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忌火

孫九爺一臉神經質的表情說:“王胖子你才活膩了,地仙村裡不能點蠟燭!”

我攔住胖子,對孫九爺說:“先前不是你讓點蠟燭嗎?怎麼又突然變卦吹滅了命燈,你到底心在哪裡?意在何方?”孫九爺先是搖了搖頭,又馬上點了點頭,他說:“點蠟燭是我的主意,但我今天心裡太急,像是被豬油蒙了腦子,始終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自從進了這座棺材山,我就感到周圍有些地方不對勁,實在是太不正常了,但我卻說不出究竟是什麼地方不對,直到剛纔點了蠟燭,才猛然想了起來。”

Shirle楊問道:“孫教授,您指的反常之處是……燈燭?”孫九爺點頭道:“沒錯,看來楊小姐你也留意到了,棺材山中地仙村的佈置格局,處處都與清溪古鎮一致,每處房舍宅院和人間無異,但還有一個很隱秘的區別,這裡所有的宅院中,都沒有蠟燭和燈臺、燈油,甚至廚竈中也沒有柴火。”

我沒能立刻領會孫九爺言下之意,奇道:“地仙村有陰陽兩層,陽宅裡沒有火燭燈盞,這說明什麼?難不成那夥觀山太保都是耗子成精變來的人——地底下越黑看的越清楚?”

孫九爺說:“雖然沒有燈燭,但在藏骨樓和各處宅院裡,都備有一種陽髓燈筒。陽髓是種可以發光的礦石,當年的人們應該是使用礦物光源來照明。聽祖上傳下來的說法,在青溪古鎮是從來沒有用陽髓取亮的習俗的,很可能地仙村裡有某種禁忌,在棺材山裡不能點蠟燭。”

shirley楊說:“封師古留下的幾幅圖畫中,有一幅稱作《秉燭夜行圖》,圖中所繪的情形是許多人點着燈燭進入古墓,如果棺材山裡有禁火忌燭之事,那些人爲什麼要在墓穴裡點蠟燭?”

我聽到此處,心中一沉,隱隱覺得當年藏在地仙村裡的人們,所點燈炬皆爲冥燭,那是一種殉葬者捧燭而死的舊俗,而他們正是全部去墓中殉葬的,進墓之後又是怎麼死的?

孫九爺讓我們將《秉燭夜行圖》取出來,他再次看了看,更是確信無疑:“你們看看,圖中畫得很清楚,進入墓穴的這些殉葬者,凡是走在地下石階的人,手中才有點燃的蠟燭和火把;而在高處的墓門前的人們,所持燈燭都是熄滅的。”

我問孫九爺:“就算是棺材山裡確實有不動火燭的風俗,卻不知點了蠟燭會出什麼事情。我看附近也沒有反常之處,咱就別自己嚇唬自己了。”

孫九爺說:“我跟古物古籍打了一輩子交道,稀奇古怪的事沒少見過,搞階級鬥爭那會兒也經受過考驗,論膽量見識可都不比你們遜色,絕不是自己嚇唬自己。咱們剛纔點了那支蠟燭。怕是要惹大麻煩了。”

我和胖子對此不以爲然,對他說:“有什麼麻煩也都是你惹出來的,再說現在面臨的麻煩還小嗎?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除死了無大事,咱們這夥是專做摸金倒鬥事業的,點根蠟燭算什麼大事?”

shirley楊說:“老胡,你別掉以輕心,先讓孫教授把話說完。如果點了蠟燭,棺材山裡究竟會發生什麼?”

孫九爺說:“地仙村的格局形如無火燈臺,我稍微懂些上古的風水,這應該是個忌火的佈局。”

我平生所學皆出自摸金校尉的十六字風水,是一門以古風水爲筋骨,融合江西形勢宗秘術爲血肉的青烏風水;而觀山太保的觀山之術,其根源則是出自棺材峽懸棺中的甲骨,是古風水術的一支,雖然與青烏風水出自一脈,卻也存在不少差別,所以我並不太懂忌火之說,只是看《棺山相宅圖》中的地仙村輪廓,確實正如一盞無火銅燈。

只聽孫九爺說:“風水上的事情只是其一。其二,地仙村與明末青溪古鎮格局相似,封氏蒙受皇恩發跡是在明代初期,歷大明一朝兩百餘年,不斷擴建祖宅,所以說青溪古鎮的形勢根基,都是從那一時期所定,後世經歷清朝、民國,直到解放後,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我以前從沒有仔細想過青溪鎮爲什麼要做成忌火滅燭的格局,或者說根本就沒想到那一層,要是往深處琢磨,這肯定是與永樂年間觀山封家設計毀掉髮丘印、摸金符之事有關。”

