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外行和內行

小偷什麼的橫豎不可能挖地三尺把地下的古董給弄出來吧。

王海東因爲是行裡面的人的關係,因此,對這樣子的事情還算是比較的瞭解的,但是像是蘇明和安順這兩個傢伙,他們就是不怎麼樣的瞭解安舅舅爲什麼會這樣子的做了。

畢竟隔行如隔山,他們兩個外行人不會了解那個時候安舅舅爲什麼會這樣子的小心謹慎了。

這個時候王海東點點頭說:“如此就對了。我說我怎麼樣感覺這個事情是有點不對啊,既然是你把東西埋到地下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這就是嘉慶年的仿製品唐刀,說來也是很後收藏價值的。”

這個是王海東最後的結論,仿製的唐刀,雖然仿製的技術不怎麼樣,但是總歸是一把古董。安順倒是沒有不好意思,直接問:“王掌櫃,那你說這玩意價值多少。”

他根本就不是行裡面的人,這個當然是不會顧忌那麼許多了,請王海東來這裡來就是爲了讓他鑑定古董的。

王海東沉吟了一下說:“這種兵器不好說。古董市場兵器說實在的不是很多人喜歡收藏的。這種仿製的唐刀如果是遇到真正的喜歡收藏的人還好說,要是遇到不怎麼樣喜歡這類藏品的,我敢說五千一萬就算多了。”

這個話可是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了。唐刀,雖然是嘉慶間的仿製品,但是畢竟是唐刀啊,真正的唐刀價值連城,但是這仿製品也不能夠垃圾到這種程度啊。

就算是蘇明也是有點看不過去了:“東哥,這玩意好歹是唐刀的複製品啊,五千一萬是不是少了一點。你那把刀幾十萬總有吧,到這裡怎麼樣就變成了五千一萬一把了。差距太大了。”

這是讓外行人一時間難以接受的一個問題,這玩意多少是唐刀的複製品,在外行人看來應該值不少錢。但是他們忘記了一點,這刀是嘉慶年仿製的東西。

王海東點點頭很是認真地說:“這個確實是這樣子的,不是什麼樣子的人都能夠說的出來這玩意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打造的工藝,唐刀,說實在話,到現在一直都沒有真正的仿製出來,就算是我們已經模仿到了百分之九十了。但是剩下的百分之十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工藝,只有天知道了。反正按照現在的科級水平仿製不出來。我們仿製出來的唐刀和真正的唐刀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安順可是現代人,認爲現代人的工藝總是要比古代強的多吧,這傢伙是個典型的瞧不起古代勞動人民的那一種人。

安順說:“我們飛機都上天了。飛船都去月球了,古代人打造的兵器爲什麼仿製不出來啊。這我們現在的人不是太笨了一點吧。”在安順看來,古代的東西也就那麼一回事了。”

王海東搖搖頭說:“我可是不這樣子的看,我們是仿製不出來古代的一些東西,比如說越王勾踐自用劍,這玩意千年不朽,現在就很難仿製出來。當然現在有不鏽鋼,但是古代可是沒有這玩意,按照古代的水平打造出來這樣子的一把劍也是不容易的。唐刀也是這樣子的,他的打造工藝是在漢代百鍊鋼的基礎上創立出來的,因此,工藝應該更加的複雜。有些唐刀削鐵如泥,就像水滸裡面楊志那把家傳寶刀一樣。

這玩意是對鋼鐵,或者是還有其他一些金屬的重組煉製,反正說合金鋼有點過,但是絕對不是一般的鋼鐵就輕易打造出來的。現在的人雖然是有高科級,但是就是煉製不出來。就像是鍊鐵,用什麼水都是有講究的,差一點煉製出來的兵器就會不一樣,這也是爲什麼龍泉是我們這裡的兵器之鄉的緣故了。”

安舅舅倒是沒有怎麼樣的失望,他畢竟是洗脫了自己破爛大王的名聲了。這事情纔是最爲重要的,因此,在這樣子的時候他是比較的開心的。不過是因爲和王海東手中的唐刀的差距是稍微的大了一點,因此,在這樣子的情況下才會變得比較的難以接受的。但是仔細的想來,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了。

當下安舅舅就說:“順子,其實我們現在的人很難了解古代的那些秘密的,那些打造兵器的技術在當時可是獨門絕技,傳男不傳你,傳內不傳外。不跟着師傅學個幾十年,你就根本別想學到真本事。這技術也就是慢慢的失傳了。王掌櫃,你說要是遇到不懂行的也就是五千一萬。要是懂行的呢?”

