樣的反應措施,已經有些晚了,老天的雨一直下的很大,又沒有停歇過,到了傍晚,地勢低的小區裡面,一樓已經淹的差不多,停在地面的汽車都已經完全浸泡在水裡,有的只是露出一小塊車頂。

天慢慢地黑下來,停電的小區,需要照明、需要衛生的飲用水。

趙市長已經與江口市的警備司令部取得聯繫,開始動用部隊的軍用大卡車、衝鋒舟來進行救援和運輸物品。

第一天,由於各小區、各街道和部分單位都準備着少量的救災物資。還能夠勉強應付。

有些超市開在地下的防空設施裡,現在積水一多,擋也擋不住、堵也堵不住,人手又有限,搶都來不及,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所有的物品泡在水裡。

位於地上的超市,由於市民的恐慌心理,已經把能吃的東西購買一空,幸虧及時動用警力維護秩序,不至於發生惡性的哄搶事件。

請求其它的地市支援,這需要一段時間。從採購、調集救災物資,再到組織運輸車輛、再加上部分進城的道路已經完全淹沒,需要組織力量進行搶修。

爲了安定民衆的情緒、現在除了想方設法進行排水外,急需要礦泉水、方便麪、蠟燭、手電筒、打火機。

面對趙市長的急火攻心,陳峰適時勸道:“趙市長,對於臨時的救援物資,你不必擔心,可以通知各街道和居委會成員,去城投公司或者民江酒店領取這些生活必需品。”

趙市長根本就不相信。

涉及被淹沒的社區、街道甚至主城區的二個區級部門,紛紛向市裡求救。面對這麼多的居民和外來人員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可能會發生大亂。

一些老舊小區的積水已經完全沒過一層,尚能下樓的市民開始嘗試游泳、淌水出去,以便讓周邊城市的親友前來接應。

那些無法下樓的老弱病殘孕人士則因爲停電無法同外界溝通,加劇了心裡的恐慌,許多在外的家屬也因爲聯繫不上家人而感到極度焦慮,必須把生活物資送進去。

在集中安置點,衆多市民和外來人員,每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生活物資。如果得不到最基本的滿足,那小孩的哭鬧聲、大人的謾罵聲以及恐慌的心理,會讓現場的人崩潰。

人在困難狀況下,什麼舉動都可能做出來。

在消息閉塞環境下,一些慫人聽聞的虛假災情、假求助、假援救信息開始在網絡傳播,又讓人心慌亂。對於這些消息,有關部門要立即在網絡上進行闢謠,切實穩定情緒。

從監控錄像上來看,江口主城區的大多數已經停電,整個城市處於一片**中,大部分住宅小區低層進水,大量汽車像下餃子般浸泡在積水中,道路癱瘓,多個街道水深超過1米。

在以往幾年,最多是颳倒幾棵樹,吹落幾個廣告牌,或者是一些建築質量不過關的棚戶區、老舊磚瓦房和山區的局部會受到一定災情,因此許多人對臺風並無恐懼之情。

但這一次,颱風“大聖”卻讓許多人震驚和害怕。

部分與趙市長不對路的領導,面對如此汛情和生活物資的缺乏,因爲趙市長兼着代理書記,是第一責任人,看到他如此着急與無奈,不僅沒有積極出謀劃策,反而暗中偷笑。

“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包片區去統計,搜救被困在樓上的人,否則屋子內的存糧堅持不了多久。”趙市長心中無奈,但還是發出這樣的工作指示。

現在面對陳峰的建議,趙市長開始以爲這二個單位只是出於人道主義,願意提供一些救援物資。就有些疲憊地搖了搖頭:“這二個單位能有多少東西,杯水車薪,難起作用啊。”

陳峰鄭重地說道:“趙市長,只要挺過二天,外市支援的物資應該可以進來了。我相信城投公司和民江酒店準備的救災物資,完全可以支撐二到三天。”

趙市長還是不相信地問道:“這麼多小區的居民,一天至少需要上萬箱礦泉水、方便麪,他們怎麼可能會準備這麼多的東西?”

