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紫陽真人

長白山這個名稱是遼dai金dai開始採用的,金女真人定其名爲“長白山”,傳至今日,已有八百多年,據《金史·世紀》記載,“長白山”一詞,最早是由金世宗完顏雍最早使用的。《契丹國志》:“長白山在冷山東南千餘里……禽獸皆白。”《金史.卷第三十五》:“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議封爵,建廟宇”。“厥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

中國的滿族神話中長白山即是滿族的發祥地。清朝統治者宣稱愛新覺羅氏的始祖就是在長白山的仙女孕育的。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一月,康熙派遣內大臣武默納、費耀色前往長白山拜謁,又撰有《祭告長白山文》,稱頌“仰緬列祖龍興,實基此地”。這次拜謁活動歷時兩月,回京覆命後,康熙下了一道聖諭說:“長白山發祥重地,奇蹟甚多,山靈宜加封號,永著祀典。以昭國家茂膺神貺之意。著禮部合同內閣,詳議以聞。”十一月,禮部建議:請求冊封長白山爲“長白山之神”,還要在山上設帳立碑,每年春秋二祭(望祭、叩祭)。康熙批准了這個建議,從此形成了祭祀長白山的制度。第二年春,武默納再上長白山,齎敕封長白山之神,祀典與祭祀五嶽一樣。

長白山有十六峰,列爲白雲峰,鷹嘴峰(天文峰),玉柱峰,梯雲峰,玉雪峰(冠冕峰),鹿鳴峰(芝盤峰),黃岩峰(華蓋峰),龍門峰,臥虎峰,天豁峰,紫霞峰,錦屏峰,鐵壁峰,觀日峰,孤隼峰,織女峰此十六峰。其中以白雲峰爲最,亦是其中的主峰。

長白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涼爽且天氣變化無常,春季多風,秋季多霧。

此時正值冬季,長白山腳下一行四人,兩男兩女,頭戴狐帽,身披貂裘,腰繫蟒帶,足踏錦靴,滿面凝重的向着紫霞峰而去,紫霞峰位於天池東側,西北與黃岩峰相對,南隔雞冠峰與孤隼峰相望。紫霞峰由紫色沙石堆積,遠觀之煙雲繚繞,宛若西天落霞,紫氣生輝,古香古色,因而得名。

只聽其中一少年道:“不知今日上得紫霞峰,能否得見紫陽真人?”那三名少年少女聽得此言,一起搖搖首,皺着雙眉,望着前方的紫霞峰。一少女開口道:“樑師兄,我們定能見到紫陽真人,師傅與紫陽真人雖只有一面之緣,但紫陽真人與師傅一見如故,今次師傅不明不白的慘死,兇手不見首尾,手法怪異,而今江湖中的一流好手皆對此人不知任何消息,即使是前輩們也對此人的來路不明所以。現在只有紫陽真人能揭開其中的奧秘!紫陽真人名動江湖幾十載,見識武藝超凡,生平與人切磋不計其數,相信定能判斷此人的來歷!”

原來這四名少年乃是遼寧城內名動江湖的一dai宗師樑鼎豐的徒弟,那姓樑的少年是樑鼎豐的獨子樑嶽天,那名說話的少女乃粱鼎豐的二徒趙無燕,另一名少女則是其三徒弟劉鶴靈,最後那名少年則是四徒弟張空霄。

粱鼎豐自幼習練武藝,師從賣藝之人,十五歲便獨自闖蕩江湖,十八歲聲名鵲起,在江湖中頗具俠名,人送外號“無名刀客”,只因其刀法驚奇,無有名號,再者其爲人低調,亦不顯山漏水,所以得此“無名”。

他以一套自創的刀法名動江湖,躋身一流高手行列。後自創門派長白無影刀門。其刀法背棄常理,逆其道而行,消弱了刀的剛猛,保留其迅疾,摻入劍法的輕靈柔動,因此刀法輕靈迅捷,柔和溫婉。方得刀法名稱“水月刀法”。此刀法所用常見刀刃均不見其功力,因常用刀刃厚重,用刀之人在練刀法之時,手臂用力,則將其柔和輕靈之精要大減。若用長劍,則又失去了刀法的含義,無法顯出刀法的精髓,所以,粱鼎豐爲此大費周章,無意中,從別人口中探知世上有一柄奇刀,此刀寬而薄,重量適中,粱鼎豐心中忖測,此刀正合刀法。所以費盡心力,一人獨走天涯,終於在青藏唐古拉山尋到此刀。

