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施工出事

隨着富華酒店的拆除,風華路很快就被打通。

由於前期準備充分,江口市新的水產批發市場建設正在如火似荼地進行着,不出意外的話,再過二個月,就可以完工。

春江水產批發市場的攤主們經常跑去觀看,看到新的市場漸漸建成,心裡非常高興,已經主動開始進行搬遷到新市場的準備工作。

富田集團的瓦解、春江路打通指日待,爲此張市長對於江口廣場的建設,關注的越來越多。

比如出席江口廣場的開工典禮、視察現場拆遷活動、參觀商鋪與辦公樓的板樣房,召開現場協調會與推進會、到施工工地進行慰問等等。

在每一次活動中,張市長在要求保證建築質量的同時,一直強調要加快建設速度。這讓城投公司的董事長,即分管城建的副市長,以及葉衛總經理壓力很大。

本來計劃是用18個月的時間完成所有的基建工作,再用3個月的時間進行廣場綠化、道路平整、內部裝修等事宜。

在張市長的一再要求和催促下,將於12個月內完成基建工作,2個月內完成廣場開放的所有工作。

這要整整提前7個月,這其實完全是錯誤的。

建築本身有一定的工序,完全違背操作規範而一味地趕工期,肯定是不行的。

可對於張市長的急切心情,周峰和葉衛都沒有很好的辦法進行勸解。

秘書有些話可說、有些話不能說。周峰認爲沒有很有把握的勸說,還不如不說。

否則很容易讓張市長覺得是秘書在干政,不僅起不到勸說的效果,反而會對周峰以後的工作帶來很大影響。

葉衛只好讓更多的建築公司和施工隊伍進場,同時設立了建設進度提前獎。這對於加快建設工期是好事,但對施工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

許多施工隊伍都違反一些基本的安全操作規範或者是加班加點、疲勞作戰來應對。

果不其然,在連續幾天下雨後,其中一個小廣場的地下車庫建設出現了重大事故。

在排水沒有完全乾淨和樁牆還沒有完全樹立的時候,爲了搶工期,施工人員違反操作規範,強行進行施工,最終導致了土方的塌陷,把當時正在施工的十多名建築工人被掩埋在裡面。

幸虧附近有許多施工隊伍,事故發生後,許多人蔘與了現場搶救。

不過,由於前幾天雨水過多,地下積水豐富,又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排水,現場一片泥濘。

爲了防止第二次傷害,大型的挖掘機械無法使用,只能通過施救人員的雙手來進行,這樣就大大延緩了救援的進度。

同時爲了防止再出現新的塌陷,現場也不能進去太多的救援人員。只能是施救一批,在力竭或受傷的時候,再換上另一批施救人員。

發生這樣重大事故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城投公司,葉衛一邊趕往救援現場,一邊向分管副市長彙報。

由於有十多名工人被困,生死不明,已經屬於重大安全事故,副市長連忙向張市長進行彙報。

在江口市,政府的應急效率還是高的。

事發不久,現場馬上來了幾臺大功率的抽水機進行排水,同時對周圍的土方快速地打入一排排鋼樁,防止土方再塌陷,引發更多更大的事故。

在事故現場,已經有警察在維持周邊的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事發現場。

在華夏,永遠不缺少喜歡看熱鬧的人羣,如果沒有警察在維護秩序,看熱鬧的人可以把事故現場圍上好幾層。

等到張市長、分管副市長到達事故現場時,市安監局的領導與專家已經指揮救援上來了十名工人。

經現場負責急救醫生的初步診斷,都沒有生命危險,這讓所有在場的領導和搶救人員都鬆了一口氣。

不過,經仔細覈查當時參與施工的人數,發現還有二名工人沒有搶救出來。這個壞消息,讓剛剛有些放鬆的張市長心裡緊張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時間就是生命,拖的越久,就越沒有生還的希望。

不過他還是下達了不惜代價進行救援的指示。

只要有百分之一希望,就要用百分百的努力,畢竟這是二條鮮活的生命啊。

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奇蹟並沒有發生。

等到這二名工人被搶挖出來時,已經沒有一絲生命跡象。現場的急救醫生當然還是要進行搶救,只是迴天乏力。

張市長作爲現場最大的官員,雖然心裡非常惱火,但還是陰沉着臉下達指示:“對於所有傷者,要盡最大努力進行治療。對於死者,要做好撫卹和家屬情緒的安撫工作。”

“要徹查事故原因,分清責任。同時要舉一反三,進行安全大檢查,絕不允許再出現同樣的事故。”

根據張市長這樣的指示,這些傷者沒有生命危險或者不會留下殘疾,那麼在醫院休養一段時間,就沒有任何問題。

死者按照標準進行撫卹和安撫好家屬工作,一般問題也不大。主要的出入會在撫卹與賠償金額上。

對於這二方面的問題,葉衛並不擔心,反正還有城投公司相關人員來配合施工方一起進行處理。

而徹查事故的原因,倒讓他有些慌張。主要是這支施工隊伍的進場,本身就有些問題。

這支施工隊伍的負責人叫趙軍。初中還沒有畢業就開始混社會,碰上了城市拆遷改造的好時機,於是他就拉起了一支施工隊,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

