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

bookmark

梅津美治郎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各部隊立即上報各自的實際兵力,嚴禁謊報瞞報,很快統計的結果就出來,按照關東軍司令部之前統計的結果,關東軍各個師旅團的總兵力共計87萬四千餘人,滿洲國的皇協軍有62萬三千餘人,武裝移民12萬人,還有部分朝鮮籍的皇協軍,總兵力合計爲162萬人左右。

但是實際上遠沒有這麼多的兵力,梅津美治郎深知關東軍向來就有謊報瞞報敗績以及傷亡兵員的習慣,因此這次統計嚴禁各部隊謊報瞞報,當然了梅津美治郎也承諾不追究任何人的責任。

統計的結果令人震驚,現在關東軍實際兵力只有區區67萬人,僞滿洲國的國防軍加警察更是隻有49萬人,武裝移民倒是有足足12萬人,不過素質良莠不齊,正如中國人在記者招待會上說的那樣,那些可惡的武裝移民確實在有計劃有預謀的在屠殺支那老百姓,正是因爲這些混蛋的這些罪行,所以才導致了東京的悲劇。

總兵力只有128萬,80%北極接到了邊界的各個戰場,諾大個滿洲國內只有去取不到三十萬軍警在維持秩序,其中主要還是以警察爲主,軍隊只有很少一部分。

如此嚴峻的局勢是梅津之前沒有想到的,現在的關東軍就像一個熟透了的柿子,外面看起來光可鑑人。但是裡面卻都已經軟成稀泥了,一旦外面的那層皮被捅破,裡面的湯汁就流了出來。

關東軍主力在外,這就好像一個烏龜殼,一旦這個殼兒碎了,裡面的烏龜王八蛋就保不住了。梅津不知道山田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按照他的預計,即便是有哪些堅固的防禦工事,支那人最多三個月的時間就能攻佔大半個滿洲,最多一年的時間大日本帝國將失去對滿洲的控制。甚至於還會波及到朝鮮半島。

想要扭轉現在的這種局面。帝國至少還需要向滿洲增兵50萬,其中至少需要5個戰車師團以及20個炮兵旅團,另外陸軍航空兵的兵力也需要增加。

梅津美治郎作爲關東軍司令官,他深知滿洲對大日本帝國的重要性。不要看現在大日本帝國在南太平洋佔領了那麼多的土地。但是真正支撐大日本帝國戰鬥下去的還是滿洲。就拿武器裝備來說,帝國的生產基地在日本本土,但是資源基地卻在滿洲。

此外滿洲的兵工廠生產的武器裝備直接提供給華北的部隊使用。支撐大軍對華作戰,一旦滿洲丟了,那麼大日本帝國將失去戰鬥下去的資本。

因此梅津美治郎在上任的第三天就上報大本營,需要立即向滿洲增兵,第一批兵力不能少於10個師團15萬大軍,另外由於戰車第一師團被全殲,所以請求將駐守東京的近衛第二戰車師團調到滿洲。用梅津美治郎的話說,如果滿洲的新京丟了,大日本帝國的東京也就完了,還不如先保住新京。

除此之外,梅津美治郎還命令前線的日僞軍要根據實際部署兵力,一些沒必要的地方寧可放棄也不要佈置軍隊。

對於伊春地區被包圍的日僞軍,關東軍司令部迅速作出迴應,梅津美治郎從新京和奉天各抽調一個野戰師團,再輔以2個重炮旅團以及2個騎兵師,組成北上兵團,前往伊春就遠被包圍的日僞軍。

對此陳鋒豔玲要求陳鐵豹所部,務必要全殲伊春城裡的日僞軍,因爲正是這支日僞軍在中蘇邊界製造了大量的血案,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況且陳鐵豹和伊萬諾夫手裡的總兵力高達25萬,城裡的日僞軍加起來不足8萬人,即便是日軍的援兵到來也不過7萬餘人,25萬vs15萬,又是以正規部隊對日軍的武裝移民加野戰部隊這樣的組合,如果還讓人家跑了,那真的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了。

梅津美治郎對於伊春方面的戰鬥還是比較重視的,儘管情報部門傳回來的消息稱,伊春方面的中蘇聯軍總兵力不足十萬人,而且還在湯旺河一線損失慘重,保守估計最多隻有八萬人。

但是梅津美治郎大將和陳鋒所部交過手,而且他本人還擔任國日本的陸軍大臣,從各種渠道瞭解到的情報看,陳鋒這個人很是詭異,行事看起來天馬行空,但是仔細分析卻是有理有據,看起來冒險實則不然。

另外梅津美治郎也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陳鋒對於特高科出於意料的瞭解,對於情報方面做得極爲嚴密,多次戰役表明,特高科方面爲陸軍提供的情報明顯有誤,因此多僞前線的指揮官曾上報大本營,要求嚴懲特高科那些飯桶,並且要求特高科爲陸軍的幾次大敗仗負責,所以梅津美治郎嚴重懷疑特高科提供情報準確性。

在派兵增援伊春的同時,梅津美治郎特意派出一支小部隊空降到中蘇聯軍的後方進行實地監視,這一監視不打緊,傳回來的情況讓梅津大將嚇出了一身冷汗。

尼瑪,什麼狗屁八萬人,浩浩蕩蕩的運兵車隊足足十幾公里,這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根據特戰分隊的估計,單單伊春到嘉蔭一線的敵軍最少有20萬,甚至更多。

另外這些敵軍不但人數多,而且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除了擁有大量的汽車和坦克以外,還有大量的大口徑火炮,另外還有一部分沒見過的武器裝備。

