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盜洞

魚骨廟的房頂在山風中微微搖擺,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聽得人心裡發慌,不過我們觀察了這麼長時間,發現這座廟雖然破敗不堪,卻十分堅固,可能和它的樑架是整條魚骨有關。

廟中的龍王泥像只剩下不到五分之一,上面的部分早不知到哪去了,神壇的底座是個珊瑚盤的造型,也是用泥做的,上面的顏色已經退沒了,顯得很難看。

據我估計如果廟中有盜洞,很有可能便在這泥壇下邊,胖子問我有沒有什麼依據,我沒告訴他,我的靈感來自當時流行的“武俠小說”。

我把身上的東西都放在地上,挽起袖子和胖子用力搬動神壇,神壇上的泥塊被我們倆掰下來不少,但是整體的神壇和小半截泥像紋絲不動。

我心想這麼蠻幹不管用,那會不會是有什麼機關啊?

胖子卻不管什麼機關,爆脾氣上來,掄起工兵鏟去砸那神壇,神壇雖然是泥做的,但是非常堅硬,胖子又切又砸,累出了一身汗,才砸掉一半,露出下邊白生生的石頭茬子。

這說明神壇下沒有通道,我們白忙活了半天,心中都不免有些氣餒。

大金牙一直在旁幫忙,胖子砸神壇的時候他遠遠站開,以防被飛濺的泥石擊中,他突然說道:“胡爺,胖爺,你們瞧瞧這神壇後面是不是有暗道,也許是修在了側面,不是咱們想象中直上直下的地道。”

經大金牙一提醒,我伏下身看那神壇的後面,神壇有半人多高,是長方形,位於廟堂深處,後邊的空隙狹小,只容一人經過。

我先前在後邊看過,以爲是和神壇連成一體的泥胎,另外我先入爲主,一直認爲地道入口應該是在地面上,所以始終沒想到這一點。

這時仔細觀察,用手敲了敲神壇的背面,想不到一敲之下,發出空空的回聲,而且憑手感得知,外邊的一層泥後是一層厚厚的木板。

我擡腳就踹,咔咔幾聲,木板一揭開,神壇背面露出一個地洞。原來這盜洞果真是在神壇下邊,不過上邊是磚泥所建,堅固厚實,毫不作假,背面的入口則是木板,外邊糊上同神壇整體一樣的泥,再塗上顏色,木板其實是活動的,在裡邊外邊都可以開動關閉,外邊根本就瞧不出來。

我對大金牙說:“行啊,金爺,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大金牙露着金燦燦的大牙說道:“我也是順口一說,沒想到還真蒙上了,看來今天咱們運氣不壞,能大撈一把了。”

我們三人忍不住心中一陣狂喜,急急忙忙地把東西都搬到洞口後邊。我打開狼眼手電筒向裡面照了照,洞口的直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胖子爬進去也有富裕,但是他這體形在裡邊轉不了身,倘若半路上想退回來,還得腳朝前倒着往回爬。

我脫口讚道:“真是絕頂手段,小胖,金爺,你們瞧這洞挖的,見棱見線,圓的地方跟他孃的拿圓規畫的似的,還有洞壁上的鏟印,一個挨一個,甭提多勻稱了。”

大金牙是世家出身,端的是識得些本領的,也連聲贊好,唯獨胖子看不出個所以然來,胖子抱着兩隻大白鵝說道:“該這兩塊料上了吧,讓它們做探路尖兵。”

我說:“且不忙這一時,盜洞常年封閉,先散散裡邊的穢氣,然後再放只鵝下去探路。咱們折騰了大半日,先吃點喝點再說。”

胖子又把兩隻鵝裝回了筐裡,取出牛肉乾和白酒,反正這龍王廟是假的,我們也用不着顧忌許多,三人就坐在神壇上吃喝。

我們邊吃邊商量進盜洞的事,大金牙一直有個疑惑,這山體中既然是空的,爲什麼還要大費周折,在魚骨廟挖地道呢?找個山洞挖進去豈不是好?

