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雲藏寶殿

古時殮葬死者風俗不同,有些人希望死後尸解得個解脫,但在春秋至秦漢之間,也多崇尚保持死者面目如生,在保留形骸的辦法上更是形式各異,正是“富有富法,窮有窮招”,所以有用“玉匣、玉衣”盛斂的,也有以“涼玉”堵塞人體助竅的,也有含“駐顏珠、駐顏散”的,也有在屍體裡“灌砒霜、注水銀”的,薄葬的窮人,頂不濟也含一枚老錢做爲“壓口錢”。

卸嶺剝屍取珠玉幾乎沒有禁忌,各種手法無所不用其極,這也是和當年赤眉軍留下的傳統有關,那時赤眉起義,盜遍了漢帝陵寢,毀掉當權者祖宗的屍體,正是農民起義軍中鼓舞士氣的一種辦法,造反的亂軍,誰管古墓裡的屍體生前如何顯貴,即便屍骸中沒有明器,也照樣要禍害一番,或焚燒或肢解,手段格外殘酷,他們同那些貴族墓主之間,都似乎是有血海深仇一般。

所以陳瞎子的手下,依然都用這些早年間一直留下的手法和規矩,這是其手法使然,傳到民國年間已無什麼特殊意義了,但這手段極其殘酷,看得搬山道人鷓鴣哨也是希噓不已,搬山倒斗的手段,與摸金卸嶺又是截然不同。

只見仙宮的丹井裡是一片混亂,屍骸棺槨破碎,腐液汞砂遍地,全是刀斧闢棺斬骨的刺耳響動,羣盜早已放開了手腳,把一具具古屍倒掛在青銅香爐上,先扒光了斂服飾物,然後控出屍腔裡的腐液水銀一類的毒物,再把古屍開膛破肚的,直到確認屍骸中再沒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這才把碎屍裝到竹筐裡,由工兵擡到井外,隨着丹井裡的屍骸棺槨陸續被搬運出去,井底的全貌逐漸浮現出來,陳瞎子和鷓鴣哨藉着紛亂的燈光放眼打量,看到井底凹凸不平的石板極不尋常,似乎是兩個模糊人形的浮雕,心中當即打了個突,二人面面相覷:“這丹井中除了屍骸……難不成還用鬼魂做丹頭?”

陳瞎子帶着卸嶺羣盜,在丹井內搗棺毀屍,對幽冥之中哪有什麼忌諱可言?一個個昧着膽,橫着心,只管盡情做去,眼看着將古屍舊槨銷燬殆盡,卻見井底的石板上露出一片浮雕來,竟是兩個批頭散發的厲鬼形象。

雖然形狀模糊,但仍能看出面貌猙獰,如同“修羅、藥叉”,更詭異的是這二鬼皆是無目,眼中只有黑漆漆的一個窟窿。

陳瞎子和鷓鴣哨兩人見多識廣,可也從沒見世上有什麼無目的盲鬼,見到這奇詭怪異的厲鬼被刻在井底,心中一片狐疑,實不知有些什麼名堂?

世上自古確有用殭屍燒陰丹的,卻絕沒有以鬼魂煉丹頭之說,瓶山丹宮看似瓊樓玉宇的神仙瑤臺,裡面卻暗藏從各地掘來的屍骸,專做些旁門左道的邪術,不能以常理度測,而且看來元代將軍的墓室並沒設在丹宮正殿,井底雕有的厲鬼的石門中會藏有什麼玄機?

陳瞎子眼珠子轉了兩轉,讓手下把那洞蠻子嚮導帶到丹井裡,問他瓶山是否有鬧鬼的傳說?洞蠻子連連搖頭擺手:“好教諸位英雄得知,咱們這的瓶山歷來只風傳有古之殭屍爲害,卻不曾聽說幾時鬧過鬼……”

陳瞎子聽罷點了點頭,沒鬼就好,都說瓶山裡有道君皇帝供奉神仙的藏寶井,莫非正是着落在此處?大概元軍佔了瓶山之後,也並未發現井底的屍骨堆下,會藏有這樣一處隱秘的所在,便對鷓鴣哨說:“井底密室八成是個藏寶洞,看此光景,倒象不曾被元兵捲了去,那皇帝老兒用屍油煉丹,天理不容,丹宮裡的寶貨,咱們兄弟正可圖之。”

