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

“三叉戟”似乎完全被海水吸住,停留在四周海牆壁立的深淵中苦苦掙扎,卻似乎絲毫沒動地方,我們在駕駛艙裡把手互相握住壯膽,都想從對方的臉上找些信心給自己增添勇氣,以面對眼前這難以想象的考驗,但這種天地鉅變的震懾下,衆人面面相覷,誰的臉色也好看不到哪去,都如同死灰一樣。

正在這時,那陣很象鋼筋斷裂的金屬咆哮聲突然逼近,一片巨大的陰影從水牆上方慢慢出現,一艘鋼鐵巨輪前半部分的殘骸,從水牆中緩緩探出,如同一艘在天空的海船,行駛到了垂直的水牆瀑布處,眼瞅着就要墜到下層海面。

此刻海上情景,完全沉浸在一種恐怖無邊的悽絕之中,在近乎凝固的一瞬間,船上船下似乎同時出現了兩個海,一個海懸掛在天空,而另一個則是“三叉戟”竭力掙脫不出的海面。天空上的那個海,裡面掉落出許許多多從海底帶上來的東西,沉船斷錨、鯨骨鯢鰲,反正沉積在海底的東西都被翻了上來,我們眼前是千萬噸的海水,被升騰的海氣帶到了天空,分成數百道厚厚的水牆懸在頭頂,一艘海底沉船的殘骸,也被強烈上升的氣流推上了天空,由於是在邊緣,那無名巨輪的殘骸,也象那些被海水甩出來的海魚一樣,要從高空滑落。

明叔擡手指着半空,張開嘴聲嘶力竭地喊叫着,但沒有人能聽得到他的聲音,耳中都被不間斷地轟鳴覆蓋,我知道他大概是想說:“沉船要砸下來了,正在咱們頭頂!”但這時候語言失去了作用,我揮着手用力指了指左側,示意掌舵的阮黑:“再不趕快把船開出去。咱們就要玩完了……”

船老大阮黑腦門上青筋蹦起,拼命的轉舵,“三叉戟”的船身終於硬生生打了個橫,黑色的巨輪殘骸如同一顆從高空投下的重型炸彈,落在了“三叉戟”船頭剛剛停留過的海面,水花濺射,激起一股強大的波浪,船體被怒濤衝擊,東搖西晃如同風中落葉,一時險象環生。

墜落的沉船殘骸剛剛落下,所有的上水龍忽然被抽上半空,兩部分海水從中分離,厚重的水牆遮蔽了一切天空,烏雲四合,海面上漆黑無邊,一眨眼的功夫,咫尺間便已不能辨認。在短暫的靜止過後,猛然間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我這輩子沒見過下這麼大的雨,風浪捲動,恰似天河倒灌,海面浪涌翻騰,“三叉戟”在暴風驟雨下的海面上忽高忽低,被一個接一個的驚天巨浪拋上拋下。

我們在艙中緊緊抓住身邊所能抓住的一切固定之物,就覺得胸腔裡的五藏六腑,都跟着那一葉飄萍般的座船,被驚濤駭浪一時扔上了萬丈高空,一時又墜雲入無底深淵,被折騰得神魂顛倒,人到了這個地步,完全身不由己,只能聽天由命了。

海氣雖然已經化去,卻在海面形成了一股颶風,在海水滔天,濁浪排空的汪洋狂瀾之上,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經英國人精心改裝的海柳船“三又戟”能夠經受住這次考驗,不過即使明叔和阮黑這種海狼,也判斷不出這陣風暴會持續多久。

這種情況下,船上打撈隊裡最受罪人的要屬胖子,尤其是受不了被浪頭捲上天空,又象斷了線的風箏似的掉下來,海水和暴雨不斷打在駕駛艇的觀察窗上,天海間陰晦無邊,根本無法分得清前後高低,見此情形,他臉色都快被嚇綠了,此時風浪雖大,卻沒了空氣中那股龍吟般的金風嗚咽,就聽胖子不停地念着:“天后娘娘保佑,天后娘娘快來保佑,回去給您老上香送果子重塑金身啊……弟子先給您磕一個了,快來救命啊……”

我知道胖子什麼都不在乎,唯獨過不了恐高這一關,現在就算按以往的辦法,閉上眼晴不看也不濟事,海上巨浪連檣而來,讓人連個喘息的空當也沒有,連他都求神拜佛了,可想而知心裡有多害怕。我擔心他嚇得手足俱廢,從船艙裡滾進海中,於是趕緊讓古猜和多玲姐弟兩個緊緊按住他,別讓他嚇昏了頭髮生意外。

明叔在海上全指着酒精壯膽,咬開酒瓶灌了幾口,反倒是比別人鎮定了許多,他聽胖子哀求天后娘娘快來保佑,頓時魂不附體,情急之下把酒瓶口塞進胖子口中:“天后……天你個大頭鬼啊,肥仔你有沒有搞錯,這時候還敢亂講……快喝酒,喝酒堵住你的嘴。”