古代軍事編制的稱謂與現代相似,現代軍隊的軍銜有將、校、尉、士,其中每一級又分少、中、上、大,例如少將、中將、上將。在古代,將屬於高級軍官,校尉則屬於中級軍官,曹操手下的盜墓部隊,爲首的是發丘中郎將,又稱天官,其下有摸金校尉,並配一印符作爲信物,所以才留下了發丘印,摸金符。漢末的亂世結束後,發丘與摸金之輩流入民間,不再做官盜的勾當,專一地倒鬥取財,以濟世間窮苦之人。

中國人自古就注重名分,所謂名不正,言不順,於是發丘,摸金這套官家的名號沿用了幾千年,那枚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的發丘印,以及穿山摸金的古符,都是代代相傳的信物憑證,共有九符一印。

由於摸金校尉倒鬥之術出自《周易》,《周易》又爲羣經之祖,擅長以“望”字訣辨識天星地脈,是倒鬥行裡最重傳統的一支,故此民間歷來都有七十二行摸金爲王之說。摸金校尉之魁首爲發丘天官,但到了明朝永樂年間,皇室爲求皇陵穩固,由觀山太保設計詭計,毀了發丘印和六枚摸金符。

也許是天道有容,不該摸金倒斗的手藝從此斷絕,最後仍有三枚摸金符下落不明。有道是,一日縱敵,萬世之患,觀山封家擔心此事敗露出來,早晚會有摸金校尉捲土重來大肆報復,特別是封氏祖墳都埋在棺材峽,所以思量起來,時時都是寢食難安,但這件事最終並沒有走露風聲,後來也就逐漸放心了。

孫九爺說,現在想來,觀山太保最忌憚的始終是摸金校尉,地仙村的建築佈局暗合九宮八門之理,其輪廓又有忌火之像,在觀山風水中,忌火之地不能點燭,點了蠟燭生門也要變作死門,這不正是專門對付摸金校尉的嗎?

我對孫九爺說:“我看您是有點過度敏感草木皆兵了,摸金校尉與觀山封家過去有什麼恩怨,那都是歷史的塵埃了,沒必要再去掰扯舊賬,僅僅是我們和你之間的這筆帳就已經算不清了。現在咱們別想多餘的,還是先想法子把地仙封師古從棺材山理挖出來纔是正事。”

孫九爺見我不信,只好說:“但願是我多慮了。你們先看看地圖找出行動路線來,我再翻翻這本《觀山掘藏錄》,這裡面的棺材山一篇中,詳細記載這地仙村裡的大小事情,說不定還能找到些什麼。”

我也正有此意,便接着去看封師古留下的圖畫典籍。深埋地底的棺材山是條屍脈,這種地脈只在最古老的風水傳說中才會存在,而青烏風水對羣龍無首的屍脈則是有名無解,很難說地仙借屍脫煉形化之事是真是假。但是我和shirly楊商議地仙墓中的事情,都覺得封師古謀算深遠,他做出的事情鬼神難測,對於羣仙出山之言我們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決不能讓這墓中的古屍重見天日,否則肯定要出大亂子。

正說這話,就聽到在窗外的幺妹兒忽道:“院子裡好像有啥子東西在動-”此時半空中血舞瀰漫,但山裡仍然是漆黑莫辨,遠處有什麼動靜只能以耳音去聽。我走到窗格子側耳一聽,果然有些異動,聲音密集紛雜,只不過並不是在院子裡,而是出自地仙村外的棺板峭壁附近,好似滾滾潮水,正向着藏骨樓這邊涌動而來。

其餘幾人也都覺得奇怪,棺材山裡沒半個活人,怎會突然出現這種動靜?聽上去數量不小,而且也不是九死驚陵甲那種銅蝕蠕動摩擦的聲音。雖然來源不明,卻肯定是來者不善,有些可怕的東西要涌進地仙村了。

孫九爺聽得清楚,忽然匆匆把書卷向前翻了兩頁,猛地從地上站起身來,失聲叫道:“咱們得趕快找地方躲起來,這聲音-肯定是《觀山掘藏錄》中提到的棺材蟲!”

這座棺材山盡得造化之奇異,山裡這條盤古脈形如屍體,就像那些酷似臥佛的山丘一樣,但沒有腦袋平躺在棺材裡,無論怎麼看,就是個斷首的凶地,可實際上又是條兇中藏吉的奇脈。

奇就奇在這裡的土層中有暗泉流動,泉水腥臭如同屍血。在倒鬥這一行裡,把棺中流出清水的現象,稱謂棺材涌,墳中有泉更是藏風聚水的寶地,所以說棺材山是個奇絕的所在,它與真正的棺材一模一樣,既然有渾濁似血的棺材涌,那麼在棺壁間有棺材蟲出現也是理所當然。