平時幹活的人,原先都是種莊稼的人,經過幾天簡單的培訓和跟崗實習,就獨自上手幹活了。

而成立建築公司所需的資質要麼是借來的,要麼是造假。

趙軍本人能說會道,交際很廣,出手也很大方,因此他各方面人緣都不錯。

他聽說城投公司爲了建設江口廣場,在向外進行建設施工的招標。

這是由政府投資和主導的工程,不會存在拖欠工程款的問題,而且在適當的溝通與操作下,所得的利潤往往會很高。

於是他就千方百計地想擠進來。

第34章競聘上崗第4章咖啡館相談第4章咖啡館相談第151章咖啡館遇險第149章明湖仙茗第198章密謀對策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169章休閒會所出事第202章正式任命第101章較量失敗第18章下村幫扶第87章副市長的新秘書第41章撤職處分第45起草文件第114章難堪的過去第194章得罪富家公子第188章部長顧慮第218章換個思路解難題第192章重新開業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141章老領導的談話第126章孟瑤求助第219章單身公寓華麗變身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78章關係曖昧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187章組織部長第158章集體活動第241章工作再變動第212章提供建議第241章工作再變動第141章老領導的談話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11章餐館相聚第236章有驚無險的解救第146章秘商投資第256章有內鬼第291章組織部長來訪第157章明確戀人關係第40章職務便利第146章秘商投資第261章面對上訪者第99章政績工程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264章權力制衡之道第134章私密交談第120章特大水災第161章部委考察組第16章林副市長出事第55章富家子弟第93章總經理相邀第291章組織部長來訪第298章連夜趕往古江鎮第22章報紙版面費第96章強強合作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265章權衡第160章市長指示第230章真實的山民生活第220章專項視察第170章派出所長第263章市委書記的提醒第174章招商項目變通第33章崗位空缺第42章接受招待第145章正副主任商量工作第246章重大事故第146章秘商投資第155章實施監控第24章意外事件第92章城投公司第52章愉快交往第272章不得已的變通第304章新的縣委副書記第35章競聘成功第303章水資源新思路第186章見義勇爲第205章酒店談判第303章水資源新思路第256章有內鬼第26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15章反間計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29章最美教師評比第134章私密交談第17章仗義出手第245章說變就變的天氣第154章設局下套第212章提供建議第18章下村幫扶第170章派出所長第105章不雅視頻第193章昔日戀人第261章面對上訪者第279章一路晉升第88章拿錯講話稿第108章異地用警第275章副縣長的偶遇
第34章競聘上崗第4章咖啡館相談第4章咖啡館相談第151章咖啡館遇險第149章明湖仙茗第198章密謀對策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169章休閒會所出事第202章正式任命第101章較量失敗第18章下村幫扶第87章副市長的新秘書第41章撤職處分第45起草文件第114章難堪的過去第194章得罪富家公子第188章部長顧慮第218章換個思路解難題第192章重新開業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141章老領導的談話第126章孟瑤求助第219章單身公寓華麗變身第302章新版西門慶與潘金蓮第78章關係曖昧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187章組織部長第158章集體活動第241章工作再變動第212章提供建議第241章工作再變動第141章老領導的談話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83章市長的司機第11章餐館相聚第236章有驚無險的解救第146章秘商投資第256章有內鬼第291章組織部長來訪第157章明確戀人關係第40章職務便利第146章秘商投資第261章面對上訪者第99章政績工程第288章鄉鎮書記的禮物第264章權力制衡之道第134章私密交談第120章特大水災第161章部委考察組第16章林副市長出事第55章富家子弟第93章總經理相邀第291章組織部長來訪第298章連夜趕往古江鎮第22章報紙版面費第96章強強合作第273章買房的建議第21章閒置廠房的出路第265章權衡第160章市長指示第230章真實的山民生活第220章專項視察第170章派出所長第263章市委書記的提醒第174章招商項目變通第33章崗位空缺第42章接受招待第145章正副主任商量工作第246章重大事故第146章秘商投資第155章實施監控第24章意外事件第92章城投公司第52章愉快交往第272章不得已的變通第304章新的縣委副書記第35章競聘成功第303章水資源新思路第186章見義勇爲第205章酒店談判第303章水資源新思路第256章有內鬼第26章路見不平一聲吼第115章反間計第164章會所裡相見第29章最美教師評比第134章私密交談第17章仗義出手第245章說變就變的天氣第154章設局下套第212章提供建議第18章下村幫扶第170章派出所長第105章不雅視頻第193章昔日戀人第261章面對上訪者第279章一路晉升第88章拿錯講話稿第108章異地用警第275章副縣長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