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十八亂葬

孫教授說這洞窟裡太潮了,裡面有什麼也都毀了,觀山太保封師古雖然行爲古怪,但他生前畢竟是懷有異術的高士,觀山指迷何等神妙?怎麼會把墓址選在如此陰晦潮溼的所在?咱們八成又找錯地方了。

我也覺得事情有異,這時摘了防毒面具,可以聽到岩層深處隱隱有水流之聲,似乎深處有陰河或者地下湖泊之類的水系,沒有真正的“觀山指迷賦”作爲參照,使人難以斷定“銀屏鐵壁”下的洞窟,是否就是“地仙村古墓”的入口。

我稍一思量,便打定主意要繼續冒險進入洞窟深處,只有親眼看個清楚纔有計較,於是對衆人說道:“咱們這隊人裡有摸金校尉,還有蜂窩山裡的高手和解讀古文字的專家,世上沒有地仙村古墓也就罷了,只要是真有這座古墓,就不愁找不出來,現在胡亂猜測毫無意義,咱們不如順着山洞到深處看個究竟,大夥在路上都把招子放亮點。”

我說罷就半撐了“金鋼傘”罩在身前,舉着“狼眼手電筒”當先步下石階,其餘的人緊緊跟在後面,衆人都知前途未卜,不免提着十二分的戒備之意,行進速度很是緩慢。

山洞裡溼漉漉的,到處都在滴水,地勢忽高忽低,人工開鑿的簡易石階也斷斷續續、時有時無,這裡洞中套洞,周圍不時有岔路出現,但石階路徑只有唯一的一條。

走到最深處,岩層中的磷化物質逐慚增多,一團團明滅閃爍的鬼火晃得人眼花繚亂,偶爾有一兩隻生活在地底的蛇、鼠從身邊躥過,我見此情景,心裡更是七上八下,水浸蟻食皆爲葬者所忌,所以在真正藏風納水的吉壤善地中,絕不會出現蟲蟻蛇鼠。

轉念一想,封團長臨終前所留下的訊息裡,只提到神筆畫門開山之地是“地仙古墓”的入口,但這處留給封氏後人的“入口”,也許並非是藏在古墓的“墓門”之前,而是不合常規的藏在古墓外圍,“棺材峽”山體內部全是天然洞窟和礦井,即便這條山洞真的通向古墓,還知要走多少裡數才能抵達。

剛想到此處,忽聽前方水聲漸增,在山體內部的天然隧道中轉過一個彎,石窟豁然變得開闊起來,洞裡積滿了大量地下水,漆黑的水面泛着鱗光,水裡露出一簇簇石筍般地巖柱,前方的去路都被這深處地底的湖泊攔住。

雖然看不見湖面遠處的情形,但聽聲可知,地下湖的遠端可能有瀑布或泉涌,在不斷將陰河瀉入湖區,看近處波平似鏡,湖底是個死水潭,從高處灌注進來的地下水,都被水潭四周的洞窟排出。

山洞裡的石階沒入水中,周圍沒有道路可以繞行,再向前只能是涉水而過,胖子扔石頭試了試湖水深淺,就擼袖子挽褲腿準備下水。

孫教授在旁對我說:“咱們要泅渡過去?我……我不會水啊。”

我爲難地說:“九爺您是旱鴨子?怎麼不早說?要不…您跟王胖子商量商量,他肉多,浮力比較大,說不定可以帶着你游過去。”

胖子怎麼肯擔這苦差事?不過凡是有機會,照例先要自我標榜一番:“胖爺我就是四化建設中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雷鋒還背老大媽過河呢?咱背九爺游泳算什麼?”隨後話頭子一轉:“不過活說回來了,實事求是地講、我這身游泳的本事最近還真是有點退步了,孫九爺您瞧這地下湖水深得摸不着底,咱游到半路上,萬一在湖裡遇着有水鬼在水裡冒出來拽人腳脖子,您可別怪我不仗義,到時咱只能各人顧各人了,所以我得提前問問您是打算吃餛飩還是吃板刀麪?”