棺材蟲又稱蚳蟲,是棺木槨壁間生長的蛆蟲變化而來,色如鬆皮,身具肉翅,生有七對螯牙,專願意啃噬腐朽,其小者如米粒,但是最大的,可以生長到七八歲孩童的手掌大小,倒斗的人大多見過此物。但在那些尋常的古墓裡,即便是一墓多屍,棺槨的數量也比較有限,所以即使出現棺材蟲,也從來不會太多。

可在《觀山掘藏錄》的記載中,棺材山石壁上有天然生就的紋理圖案,近似攀龍棲鳳的古樸紋飾,這些巖隙裡面藏納了許多木質懸棺,滿坑滿谷的僅是絲藤,泥苔,屍骸,其中寄生着許多啃噬泥苔碎木的棺材蟲。由於數量極多,當年的觀山太保也難以將之盡數刪除,所幸它們不離山壁懸棺,與地仙村古墓無礙。

但今天大概不是黃道吉日,棺材山裡出現了種種反常的異象,四周的九死驚陵甲穿破岩層直迫棺壁,將藏在巖縫裡的棺材蟲盡數逼了出來。此刻聽樓外全是蚳蟲爬動之聲,就知是有成千上萬的棺材蟲,從四面八方涌進地仙村裡來了。

孫九爺催命般地說:“棺材蟲不像烏羊王地宮裡的那些屍蟲,被它們啃了連骨頭渣子也剩不下,咱們得趕緊找個地方躲避。我知道你們都是膽大心狠不把生死放在眼裡的人,可幺妹兒這丫頭是不相干的,別連累她跟着一起送命。”

胖子冷哼了一聲說:“老胡你聽聽他這話,說的太感人了,看來咱們先前誤會了,原來孫九爺他也有一顆紅亮的心呀。”

這時我雖知道事態緊急萬分,被成千上萬的棺材蟲堵到屋裡就只有死路一條,可是一步不着,步步難着,貿然行動的結果只會使處境更糟,於是我嘴上對胖子說:“單憑九爺剛纔那番話,我也差點將他當作自己的同志了。”心中卻在想:“地仙村裡各處房舍都與尋常人家一樣,並非鐵壁無間,哪有什麼可以讓人藏身避禍的所在。”

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十五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1)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2)第九章 鐵馬幫(1)第六章 虛冢假穴(4)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六十七章 賬簿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3)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五十三章 卸嶺盜魁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六章 魚骨廟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五十八章 移動的大山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2)第五十三章 絕境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4)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前言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十一章 詭絲(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十三章 黃皮子(4)第二十八章 惡魔第五十四章 妖化龍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5)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十章 戚繼光墓(4)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二章 龍藏浦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六章 陽山(3)第十六章 突圍(4)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六章 虛冢假穴(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九章 鬼打牆(5)第六章 鬼葵(3)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七章 百眼窟(下)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2)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九章 削墳磚(上)第四章 倒懸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三章 吊死鬼(4)第四十章 黑琵琶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二十四章 山陰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十二章 恐慌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
第十四章 密室卷軸(5)第二十章 漂瓜取魚(下)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十二章 無頭之王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五十二章 夜深人靜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二十八章 龍獺(上)第十六章 怪湯(上)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3)第八章 三叉戟號(上)第十五章 關東軍地下要塞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1)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上)第十一章 三清觀(1)第五十四章 失落的記錄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2)第九章 鐵馬幫(1)第六章 虛冢假穴(4)第三十六章 燒餅歌第二十一章 逆襲(5)第十四章 龍上水(上)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六十七章 賬簿第二十六章 金礦火洞(3)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二十六章 白骨第五十三章 卸嶺盜魁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二十五章 畫門第六章 魚骨廟第二十章 沙海魔巢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五十八章 移動的大山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2)第五十三章 絕境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4)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前言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三十五章 線索第十一章 黑風口野人溝第十一章 詭絲(1)第二十一章 蟒腹升棺(2)第十三章 黃皮子(4)第二十八章 惡魔第五十四章 妖化龍第十七章 潮汐(下)第八章 深海龍頭(5)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2)第十章 戚繼光墓(4)第十七章 白眼翁(2)第二章 龍藏浦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十七章 白眼翁(1)第六章 陽山(3)第十六章 突圍(4)第二十五章 柱之神殿第二十五章 陰魂不散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4)第六章 虛冢假穴(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1)第五十章 刮蚌採珠第九章 鬼打牆(5)第六章 鬼葵(3)第五十五章 怪物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3)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七章 百眼窟(下)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下)第二十章 楊二皮(2)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五十五章 格瑪的嘎烏第二十八章 強敵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2)第五十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一章 布萊梅樂隊第九章 削墳磚(上)第四章 倒懸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十五章 驚翅第十三章 吊死鬼(4)第四十章 黑琵琶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二十四章 山陰第十四章 龍上水(下)第十八章 屍有不朽者(下)第十章 美國之行(1)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3)第十二章 恐慌第七章 起死回生(3)第十八章 探海觀南龍(上)第二章 黃皮子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