唐古拉山在拉薩以北,屹立着舉世聞名的念青唐古拉大雪峰,北沿是納木錯,終年白雪皚皚,雲霧繚繞,雷電交加,神秘莫測,如同頭纏錦鍛,身披鎧甲的英武之神,高高地矗立在雪山、草原和重重峽谷之上。在西藏古老的神話裡,在苯教或藏傳佛教的萬神殿中,在當地牧羊人和狩獵者的民歌和傳說裡,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錯不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聖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婦,念青唐古拉山因納木錯湖的襯托而顯得更加英俊挺拔,納木錯湖因爲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美麗動人,吸引着成千上萬的信徒、香客、旅遊者前來觀瞻朝拜。

據說,粱鼎豐在尋到此刀時,歷盡艱苦,終於在唐古拉大雪峰尋到此刀,只見那刀狀如彎月,兩面開刃,刀柄處鑿有一奇怪圖像,刀身薄如蟬翼,落髮可斷。當時此刀斜插在懸崖一側,刀的一側用繩繫有一書冊,上書神秘文字,粱鼎豐對此文字並不認識,心知必是寶物。便隨此刀一起帶了回來。

自此,粱鼎豐用此刀練此刀法,如虎添翼,盡顯刀法精髓。快猛迅捷時如鷹隼捕兔,柔和溫婉時如處女靜坐。

正在粱鼎豐盛名如日中天之時,卻於夜晚在武館突然暴死。時年五十六歲。全身無傷口,僅有頸部細如牛毛長僅盈寸的傷口。武館內無搏鬥痕跡,粱鼎豐面部因恐怖痛苦而扭曲變形,似是對什麼東西感到恐懼,雙拳緊握,身子端坐在椅中,雙腳深陷入地面,顯然死前奮力掙扎過。

但是粱鼎豐從唐古拉山大雪峰找尋的那柄奇刀卻消失不見。衆人猜測此人是爲刀而來,那柄刀中肯定藏有不尋常的秘密!

對於粱鼎豐死時的樣子,各派掌門人無合理解釋,誰都無法猜測樑鼎豐的死因,僅根據頸部那細如牛毛的傷口根本無法揣測,但是,顯然那道傷口不是致命的,粱鼎豐無中毒跡象,根據仵作判斷,樑鼎豐的死因爲驚嚇過度而死。而縣衙給出的結論也只有如此。

對於此結論,樑鼎豐之子樑嶽天與趙無燕、劉鶴靈、張空霄不予信任,想粱鼎豐混跡江湖數十年,自十五歲出道江湖,直至死前仍舊在江湖中聲名鶴立,獨霸一方。其生前闖蕩江湖何種恐怖離奇事件沒有見過?怎會被驚嚇而亡?爲此,樑嶽天四人經過商議,想起曾經粱鼎豐與他們講過,其在長白山附近走訪奇刀之時,曾身遇險境,被猛獸襲擊,得一位得道高人相助,那高人有一白熊相伴,兩人一見如故,粱鼎豐得知此人乃是江湖中頂頂有名的紫陽真人,心中萬幸。自那後,紫陽真人與粱鼎豐雖未有來往,卻也有些書信交流。所以四人決定找尋這位常年寄居在長白山紫霞峰的紫陽真人,爲其父尋找真兇。爲了保留粱鼎豐死時模樣,以待紫陽真人查詢。樑嶽天等人決定將其屍身妥善保存起來。

那紫陽真人乃江湖中神仙也似的人物,終日寄居紫霞山,偶或下山遊玩幾日,只道此人脾氣怪異,一般凡人難得看入眼內,成名江湖幾十載,鮮有敵手,但正因此人眼界極高,未尋得衣鉢傳人。

四人互望了一眼,三師妹劉鶴靈道:“師兄,無論怎樣,咱們一定要見到紫陽真人,讓他幫我們查出真兇。爲師父報仇!”四師弟張空霄道:“不錯,就算紫陽真人脾氣如何古怪,我就不信,憑師傅與他的一見如故,他也不肯幫忙?”