孫教授怒道:“什麼是餛飩和板刀面?打算把我從半道上扔河裡?你們這叫卸磨殺驢呀。”

胖子說:“胖爺我是實心眼的耿直漢子,提前告訴你這叫明人不做暗事,這湖水又冷又深,水底下指不定會有什麼險情,到時候您要是願意讓水鬼拖下水當替身,我提前就給您老人家心窩子上扎一刀來個痛快的,然後我再逃,總好過咱倆都死在水裡,胖爺這番推己從人的苦心,怎麼您就不理解呢?”

正當孫教授在地下湖前怯步爲難之時,Shirley楊在旁對我說:“咱們沒有攜帶氣囊,負重泅渡不是法子,而且幺妹兒也不會游泳,真想遊過這片水域只能把她和孫教授留下,或者……想辦法找到可以渡水的載具。”

其實我也十分清楚水下情況不明,並沒有打算直接下水泅渡,當下便藉着手電筒的光亮在附近搜索,光束一晃,見巖壁上有些模糊斑駁的畫跡,仔細一看,似乎是與“烏羊王古墓”的傳說有關,那位被民間傳說描述成“烏羊王”的人物,按孫教授的分析可能正是“龍川王”,我們姑且按照民間傳說稱其爲“巫陵王”,在“棺材峽”這片陵區中,隨處可見移山巫陵王古墓的種種遺蹟。

只見那脫落大半的巖畫中,多半都是行刑的場面,繪有“腰斬、分屍”的各種酷刑,我心想這可就怪了,難道這地下積水洞並非通向古墓,而是一處古代的“刑場”?

凝神細想,卻也未必,按照《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對古葬制的描述,巴蜀巫楚一帶,也就是四川湖北地區,在古代有一種墓葬,採用罕見的主從疊壓式結構,從葬之事有“陪、殉”兩種,殉葬的大多是社會地位比較低下之人,諸如“奴隸、工匠、刑徒”,它們會在墓主下葬時,同殉葬的牲畜靈獸一併處死或活埋。

在主從疊壓式墓葬中,這些殉葬者埋骨之所,被稱爲“亂葬洞”,一般有一十八洞混葬,所以又稱“十八亂葬”,古墓主體結構都要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取地脈最善處營建地槨室冥殿,作爲殉葬的“十八亂葬洞”,則埋壓在墓道槨室之下。

風水形勢千變萬化,主從疊壓式的墓葬一般都有陰河自下貫穿,《易經》中所言“龍躍於淵”,這座“龍樓寶殿”的山川靈氣,是自下而上升騰纏繞,古墓下方的亂葬洞則是一處兇穴,從眼前所見來看,“觀山太保”是在十八亂葬裡留了條道路,想進入上方的古墓,只有從陰河中渡水而過。

亂葬洞共有十八條之多,地下湖積水洞中附近,多半是埋壓“刑徒和俘虜”的區域,我請孫教授過來看了看,問他有沒有這種可能?

孫教授出於個人習慣,從不輕易下結論,此時他卻說我言之有理,古代的確有這種制度,雖然從來沒有人發掘過此類墓葬,但史料上有很多佐證可以作爲依據,如果能找到大量殉葬刑徒的屍骨,就再沒有半點差錯了。

於是我們順着水旁的亂石繼續尋找,發現在洞壁上有許多裂縫,裡面盡時散亂的人骨殘渣,只有牙齒和頭蓋骨還能辨認,另外還有連接成串的鐐銬鎖鏈,都是用來將刑徒一排排地索作一處,“十八亂葬”是盜墓者不發之地,沒有任何值錢的明器,可能“觀山太保”也沒動過這些刑徒的遺骨,只有蟲鼠啃噬。

以地形規模來粗略估計,亂葬洞的數十道巖縫巖穴中,至少埋了上千具屍骨,裡面還橫倒豎臥地,眠着數十具簡陋的松木棺材,棺上都縛着鎖鏈,那巖隙深處似乎積怨凝結,至今未散,活人往近處一靠,不由你不覺得心生寒意。

幺妹兒雖然膽色過人,但見這情形可怖,仍然有些懼意,問我世上有沒有鬼?

