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三大難題

京城地處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交匯之處,雖然四季分明,但因爲近年來水土流失嚴重,氣候反常日益加重,春天沙塵暴,秋天陰晦天氣,而冬天乾燥寒冷,一年之中,真正宜人的時候並不多。

倒也難得了今天是一個秋高氣爽的秋日,微風,日暖,在臨近中午的秋陽之下,倒也別有一番情調,曬得人很是舒服,卻又不會感到焦躁不安。

一片樹葉悠然落下,飄飄揚揚落到了夏想的肩上,夏想伸手摘下,取在手中,見樹葉微黃,脈絡清晰,心想香山的紅葉應該好看了。

心思偶而飄遠片刻,卻又立刻回到了現實之中,因爲吳老爺子以多年的睿智和他對局勢的觀察,爲夏想借陳皓天之事,分析明年換屆之後的大勢。

關遠曲和代復盛的位置最爲穩固,應該不會有變數出現,分別是一號和三號的位置,除去以上二人,還餘七位常委的寶座。

吳才洋也算其一,只要吳老爺子健在,只要家族勢力不會出現一夜之間分崩離析的奇事,吳才洋入常幾乎沒有懸念。而家族勢力一夜之間分崩離析,除非天下大亂纔會出現,所以說,吳才洋必定入常。

吳才洋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他是中組部部長。雖然他和總書記分屬不同陣營,但畢竟執掌了中組部,和總書記來往密切,也深得總書記信任,尤其是在當前總書記和家族勢力關係愈加密切的大前提之下。

因此,就夏想的認知來說,吳才洋入局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況且家族勢力正在努力壯大之中,更何況,還有關遠曲的上臺。

但吳才洋入常之後擔任什麼職務,就不好猜測了,以夏想的初步推測,可能是國家副主席。

可以說,夏想認識吳老爺子十幾年了,在事關中央換屆的大事之上,老爺子從來沒有透露過一點口風,也沒有就此事和他真正的面對面地談過一次。今天,終於因爲陳皓天的緣由,而要將國內即將面臨的最重大的問題,正式擺到面前了。

也必須要正視換屆的大事了,因爲事關今後十年的國內政局,也會和夏想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也有一點,更是事關夏想以後長遠大計的關鍵一局。

“我本來就沒有想去嶺南,也沒有認爲自己能幫陳書記解決難題,我的本意還是留在齊省……”夏想也知道老爺子有此一說,並不是指責他什麼,而是藉機引起話題。

吳老爺子微微點頭:“我一開始也想着你去嶺南可以撈一份天大的政績,和陳皓天建立了關係之後,他一入常,你在常委之中,又多了一個支持者。因爲這件事情,老古頭還再三打來電話,甚至還跑過來和我見面說了半天,我還差點被他說動了……”

老古能說動吳老爺子?夏想纔不信,老爺子這麼說,也是給老古一個面子罷了。

“不過又一想,下一屆,有關遠曲,有才洋,還有代復盛好象對你印象也不錯,三個常委支持你,也足夠了,你還想怎樣?”

夏想笑了,他真的沒想怎樣,難道還想讓九常委一半常委都支持他?天方夜譚!就是總書記的勢力想在常委中過半,也幾乎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除非總書記以一退到底來換取常委席位。

夏想洗耳恭聽,不說話,因爲他知道以他現在的級別和眼光,對時局的分析和了解,遠不如老爺子。老爺子是何許人也?一生縱橫官場,也曾經是常委之一,現今又執掌家族勢力,對於國家大勢的走向,比他看得透徹和長遠多了。

“陳皓天面臨的三個難題,哪一個都不輕鬆,他心裡清楚得很,讓你去嶺南,是想讓你替他解決前兩個難題。”老爺子難得縱論國家大事,又讓吳才洋在場,就有了意味深長的味道,“第一個難題是,嶺南現在戰火紛飛,四處起火,你去的話,第一個難題就是充當滅火員。”

充當滅火員的角色,對夏想來說已經駕輕就熟了,但以前只救小火,現在是大火,很容易引火燒身。因爲以前的火,都是隻限於副省以下的角力,而現在,直接事關入常大計,誰擋了路,對方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在湘省時就有人敢下了誅殺令,那麼在嶺南,想也不用想,更是殺無赦。

“第二個難題是,嶺南的當地官員,很抱團。”

嶺南的當地官員,等同於齊省的本土勢力,抱團,相當於本土勢力十分龐大。其實對於嶺南的情況,夏想也多少了解一些,相比齊省齊人治齊的怪現象,在嶺南雖然表現得不太明顯,但也有耐人尋味的許多刻意安排,比如中央從不任用嶺南人擔任省委書記,卻一般要任用嶺南人擔任省長。