這話算是問到點子上了,王海東點點頭說:“這個倒是一個問題,知道現在唐刀的價格嗎?就算是現在手工做的唐刀的話,素刀也是成千上萬,如果是裝飾的精美一點的話,幾萬塊不在話下,那也不是一般的人玩得起的。但是你這幾把刀,說實在的,古董,確實是古董,但是畢竟賣相不怎麼樣。遇到不懂行的根本就不會看在眼中的。

要是遇到懂行的話,像是這種刀是三五萬絕對沒有問題的,五六萬也只這個傢伙,更多了就不太容易了。畢竟是嘉慶年的,當然,這應該是宮廷的手藝,天知道嘉慶皇帝爲什麼腦子糊塗了弄出來這些刀來。我在民國的時候故宮的檔案裡面見到過這樣子的記載,據說臺北故宮也有類似的兵器,但是我們這裡的故宮有沒有還真的不好說。這刀算是不錯了。”

民國時期因爲戰亂的原因,那個時候故宮都被搶掠過不是一次,故宮裡面的檔案到底是怎麼樣流傳出來的反正就不好說了。王海東還真的見到過類似的檔案。這個時候安舅舅遲疑了一下說:“那這樣子的話,當初那老鐵匠弄出來的這十二把仿製唐刀應該是從宮裡面流傳出來的了。”

王海東想了想說:“根據檔案記載的話,那確實是這樣子的。戰亂時期流出來的古董,但是當時管理混亂,天知道會有多少古董流出來了。不過,那老鐵匠也是夠聰明的,當時的政府還真的查過這些古董,要是被查出來的話,那也真的不好說了。因此,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當然現在是沒有什麼了,你如果是出售的話,可以一把一把的拿出去賣,我可以給你寫個鑑定證書,但是有多少人認這個鑑定證書我就說不好了。”

王海東說來還沒有正經的給別人寫過鑑定證書,這算是第一次了。一個是王海東還算是比較年輕,因此,在這樣子時候沒有什麼機會些鑑定證書。

誰喜歡讓一個年輕人給寫鑑定證書啊,外行人一看王海東這年紀,根本就不會讓他寫什麼鑑定證書的。還有一個就是就算那些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有本事,能夠開鑑定證書的,但是王海東也是會琢磨着什麼責任的問題看看是不是能夠開的。

這鑑定證書在真正的收藏家,大師的眼中是不能夠隨便的開的。真的就是真的,贗品就是贗品,仿製的就是仿製的,如果是對一件古董存疑的話,那他絕對不會開出來這玩意是真的證明的。

像是現在那些有錢就算是清代的銅爐也敢給你開成明宣德爐的專家,那些基本上算是古董行裡面的敗類了。根本算不上是什麼大師。真正的專家大師是非常的愛惜自己的名聲的。

陳大龍能夠稱得上是大師,但是他重來是不會亂開鑑定證書的。王海東基本上也是秉承了這一貫的作風了。

在這樣子的時候開一張鑑定證書的話,王海東自己也是要負責的。因此,他到現在也是沒有給什麼人開過鑑定證書。但是這一次因爲畢竟是收了人家的唐刀不是。雖然是安順和蘇明兩個人甘心送過來的,但是王海東自己撿漏了,這個事情也是不可爭辯的。因此,這個時候王海東也是覺得要好好的補償對方纔是的。

因此,在這樣子的情況下,他才覺得給安舅舅這些刀開鑑定證書是比較的合適的。畢竟這些刀雖然是仿製的,但是畢竟是宮廷仿製的,算是精品一類的東西了。

而且,這些刀說實在的在古董市場上比畢竟是那種比較稀少的。王海東也是願意爲自己的鑑定而負責,這才提出來寫鑑定證書的。

在這個時候王海東的話倒是讓安舅舅非常的開心,他倒是沒有認爲王海東是沒有什麼資格給自己的收藏寫鑑定證書。在安舅舅看起來,王海東既然是鋪子的掌櫃的,那就是行家中的行家了。

這樣子的人寫出來的鑑定證書拿回去也是好好的炫耀一番,讓那些沒有見識的傢伙都開開眼界。我老安的收藏可不是什麼破爛,而是古董唐刀,當然了,儘管是嘉慶間仿製的唐刀,但是也是宮廷的作品不是,絕對不是破爛能夠比較的。