我見滿洞都是殯葬者的骨骸,估摸着這回真是已經進入古墓的最底層了,正在腦中推測古墓的具體結構之時,卻冷不丁被幺妹兒問了這麼一句。

心想怎麼初做倒鬥勾當的人,都會有此一問?記得在南海時,古猜也問過明叔這個問題,不過我卻不會象明叔那般回答,我告訴幺妹兒沒什麼好怕的,不管有沒有幽靈存在,我現在都沒辦法證明給你看,這世上萬事無常,變怪不一,不經意處往往會有天翻地覆的離奇,不是你親眼見到,由別人空口說出來也讓你難以信服,但爲什麼天底下常常都有人說鬼論神,我看那都是因爲人心不平,如果世界上真沒有欺心不公的事情了,就算到處是鬼又有什麼好怕?

我說到此處,心中忽生感慨,自嘲道:“咱們是天堂有路不去走,地獄無門自來投。放着好日子不過,卻跋山涉水,挖空心思要進地仙村古墓這鬼地方,內心深處竟還覺得這種行動特別提神醒腦,是不是有點倒鬥倒上癮了?”

胖子抱怨說:“老胡你又瞎咧咧,我以前跟你說過多少回了,暫時不要搞修正主義的倒鬥路線嘛,有鬼就有鬼,怕它個撮鳥?再說幹事業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嗎?怎麼能說是上癮?這麼說的話……太對不起咱們對待摸金事業的滿腔熱情了。”他拿手電筒照着亂葬洞裡又說:“你看這不是有棺材嗎?棺材命蓋最是厚實寬大,上水就漂,我看能當衝鋒舟使……”說着話他就跳進亂石中,去翻那些古舊殘破的松木棺材,想拆幾塊下來扎個木筏,就地取材,總好過回到峽中去搬懸棺。

刑徒骸骨附近的棺材,其中屍首多是些俘虜中有身份的貴族,可作爲殉葬之輩,卻得不到什麼優待,那些松木古棺極其簡陋,又被鎖鏈纏繞的年頭久了,一碰之下就散,哪還有完好的棺板可用。

胖子接連用腳踹散了幾具薄皮鬆棺,他能擠兌旁人的時候嘴裡絕不閒着,又沒事找事般地問孫教授,沒合適的棺材做“衝鋒舟”可怎麼辦?

孫教授似乎並沒聽出他這話裡有話,沒有動怒,漫不經心地說:“嗯……這個……這個疊壓式殉葬洞是處混葬區域,棺木壓屍,屍骨又埋棺木,以前我在河南工作的時候,曾在一次發掘過程中見過殉葬洞底層有矩形木樁。”

我在旁看個冷眼,心想孫九爺這是把下半輩子都賭在了入墓尋找天書的勾當上,做了孤注一擲,輸贏都在此一決,竟然對胖子的舉動睜一隻眼閉隻眼,先前大多數時候,他乾脆假裝看不見聽不見,此時甚至還暗示胖子,讓其往亂葬洞殘骨處去找保存完好的木料,我忍不住暗罵這廝果然是“假道學”,雖然同情他這輩子遭遇坎坷,卻不免又將他的爲人看輕了幾分。

胖子在地上翻了一陣,沒見有什麼木樁子,卻找到六七口“朱漆戧金”的大紅棺材,同樣纏着鐵索,棺體裝飾有秘色貝殼,並且描繪着一個鋼髯戟生的神明,嘴裡叼着半具血淋淋的惡鬼,跟吃燒雞般地大口撕咬,顯得十分血腥殘忍,看那些漆棺形制,都是元明前後的棺槨,衆人都覺此事蹊蹺了,烏羊王古墓的刑徒亂葬洞底下,怎會藏有明代漆棺?不知又有什麼古怪,難道地仙村封師古埋葬在此?

