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決定日本命運的一步 二合一

除了對部隊的編制進行調整以外,陳鋒還對第八戰區各部隊的軍政大員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尤其是六大集團軍總司令。

調整後的第八戰區,戰區司令當然還是陳鋒,副總司令由楊毅和李文生擔任,參謀長由施劍飛擔任,保衛部長依然是花榮,後勤部長依然是隋勁光。

第40集團軍總司令李斌、副總司令張志剛、參謀長李福海。集團軍下轄:步兵第1師、第2師、機械化步兵1師、炮兵1旅、2旅、防空1旅、裝甲1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1旅,利劍特戰大隊。

第49集團軍總司令李逸風、副總司令波波沙、參謀長李海平。集團軍下轄:步兵第3師、第4師、機械化步兵2師、炮兵3旅、4旅、防空2旅、裝甲2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2旅,飛虎特戰大隊。

第52集團軍總司令徐虎、副總司令李浩強,參謀長周永華。集團軍下轄:步兵第5師、第6師、機械化步兵3師、炮兵5旅、6旅、防空3旅、裝甲3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3旅,天狐特戰大隊。

第59集團軍總司令張敬俊,副總司令陳鐵豹、參謀長王基銘。集團軍下轄:步兵第7師、第8師、機械化步兵4師、炮兵7旅、8旅、防空4旅、裝甲4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4旅,草原狼特戰大隊。

第61集團軍總司令安德烈、副總司令胡鐵生、參謀長李建華。集團軍下轄:步兵第9師、第10師、機械化步兵5師、炮兵9旅、10旅、防空5旅、裝甲5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5旅,利刃特戰大隊。

第69集團軍總司令畢力格、副總司令喬巴山、參謀長李宜生。步兵第11師、第12師、機械化步兵6師、炮兵11旅、12旅、防空6旅、裝甲6旅、警衛旅、後勤保障旅、陸航6旅,鐵拳特戰大隊。

整編1師:師長徐財富、副師長海亮;

整編2師:師長林勇、副師長陳兵;

整編3師:師長許大壯、副師長孫一峰;

整編4師:師長張飛、副師長黃海波;

整編5師:師長蔡明、副師長李陽;

整編6師:師長柳志強、副師長江玉兵;

整編7師:師長劉莉、副師長秦璐;

整編8師:師長徐財富、副師長海亮;

整編9師:師長徐財富、副師長海亮;

整編10師:師長賴平福、副師長霍金元;

整編11師:師長劉國棟、副師長李劍;

整編12師:師長李強、副師長牛虎;

整編13師:師長何華健、副師長許朗;

整編14師:師長馮真、副師長楊兵;

整編15師:師長陳友亮、副師長周建明;

整編16師:師長敖日古噶、副師長李二海;

整編17師:師長朱夏水、副師長常國榮;

整編18師:師長徐財富、副師長海亮;

整編19師:師長吳燕明、副師長海日汗;

戰區警衛師:師長馬操、副師長吳燕明。

裝甲集團軍:總司令陸航海,副總司令李海涵,參謀長許光榮。

防空集團軍:總司令維克多、副總司令陳海濤。參謀長李二娃。

炮兵1師師長馬雄;副師長海日汗。

炮兵2師師長趙鐵柱;副師長巴扎特.道爾吉。

炮兵3師師長李浩強;副師長歐陽海。

炮兵4師師長許文;副師長江濤。

北方空軍總司令劉倪佳、副總司令薛成虎,副總司令馬雲、參謀長楊臣剛、副總參謀長李天樂,空降兵總司令秦逸武。

海軍總司令由陳鋒親自擔任,副總司令常志國、田海洋,參謀長江海濤。黃河艦隊總司令常志國、副總司令趙保家。海軍陸戰隊司令鐵穆爾。長江艦隊總司令田海洋,副總司令劉順,海軍陸戰隊司令李霸。黑龍江艦隊總司令江海濤,副總司令胡海濱,海軍陸戰隊司令武強龍。

南洋領武裝力量總司令閻嫦曦副總司令王漢生、參謀長胡義。

除此之外,第八戰區在東北地區還有一直秘密部隊。這支秘密部隊由葉何麗娜和徐豹率領,人數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各個都是精銳。

經過這次整編,第八戰區將國民政府殘留在部隊中的所有痕跡全部剔除出去了,包括部隊番號以及編制,所有的一切都是陳鋒參照後世的編制制定的。從此這支部隊從上到下從裡到外都被深深打上了陳氏家族的烙印。

在部隊整編的同時,原蒙古人民軍5萬餘殘兵以及8萬餘警察部隊被陳鋒編入了第八戰區的戰鬥序列,另外戰區新招募的16萬新兵也全部分到各個部隊,至此第八戰區下轄的陸海空三軍總兵力超過了136萬人.