樑嶽天一雙英眉虯結,嘆了口氣,道:“結果怎樣我們並未可知,對於紫陽真人的脾性我們並不瞭解,待上山之後再說吧!”

說罷,四人向着紫霞山走去,四人一路不語,愁眉不解,一路美景也無心欣賞。如此四人走了約摸兩個時辰,但見太陽已偏西,但方纔走到半山腰,要到峰頂至少還需兩個時辰,樑嶽天看看日頭,又擡頭看看山峰,道:“今日不早了,我們不如尋一處避風遮寒的山洞,暫且充當今夜過夜之處,明天一早再出發如何?”三人聽聞,四師弟張空霄道:“好,咱們再往前走,我看那兒像是一處山洞。”順着張空霄的手望去,前方不遠處果見一處山洞,四人幾步疾走,趕到山洞前,只見此洞高約三丈,深約五丈有餘,並非像是猛獸寄居之洞,放下心來,四人走進洞中,手中各自持着短刀,藉着微弱日光看清洞內情形巡視一周遭後,靠着裡面坐了下來。

斜陽西沉,洞中逐漸黑暗,樑嶽天與張空霄尋了些乾枯植草,用火石引燃,霎間,洞中明亮許多,四人圍靠着篝火席地而坐,洞外不是有幾聲獸嘯傳了過來,三師妹劉鶴靈渾身發着抖,雙臂緊緊抱着身子,依靠在趙無燕身邊。劉鶴靈環視三人一眼,道:“不知此地夜晚可有野獸出沒?此洞可安全?”四師弟張空霄生性最是頑皮,聽得劉鶴靈此問,雙眼一轉,道:“二師姐,我有個故事講來,你可願聽?”趙無燕笑道:“四師弟,不妨講來廖慰寂寥!”張空霄清了清嗓子,慢慢道:“這個故事還需從很久以前講來,湊巧的是,正是與這長白山有關!”樑嶽天聽到張空霄這般說話,心知他的用意,也不說話,只聽張空霄道:“很久以前,也不知是多久了!有個叫平安屯的地方,屯裡有一對孿生兄弟,老大叫王林,老二叫王木,二人生得膀大腰圓,力氣超人。老大用箭,箭無虛發;老二使鏢,百發百中。他們以種地打獵維持生活。”

“有一年,平安屯方圓幾百裡,一滴雨也沒下,土地旱得裂了縫,不少人畜也因缺水而死去。眼見這般光景,兄弟倆決定找水源,解旱情。”聽到此處,樑嶽天與趙無燕、劉鶴靈也不禁聽得入了神,劉鶴靈問道:“那要去何處尋那水源呢?”

張空霄看了一眼劉鶴靈,狡黠的一笑,道:“聽說長白山上有個天池。那裡有取之不盡的水,但是它被羣山圍繞,流不出來,要想流下來,就得將天池劈出豁口。兄弟倆決定劈山,就打點打點,上路了。