再加上嶺南人有風俗習慣和許多不便明說的歷史原因,獨立的意識很強,光是一個嶺南話的問題就曾經上升成爲政治問題,而嶺南人又不比齊省人直爽,做事含蓄而內斂,雖然抱團,但卻低調而溫和,卻又是不容置疑的強大,所以,比齊省的本土勢力更能對付。

估計也是陳皓天看中了他和齊省本土勢力之間既可以對話,又可以制衡的雙重關係,才認定他去嶺南就可以大展手腳。誠然,夏想也不妄自菲薄,如果他真去嶺南,也能很好地和當地官員處好關係,肯定也可以有一番作爲。

但他還是不能去嶺南。

因爲齊省人和燕省人有相似之處,都是北方的性格,好相處,甚至湘省雖然也算江南,但湘省人性格中也有直爽的一面。嶺南人就不同了,嶺南人是典型的南方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性情和處事手法和北方大不相同,就連中央也不好解決嶺南的問題,如果向前推進的話,嶺南在歷史上還曾經有過獨立的要求。

夏想如果去了嶺南,以上兩個難題,他確實可以替陳皓天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但問題是,他要付出全部的精力和一定的政治風險,而收穫……未必會如他所願,或者說,未必是他想要的結果。

或許收穫也會很豐盛,但不一定就是他想要的成果,所以,他還是不想去嶺南。

嶺南官員的抱團,也是陳皓天目前在嶺南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也正是因爲嶺南官員的抱團,才讓陳皓天在四處起火的嶺南,按下葫蘆起了瓢,疲於應付。

而現任省委副書記和陳皓天的關係似乎也是一般,至於省長和陳皓天的關係如何,夏想不得而知,但接下來吳老爺子一句話,就又讓他更豁然開朗了。

“嶺南省長要動一動了,但陳皓天顯然還不滿意,還想換一個副書記,畢竟處理一些起火事件,副書記的作用更大,安撫民心,傳達政策,不可能處處由省長出面,一個得力的副書記,可以讓陳皓天騰出手來應付來自外來的壓力。所以,他迫切需要一個年輕有爲的副手。”

爲了維護陳皓天,中央還真是下了不小的力度,連省長都要換掉爲他鋪路。不過一想也是,現任省長年齡也到點了,換下的理由也正當。

而外來的壓力,既是指其他省份,又是指其他競爭入常的對手。

目前在地方上的政治局委員,除了陳皓天之外,還有京城市委書記、下江市委書記、山城市委書記和津城市委書記,都有入常的實力。其中,京城市委書記年齡到了入常的紅線,入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排除在外了。

而山城市委書記——雖然在國內政治格局上,山城的重要性和嶺南還是差了不少,但山城市委書記敢作敢爲,政治上步步穩進,經濟上好戲連臺,讓山城一舉成爲國內耀眼的一座城市,其本人也成爲政治明星。

而在之前,已經先後有五名政治局常委到過山城視察,相當於用腳爲山城市委書記投下了入常的贊成票!

下江市委書記自不用說,作爲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直轄市,下江市歷來是中央眼中的重中之重,比嶺南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下江的政治氣候也比嶺南複雜,但下江市委書記的年齡已經接近了入常的紅線,入常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實際上,一直低調的津城市委書記,卻是入常的熱門人選,因爲不僅僅津城市委書記是反對一系的重要支柱人物,而且務實能幹,近年來在津城似乎是偏安一隅,既不大造聲勢,也不提什麼津城模式,甚至津城在近年的國內新聞中,也幾近默默無聞,但在不爲人所知的背後,今年一年,中央高層曾經密集地訪問過津城。

高層去任何一個省市視察,都有極爲重要的政治意義,是在政治上的肯定,經濟上的支持,不管是否見諸報端和新聞,自有重大的意義。

陳皓天想在地方上幾名重量級政治局委員之中殺出重圍,難度不小。

不過吳老爺子到底比夏想眼光更卓越,指出了陳皓天面臨的三個難題之中的最大一個難題。

“陳皓天入常的最大難題是年齡問題!”