鷓鴣哨已重新找回了兩支德國造,他憑白折了兩個同伴,心中不由得頂了一股邪火,正想挖透這座仙宮,聽到陳瞎子的言語,便即點首稱是:“如今還剩下幾百只活雞,雄雞的雞鳴雞血最能僻邪擋煞,密室裡縱有邪祟毒異之物,也不必爲慮,我等自當不辭險阻,窮討其中異跡。”

於是陳瞎子立刻命手下撬開刻有厲鬼的石門,石門在外都被銅瑣扣死了,那鎖頭都是宋代鎖城的狗頭鎖,鎖齒如犬牙閉合,如果沒有特殊的鑰匙根本沒辦法打開,可卸嶺羣盜是“一力降十會”,百十條鍬鑿錘鋸齊上,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將石板撬得洞開。

井底赫然露出一個大窟窿來,裡面沒有燈盞,完全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只聽得下邊風聲呼呼作響,好象洞穴極廣極深,有工兵用長繩墜下馬燈去查看,衆人看清楚時,都是吃了一驚,原來井底是株大桂樹,扶疏遮蔭,枝葉如冠,生長得很是茂密,不知覆蓋這多少裡數。

這桂樹是藉着丹井裡的屍氣在山底生長,茂盛的樹冠裡陰氣逼人,羣盜在洞口邊站着向下張望,都能感到樹中涼氣透骨,全身起了一片毛栗子出來。

陳瞎子愈發覺得奇怪,井底這株枝繁葉茂的老桂樹,爲什麼被石門鎖住?下面洞穴空間廣闊,也不象是藏有珍異寶貨的密室,暗罵一聲作怪,便令手下擡過蜈蚣掛山梯,掛住桂樹枝杈下去探個究竟。

羣盜搬了竹梯,各自揹着雞禽刀槍,在陰風陣陣的樹上攀了下去,井底洞中的桂樹大是大了,生得卻是不高,只不過樹幹極粗,樹上全是疙裡疙瘩的老樹皮,有名盜夥摸到樹身上,觸手所及覺得有些古怪,在竹梯上提燈照了照,嚇得險些翻身墜落,多虧被鷓鴣哨一把拽住。

鷓鴣哨也用馬燈照了照樹幹,原來樹身上的凹凸之處,都生成一個個人頭臉面的形狀,眉目耳鼻口依稀可辨,竟是五官俱全,與人臉極其酷似,不過樹身人臉上的表情都象是在鬼哭神嚎,面目扭曲可怖。

鷓鴣哨倒吸了一口冷氣,桂樹生性屬陰,丹井裡埋了許多屍骸,裡面的屍氣都被吸浸到這樹身裡了,隨手用刀在樹上一割,樹中就泊泊流出血來,便是想破了頭,也猜不出煉丹的仙宮裡爲何要藏這麼一株吸透了屍氣的大桂樹,這應該是一株“屍桂”,同“鬼榆”一樣,都是草木中罕見的不祥之物,傳說這種樹是陰陽兩界的通道,瓶山丹宮裡處處透着詭異,還不知真正的地宮藏在哪裡,他念及此處,便暗自戒備起來。

陳瞎子也有同感,他和鷓鴣哨率衆攀到樹根處,舉着燈籠火把四下裡一照,只見樹根都扎入了石中,也不見洞中有什麼潮溼之氣,只是陰涼透骨,丹桂全借古屍裡的陰氣生長,樹枝長的都快垂到地面了。

而在樹冠覆蓋之下,香菸霧氣繚繞如同幻境,圍着桂樹一圈,築着四幢樓閣,大小格局別無二至,都是“飛檐覆瓦、棟宇軒窗”的二層建築,在樹底一看,倒覺得洗滌胸中俗念,頗有出塵之感,不象是人間的境界。

但樓內沒有絲毫光亮,整座樓閣都是黑漆漆的,連瓦片和窗棱子都是烏黑的,這種仙境般的景至,與老桂樹間的陰森氣息同存共在,強烈的反差極不協調,羣盜在樹下四周打量,都有身入險境,慄慄自危的感覺,也不用陳瞎子發令,便自發地背靠着背結成陣勢,以防會有突如其來的意外發生。