“兄弟二人到了山下,這時己近傍晚,二人準備找個住的地方,見山旁邊有一茅屋,他們就走了進去。屋內有一老者,八十許,鶴髮童顏,雙目炯炯有神。二人跟老者說要借住一宿,明日登山,老者很爽快地應允了,還用松仁餅、山野菜招待他們。老者問二人因何上山,哥倆說明來意,老者一聽,頭搖得像拔浪鼓似地說:“難喲,難喲,這山裡有個水怪,身高五丈有餘,頭上有兩個鋒利的犄角,眼賽銅鈴,一張血盆大口,一口可將人吞下去,兩支大手好似簸箕,抓一個人如同抓一隻小雞。他白天在岸上,夜晚進水裡,天池由他獨霸,誰也甭想近前,你們倆去了也是送死。”老大王林說:“爲了水,送死也情願。”老二王木說:“反正沒有水也是死,就去闖一闖,萬一真的鬥過水怪,不就可以劈山引水了。”老爺爺說:“爲了不讓你哥倆丟了小命,我送給你們一個葫蘆,這葫蘆將蓋一打開,說聲:“水來,水來”水就出來了,它能澆五畝多地呢。有了它飲水做飯都可以了。”老二王木問:“老爺爺,這水再多點,把全村的地都澆了不行嗎?”老爺爺說:“這水只夠你們一家,別人家用就不夠了,到了這般光景別管那麼多了。”老大王林說:“那可不中,咱不能眼看別人受罪不管呀?”老二王木說:“對,爲了衆鄉親,萬一劈山不成,死也甘心。”老者見二人執意要劈山,就說:“你倆是熱心腸的孩子,非要去的話,我給你們倆三支箭,三支鏢,你倆拿去,用箭射頭,用鏢打心,要膽大,心細,手狠。打死水怪後,先砍下他的左犄角,念道:‘犄角犄角,快快變鎬。’用這鎬劈山;再砍下他的右犄角,再念:‘犄角犄角,快快變鍬。’就用這鍬開溝引水。你倆切記在心,天色已晚,早早歇息去吧。””聽到水怪處,劉鶴靈不禁掩口驚呼,趙無燕輕拍劉鶴靈肩膊,以示安慰。

三人聽到此節,不禁心頭亂跳,皆爲此兄弟二人擔心,劉鶴靈又道:“四師弟,究竟後來怎樣了?”

張空霄接着道:“第二天,二人醒來,房子和老者都不見了,倆人原來躺在樹底下。再看看老者給的箭和鏢,依然在身,明白了,這一定是仙人指點。據說,這位老者正是太白金星。”聽到此處,劉鶴靈哈哈一笑,道:“就是,自來好人自有好報!”

張空霄道:“三師姐別打岔。且說那兄弟二人,翻過九十九道嶺,爬了九十九座崖,到了天池邊。正想找水怪,只聽:“何方人氏如此大膽。”隨着聲音,只見天池掀起大波,隨波鑽出來個蝦兵,照二人就打。王林拈弓射箭,將蝦兵射死。

這時水怪從池中騰起,張着血盆大口就向王木撲來,王林拿出箭向水怪射去,射進他的嘴裡。水怪連叫兩聲閉上了嘴。又伸出胳膊向王林抓來。王木嘎的一鏢,正中他的前胸。水怪咆哮着向二人撲來,哥倆不慌不忙,一個拈弓搭箭,一個手持飛鏢待水怪撲向近前,一箭射中腦門,一鏢打在心窩,水怪倒在地上掙扎,哥倆又補了一箭一鏢,水怪不能動了,他倆趕緊剁下水怪的犄角。王林拿起一個犄角念:“犄角犄角,快快變鎬。”它就變成一把大鎬。王木拿起另一個犄角念:“犄角犄角,快快變鍬。”它就變作一把鋒利的尖鍬。老大王林卡卡卡三鎬,就把大山劈開,天池的水從豁口流了出來。老二王木用鍬挖溝,水順溝而下,鍬到哪,水到哪,就這樣,挖呀挖呀,一直把水引到山下,引到屯裡。旱情解除了,鄉親們得救了,當人們飲上這甘甜的天池水無不誇獎這對無私無畏的孿生兄弟。大家管天池的缺口叫長白山瀑布。從此長白山瀑布就日夜不息的爲人們而奔忙流淌。”

三人聽罷故事,張空霄道:“這天池據此不遠,相傳那水怪並未死亡,只是身受重傷,逃逸養傷去了,如今幾百年已過,不知那水怪是否已養好傷,回此地再興風作浪呢?”

劉鶴靈聽完故事剛要喘口氣,聽得張空霄這般說,懸着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平時要數劉鶴靈膽子小些,張空霄不時的便捉弄她一下,此刻,只見劉鶴靈慘白的臉,吶吶的望着洞口,不知在害怕什麼?張空霄見此情景,心知有些過分,道:“三師姐,小弟不過是開個玩笑,你怎恁的當真呢?小弟在此……”

張空霄話未說完,劉鶴靈右手緩緩指向洞口,口中叫道:“怪……怪物……”三人猛地回頭,渾身驚出一身冷汗。只見一身高三丈,口生獠牙的怪物擋在洞口前,一雙獸眼緊盯着洞中四人,口中呼呼喘着粗氣,似是要將四人當做今夜晚餐!