9月2日,陳鋒在歸綏召開集團軍司令一級的軍事會議,制定了挺進東北以及收復冀南的作戰計劃。

就在陳鋒在自己的地盤上折騰的時候,日本經過長時間的爭論也邁出了決定命運的一步。9月4日,日軍侵入法屬印度支那北部,迫使法國殖民當局承認日軍駐紮權,並擁有控制海防機場和滇越鐵路的權利。

在與美國扯皮了一個多月之後,日本終於意識到和談並非如他們想象的那般手到擒來,美國人的態度逐漸變的強硬起來,直接導致日本高層對於美日和談喪失了信心。

事實上負責談判事宜的日本外相松岡從一開始就對和談沒有任何信心,作爲日本的外相,松岡很清楚日本近幾十年甚至是近百年來日本朝野上下所執行的外交政策和基本國策。可以說,在日本帝國主義形成和崛起過程中。從明治天皇到大正天皇再到現在在位的裕仁天皇從一開始就將帝國主義思想植入了全體國民的大腦裡了。

在大日本帝國所有的宣傳中。“皇國”不僅要吞併中國、朝鮮,而且要統治東南亞這樣的言論遍佈日本的大街小巷。近幾年,帝國上層竭力宣揚奪取南洋的富饒資源,以確保將來向中國大陸的擴張。而且這個政策從30年代初就開始隱秘執行開了。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的同時。向東南亞進行經濟、政治滲透。

昭和11年8月,廣田弘毅內閣在日本“國策基準”中將向南方海洋方面擴張發展作爲基本國策的一個方面。昭和15年7月,近衛內閣提出了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擴張政策,並明確提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張計劃。這個計劃不僅包括已被侵佔的朝鮮和正在侵略的中國,而且囊括整個東南亞,以及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和西南太平洋的諸島嶼。在這個侵略計劃中。佔領東南亞,獨霸西南太平洋是關鍵的一環。

在這樣一個或明或暗執行了幾十年的系統的國策面前,帝國高層即便是想要調整也絕不是三兩天就能調整好的,況且國內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贊同這樣的調整,因此美日和談根本就是一場鬧劇,最起碼松岡外相是這樣想的。

導致日本對美日和談失去信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國方面態度的變化。隨着美國戰時體制的強化,一面在歐洲越發加強對英援助,一面在遠東繼續推行援蔣政策。

1940年8月28日,羅斯福總統發表講話,提出美國可以借出軍火,並用生動的比喻加以說明:“假設鄰居失火,我只能把澆園的水龍帶借給他去滅火。而不應讓他事先付錢買這條水龍帶,待火滅後鄰居原物送還即可。”同時羅斯福還刻意強調:“美國必須成爲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考慮到美國日益受到納粹德國侵略擴張的威脅,9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向反法西斯國家提供援助的重要法案。德國入侵西歐後,羅斯福政府爲了美國自身的安全防禦體系考慮並擴大勢力範圍,確立戰後世界中美國的領導地位,決定加強對處境困難、財政拮据的英國的援助。

1940年9月1日,參、衆兩院通過的《租借法案》經羅斯福簽署後正式生效。法案授權總統可以以出售、交換、轉讓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認爲其防禦對美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的國家提供武器、軍用物資、糧食等任何軍需品。該法案的通過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國由孤立主義走向參戰的決定性重要步驟。

昭和15年(1940年)9月初,美國政府向重慶派遣了柯里特使隨後美國政府宣佈武器租借法案適用於中國,並簽訂了中英軍事協定;根據協定。美國政府將於10月開始,陸續向中國政府提供2億5千萬美元的穩定法幣資金,並且美國政府邀請國民政府以及南洋領當局參加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5國軍事會談。

經過柯里使華,重慶政府迅速密切了同英美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關係,原本受到日美諒解方案中美國總統斡旋日華和平規定的影響迅速消弭於無形。

另外。自從日本調停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糾紛的遠東危機以來,美、英、荷、法等國除了努力加強南方各地區的戰備外,還在馬尼拉、新加坡等地屢次舉行軍事代麥聯合作戰會議,根據日本間諜收集到的情報顯示,這幾個國家正在促進結成所謂對日的ABCD包圍陣勢,所謂的ABCD即指美(America)、英(Britain)、中(China)、荷(Dutch)4國對日包圍陣勢。