天后娘娘是萬民敬仰的神明,原來歷凡航海之人,遇到風浪,求告天后娘娘保佑,則會使風浪平息,舟船平安,無不靈應,但這裡有個禁忌,“天后娘娘”這一稱呼,僅能在陸地上用,比如在天后宮之類供奉媽祖的廟祠裡燒香還願,這時候需稱“天后“,而在海上遇到風浪危險,千萬別呼“天后娘娘保佑”,而必呼“媽祖保佑”,至於求天后保佑這種話在海上連提都不能提。

其實,“天后”和“媽祖“是一回事,但常年跑船的人,幾乎沒有不迷信的,在海上迷信的說法中,遇到驚濤駭浪、傾覆舟船之險,船上的人如果高喊天后娘娘救命,天后娘娘雖然肯定會都來救你,但必須先排儀仗,天后出宮的排場和儀式規模太大,非常耽誤時間,等天后娘娘帶着駕輦雲跡趕來,黃瓜菜都涼了,除非話膩了,否則船員舟客們無論如何不敢如此大喊天后救命。

在海上遇到緊急之難,一定要呼喊“媽祖保佑“,這樣天后可以輕裝簡從,以媽祖的姿態立刻出現在海上救苦救難,這是海狼們公認的行規,所以明叔一聽胖子大喊天后娘娘,趕緊拿酒把他嘴堵上了,然後帶頭在風雨中聲嘶力竭地大叫:“媽祖顯靈。”

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三章 傳說第六章 鬼葵(1)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十二章 地府(3)第二十章 地覺(1)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三章 傳說第四十三章 長生燭第二十二章 九宮螭虎鎖第七章 盜洞第十三章 雪山金身木乃伊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五章 打神金鞭(2)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一章 掛號信(2)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八章 深海龍頭(5)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館第十一章 禁區(上)第七章 咬耳第四章 倒懸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八章 地震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八章 深海龍頭(1)第五十八章 移動的大山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八章 洗腸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六章 生死簿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下)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五章 打神金鞭(2)第十三章 牛虻(下)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館第六章 虛冢假穴(4)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5)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四章 紅白石道(4)第九章 散魂孔(4)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十七章 潮汐(上)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八章 江城水寨(3)第十三章 黃皮子(9)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四章 倒懸第二十一章 逆襲(1)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十章 雙面屍(3)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十九章 鬼角(5)第十三章 牛虻(下)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六章 陽山(3)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二十九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九章 鬼信號第七章 咬耳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七章 咬耳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十一章 三清觀(2)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2)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八章 密林第十八章 畫壁(5)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第二十五章 畫門
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十四章 消失的貨箱(1)第十章 美國之行(3)第七章 海中古玉(上)第三章 傳說第六章 鬼葵(1)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十二章 地府(3)第二十章 地覺(1)第十七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三章 傳說第四十三章 長生燭第二十二章 九宮螭虎鎖第七章 盜洞第十三章 雪山金身木乃伊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五章 打神金鞭(2)第三十五章 難以置信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一章 掛號信(2)第十三章 黃皮子(1)第八章 深海龍頭(5)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四十五章 閻羅殿第二十八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館第十一章 禁區(上)第七章 咬耳第四章 倒懸第四十三章 噩兆第八章 地震第二十三章 裁雞令第六章 虛冢假穴(2)第二十三章 登島(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1)第八章 深海龍頭(1)第五十八章 移動的大山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二十八章 太陽神廟(1)第八章 洗腸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3)第三十八章 銅殿(下)第六章 生死簿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一章 盜墓祖師爺(下)第三十六章 獻王墓第五章 打神金鞭(2)第十三章 牛虻(下)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五十一章 自然博物館第六章 虛冢假穴(4)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5)告別鬼吹燈的日子第五十三章 捆仙繩第四章 紅白石道(4)第九章 散魂孔(4)第二十四章 龍鱗妖甲第二十三章 羣屍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三章 溶化(下)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十七章 潮汐(上)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八章 江城水寨(3)第十三章 黃皮子(9)第十五章 懸陽洞(1)第四章 倒懸第二十一章 逆襲(1)第四章 林家草堂(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十章 雙面屍(3)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十九章 鬼角(5)第十三章 牛虻(下)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上)第六章 陽山(3)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2)第十三章 死者——身份不明第二十九章 莫洛托夫雞尾酒第九章 鬼信號第七章 咬耳第三十一章 真與假第七章 咬耳第十九章 螺中含珠(下)第三章 五鶴朝天(1)第十一章 三清觀(2)第四十六章 觀湖景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2)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八章 密林第十八章 畫壁(5)第三十五章 磚窯腐屍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十九章 化石森林第二十五章 畫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