四人定神望去,只見那是一頭極高大的白熊,雙眼如環,雙爪似萁,胖胖鼓鼓的肚子,粗若水桶的四肢,長長地嘴巴一張一合,饞涎欲滴。

樑嶽天左手緩緩抽出短刀,右手自身後慢慢拔出一柄厚背刀,雙眼緊盯那頭白熊,口中低聲道:“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咱們四人定要葬命熊口!”

趙、劉、張三人見了那頭白熊,身子早已不能自主,平日裡難得出回遠門,就是平時的虎狼都不曾見過,更別提眼前的這龐然巨獸!三人緊靠洞壁,手中各自執着匕首,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那頭白熊。

只見那頭白熊沒有什麼動作,只是盯着四人,好似在等待什麼?如此,過了約莫一盞茶時分,四人一熊仍舊對峙,忽然,只聽洞外一聲清嘯,內力充盈,聲振寰宇。那白熊聽到此嘯,揚首裂口,向着洞外“嗚嗚……”兩聲鳴叫,似是與那請嘯之聲遙相呼應,彼此詢問。那白熊呼叫之聲剛止,只聽洞外一聲音叱道:“畜生,不可無禮。怎可如此對待貴客?快快退下!”話畢現身。只見此人長髯飄飄,雙眉垂肩,一身白衣素縞,負手踱步進入洞內,儼然一世外高人,神仙也似的人物!那熊見此人現身,便唯唯諾諾的退出洞口,低低嗚叫兩聲,似是在作答覆。

樑嶽天四人見此人喝住白熊,心下暗奇,不知此人是何來歷?樑嶽天將手中刀匕納入鞘中,雙手抱拳道:“多謝老前輩相救,此番若非老前輩,後果不堪想象!”此時,趙無燕三人已將匕首收入懷中,與樑嶽天站在一起。那老者面帶微笑,臉頰紅潤,鶴髮童顏,只聽他緩緩道:“來者可是粱鼎豐樑大俠之後與其徒兒?”

樑嶽天聞言,心中奇怪,究竟此人是何高人?怎知自己四人來歷?又怎知其父姓名?心中少忖,恍然大悟,此地爲紫霞山,紫霞山中只有紫陽真人,莫非此人正是紫陽真人?樑嶽天想到此節,不禁脫口問道:“莫非老前輩正是紫陽真人?”只聽那老人哈哈一笑,道:“後生好利的眼力,你我並未謀面,你怎知我便是紫陽真人呢?”樑嶽天道:“前輩風姿颯然,猶如神仙一般,洞外那白熊想必便是老前輩的陪伴吧。弟子曾聽聞父親講過老前輩之事,雖一面之緣,老父卻是銘感五內啊!由此種種,弟子方纔猜測您便是紫陽真人!”

來者飄飄欲仙者正是紫陽真人,紫陽真人自名動江湖後便自歸隱紫霞山,因不勝其煩那些挑戰之人,所以在其名動江湖,幾乎天下無敵之時,選擇歸隱山林,因其年事已高對江湖中事亦是灰心至極,所以擇此道路。紫陽真人師出武當,習得武當精髓張三丰所創太極拳、太極劍。打遍天下鮮有敵手。後自創

“流雲歸元掌”,此掌法精妙無極,虛虛幻幻,真真假假,與太極可並稱雙絕。

紫陽真人聽聞樑嶽天此言,微微點頭,以示欣賞。道:“你便是粱鼎豐之子樑嶽天吧,卻不知你們上山所爲何事啊?”樑嶽天聞言,心中不禁一慟,俊目含淚,,雙膝一軟,便跪了下去。紫陽真人不知就裡,忙扶住樑嶽天,問道:“孩子,此番前來,究竟所爲何事?快快與我說來!”

樑嶽天擦拭掉眼淚,悲切道:“真人,我爹……我爹被人害死了!”紫陽真人聞言微怔,但隨即恢復,道:“究竟如何?”樑嶽天道:“真人且聽我慢慢道來!”於是,樑嶽天就把父親樑頂豐如何取得奇刀,如何光大門派,如何離奇死亡,死狀如何恐怖詳盡的與紫陽真人細說!