第1829章 關鍵人物第726章 洗牌第1299章 形勢陡變第394章 怒不可遏第515章 得失之間第1923章 家事國事第1785章 好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第1640章 送上門的好禮第1211章 月黑風高,霍霍磨刀第298章 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第1514章 兩處開局第382章 好事將近第678章 隱患第1077章 又一個意味深長的第二次握手第189章 官場上的四有新人第1506章 決心已下第1126章 並非意外,早有期待第1443章 八方來客第1007章 呼之欲出的決戰第155章 陳市長的表演天賦第1642章 政治之術第2086章 正中軟肋第1465章 歡送,歡場第1488章 契機第353章 底牌第263章 下一步第1319章 戰前預演第163章 壞起來也真壞第302章 難得和梅書記談工作第2034章 水火無情第778章 排名,臺前臺後第1685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168章 城中村改造小組辦公室第260章 厲潮生表現反常第1582章 一石二鳥第1495章 一個關鍵人物的啓程第201章 又有一個好機會第218章 功夫在打牌之外第380章 各取所需的結果第1000章 重大任命第1403章 左右開弓的耳光第1141章 穩中求進,手段圓潤第169章 遭遇突發事件第671章 對峙第1059章 一局小勝,二局起風第1176章 貌合神離,衝突在即第1981章 前路何方第1382章 需要隨時提防的變數第1779章 全部在此一舉第1070章 塵埃落定,重大調整第156章 劉河出了大事第2104章 引爆第7章 吃飯吃出來的秘密第877章 禍心,引火燒身第725章 禍根第1634章 好好玩一把牌第2137章 繼續長遠佈局第1970章 仍在繼續推動之中第1626章 嚴重的判斷失誤第2073章 夏想研究小組第1567章 十年之後的聯手第2202章 驚喜不斷第10章 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第732章 攻克最後的堡壘第499章 背水一戰第516章 兩難抉擇第72章 衝突和隱患第1449章 所謂心腹第2026章 節點出現第1885章 坑第327章 上課第1325章 起初第832章 變數,誰主沉浮第2040章 事態真的擴大化了第2013章 夏想的重任第1192章 此時不搏,更待何時第1594章 破第1520章 時間不等人第261章 各懷心思第780章 會議,各有用意第1036章 生死之戰第366章 運籌帷幄第1178章 突發事件,高下之間第545章 謀劃第829章 意亂,事發突然第813章 事件,再起波瀾第1426章 效用凸顯第1470章 第一重目的第1628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127章 兩次提醒,事態嚴重第404章 橋樑和絆腳石第1550章 夏想的還擊第1390章 風急浪高第954章 風動,火起第158章 火上澆油,事情真相第1545章 打響了第一局的槍聲第167章 連若菡的委屈和夏想的離別第1318章 形勢急轉第150章 狹小空間裡的曖昧事件第1028章 事不避難
第1829章 關鍵人物第726章 洗牌第1299章 形勢陡變第394章 怒不可遏第515章 得失之間第1923章 家事國事第1785章 好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彈第1640章 送上門的好禮第1211章 月黑風高,霍霍磨刀第298章 兼顧眼前和長遠利益第1514章 兩處開局第382章 好事將近第678章 隱患第1077章 又一個意味深長的第二次握手第189章 官場上的四有新人第1506章 決心已下第1126章 並非意外,早有期待第1443章 八方來客第1007章 呼之欲出的決戰第155章 陳市長的表演天賦第1642章 政治之術第2086章 正中軟肋第1465章 歡送,歡場第1488章 契機第353章 底牌第263章 下一步第1319章 戰前預演第163章 壞起來也真壞第302章 難得和梅書記談工作第2034章 水火無情第778章 排名,臺前臺後第1685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168章 城中村改造小組辦公室第260章 厲潮生表現反常第1582章 一石二鳥第1495章 一個關鍵人物的啓程第201章 又有一個好機會第218章 功夫在打牌之外第380章 各取所需的結果第1000章 重大任命第1403章 左右開弓的耳光第1141章 穩中求進,手段圓潤第169章 遭遇突發事件第671章 對峙第1059章 一局小勝,二局起風第1176章 貌合神離,衝突在即第1981章 前路何方第1382章 需要隨時提防的變數第1779章 全部在此一舉第1070章 塵埃落定,重大調整第156章 劉河出了大事第2104章 引爆第7章 吃飯吃出來的秘密第877章 禍心,引火燒身第725章 禍根第1634章 好好玩一把牌第2137章 繼續長遠佈局第1970章 仍在繼續推動之中第1626章 嚴重的判斷失誤第2073章 夏想研究小組第1567章 十年之後的聯手第2202章 驚喜不斷第10章 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第732章 攻克最後的堡壘第499章 背水一戰第516章 兩難抉擇第72章 衝突和隱患第1449章 所謂心腹第2026章 節點出現第1885章 坑第327章 上課第1325章 起初第832章 變數,誰主沉浮第2040章 事態真的擴大化了第2013章 夏想的重任第1192章 此時不搏,更待何時第1594章 破第1520章 時間不等人第261章 各懷心思第780章 會議,各有用意第1036章 生死之戰第366章 運籌帷幄第1178章 突發事件,高下之間第545章 謀劃第829章 意亂,事發突然第813章 事件,再起波瀾第1426章 效用凸顯第1470章 第一重目的第1628章 不僅僅是巧合第1127章 兩次提醒,事態嚴重第404章 橋樑和絆腳石第1550章 夏想的還擊第1390章 風急浪高第954章 風動,火起第158章 火上澆油,事情真相第1545章 打響了第一局的槍聲第167章 連若菡的委屈和夏想的離別第1318章 形勢急轉第150章 狹小空間裡的曖昧事件第1028章 事不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