我說不然,這裡雖然有溶洞地貌,而且分佈很廣,規模不小,但是從咱們打探到的情報來分析,可以作出這樣的判斷:當地人管這裡叫作龍嶺也好,盤蛇坡也好,地名並不重要,只不過都是形容這裡地形複雜。

最重要的一點,知道的人幾乎都說這山裡的溶洞是迷宮,龍嶺迷窟之名,就是從這來的。所以我認爲這片溶洞,並不是一個整體的大洞,而是支離破碎,有大有小。有些地方的山體是實的,有些又是空的,這些洞深淺長短不一,而又互相連接,錯綜複雜,所以掉進去的人就不容易走出來了。

蓋魚骨廟的這位摸金校尉,既然能夠在一片被破了勢的山嶺中準確地找到古墓方位,他一定有常人及不得之處,相形度勢的本領極爲了得。

這個盜洞是斜着下去的,盜墓倒鬥也講究個望聞問切,“望”是指的通過打望,用雙眼去觀望風水,尋找古墓的具體位置,這是最難的;“聞”是聞土辨質,掌握古墓的地質結構土質信息;“問”是套近乎,騙取信任,通過與當地的老人閒談,得知古墓的情報;最後這個切,在打盜洞的手法裡,有專門的有技術叫“切”,就是提前精確計算好方位角度和地形等因素,然後從遠處打個盜洞,這洞就筆直通到墓主的棺槨停放之處。

咱們眼前這個盜洞,角度稍微傾斜向下,恐怕就是個切洞,只要看好了直線距離,就算盜洞打了一半,打進了溶洞之中,也可以按照預先計算好的方向,穿過溶洞,繼續奔着地宮挖掘,不至於被陷到龍嶺迷窟中迷了方向。

我對挖這個盜洞的高手十分欽佩,這個洞應該就是附近通到古墓地宮中最佳的黃金路線,可惜沒趕在同一年代裡,不能和那位前輩交流交流心得經驗。

我對胖子和大金牙說:“盜洞很有可能穿過龍嶺周邊的溶洞,溶洞四通八達,裡面還會有水,那樣的話咱們就不用擔心呼吸的問題了,如果是個實洞,那咱們進去之後每呼吸一次,就會增加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濃度……”

大金牙說:“這確實十分危險,沒有足夠的防止呼吸中毒措施,咱們不可貿然進去。既然已經找到了盜洞,不如先封起來,等準備萬全,再來動手,這古墓又不會自己長腿跑了。”

我說:“這倒不必擔心,我在前邊開路,戴上簡易防毒口罩,走一段就在洞中插根蠟燭,蠟燭一滅,就說明不支持燃燒的有害氣體過多,那時馬上退回來就是;另外還可以先用繩子拴住兩隻大鵝,趕着它們走在前邊,若見這兩隻大鵝打蔫,也立刻退回來便是;再說我這幾副簡易防毒口罩雖然比不上專業的防毒面具,也能應付一陣了。”

大金牙見我說得如此穩妥,便也心動起來,非要跟我們一起進地宮看看。幹這行的就是有這毛病,你要不讓他知道地宮在哪,也就罷了;一旦知道了,而且又在左近,若不進去看看如何肯善罷甘休。

別說大金牙這等俗人,想那些大學者也曾和一些考古學者多次聯名上書總理,要求打開李治的乾陵。說是擔心乾陵剛好建在地震帶上,一旦地震裡面的文物便都毀了,其實是這幫學者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地宮裡的東西,都幹了一輩子這工作了,做得年頭越多,好奇心就越強,一想到陪葬品中的王曦之真跡,便心急火燎再也按捺不住,最後總理給他們批覆的是:十年之內不動。他們這才死心。

所以我很理解大金牙的心情,做古玩行的要是能進大墓的地宮中看一看,那回去之後便有談資了,身份都能提升一兩個檔次。

我又勸了他幾句,見他執意要去,便給了他一副防毒口罩,然後由胖子當前開路,牽着兩隻大鵝爬進盜洞。

我緊隨在後,手中擎了一支點燃的蠟燭,大金牙跟在最後,三人緩慢地向前爬行。盜洞裡面每隔一段就有木架固定,雖然不用擔心坍塌,但是其中陰暗壓抑,往前爬了一段,覺得眼睛被辣了一下,我急忙點了支蠟燭,沒有熄滅,這說明空氣質量還容許繼續前進。