陳峰:“據我所知,民江酒店已經準備了上萬箱礦泉水、方便麪,上萬支蠟燭、打火機。而城投公司應該準備得更多。”

趙市長一聽,原本是愁容滿面,現在難得地露出一絲笑容:“小陳,我知道這應該是你事先安排好的,先謝謝你。”

“幫我接通城投公司和民江酒店負責人的電話,我要親自與他們通話,表示感謝。”

“另外我要協調部隊的軍人來組織分配,加強調度。在外來支援的物資還沒有到來之前,我們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這批物資。”

何總和高主任接到趙市長親自打來的感謝電話,心裡都激動不已。

他們都連忙表示這是陳峰秘書特意安排的,並且保證將積極配合軍隊對物資進行統一合理的分配。

市民的基本生活物資落實後,趙市長就騰出精力和時間,重點研究解決城區的排水問題。

天上的雨水沒有辦法止住,只能等着它自行停止。

入海口的海水隨着天文大潮的過去,漸漸地不會再倒灌。

河水隨着水庫放水的減弱,也將慢慢地不會倒灌。所以現在要儘快地排除城區中的積水。

防汛指揮部的專家們根據江口市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的地勢,做出了挖開幾條河道,向東邊和南邊的莊稼地和幾個村莊進行泄洪的方案。

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189章書記落馬第147章募建湖心堤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157章明確戀人關係第301章天生尤物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41章撤職處分第306章議題擱置第27章兼職做生意第81章酒店籌資方式第235章路上求助的女人第181章成功設坑第238章情感糾結第123章救援正能量第256章有內鬼第9章碰見兄弟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22章掛職機會第127章調動工作第290章聞明的要求第105章不雅視頻第120章特大水災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115章反間計第71章廣而告之第77章長遠謀劃第71章廣而告之第298章連夜趕往古江鎮第71章廣而告之第92章城投公司第78章關係曖昧第6章離開學校第72章買車起衝突(一)第54章路遇衝突第280章遇見美女局長第19章股份制改造第69章酒桌上的講究第80章策劃新活動第151章咖啡館遇險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228章最偏遠的鄉鎮第111章施工出事第240章對朋友的勸告第297章縣委副書記人選第13章教師節表彰會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117章上門清查第23章蔣燕的背景第110章集團瓦解第17章仗義出手第130章再次相聚第160章市長指示第159章打探消息第262章新聞報道的講究第76章解決衝突第8章官二代第233章教師的後顧之憂第104章當面承諾第8章官二代第282章城市東擴的消息第113章鴻門宴會第295章陳峰的警覺第36章全新崗位第287章不差錢的鄉鎮第249章內部分工第132章崗位變動第205章酒店談判第190章公益慈善活動第70章既立威又安撫第10章佈置新任務第70章既立威又安撫第136章私人影院第223章城投大酒店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185章留下隱患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45起草文件第237章白露的心思第225章關係親近的同學第14章徵文評比第126章孟瑤求助第62章陳麗來電第170章派出所長第204章放出風聲第108章異地用警第184章厲害的身手第61章補錄第六名第64章民江大酒店試營業第231章非法買賣第165章巧計解難題第117章上門清查第274章績效獎金的問題第174章招商項目變通第224章參加高中同學會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304章新的縣委副書記
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189章書記落馬第147章募建湖心堤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157章明確戀人關係第301章天生尤物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41章撤職處分第306章議題擱置第27章兼職做生意第81章酒店籌資方式第235章路上求助的女人第181章成功設坑第238章情感糾結第123章救援正能量第256章有內鬼第9章碰見兄弟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177章大型交友聯誼活動第222章掛職機會第127章調動工作第290章聞明的要求第105章不雅視頻第120章特大水災第239章意外的驚險第115章反間計第71章廣而告之第77章長遠謀劃第71章廣而告之第298章連夜趕往古江鎮第71章廣而告之第92章城投公司第78章關係曖昧第6章離開學校第72章買車起衝突(一)第54章路遇衝突第280章遇見美女局長第19章股份制改造第69章酒桌上的講究第80章策劃新活動第151章咖啡館遇險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228章最偏遠的鄉鎮第111章施工出事第240章對朋友的勸告第297章縣委副書記人選第13章教師節表彰會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117章上門清查第23章蔣燕的背景第110章集團瓦解第17章仗義出手第130章再次相聚第160章市長指示第159章打探消息第262章新聞報道的講究第76章解決衝突第8章官二代第233章教師的後顧之憂第104章當面承諾第8章官二代第282章城市東擴的消息第113章鴻門宴會第295章陳峰的警覺第36章全新崗位第287章不差錢的鄉鎮第249章內部分工第132章崗位變動第205章酒店談判第190章公益慈善活動第70章既立威又安撫第10章佈置新任務第70章既立威又安撫第136章私人影院第223章城投大酒店第243章全縣幹部大會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185章留下隱患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45起草文件第237章白露的心思第225章關係親近的同學第14章徵文評比第126章孟瑤求助第62章陳麗來電第170章派出所長第204章放出風聲第108章異地用警第184章厲害的身手第61章補錄第六名第64章民江大酒店試營業第231章非法買賣第165章巧計解難題第117章上門清查第274章績效獎金的問題第174章招商項目變通第224章參加高中同學會第30章學校午餐問題第304章新的縣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