孫教授跳下去看了看,說亂葬洞底下被改成“墓井”了,是明代的風俗,這個“井”與金井玉葬的“井”不同,形狀也不是“井”,只是指“不下葬直接掩埋”的意思,因爲明朝延續了元代的活殉制度,所以“墓井”裡所埋之人肯定都是活殉的,你們看這些朱漆棺上都繪着“鍾魁吃鬼”,這就是鎮鬼用的,不知給“地仙”殉葬的都是什麼人,但十有八九,都是活活憋死在棺材裡的。

我點頭說:“此墓舊址已被觀山太保佔了,封師古精於數術,他肯定是遵照風水古法,仍然把活人釘在棺材裡埋到此處,不肯使陵區內有絲毫的走風露水,朱漆棺材保存完好,咱們正好拿它當做載具渡水。”

棺材浮水本是湘西排教所做的勾當,俗稱“擡響轎”,類似的傳說我曾聽陳瞎子講過,裹着數層朱漆的棺材,都是密不透水無間無縫,不留縫是爲防止鬼魂出來,把活人關在裡面生生憋悶窒息而死,棺中自然有股怨氣不散,所以浮水不沉,不過這都是民間的說法,實際上所謂“藏鬼之棺,能渡陰河”的現象,多半是於棺中腐氣充盈有關。

此時要拆解了棺板極是耗費時間力氣,倒不如用那擡響轎的法子,把棺木當做“衝鋒舟”渡水向前,衆人別無良策,只得依着古法施爲,能不能行尚且沒把握,那硃紅的漆棺極是沉重,這才叫“死沉、死沉的”,“亡而不化”的死者諸氣閉塞,遠比活人沉重,可有道是“偏方治大病”,有時候民間的土法子不信還真不行,拖到水中,棺材硬是不沉。

說起這土方、偏方,有許多都是從舊社會一些教門道門中流傳開來的,當年那些充做神棍的“太保、師孃”,常用之來愚弄百姓,但這裡邊真有管用的,而且效驗如神,比如颳風迷了眼,眼裡進沙子了立刻吐唾沫,馬上就可恢復正常;又比如“打嗝”,一氣連喝七口清水即愈,多喝一口少喝一口都不行,只是七口水方可。

這些“太保、師孃”們的偏方,在近代醫學上都難以解釋,連他們自己可能都不明究理,只推說是仙家傳下來廣濟世人的妙法,解放後赤腳醫生培訓手冊裡都離不開這些偏方,我這輩子沒少見各種千奇百怪的“土法子”,所以我對響轎渡水之事比較有信心,當先跳上去試了試浮力,雖然棺材比獨木舟寬不了多少,但地下湖水流平穩,乘在上面划水前進不是什麼難事。

一口漆棺不夠五人打乘,於是又拖拽了另一口下水,我和Shirley楊乘了其中之一,其餘三人伏在另一口棺材上,乘棺渡水的事情沒人經歷過,經驗二字無從談起,也就是仗着人多膽氣壯,否則獨自一個,誰有膽子坐在裝有古屍厲鬼的棺材渡涉陰河?饒是我自認算個心狠膽壯的,可在潛意識中不時有種錯覺,總覺得身下的棺材裡似乎有東西在動,漆棺附近偶爾有魚翻出水面,發出“譁”地一聲輕響,又見水面上鬼火飄蕩,真如進了鬼域冥河一般,在這種詭異莫測的氣氛中,周圍的黑暗處更顯得危機四伏,我不由得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衆人用工兵鏟撥水划行,尋着水聲向前,兩口漆棺一時倒還漂浮得極爲平穩,忽見數十米開外一片鬼火閃爍劇烈,慘淡的光影中,能隱約看見有一片黑魚脊翅般的東西,這地下湖的湖面看起來也是黑的,不過那東西身上也有許多亮點,象是有千百隻眼睛,此刻正浮在水面上,與胖子三人所撐那口“浮棺響轎”離得漸漸近了。