陳瞎子等人已被瓶山中的機關埋伏嚇成了驚弓之鳥,見樹下的四處樓閣外邊雕欄玉砌,造得格外精妙,不由得緊張起來,舉着藤牌緩緩接近,到得近處,那玲瓏樓閣仍是黑得好似潑墨,通體都沒半點色彩,加上洞穴中沒有燈盞,顯得那四幢樓閣彷彿溶化進了黑暗之中。

鷓鴣哨仗着膽大,又有甲冑護身,自行提了一盞馬燈,拎着鏡面匣子,從羣盜中走將出來,到其中一座樓前查看,可樓閣烏黑一團,有燈光照着也瞧不真切,只能看出雲霧裡有座朦朧恍惚的屋宇輪廓。

他只好用“德國造”往那黑樓上一戳,立刻傳來“噹”地一聲迴響,好象撞在了鐵板上,陳瞎子在後奇道:“這樓閣竟是全用生鐵鑄成?”

鷓鴣哨點了點頭,的確通體是鐵,難怪沒有碧瓦朱扉的色彩,他也從沒見過如此怪異的鐵樓,鐵門鐵窗修得精緻非凡,盡是鏤空的紋飾,都和尋常的樓閣一樣,可以開門開窗,樓中也有房舍,只不過整體使用生鐵鑄就,格外堅固結實,在外看不到內部有些什麼,樓外應該有機關閉鎖,由於不知消息所在,所以一時未敢輕入,轉頭同陳瞎子商議了幾句。

陳瞎子腦中一轉,說道:“鐵樓自然不是住人的,看這銅牆鐵壁如此森嚴,又鎖得嚴密異常,裡面肯定是藏着什麼珍異寶貨。”卸嶺盜墓就是求財而來,尋到這藏寶樓,正好比是老貓撞見肥鼠,怎不動心?

當下吩咐下去,便分派出一夥盜衆,個個膀大腰圓,都是擅長分卸破拆手段的精壯漢子,仍然是用撬鋸鑿闢的辦法,雖是人手衆多,卻由於找不到鐵樓機括,不得不廢了好大力氣,才卸開鐵門,樓宇四檐都藏有連孥一類的暗器,可都已出鐵鏽失去作用了,並沒給羣盜造成多大麻煩。

不過見鐵樓設有孥機防範,衆人更加肯定了裡面會有寶貨,鐵鏽磨擦聲裡推開了鐵門,羣盜加倍的小心謹慎,先派兩人進去探得再無機關,這才進去十多個人,挑着馬燈尋找丹宮裡隱藏的珍寶。

鷓鴣哨好奇心起,讓陳瞎子在樓外接應,他自己也拎着槍跟一夥盜衆進了鐵樓,擡眼四顧,只見一進門的一樓便是正堂,就連裡邊的地面也是生鐵鋪的,堂內供着一尊赤足玉像,應該是仙道中的藥王,神像不高,大約只有兩尺,卻是通體瑩潤,立刻就有幾人上前,把藥仙玉像從桌上搬下來裝入皮囊。

鷓鴣哨看在眼中,心想原來鐵樓是處藥王閣,丹宮中藏納丹藥的所在也稱“露閣”,露閣裡存放的肯定都是極珍貴的藥料,井底的大桂樹應該是爲了吸納陰氣,以便保持露閣裡的丹丸膏散不會變質,他邊走邊看,在堂後狹窄的數間鐵室內轉了一圈。

後室裡都是裝藥的瓷瓶玉壇,有些密封甚固,裡面的芝草肉菌藥性依舊,其中有一玉函最爲顯眼,上面有彩繪漆畫,都是松鶴仙草的詳瑞圖案,鷓鴣哨接開函蓋,只見函內是若干格子,每一格上都有一個小小的金牌,格中是形態各異的藥石。

鷓鴣哨在燈下仔細分辨,見金牌上寫着“獅子螯、蜘蛛寶、蛇眼、狗寶、鱉寶……”之類的字樣,全是各種靈物的內丹和結石,這都是大內皇宮纔有的名貴藥材,就連裡面形狀最小的蜘蛛寶,也有核桃大小,呈黑色藥丸之狀,都是罕見罕有的靈丹妙藥。