不信,有專家的鑑定證書爲證。你們這些外商人這一次算是傻眼了吧,我的收藏可是正經的寶貝。

第385章 倒黴催的第207章 做贗品的學問第11章 拼接的甜白釉第230章 劉老六不玩了第462章 板上釘釘第2章 天打雷劈第512章 藉口第594章 羨慕嫉妒恨第652章 對比之下的汗顏第712章 自己明白就成第121章 八寶印泥第659章 看得透徹第25章 金縷玉衣燒了嗎?第295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5章 成功的秘訣第141章 鬼面翡翠惹出來的家事第260章 要完大家一起完第392章 關鍵是什麼第446章 利益問題第112章 悲劇的大古董商第41章 祖父的遺物第703章 別招我第524章 秘密第265章 一時迷惑第479章 疑惑不解第246章 真誠的崇拜第84章 過江龍第565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460章 商人沒有道德底線第1章 古董市場的騙子第307章 交鋒第423章 合作不合作第530章 妥善處理第13章 乾隆私印第634章 自己查的真相第163章 我說了算第184章 古董行的深淺第313章 發展經濟需要嘛第40章 竹石芭蕉紋梅瓶第488章 心裡不舒服第331章 甩手也不成第536章 不一樣的第74章 古董行裡的搬磚頭第567章 利益問題很麻煩第167章 託妻獻子第152章 到底是真的密色嗎第264章 抱怨第686章 相信你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708章 答應你了第264章 抱怨第420章 危機意識第184章 古董行的深淺第617章 恩仇第189章 底價第404章 真心與否第490章 德行第155章 我自願才成第543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189章 底價第276章 氣勢第98章 廢了丫的第351章 共同的利益第74章 古董行裡的搬磚頭第597章 時代不同了第394章 計算第676章 真正的好處第583章 君子之德第398章 金錢和人情第225章 外行和內行第198章 各取所需第515章 氣死你活該第32章 端硯第236章 兩把倭刀第465章 拼關係第526章 地位不同第141章 鬼面翡翠惹出來的家事第72章 無法要的報酬第600章 第三種選擇第252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147章 安全第一第127章 綁架第147章 安全第一第207章 做贗品的學問第500章 北斗七星雨花石第703章 別招我第342章 內訌第48張 宋仿《蘭亭序》。第169章 汲古齋第52章 賠禮道歉第535章 浩然之氣第474章 利益交換的學問第428章 費用第27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05章 標杆人物第167章 託妻獻子第236章 兩把倭刀第474章 利益交換的學問第647章 立場和觀點
第385章 倒黴催的第207章 做贗品的學問第11章 拼接的甜白釉第230章 劉老六不玩了第462章 板上釘釘第2章 天打雷劈第512章 藉口第594章 羨慕嫉妒恨第652章 對比之下的汗顏第712章 自己明白就成第121章 八寶印泥第659章 看得透徹第25章 金縷玉衣燒了嗎?第295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95章 成功的秘訣第141章 鬼面翡翠惹出來的家事第260章 要完大家一起完第392章 關鍵是什麼第446章 利益問題第112章 悲劇的大古董商第41章 祖父的遺物第703章 別招我第524章 秘密第265章 一時迷惑第479章 疑惑不解第246章 真誠的崇拜第84章 過江龍第565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460章 商人沒有道德底線第1章 古董市場的騙子第307章 交鋒第423章 合作不合作第530章 妥善處理第13章 乾隆私印第634章 自己查的真相第163章 我說了算第184章 古董行的深淺第313章 發展經濟需要嘛第40章 竹石芭蕉紋梅瓶第488章 心裡不舒服第331章 甩手也不成第536章 不一樣的第74章 古董行裡的搬磚頭第567章 利益問題很麻煩第167章 託妻獻子第152章 到底是真的密色嗎第264章 抱怨第686章 相信你第19章 一碗水端平第708章 答應你了第264章 抱怨第420章 危機意識第184章 古董行的深淺第617章 恩仇第189章 底價第404章 真心與否第490章 德行第155章 我自願才成第543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189章 底價第276章 氣勢第98章 廢了丫的第351章 共同的利益第74章 古董行裡的搬磚頭第597章 時代不同了第394章 計算第676章 真正的好處第583章 君子之德第398章 金錢和人情第225章 外行和內行第198章 各取所需第515章 氣死你活該第32章 端硯第236章 兩把倭刀第465章 拼關係第526章 地位不同第141章 鬼面翡翠惹出來的家事第72章 無法要的報酬第600章 第三種選擇第252章 眼不見心不煩第147章 安全第一第127章 綁架第147章 安全第一第207章 做贗品的學問第500章 北斗七星雨花石第703章 別招我第342章 內訌第48張 宋仿《蘭亭序》。第169章 汲古齋第52章 賠禮道歉第535章 浩然之氣第474章 利益交換的學問第428章 費用第278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505章 標杆人物第167章 託妻獻子第236章 兩把倭刀第474章 利益交換的學問第647章 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