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利涉大川

我心想不用問,這位肯定就是全卦真人了。我充做看熱鬧的,擠進人羣,只見馬真人正對着山下指畫方向,琢點穴道,對那些人說道:“西北山平,東山稍凹,有屏擋遮護,有龍脈環繞,咱們莊的學校要是蓋在這裡,必多出狀元。”

這時有個揹着包裹的中年山民,長得其貌不揚,看樣子是路經此地無意中聽到馬真人的言論,便對衆人說道:“看各位的舉動,難道是要在此地建房?此山乃白蟻停聚之處,萬萬不可建造陽宅,否則容易出事故傷人。”

馬真人一向受慣了衆星捧月,相形度勢百不失一,何曾有人敢出言反駁,看那山民十分面生,不是本鄉本土的,心中不禁有氣,便問他一個外地人,怎麼會知道這山裡有白蟻。

那過路的山民說道:“東山凹,西山平,凹伏之處爲西北屏擋,復折而南,迴繞此山,雖有藏風之形,卻無藏風之勢,風凝而氣結。風生蟲,所以最早的繁體字‘風’字,裡面從個蟲。風與山遇,則生白蟻。此地在青烏術或《易經》中,當爲山風蠱,建樓樓倒,蓋房房塌。”

馬真人問道:“這裡山清水秀,怎麼會有蠱象?雖有山有風,但沒聽說過山風蠱,你既如此說,請問蠱從何來?”

山民指着山下說,白蟻沒有一隻單獨行動的,凡白蟻出沒必成羣結隊,“蠱”字上面是三個蟲,三者爲衆象,衆就是多,下面的皿字,形象損器,好似蟻巢。此地表層雖然完好,奈何下邊已被蟻穴縱橫噬空。我乃過路閒人,是非得失與我毫不相干,只是不忍房屋倒塌傷及無辜,故此出言提醒,言語莽撞,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這就告辭了。

那山民說罷轉身欲行,馬真人卻一把將他拉住:“且慢,話沒說明白別想走。你說此山中有蟻穴,此亦未可知,但以蠱字解蟻,卻實屬杜撰,此種江湖伎倆,安能瞞得過我。”

山民只好解釋道:“自古風水與易數不分家,所以纔有陰陽風水之說。這裡地處據馬河畔,河水環西山而走,白蟻行處也必有水,所以《易經》中的蠱卦,也有利涉大川之語,山風蠱便應利涉大川。”

馬真人聽罷笑道:“我家祖上八代都是卦師葬師,《易經》倒背如流,說起易數你可不能矇混過關了。蠱卦的利涉大川,應該是形容蠱壞之極,亂當復治,撥亂反正之象,所以此卦爲元亨而利涉大川,你竟敢如此亂解,實在可笑之極。”

這時有幾個好事的村民,爭先恐後地跑到山坡下,用鐵鍬挖了幾鏟子,果然挖出成團的白蟻,衆人都不免對馬真人和那山民另眼相看。

只聽那山民對馬真人說:“依你所說,利涉大川只是虛言,換個別的意思相近之詞一樣通用,這是對易數所見不深。其實利涉大川在此卦中特有所指,蠱卦艮上巽下,本屬巽宮,巽爲木,艮卦內互坎卦,坎爲水,以木涉水,所以纔有利涉大川之言。我還有事在身,不能跟諸位久辯,如果世上真有風水寶地,又哪裡還有什麼替別人相地的風水先生,勸諸位不必對此過於執着,山川而能語,葬師食無所。”說完之後,也不管馬真人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表情,轉身就走。

我在旁也聽得目瞪口呆,這世上果然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自恃有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就覺得好像怎麼的了似的,其實比起這位貌不驚人的過路山民,我那點雜碎真是端不上臺面。這些年來我是隻知風水,而不曉陰陽,我猛然間醒悟,這山民對卦數了如指掌,又通風水秘術,今天該着槓着讓我撞見,豈能擦肩而過失之交臂。

這麼一愣神的工夫,那過路的山民已經走下了山坡。被人辯得啞口無言,自稱全卦能倒背《易經》的馬真人,估計也是個包子,我看都懶得再看他一眼,從後三步並做兩步地追了上去。

