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戰爭的號角

保安司令部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了司令的焦慮,儘管他們都不清楚陳大司令爲什麼而心煩,但是所有的人都清楚,這個時候最好不要煩司令,不然的話很可能會遭到司令的一頓臭罵。

北平方面傳來的消息越來越糟糕,從六月下旬開始,駐豐臺的日軍連續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演習的槍炮聲北平城裡清晰可聞。

從北平城裡逃出來的難民越來越多,沒有人比這些難民們更清楚那裡緊張的氣氛了,一些敏感的商人也都紛紛撤出北平。

陳鋒確實很着急,這段時間他派人悄悄查探了一下週邊各縣的防務情況,偵察兵反饋回來情況令陳鋒心情很沉重。大同沿線的情況還好,畢竟那裡是晉北的門戶,閻錫山不敢大意。

但是豐鎮到集寧以及察哈爾右翼前旗一線的情況就不太妙了,集寧作爲綏遠軍事重鎮,駐軍卻只有區區一個團的正規軍,另外還有一個雖然名以上稱之爲團,實際上只是一個加強營的保安團,總兵力加起來不足兩千五百人。

察哈爾右翼前旗,集寧的門戶,駐軍只有三百人,武器裝備簡陋而又陳舊,戰鬥力極爲有限。豐鎮的情況也差不多,只有一個不滿員的保安團駐防。

稍後陳鋒又命人對商都、張北、天鎮、陽高等縣的情況做了一次調查,發現各地的情況都相差不大,這些地方的軍事長官根本就沒有做好戰爭爆發的準備。

可以想象得到,當數萬數十萬日軍從天而降的時候,這些人將會是怎麼一種驚慌失措的表情。

但是明知道如此,陳鋒卻無力改變。他只是興和縣保安團的一個團總,他的防區只限於興和這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其他地方還輪不到他插手。

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命令戰士們加固城防工事,修建防空洞,修建防空工事,在戰爭爆發前儘量使自己的準備更加的充分。

7月1日,陳鋒迎來了7月份的系統獎勵,也許是人品大爆發,這一次陳鋒竟然抽到了步槍生產線,型號是德國毛瑟98K。

沒話說,在大青山後山的一箇中型山洞裡,陳鋒將步槍生產線安裝完畢。然後任命猶太人威廉姆爲兵工廠總顧問,同時將自己的老爹陳秉公請到了山上負責基地的一切事務。

然而還沒等陳鋒高興多長時間,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便爆發了。

1937年7月7日下午,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少佐率領,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

隨後日軍在該地區開始演習,接着日軍聲稱有一名士兵“失蹤”,立即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中國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嚴辭拒絕。日軍立刻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由此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

日軍發起七七事變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蔣介石曾致電宋哲元、秦德純等人,指示:“宛平城應固守勿退”,“盧溝橋、長辛店萬不可失守”。

同時中*共中*央委員會就通電全國,呼籲:“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纔是我們的出路!”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軍的進攻遭到了中國軍隊的抵抗。日軍見暫時很難佔領盧溝橋,便進行“現地談判”,一方面想借談判壓中國方面就範,另一方面爭取調兵遣將的時間。

“現地談判”使日軍贏得了增兵華北的時間,同時也矇蔽了冀察當局的視線,遲緩了第29軍布兵應戰的準備。到7月25日,陸續集結平津的日軍已達6萬人以上。

日本華北駐屯軍的作戰部署基本完成之後,在7月25日、26日製造了廊坊事件和廣安門事件。

26日下午,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守軍於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區,否則將採取行動。被宋哲元拒絕,並於27日向全國發表自衛守土通電,堅決守土抗戰。同日,日軍參謀部經天皇批准,命令日本華北駐屯軍向第29軍發動攻擊,增調國內5個師約20萬人到中國,並向華北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下達正式作戰任務:“負責討伐平津地區的中國軍隊。”血戰平津已再所難免。

7月28日上午,日軍按預定計劃向北平發動總攻。日軍陸軍中將香月清司指揮已雲集到北平周圍的朝鮮軍第20師團、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團,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約1萬人,在100餘門大炮和裝甲車配合、數十架飛機掩護下,向駐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國第29軍第132、37、38師發起全面攻擊。