越向前爬越是覺得壓抑。我正爬着,大金牙在後邊拍了拍我的腳,我回頭看他,見大金牙滿臉是汗,喘着粗氣,我知道他是累了,便招呼前邊的胖子停下,順手把蠟燭插在地上,剛要問大金牙情況如何,還能不能堅持繼續往前爬,卻見插在地上的蠟燭忽然滅了。

又趕上一回鬼吹燈?沒這麼邪門吧。再說我們現在還在漫長的盜洞中爬行,距離古墓的地宮尚遠,我摸了摸嘴上的簡易防毒口罩,應該不會是我的呼吸和動作使蠟燭熄滅的。

會不會是盜洞中有氣流通過,我摘下手套,在四周試了試,也沒覺出有什麼強烈的氣流,且不管他,再點上試試。

我劃了根火柴,想再點蠟燭,卻發現面前的地上空空如也,原本插在地上的蠟燭不知去向了。這時候我頭皮整個都炸了起來,本以爲按以前的盜洞進地宮,易如探囊取物,這回可真活見鬼了,面前的蠟燭就在我一分神思索的瞬間,憑空消失了。

我伸手摸了摸原來插蠟燭的地方,觸手堅硬,卻是塊平整的石板,這石板是從哪出來的?

我顧不上許多,扯下防毒口罩,拍了拍胖子的腿對他說:“快往回爬,這個盜洞不對勁。”

大金牙正趴在後邊呼哧呼哧地喘氣,聽到我的話,急忙蜷起身體,掉頭往回爬。這回卻苦了胖子,他在盜洞中轉不開身,只得倒拖着拴兩隻大鵝的繩子,用兩隻胳膊肘撐地,往後面倒着爬行。

我們掉轉方向往回爬了沒五米,前邊的大金牙突然停了下來,我在後邊問道:“怎麼了金爺,咬咬牙堅持住,爬出去再休息,現在不是歇氣的時候。”

大金牙回過頭來對我說:“胡爺……前邊有道石門,把路都封死了,出不去啊。”他臉上已嚇得毫無血色,能把話說出來就算不易。

我用狼眼隔着大金牙照了照前邊的去路,果然是有一塊平整的大石頭。我經過的時候每前進一步,都仔細觀察,並沒有發現過什麼石槽之類的機關,洞壁都是平整的泥土,也不知這厚重的大石板是從哪冒出來的,齊刷刷擋在面前。

我見無路可退,在原地也不是辦法,只好對大金牙打個手勢,讓他再轉回來,然後又在後邊推胖子,讓他往前爬。

胖子不知所以,見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後,大怒道:“老胡你他媽想折騰死我啊,我爬不動了,要想再爬你從我身上爬過去。”

我知道我們遇到了不同尋常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我現在說不清楚,但是絕不能停下來,也騰不出工夫和胖子解釋,便連聲催促:“你哪那麼多廢話,讓你往前,你向前爬就是了,快快,服從命令聽指揮。”

胖子聽我語氣不對,也知道可能情況有變,便不再抱怨,趕着兩隻鵝又往前爬。匆匆忙忙向前爬行了將近兩百多米的距離,突然停了下來。

我以爲他也累了,想休息一下,卻聽胖子在前邊對我說:“我操,老胡,這前邊三個洞,咱往哪個洞裡鑽?”

“三個洞?”歷來盜洞都是一條,從來沒聽說過有岔路之說,此時我就是再多長兩個腦袋也想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我讓胖子爬進正前方的盜洞中,把岔路口的位置給我騰出來,以便讓我查看這三個相連盜洞的情形。我來到中間,大金牙也跟着爬了過來,他已經累得說不出話,我示意他別擔心,先在這歇歇,等我看明白了這三個盜洞究竟再作計較。

我仔細查看前邊的三個盜洞,這三個盜洞和我們鑽進來的這個,如同是一個十字路口,正前方盜洞的洞壁和先前一樣,工整平滑,挖得從容不迫。

然而另外兩邊,活做得卻極爲零亂,顯然挖這兩個洞的人十分匆忙,但是從手法上看,和那條平整盜洞基本相同。這段洞中堆了大量泥土,顯然是打這兩邊通道的時候,積在此處的。

我心想這會不會是出資修魚骨廟的那位前輩挖的?難道他打通盜洞之後,到地宮裡取了寶貝,退路便被石門封死,回不去了,於是從兩邊打了洞,想逃出去?