與此同時,日本還收到消息稱,在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都有秘密勢力在策劃反日陰謀,這樣就使日本在調停糾紛以後取得的地位大有被推翻的危險。

爲了保證日本在法屬印度支那以及泰國的利益不受損害,日本政府以及軍方決定立即對這兩個地方實施有限力度的打擊。

1940年9月4日,日軍侵入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同時派部隊向泰國挺進。法國軍隊和他們遠在歐洲的同胞們一樣,簡直有辱法國陸軍一貫英勇善戰的威名。更有辱拿破崙的威名,只進行了簡單的抵抗之後,就被日本人的逼迫下籤訂了城下之盟,法國殖民當局不但承認了日軍在法屬印度支那北部的軍隊駐紮權,並且還承認了日本擁有控制海防機場和滇越鐵路的權利。

而泰國軍隊更是不堪。只做了象徵性的抵抗後便同意與日本簽署同盟條約,條約還附有一份秘密條款,規定日本將幫助泰國收復喪失給英國的領土,而泰國將在日本與中國以及西方國家的戰爭中,根據此條約提供日軍過境的權利與重要的補給等一切義務。同盟條約代替了之前的“泰日協定”,日軍在泰國取得更多的特權。

由於之前只是爲了威懾法國和泰國。所以日軍只是略作試探之後就撤軍了,所以法國殖民當局雖然承認了日本在法屬印度支那的一些特權,但是態度卻並不是十分恭敬,大有非暴力不合作的架勢。再加上美國的態度突然風向大轉,尤其是美國特使訪華,中美兩國發表了關於美國援華方案等等一些列的行動之後。法國殖民當局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在法國人看來,美國這是要參戰的前奏。儘管美國參戰的對象是德國,但是現在日本和德國的關係世界各國都知道,這兩兄弟和意大利那是穿着一條褲子,裕仁天皇和希特勒以及墨索里尼就像是拜把子兄弟一樣。美國一旦同德國宣戰,那麼日本肯定不會置身事外。

況且發過現在正和德國作戰,儘管法國本土的抵抗已經基本上結束了。但是在遠離德國本土以及德軍的打擊範圍之內,法國殖民當局不介意充當一回法國的鬥士。美國隊的宣戰,既是在幫助英國人,也是在幫助法國人,法國殖民當局已經意識到他們與日本人的交惡勢不可免,所以在徵得美國的同意之後,法國人開始給日本人搗亂了。

法屬印度支那在9月14日,即日本外相與法屬印度支那的安利將軍簽訂的經濟協定還不到1個月,法國殖民當局承認日本駐軍權以及控制海防機場以及滇越鐵路不足10天,就提出把10月份對日出口合同量的10萬噸大米減半到5萬噸。而此時日本國內的情況卻極其不好。日本的糧食已經大感不足,約有900萬石的大米必須依靠從法屬印度支那和泰國進口。發過這個時候提出縮減出口量不是在捅日本人屁股嗎?

對此日本很是無奈,日本政府經過商議之後,決定同意法國殖民當局的提議。但是令日本人感到鬱悶的是,日本剛剛同意法國殖民當局的提議。對方又提出將11、12月份合同量再減少一半。

日本政府已經意識到,法國殖民當局的這種不合作的態度可能是由於美英和法國戴高樂派以及當地華僑的策動。可以預料到,從此以後日本從這些國家和地區取得橡膠和錫、錳等其他戰略物資將越來越困難了。

果然不出日本的預料,英國於9月19日作出決定,禁止從馬來向日本及日元集團出口橡膠。

鑑於美英法在東南亞採取的一些列措施,尤其是歷經三個月的日荷以及日美談判的失敗,再加上各國加強對日戰備,深感中、美、英、荷越來越加重了對日的政治、經濟、軍事壓力,日本大本營陸海軍部陷入必須迅速採取對策的焦慮之中。

因此,大本營陸海軍部下定決心要採取一些令美英等國正視大日本帝國的行動,即使帝國最高會議推遲作出全面的對南方施策的決定,也要首先促成長期懸而未決的日本與法屬印度支那的軍事合作關係,向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進駐一部分兵力。也就是說,日本軍部已經決定在最高層還沒有做出全面入侵東南亞的決定之前,他們要和美英法等國採取有限的軍事對峙,決定向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發動軍事進攻。

不過日本是個奇怪的國家,儘管現在日本的軍國大權被昭和軍閥爲首的軍部大本營控制着,但是在對外關係上他們卻不得不重視外相的意見,雖然海陸軍的頭頭腦腦門已經決定向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發動軍事進攻,但是海陸軍的大佬們卻擔心松岡外相會反對。