山路曲折,繞過山坳後,終於趕上了他,我單刀直入地說想了解一些卦數之事。那山民也沒什麼架子,與我隨口而談,原來他是來此地探親,這時是要趕路乘車回老家。我見機不可失,便也不多客套,直接請教他,可否知道《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之事。

山民聽聞此言,露出一絲詫異的神色,乾脆與我坐在山下林中,詳細攀談起來。十六字天卦自成一體,包括訣、象、形、術四門,據說創於周文王之手,然而由於其數鬼神難測,能窺其門徑者極少,漢代之後便失傳了。留下來的,只有易數八卦,後世玄學奇數,包括風水秘術無不源出於此。

晚清年間,有名金盆洗手的摸金校尉,人稱張三鏈子、張三爺。據說他自一古冢裡掘得了十六字天卦全象,並結合摸金校尉的專利產品“尋龍訣”,撰寫了一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但此書奪天地之秘,恐損陽壽,便毀去陰陽術的那半本,剩下的半本傳給了他的徒弟陰陽眼孫國輔,連他的親生子孫都沒得傳授。

這位山民就是當年張三爺的後人張贏川,他所知所學,無非都是家中長輩口授,特別精研易術。我們一盤起道來,越說越近,陰陽眼孫國輔就是我祖父的恩師,這可有多巧,敢情還不是外人,從祖上一輩輩地排下來,我們倆屬於同輩,我可以稱他一聲大哥。

張贏川問明瞭我找十六字的來龍去脈,說此事極難,十六字是不可能找到了,即便是某個古墓裡埋着,找起來那也是大海撈針,而且事關天機,找到了也不見得是什麼幸事。

我覺得對於“天機”可能是理解不同,我認爲所謂的天機,只是一些尋求長生不死之道的秘密,是統治階級所掌握的一種機密。然而我對成仙之類癡人說夢的事毫無興趣,只是想除掉身後揹負的詛咒,纔不得不從龍骨天書中找使用雮塵珠之道。事關生死存亡,所以甘冒奇險去深山老林中挖墳掘墓,就算是死在陣前,也好過血液逐漸凝固躺着等死的日日煎熬。

張贏川說兄弟出了事,當哥的就該出頭,但奈何自身本領低微,家中那套摸金的本領也沒傳下來,幫不上多大忙。但易含萬象,古人云生生變化爲易,古往今來之常爲經,天地間禍福變化都有一定之機,愚兄略識此道,雖然僅能測個輪廓,卻有勝於無,不妨就在此爲兄弟起上一課,推天道以明人事,一卜此去尋龍之路途。

我聞言大喜,如蒙指點,那就是撥雲見日了。張贏川說起卦佔數,並不拘何物,心到處便有天機,當下隨手摘了幾片樹葉,就地扔下,待看明卦象也覺驚奇:“奇了,機數在此,竟又是個山風蠱的蠱卦,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我對此道一竅不通,忙問道:“這卦是什麼意思?我們背上的詛咒能解除嗎?”

張贏川道:“甘蠱之母得中道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風從西來,故主駁在西,西行必有所獲。然風催火,此卦以木涉水,故此火爲兇,遇水化爲生,如遇火往未能得,然遇水得中道,卻亦未定見其吉。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切記,切記。”

我心中本對藏地有些發怵,多日來鬱結於此,始終不能下定決心去西藏,這時見卦數使然,當即打定了主意,看來不去崑崙山走上這一趟,這場禍事終歸不能化解。於是再以雮塵珠究竟爲何物相問,究竟是眼睛還是鳳凰?

張贏川凝視那幾片樹葉半晌,才答道:“既是眼睛,又是鳳凰,此物即爲長生。”

我說這可怪了,怎麼可能既是眼睛,又是鳳凰?難道是鳳凰的眼睛不成?鳳凰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世上又怎麼會有鳳凰的眼睛?