胖子抻着脖子舉了手電筒去照,要看看水裡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我想提醒他小心點,話還沒出口,就見那團事物忽地從水中躥起,衝上了半空。

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十二章 墳冢(2)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八章 深海龍頭(1)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下)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4)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十二章 月溝第十章 探瓶山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章 屈肢葬(2)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四章 林家草堂(2)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三章 夜擒(下)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3)第二十章 地覺(5)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十七章 禁斷之線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十二章 逃命(3)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下)第十章 雙面屍(3)第二十章 地覺(5)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5)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2)第九章 鬼信號第二十章 地覺(1)第二十三章 登島(1)引子第十九章 鬼角(6)第三章 屈肢葬(4)第十七章 禁斷之線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三章 屈肢葬(1)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二章 賊頭(3)第二十九章 石室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二章 酉水墓(3)第三十五章 凌雲宮 會仙殿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三章 龍火(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五章 墳頭村(2)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三十章 肚仙第二十六章 天磚秘道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十八章 畫壁(5)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二十一章 異底洞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2)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三十一章 恐懼鬥洞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2)第四章 籌劃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4)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二十六章 殭屍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3)第十一章 詭絲(1)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4)第十章 雙面屍(2)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3)第六章 五尺道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
第四十三章 奔月第十二章 墳冢(2)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八章 深海龍頭(1)第十三章 牛虻(上)第四章 利涉大川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六章 金甲茅仙第八章 無盡神道(3)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下)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4)第九章 可恥的叛徒(1)第十二章 月溝第十章 探瓶山第十八章 墳場小屋(1)第三章 屈肢葬(2)第四章 林家草堂(3)第四章 林家草堂(2)第十二章 天王老子(2)第三章 夜擒(下)第三十五章 血祭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7)第十五章 歐文教授的研究報告(3)第二十章 地覺(5)第四章 紅白石道(2)第七章 狗頭人身像(2)第十七章 禁斷之線第十九章 無限永久連環機關第七章 起死回生(1)第十二章 逃命(3)第十四章 失蹤(上)第二十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下)第十章 雙面屍(3)第二十章 地覺(5)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5)第二十五章 乾坤一跳(下)第五十一章 數字第八章 古平崗老宅(2)第九章 鬼信號第二十章 地覺(1)第二十三章 登島(1)引子第十九章 鬼角(6)第三章 屈肢葬(4)第十七章 禁斷之線第十六章 怪湯(下)第三十章 黃金大道(1)第二十一章 兇鐵(下)第二十二章 山神的秘密第十章 戚繼光墓(5)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三章 屈肢葬(1)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二章 彩雲客棧第二章 賊頭(3)第二十九章 石室第九章 削墳磚(下)第二章 酉水墓(3)第三十五章 凌雲宮 會仙殿第八章 無盡神道(2)第四十八章 點名狀第三章 龍火(上)第十六章 屍油河(2)第五章 墳頭村(2)第十二章 夜幕下的克倫左旗(下)第二十六章 球蝦第三十章 肚仙第二十六章 天磚秘道第十章 戚繼光墓(2)第十八章 畫壁(5)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5)第十六章 死國羣屍(2)第二十七章 海之淵 鯨之腹(下)第二十一章 異底洞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2)第二十九章 黑霧第三十三章 水潭第二十章 楊二皮(1)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2)第六章 虛冢假穴(1)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1)第三十一章 恐懼鬥洞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2)第四章 籌劃第三十二章 天上宮闕第十五章 秦王金鼎(4)第四十章 天地無門第二十六章 殭屍第十六章 先發制敵第二十四章 神仙果(3)第十一章 詭絲(1)第四十七章 第十具屍體第十四章 九龍回頭棺(4)第十章 雙面屍(2)第八章 絞繩(上)第十八章 野人的葬禮(3)第六章 五尺道第二十二章 摸金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