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全國各界人士在日軍的猖狂進攻下空前的團結起來,全國全民族抗戰的時機已經成熟。

不久,國民政府依據國防會議精神,參照1937年度國防作戰計劃,擬成《戰爭指導方案》並《作戰指導計劃》兩份文件,有決定成立大本營,以軍事委員會爲大本營統帥部,推蔣中正爲海陸空三軍大元帥,程潛爲參謀總長,白崇禧爲副參謀總長,領導全國抗戰。

隨後國民政府又頒佈全軍戰鬥序列,將全國劃分爲五大戰區,計爲:第一戰區(轄區:平漢、津浦兩鐵路線)司令長官蔣中正(兼),下轄第一、第二、第十四集團軍,由宋哲元、劉峙以及衛立煌爲集團軍總司令,合36個師7個旅又4個團。

第二戰區(轄區:晉、察、綏)司令長官閻錫山,下轄第六集團軍、第七集團軍以及預備軍,分別以楊愛源和傅作義爲集團軍總司令,合計13個師16個旅又4各團。

第三戰區(轄區:江、浙)司令長官馮玉祥,下轄第八集團軍、第九集團軍、第十集團軍、第十五集團軍,分別以張發奎、張治中、劉建緒、陳誠爲集團軍總司令,總兵力合計18個師6個旅又三個團。

第四戰區(轄區:閩、粵)司令長官何應欽,下轄第四集團軍、第十二集團軍,分別以蔣鼎文和餘漢謀爲集團軍總司令,總兵力合計13個師3個旅。

第五戰區(轄區:魯)司令長官蔣中正,副司令長官韓復渠,下轄第三集團軍和第五集團軍,分別以韓復渠以及顧祝同爲集團軍總司令,總兵力合計二十個師和一個旅。

除五大戰區外,又成立了四支預備軍,即爲以桂軍爲主要力量的第一預備軍,駐紮在廣西。以川軍爲主要力量的第二預備軍,駐紮在四川。以滇軍爲主要力量的第三預備軍,駐紮在雲貴兩省。以湘軍以及其他各省軍隊組成成的第四預備軍,駐紮在湖南湖北幾省。

此外還有寧夏、青海、甘肅三省的馬家軍也接到命令,隨時準備開赴前線。

按照國民政府的戰區劃分,陳鋒以及他的保安團隸屬於第二戰區的戰鬥序列,準確地說屬於第二戰區第七集團軍的戰鬥序列,最高司令長官爲傅作義。

8月1日,第七集團軍發來緊急電報,第命令興和縣保安團即刻起整編爲第七集團軍第三預備隊,歸綏遠保安司令部管轄,陳鋒任預備隊上校隊長兼興和縣城防司令,李文生爲預備隊中校副隊長,楊毅爲少校參謀長。

同時第七集團軍司令部命令預備隊做好部隊的整訓工作,隨時等候司令部的命令,開赴抗日最前線。

接到命令之後,陳鋒立即召開營級軍事會議,傳達上峰的命令。

陳鋒知道,現在不會有人重視他的這個保安團,這些命令不過是第七集團軍例行公事而已。這一點看部隊的番號就能看得出來,什麼叫預備隊,預備隊就是實在沒辦法了纔會讓你上的。

這次會議是保安團成立以來第一次全體軍事會議,三個步兵團兩個騎兵團所有營級軍事幹部全部到會。

會上陳鋒先是宣讀了第七集團軍司令部的命令,隨後陳鋒向所有的軍官通報中日自7月7日盧溝橋事變之後相繼發生的事情。

“兄弟們,日寇猖獗,犯我中華。值此國家危亡之際,我輩軍人的職責便是保家衛國,驅除日寇。國際治理不好是政客的錯,保衛不住國門就是我們當兵的恥辱。我陳鋒在此立誓,畢生將以抗擊日寇爲己志,若違此誓,天地不容!”