這麼推測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我讓胖子和大金牙在原地休息守候,我在腰上繫了長繩,先爬進左側的盜洞中探探情況,萬一有情況,就吹響哨子,讓胖子二人把我拉回來。

我剛準備鑽進去,大金牙伸手拉住我,從脖子上取下一枚金護身佛來,遞給我說:“胡爺,戴上這個吧,開過光的,萬一碰上什麼髒東西,也可以防身。”

我接過金佛來看了看,這可有年頭了,是個古物,我對大金牙說:“這金佛很貴重,還是留着你們倆防身吧。盜洞邪得厲害,不過好像不是鬼鬧的,也許是咱們沒見過的某種機關,我到兩邊的洞中去偵察一下,不會有事,別擔心。”

大金牙已不像剛纔那麼驚慌,咧嘴一笑,把手伸進衣領,掏出來二十多個掛件,都是佛爺菩薩觀音之類,還有些道教的紙符,掛件則有金的、有玉的、有象牙的、有翡翠的,個個不同,大金對我說道:“我這還有一堆呢,全是開過光的,來他媽多少髒東西都不怵它。”

我心想怪不得這孫子非要進地宮,一點都不怕,原來有這些寶貝做後臺,對他說道:“沒錯,怕鬼不倒鬥,倒鬥不怕鬼,我只不過擔心咱們遇到了超越常識的東西,那樣纔是難辦,不過眼下還不能確定,待我去這邊的洞中看看再說。”

說着便接過了大金牙給我的金佛,掛在項上,暗地裡想:“這段時間我接觸古物不少,眼力也非比從前,我看這隻開光金佛不像假的,他孃的,先不還他了。上回他送給我和胖子的兩枚摸金符,都是西貝① 貨,說不定我先前幾次摸金都不順利,是因爲戴了假符,惹得祖師爺不爽,那種假貨無勝於有,不戴可能都比戴假的好,等大金牙給我們淘換來真的摸金符再還他,這個就先算是押金了。”

這段洞中已經能明顯感覺到有風,氣流很強,看來和哪裡通着,那便不用擔心空氣質量的問題了,我交代胖子還是按照以前幾次的聯絡暗號。

胖子和大金牙留在原地休息,我向左側探路,中間連着繩子,不至於迷路,如果哪一方遇到情況,可以拉扯繩索,也可以通過吹哨子來傳遞信息。

都交代妥當,我戴上防毒口罩,用狼眼照明,伏身鑽進了左邊的洞穴。這個洞明顯挖得極爲倉促,窄小難行,僅僅能容一人爬行,要是心理素質稍微差一點,在這裡很容易會因爲太過低矮壓抑,猶如被活埋在地下一般,導致精神崩潰。

我擔心洞穴深處空氣不暢,也不敢多作停留,畢竟防毒口罩只能保護口鼻不吸入有害氣體,而眼睛耳朵卻無遮攔,如果有陰霧瘴氣之類的有毒氣體,都是走五觀通七竅,眼睛暴露在外,也會中毒。

窄小的地洞使我完全喪失了方位感和距離感,憑直覺沒爬出多遠的距離,便在前邊又遇到了一堵厚重的石板。這塊石板之厚無法估算,和周圍的泥土似乎長成了一體,不像是後來埋進去的,其大小也無從確認,整個出路完全被封堵住了。

盜洞的盡頭,忽然擴大,顯然先前那人想從下邊或者四周掘路出去,四周都挖了很深,但是那巨大的石板好像大得沒有邊際,想找到盡頭挖條通道出去是不可能的事。

我被困住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事雖怪,卻並沒有心灰,當下按原路爬了回去,胖子大金牙見我爬了回來,便問怎樣,通着哪裡。