因爲他們對於松岡外相的想法很瞭解,那老傢伙的一貫主張是,只要沒有對美英作戰的決心,就不能着手同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發動進攻。向法屬印度支那北部進攻倒是沒什麼,畢竟那裡靠近中國的廣西和貴州,另外那裡還有滇越鐵路相連,向哪裡進軍大日本帝國有着足夠的理由。

但是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卻不一樣,哪裡靠近馬來半島,是英國固有的傳統勢力範圍。而且那裡距離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不遠,一旦向哪裡進攻,勢必會讓英美兩國政府感到恐慌,松岡外相多次在不同的場合闡述過自己的觀點。

9月20日,陸海軍的兩位軍務局長就軍事協定問題與外相會談時,外相明確表示,只要沒有攻佔新加坡的意圖,他就堅持到底。於是大本營方面表明態度,在推行上述措施時,如遭到美英阻礙,則“不惜對美英一戰”。

可是作爲現實問題,當時日本陸海軍雖然想過與東南亞的西方各國開戰,但是日本次是根本就沒有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他們認爲向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進軍只是對美英法的一個警告,並不希望因此而引起日本與上述記過的全面戰爭。

當然,不管是陸海軍還是近衛首相,他們都不曾認爲日本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會成爲向美英會立即訴諸武力的起點。

不過鬆岡外相卻在隨後的御前會議上向日本政府警告說:“帝國的行動很可能引發與英國衝突的危險。再者,關於因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美、英、荷是否會掀起對日全面禁運的問題,帝國還沒有作深入的研究。這是嚴重的錯誤,因此進軍法屬印度支那南部很可能成爲影響帝國命運的一步。”

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10章 作戰部署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520章 日本海陸軍之間的談判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17章 擴編與剿匪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288章 發財了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18章 二次交易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684章 撤兵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戰計劃第131章 抉擇第553章 小夥伴們都笑了第67章 一日雙捷第566章 海軍雄起(六)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636章 大東北戰略——陳鋒的陰謀第567章 海軍雄起(七)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262章 缺糧了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165章 宣教部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593章 空戰第593章 空戰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641章 大東北戰略——關東軍的反擊第319章 結盟(二)第127章 刺殺進行時(七)第256章 談判2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325章 全殲(一)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談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379章 打回來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592章 莫斯科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
第688章 登陸棉蘭老島和西西里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10章 作戰部署第279章 互有算計第180章 貨賣三家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639章 大東北戰略——陸海軍部的妥協第502章 老蔣的抗戰策略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591章 副委員長第390章 驚聞“虎烈拉”第613章 長沙大捷與新加坡淪陷第698章 德國投降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586章 斯大林的邀請第412章 日本要和談第510章 日本高層的恐慌第175章 抵達開封第520章 日本海陸軍之間的談判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629章 大東北戰略——一觸即發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17章 擴編與剿匪第631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中)第475章 陳鋒的選擇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288章 發財了第186章 陳鋒的憂慮(1)第690章 進軍朝鮮第18章 二次交易第290章 武漢會戰意外結局第483章 日荷會談第561章 海軍雄起(二)第40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684章 撤兵第135章 各有打算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260章 第八戰區第290章 三:戰鬥總結第290章 一:要升級了第448章 連鎖反應第446章 要開戰了第235章 行不通的作戰計劃第131章 抉擇第553章 小夥伴們都笑了第67章 一日雙捷第566章 海軍雄起(六)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636章 大東北戰略——陳鋒的陰謀第567章 海軍雄起(七)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262章 缺糧了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683章 開羅會議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165章 宣教部第358章 移民的辦法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593章 空戰第593章 空戰第157章 除夕夜妖兵亂舞第114章 重傷瀕死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641章 大東北戰略——關東軍的反擊第319章 結盟(二)第127章 刺殺進行時(七)第256章 談判2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325章 全殲(一)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682章 日本人要和談第622章 大東北戰略——序章第654章 大東北戰略——重慶方面的消息第597章 達成共識第379章 打回來第633章 大東北戰略——大漢魂和大和魂的碰撞第422章 摧枯拉朽的西歐戰場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335章 再度擴編第112章 尋找塔娜第436章 日泰勾結第11章 決戰黃石崖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441章 反應不一(中)第592章 莫斯科第387章 始料不及的僞軍起義第300章 1938年實力評估第479章 外蒙風雲(下)第29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傅司令的疑惑第13章 坑爹的系統獎勵第611章 長沙城外的戰鬥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