“你們都是我陳鋒的親人兄弟,有些事情我不瞞大家,敵我實力相差懸殊,前幾天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上將、第132師師長趙登禹中將在對日作戰中壯烈殉國。也許一仗下來,我們在座的好多人就再也無法看到第二天的太陽了,所以那個要是害怕丟了性命,我陳鋒給他一個機會。放下武器,我陳鋒給他一千大洋,送他離開部隊,回家當個富家翁,有沒有,有的請舉手?”

陳鋒環視了一週,見沒有人舉手,於是聲音陡然一轉,厲聲說道:“沒有人退出,那好,既然大家都是好漢子,都願意爲國家爲民族效力,那麼我現在宣佈一下我們保安團的五條戰場禁令:第一,投敵賣國,通敵叛軍、殺!第二,戰場抗命,貽誤戰機,殺!第三,棄兵而逃,丟失陣地,殺!第四,禍害百姓,搶奪財物,殺!第五、**婦女,敗壞軍紀,殺!”

這五條禁令陳鋒說的很緩慢,但是卻斬釘截鐵,所有軍官都毫不懷疑陳鋒執行戰場紀律的決心,每個人心頭都是一陣凜然。

“兄弟們既然都想做英雄,那麼就不要讓本司令爲難,他日即使是要死,咱們也要死得堂堂正正,死的明明白白,死得其所。如果哪一個因爲違反以上五條禁令而被執行戰場紀律的話,下了陰曹地府不要說是我陳鋒的兄弟,都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抗日殺敵,報效國家!”

......

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244章 宣戰(3)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456章 朱可夫第670章 開往中途島海的中國艦隊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115章 大搜山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118章 捧殺(一)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67章 一日雙捷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國與近衛講話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440章 反應不一(上)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53章 抗命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310章 戰雷(四)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54章 作戰部署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81章 死局(五)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486章 剖腹產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62章 密謀第119章 捧殺(二)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257章 談判3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24章 彬山元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233章 北方空軍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600章 回國第550章 談判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
第577章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第650章 大東北戰略——生死未卜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244章 宣戰(3)第619章 拯救大兵麥克阿瑟(中)第481章 鉅額獎勵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665章 大建設 大生產 大練兵第380章 大和神鷹的隕落(上)第456章 朱可夫第670章 開往中途島海的中國艦隊第349章 大戰落幕第106章 引蛇出洞第426章 陳大司令的野心第653章 大東北戰略——接收岳父的遺產第225章 齊聚塞北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115章 大搜山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246章 板垣徵四郎的陰謀第573章 孫殿英投敵第118章 捧殺(一)第661章 更深層次的合作第266章 諜戰風雲(二)第363章 猶太人的遷徙之路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93章 國軍的精銳第662章 兩個方案第471章 血戰烏蘭巴托(上)第504章 美國國務卿的口頭聲明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267章 諜戰風雲(三)第67章 一日雙捷第249章 視察獨立營第437章 倒向日本的泰國與近衛講話第493章 第九戰區的求援第440章 反應不一(上)第34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陳鋒的計劃第53章 抗命第151章 中.共來人第576章 南下河南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310章 戰雷(四)第227章 重工業基地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5章 屯兵大青山第69章 天下名揚(二)第676章 收復天津第694章 本土決戰第492章 畑俊六的使命第54章 作戰部署第270章 一:諜戰風雲第535章 生存的“希望”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376章 序幕——聲東擊西第81章 死局(五)第615章 華盛頓會議第171章 陳鋒的軍火計劃(二)第486章 剖腹產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362章 密謀第119章 捧殺(二)第599章 珍珠港是個陰謀第417章 逼蔣抗日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596章 克里姆林宮的聲音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257章 談判3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491章 中美談判與陳鋒眼中的美國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505章 冀南戰區第447章 6月1日凌晨的突擊第587章 夫妻夜話第348章 武漢淪陷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224章 彬山元第442章 反應不一(下)第404章 初聞金百合(上)第609章 出油了打臉了!!!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277章 第一軍的戰略部署第233章 北方空軍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600章 回國第550章 談判第695章 系統升級與澳島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146章 攻佔天津第152章 艱難前行的中國海軍第126章 刺殺進行時(六)第354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第179章 閻府洗塵宴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57章 視察南洋領(一)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