我把通道盡頭的事大概說了一遍,三人都是納悶,難以明白,難道這巨大的石板是天然生在土裡的不成?卻又生得如此工整,以人工修鑿這重達幾千斤的石板也是極難。

最他媽奇怪的是我們鑽進盜洞的時候,怎麼沒發現這道石板,回去的時候才憑空冒出來?傳說古墓中機關衆多,也不會這麼厲害,不,不能說厲害,只能說奇怪。

現在我們面前還有兩個洞,一個是向下的盜洞,另一個和我剛纔進去的窄洞差不多。我估計裡面的情形和剛進去的窄洞差不多,也是石板擋道,繞無可繞。

不過我這人不到黃河不死心,這話有點不太吉利,這裡離黃河不遠,豈不是要死心了?那就不見棺材不落淚了,可是這是倒斗的盜洞,距離古墓地宮不遠,古墓裡自然會有棺槨,這回真是到絕地了,黃河棺槨都齊了。

不敢再想,這時候最怕就是自己嚇唬自己,我稍微休息了幾分鐘,依照剛纔的樣子,鑽進了右手邊的盜洞,裡面是否也被大石封死,畢竟要看過才知道,這條路絕了再設法另作計較。

我爬到了窄洞的盡頭,果然是仍有塊巨石,我忍不住就想破口大罵,卻突然發現這裡有些不尋常之處。

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二十二章 孤燈(上)第四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十章 臉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三章 大山裡的古墓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2)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五章 食人蟻(4)第一章 翻身鳳凰(2)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三章 蝴蝶行動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十二章 地府(4)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四十章 守宮砂(下)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4)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七章 霸王蠑螈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5)第三章 龍火(下)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十一章 詭絲(3)第十七章 草原大地獺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十三章 黃皮子(3)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第四十章 守宮砂(上)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二十章 奇襲(2)第二十三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九章 鬼打牆(4)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二章 酉水墓(2)第九章 鬼打牆(1)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十六章 屍油河(1)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2)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4)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十九章 鬼角(6)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七章 甕城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六章 突圍(3)第九章 鬼打牆(4)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章 大金牙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十六章 突圍(3)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十章 雙面屍(1)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四十九章 感染擴大第十三章 黃皮子(6)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上)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九章 散魂孔(2)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十八章 畫壁(4)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二十七章 擊雷山第十八章 畫壁(6)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4)第五十二章 生離死別第四章 紅白石道(4)
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二十二章 孤燈(上)第四章 小鎮裡的秘密第十章 臉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三章 大山裡的古墓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2)第二十章 楊二皮(3)第五章 食人蟻(4)第一章 翻身鳳凰(2)第九章 鐵馬幫(1)第十四章 絕對包圍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三章 蝴蝶行動第十五章 蚰蜒鉤(上)第十二章 地府(4)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四十章 守宮砂(下)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三十三章 祭品第三十七章 烈火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3)第二十五章 天龍出水(4)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十三章 秦地黑僵(2)第七章 霸王蠑螈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5)第三章 龍火(下)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十一章 詭絲(3)第十七章 草原大地獺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十三章 黃皮子(3)第四章 吞舟之魚(下)第四十三章 酬金第十五章 懸陽洞(2)第三十七章 觀山盜骨圖第四十章 守宮砂(上)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二十章 奇襲(2)第二十三章 焚化間中的第五個人第九章 鬼打牆(4)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二章 酉水墓(2)第九章 鬼打牆(1)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二十一章 天兵走馬(1)第十六章 屍油河(1)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下)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2)第十六章 屍油河(4)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4)第五十二章 康巴阿公第十九章 鬼角(6)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十七章 甕城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六章 突圍(3)第九章 鬼打牆(4)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上)第十章 大金牙第二十二章 野貓第十六章 突圍(3)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四十五章 摘符第十章 雙面屍(1)第十六章 防以重門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四十九章 感染擴大第十三章 黃皮子(6)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上)第三十六章 撼嶽第二十二章 硨磲(上)第二十九章 沉船墓場(上)第九章 散魂孔(2)第十六章 古城庫斯科(1)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十八章 畫壁(4)第二十四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三十五章 猛鬼出籠(下)第二十七章 擊雷山第十八章 畫壁(6)第四十七章 震驚百里第十六章 地下神宮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4)第五十二章 生離死別第四章 紅白石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