羣盜也大多都是識貨的,單是裝藥的器具就已極其昂貴華美,裡面的丹丸藥石更是價值不凡,當下無不大喜,見了一樣就取一樣,毫不客氣,由鐵樓梯往二樓走的時候,霧氣漸漸變濃,鐵壁又是黑的,昏黃的燈光中看什麼都不真切了。

鷓鴣哨提槍挑燈,當先走在前邊,剛到二樓,擡腳撥開鐵扉,猛見屋中站着一個濃妝豔抹的女子,那人臉朝屋內,在漆黑的鐵房間裡紋絲不動,看背影象是活人,可又感覺不到她身上有活人的氣息。

專盜古墓的鷓鴣哨那雙眼睛是幹什麼使的?燈影一晃,便已看清那女人竟然一身明人的裝束,她腳穿木底弓鞋,身上穿着四種零碎錦料拼制而成的水田服,樣式有些象僧人所穿迦紗,外着一套比甲,正是明代女子中流行的水田服。

從明代開始,士農工商軍民人等,一概禁穿胡服,大明皇帝詔告天下“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整體上恢復漢族衣冠體系,所以明代沿用了遠在商周時期便有的大襟右衽交領或圓領服飾,明代婦女多穿“霞披、比甲、背子”,在服裝顏色上也有極爲嚴格的要求,只能有紫、綠、桃紅等淺淡顏色,不可以使用任何豔麗的顏色。

鷓鴣哨明代的古墓盜過不下十座,自然一眼認出這衣服的年代,心中一片驚疑?這自元代起便已陳封的鐵樓,門戶閉瑣嚴密,好似鐵籠一般,恐怕連老鼠都鑽不進來,怎麼會冒出個明朝女子?她如何進得樓來,會使縮骨法移形術不成?

鷓鴣哨帶着羣盜上得樓來,那女子只是露個背影站着不動,對一切動靜恍如不覺,竟如木雕泥塑一般,黑色的鐵窗裡流進一縷縷的霧氣,那朦朧的身影如同鬼市幻布。

羣盜擠在門前都看得呆了,盜墓盜多了果然撞上厲鬼,別看平時挖墳掘墓都不在乎,那是沒真正遇上邪門的事情,一想到真有鬼就不免腿肚子轉筋,想要掉頭逃下樓去,可此時腿腳似乎都不聽使喚了,灌了鉛似的釘在原地。

鷓鴣哨不管其他衆人的反應,提燈上前,突然喝問一聲:“是人是鬼?”說話聲中,他從後邊擡手去拍那身着明代服飾的女人肩頭,不料觸手之處,竟是空無一物。

鷓鴣哨見有個身穿明裝的女人,站在鐵閣子二樓一動不動,鐵樓地面上有層塵土,並沒有什麼腳印,看來幾百間都無人走動,卻是見鬼了不成?他心中冷哼一聲,偏要看看這女子有什麼古怪,上前兩步,擡手就從後去拍那女人的肩頭,不料手落下來卻是一片虛空。

鷓鴣哨手中落空,急忙閃身退開,只見那女子原本站立的位置,驀然間升起一片塵霧,在狹窄的樓內飄散開來。

羣盜以爲有毒,趕緊閉了呼吸,捂着口鼻紛紛躲閃,鷓鴣哨從進這鐵樓開始,就覺得藥氣沉重,惟恐撞上毒煙機關,事先也已加了防備,但那女子被人一碰就立刻輕飄飄地化作一片塵埃,濃得象是霧氣,霧狀的粉塵裡,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的氣息。

鷓鴣哨手上有土鮫皮的套手,隨手在面前的塵霧裡一抄,舉燈細辨,手套上沾的,竟象是枯碎的紙屑,碎得極是細微,只剩些紙張裡的經絡痕跡,應該是個精妙的剪紙人,在房中放了幾百年不動,紙筋早已枯散,被人一碰就當即化爲灰燼了,他心中更是奇怪:“難道這女子非人非鬼,竟是剪紙而成的人形?竟如真人一般,真神工也,可它既然穿着明裝,何以會在這座生鐵封閉的露房當中?這年代……”

鷓鴣哨在瓶山裡連遇許多奇事,憑他博物之學也難推測究竟,在二層鐵閣中轉了一遭,眼見再無異狀,門窗都是緊緊閉鎖的,實是難以判斷那明代的剪紙人是如何擺在其中的,甚至有點懷疑是不是自己眼睛看花了,心下滿是疑惑,便轉身回到樓下,到桂樹下見了陳瞎子,把露房中的所遇之事說了一遍。