紫陽真人耐心的聽完樑嶽天的敘說,道:“看來你父親的死並不是爲了什麼,而是那柄奇怪的刀!你說那柄刀是你父親從何處取來?”一旁的張空霄道:“現場唯獨那柄刀不見了,肯定是有人覬覦那柄奇刀,所以師傅才慘遭殺害!”

樑嶽天道:“是的,這柄刀是我父親從唐古拉大雪峰一處極高極險的懸崖處所得,據說這柄刀是被人故意插在那的!”紫陽真人又問道:“那那柄刀是什麼樣子?”趙無燕道:“那柄刀很是奇特,於尋常的刀大相徑庭,我們所用得刀不是寬而厚,就是窄而長,而那柄刀狀如彎月,兩面開刃,刀柄處鑿有一奇怪圖像,刀身薄如蟬翼,落髮可斷。夜晚還會發出幽藍的光,很暗的光!那實在是一把奇怪的刀,哦不,應該是鬼一樣的刀!”

紫陽真人聽到這裡,不禁也是感到驚異,隨即他想到了一件事情,一件他這一生都忘不掉的事情!

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引子 鬼刀來歷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十四章 草原羣狼第十八章 擂臺招親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九章 走訪江湖第十九章 江湖神駝第九章 走訪江湖第三十四章 悲酥清風第三十六章 真實面目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五章 大漠十煞第三十一章 比武爭奪第二十三章 千斤逞威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第三章 飛來之劍第十一章 虎丘一戰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十九章 江湖神駝第十四章 草原羣狼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五章 大漠十煞第三十章 十八怪客第四章 天涯浪子第二十六章 狼羣覆滅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十一章 虎丘一戰第四章 天涯浪子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三十六章 真實面目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十二章 天虛道人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十九章 江湖神駝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一章 紫陽真人第二十三章 千斤逞威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三章 飛來之劍第三章 飛來之劍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十三章 虎丘六傑第三十八章 鬼谷決戰第二十六章 狼羣覆滅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十六章 野馬誘虎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三十九章 煙消雲散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四章 天涯浪子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三十一章 比武爭奪第十六章 野馬誘虎第三十四章 悲酥清風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十三章 虎丘六傑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第三十章 十八怪客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三十章 十八怪客第十二章 天虛道人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十六章 野馬誘虎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三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三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六章 狼羣覆滅第二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引子 鬼刀來歷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引子 鬼刀來歷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五章 大漠十煞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
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引子 鬼刀來歷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十四章 草原羣狼第十八章 擂臺招親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九章 走訪江湖第十九章 江湖神駝第九章 走訪江湖第三十四章 悲酥清風第三十六章 真實面目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五章 大漠十煞第三十一章 比武爭奪第二十三章 千斤逞威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第三章 飛來之劍第十一章 虎丘一戰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十九章 江湖神駝第十四章 草原羣狼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五章 大漠十煞第三十章 十八怪客第四章 天涯浪子第二十六章 狼羣覆滅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十一章 虎丘一戰第四章 天涯浪子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三十六章 真實面目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十二章 天虛道人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十九章 江湖神駝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一章 紫陽真人第二十三章 千斤逞威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三章 飛來之劍第三章 飛來之劍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十三章 虎丘六傑第三十八章 鬼谷決戰第二十六章 狼羣覆滅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十六章 野馬誘虎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三十九章 煙消雲散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八章 白熊之遇第三十五章 鬼谷木屋第四章 天涯浪子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三十一章 比武爭奪第十六章 野馬誘虎第三十四章 悲酥清風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十三章 虎丘六傑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第三十章 十八怪客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七章 別有洞天第三十章 十八怪客第十二章 天虛道人第六章 力鬥十煞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二章 回憶往事第十六章 野馬誘虎第二十二章 身陷困境第三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第三十二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六章 狼羣覆滅第二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七章 不可思議引子 鬼刀來歷第二十八章 鬼刀再現引子 鬼刀來歷第十五章 迷幻之術第五章 大漠十煞第二十一章 姑蘇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