這些情況徹底讓梅津大將驚呆了,陳鋒所部的戰鬥力他是知道的,絕對是槓槓的。不要說是相差幾萬人了,即便是同等兵力對抗,日軍也不見得是人家的對手,更不要說現在伊春城裡的皇軍也不全是野戰軍,更多地還是僞軍和武裝移民,這些人在梅津大將看來不過是給陳鋒所部送功勳的。

看完特戰小分隊送回來的情報,梅津大將對特高科徹底無語了,這就是大日本帝國最爲神秘強大的情報機關,這情報的準確性也實在太差了,人家二十多萬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了,他們竟然一點都不知道,導致指揮部受到誤導,差一點將7萬援兵送抵伊春。

梅津大將敢肯定,這幾萬援兵要是不知所謂的就這樣趕到伊春,不要說救援任務完不成,這些人也很有可能被殲滅,這個時候梅津大將終於李烈了中國戰場上的那些帝國指揮官的無奈,太尼瑪坑爹了,情報不準確害死的可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千幾萬人。現在梅津大將也有將情報機關的機關長拉出去槍斃的衝動了。

不過像是可以這樣想,做起來嗎還是需要三思的,畢竟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雖然不是很準確,但還是有很大的作用的,皇軍暫時還是無法離開他們的。

想到7萬多援兵正日夜加急趕往火坑,梅津大將坐不住了,立即致電援兵指揮部,命令他們立即停止前進,原地休整補充,等待司令部的命令。

隨後梅津大將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此事。然而現在他們遇到的可是絕對強大的中蘇聯軍,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的陰謀詭計都是不可行的,扯了幾個小時的皮依然沒能想出更好的辦法。

最後還是參謀長岡部直三郎想到一個辦法,這伊春是北滿重要的門戶城市,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伊春不丟,整個北滿就不會有事,伊春要是丟了,北滿也就保不住了,所以這伊春還是必須救的。

現在敵我雙方的力量相差比較懸殊,所以岡部直三郎建議從內陸以及朝鮮調兵,岡部直三郎所說的內陸並不是指中國內陸,而是東北腹地,例如延吉、通化、丹東等地,在這些地方關東軍還有近十萬精銳以及20餘萬僞軍,要是能從這些地方調集8—10萬人的話,這仗還是可以打的。

當然了,這些地方也不能不管,按照岡部直三郎的意思,部隊調走之後這些地方留下的防禦空白就交由國內的援兵了。

岡部直三郎的這個建議很快就被關東軍司令部通過了,經梅津大將拍板決定,緊急從滿洲腹地抽調7個聯隊北上,另外又從朝鮮抽調了2個師團北上參戰。

除了陸軍以外,梅津大將還向日軍大本營發報,請求將華北方面軍的第三飛行集團緊急調往滿洲,協助關東軍對付陳鋒所部的空中部隊。

關東軍司令部對於伊春方面的危機也是極爲重視的,畢竟伊春這個城市的重要性在地圖上一眼就能看出來,絕對不容有失。

因此在接到關東軍司令部的電報之後,大本營方面隨即做出決定,緊急將新組建的4個師團裝船北上,同時答應將第三飛行集團調往僞滿。

得到大本營方面的支持之後,梅津大將終於鬆了一口氣,只要大本營方面還知道滿洲的重要性,那麼關東軍就有希望。(未完待續。。)

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131章 抉擇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287章 襲石門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476章 妥協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520章 日本海陸軍之間的談判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戰計劃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255章 談判1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81章 死局(五)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122章 刺殺進行時(二)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斷更之人在囧途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567章 海軍雄起(七)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397章 舌辯羣儒第253章 阜平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253章 阜平第85章 破局(三)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239章 出雲號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17章 擴編與剿匪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
第369章 不得不打的戰役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608章 頭腦發熱的阿南惟幾第254章 劉莉的愛情第131章 抉擇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250章 陳鋒的驚訝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47章 瘋狂擴編(二)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287章 襲石門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476章 妥協第183章 《察哈爾省發展綱要》(2)第360章 美國傳來的好消息第669章 視察海軍第603章 莫斯科條約與二號人物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534章 審判—死刑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414章 逼蔣抗日(上)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472章 血戰烏蘭巴托(中)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405章 初聞金百合(下)第22章 戰爭的號角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136章 驅民攻城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679章 “勇”字號作戰計劃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520章 日本海陸軍之間的談判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戰計劃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255章 談判1第91章 糖衣來襲(三)第232章 拉美國下水第147章 五條殺令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373章 序幕——老蔣的手段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203章 急劇上升的死亡率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81章 死局(五)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221章 獎勵與催婚第122章 刺殺進行時(二)第419章 老蔣的塞北之行(下)第468章 日本的動作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斷更之人在囧途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620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下)第567章 海軍雄起(七)寫在十月底的感謝第65章 喋血孤城之慘烈阻擊第352章 人口買賣第342章 悲催的波蘭與中原烽火起第285章 波詭雲譎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286章 空降作戰第461章 6.8大空戰(上)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3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捷報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397章 舌辯羣儒第253章 阜平第443章 陳鋒的小激動第253章 阜平第85章 破局(三)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617章 盟軍痛苦的一天(下)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239章 出雲號第407章 好日子和大難題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359章 南洋領發展大綱以及實施辦法細則第219章 輿論戰和伍連德第17章 擴編與剿匪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392章 甕中之鱉——駐山西第一軍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558章 視察南洋領(二)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