張贏川爲我解讀此卦機數,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這些皆爲輪轉往復是也。傳說鳳凰是不死之身,可以在灰燼中涅槃重生,此也合生生不息之象。目爲二,三日爲奇,日雖似目而非目,故不足爲目,然而有三在前,多出其一,即又爲目。我以機數觀其物,可能是一種象徵長生不死之意的極其類似人目,而又非人目的東西,但究竟是什麼,神機不足,參悟不透。

雖然未能確切指出雮塵珠具體是何物,但已讓我茅塞頓開,佩服得五體投地,眼前那層濃重的迷霧,終於已經揭開了一條縫隙。事先我並未對他明言雮塵珠的情況,但他竟以幾片樹葉以及兩句問話,就斷出了“長生”二字,結合最近經歷的事件,無不吻合,這八卦之數已精奇如斯,倘若有十六字,那真可通神了。

張贏川說今日機數已盡,再多佔則有逆天道。剛得聚首,卻不得不又各奔東西,卦數之準與不準,皆在心思與天機相合,也許失之毫釐,就差之千里。剛纔所起的一課可以作爲參考,不可不信,也不可盡信,願君好自爲之,日後有緣,當得再會。

我把他所言的卦詞都一一牢記,從西藏回來後,若是還有命在,一定再去拜會。於是雙方各留了地址,我一直將他送到山下的車站,方纔惜別。我站在原地,回味那些卦詞,竟又覺其中奧秘深不可測。

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四十二章 虎車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三十三章 千年之綠第二十三章 扎格拉瑪山谷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九章 鬼打牆(3)第十二章 墳冢(2)第七章 盜洞第六十八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五章 打神金鞭(4)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2)第六章 鬼葵(1)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4)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二十三章 黑水城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龍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1)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第十九章 鬼角(2)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十章 戚繼光墓(4)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第二章 賊頭(1)第四十五章 魁星踢鬥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二十三章 登島(2)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三十章 鬧鬼(下)前言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十章 臉第三十一章 冷酷仙境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十三章 鬼吹燈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2)第十二章 絳血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章 奇襲(2)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3)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引子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2)第二十二章 九宮螭虎鎖第十章 棺材峽第十四章 騰雲駕霧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1)第四章 倒懸第四十四章 吸魂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七章 盜洞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十五章 嚇魂橋第零章 引子第十二章 逃命(3)第十八章 龍骨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一章 車禍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三章 黃皮子(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3)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第一章 掛號信(3)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十章 精變第十七章 百眼窟(下)第一章 趕冬荒(上)第八章 絞繩(下)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章 探瓶山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
第十六章 屍油河(5)第四十二章 虎車第十九章 蛻殼龜第五十章 風水先生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四十二章 不歸路(上)第三十三章 千年之綠第二十三章 扎格拉瑪山谷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九章 鬼打牆(3)第十二章 墳冢(2)第七章 盜洞第六十八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五章 打神金鞭(4)第四十九章 江湖第十一章 博物館驚魂(2)第六章 鬼葵(1)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4)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十九章 冥須溝(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二十三章 黑水城第三十六章 死水不藏龍第四十三章 夢(下)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1)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第十九章 鬼角(2)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十章 戚繼光墓(4)第四十六章 盤古神脈第二章 賊頭(1)第四十五章 魁星踢鬥第八章 青溪防空洞第二十七章 鬥官第二十三章 登島(2)第一章 翻身鳳凰(1)第三十六章 禁室培骸第十八章 神臂牀子弩第三十章 鬧鬼(下)前言第十三章 黃皮子(7)第十章 臉第三十一章 冷酷仙境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十三章 鬼吹燈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四章 紅白石道(3)第三十四章 水深火熱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2)第十二章 絳血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章 奇襲(2)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3)第五章 食人蟻(1)第十三章 黃皮子(8)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引子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2)第二十二章 九宮螭虎鎖第十章 棺材峽第十四章 騰雲駕霧第二十四章 錦鱗蚦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1)第四章 倒懸第四十四章 吸魂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七章 盜洞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第十五章 嚇魂橋第零章 引子第十二章 逃命(3)第十八章 龍骨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一章 車禍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1)第十三章 黃皮子(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3)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第一章 掛號信(3)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十章 精變第十七章 百眼窟(下)第一章 趕冬荒(上)第八章 絞繩(下)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章 探瓶山第十八章 蛾身螭紋雙劙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