第14章 失蹤第5章 搬山填海第10章 桅燈魅影第20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49章 焚風第28章 強敵第10章 棺材峽第0章 引子第37章 面具第2章 潛逃者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39章 射日第54章 妖化龍第49章 焚風第6章 送屍術第5章 搬山填海第11章 幽靈血船第20章 漂瓜取魚(上)第22章 孤燈(下)第16章 怪湯第22章 孤燈(上)第9章 古狸碑(下)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31章 冷酷仙境第3章 雲深不知處第50章 穴地八尺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12章 無頭之王第27章 鬥宮第13章 牛虻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17章 百眼窟第50章 刮蚌採珠第47章 動咒第38章 銅殿第24章 山陰第11章 工兵掘子營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39章 挑屍第21章 食人蚌(上)第31章 冷酷仙境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34章 水深火熱第7章 咬耳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24章 山陰第44章 冥途第54章 失落的記錄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52章 鮫姥第50章 穴地八尺第27章 屍蟲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4章 熊的傳說(下)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33章 大王烏賊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4章 熊的傳說(上)第49章 珠母海第46章 金井第7章 咬耳第28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19章 螺中含珠(下)第7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15章 嚇魂橋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54章 妖化龍第2章 黃皮子墳(上)第63章 沉默的朋友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38章 白猿第26章 歸墟第49章 秉燭夜行第6章 送屍術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44章 吸魂第6章 五尺道第29章 鬼音第44章 冥途第1章 趕冬荒(下)第46章 剝龍陣第65章 金點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45章 魁星踢鬥第39章 射日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45章 閻羅殿第9章 空襲警報第7章 老吊爺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30章 精變第33章 武侯藏兵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8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22章 硨磲(下)第45章 閻羅殿第44章 棺山相宅
第14章 失蹤第5章 搬山填海第10章 桅燈魅影第20章 不存在房間之樓第67章 最終回——帳薄第49章 焚風第28章 強敵第10章 棺材峽第0章 引子第37章 面具第2章 潛逃者第22章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第39章 射日第54章 妖化龍第49章 焚風第6章 送屍術第5章 搬山填海第11章 幽靈血船第20章 漂瓜取魚(上)第22章 孤燈(下)第16章 怪湯第22章 孤燈(上)第9章 古狸碑(下)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31章 冷酷仙境第3章 雲深不知處第50章 穴地八尺第68章 帳薄之金盆洗手第12章 無頭之王第27章 鬥宮第13章 牛虻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上)第17章 百眼窟第50章 刮蚌採珠第47章 動咒第38章 銅殿第24章 山陰第11章 工兵掘子營第17章 暫時停止接觸(下)第39章 挑屍第21章 食人蚌(上)第31章 冷酷仙境第29章 沉船墓場(下)第34章 水深火熱第7章 咬耳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上)第24章 山陰第44章 冥途第54章 失落的記錄第51章 自然博物館第52章 鮫姥第50章 穴地八尺第27章 屍蟲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4章 熊的傳說(下)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9章 航海禁忌(上)第33章 大王烏賊第1章 地仙村古墓第4章 熊的傳說(上)第49章 珠母海第46章 金井第7章 咬耳第28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19章 螺中含珠(下)第7章 被從地圖上抹掉的區域第15章 嚇魂橋第24章 沒有出口的海(下)第54章 妖化龍第2章 黃皮子墳(上)第63章 沉默的朋友第29章 沉船墓場(上)第38章 白猿第26章 歸墟第49章 秉燭夜行第6章 送屍術第41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44章 吸魂第6章 五尺道第29章 鬼音第44章 冥途第1章 趕冬荒(下)第46章 剝龍陣第65章 金點第38章 九死驚陵甲第45章 魁星踢鬥第39章 射日第4章 老熊嶺義莊第45章 閻羅殿第9章 空襲警報第7章 老吊爺第7章 海中古玉(上)第30章 精變第33章 武侯藏兵第2章 秦王照骨鏡第28章 俄羅斯式包裹第22章 硨磲(下)第45章 閻羅殿第44章 棺山相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