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離開

蔣雯雖然要到明年開春後,纔會正式受封爲繼皇后。但皇帝娶繼室,又不是鄉下土財主娶填房,隨便一頂花轎,三兩個吹打的就完事了,自然要好生預備一番。即使太后與皇帝都有意儀式從簡,但該有的規格還是要有的,否則也是丟皇家的臉,因此禮部、內務府很快就領了旨意,要開始籌備新皇后的禮服儀仗,以及皇帝大婚、冊後大典等事宜了。

這兩個衙門一有動作,朝廷上的官員們也就知道,太后與皇帝怕是已經定下新皇后的人選了,卻不知道是哪家千金?

這事兒也不難查。太后要給兒子挑兒媳婦,怎麼也要多召見幾回的,只看太后近幾個月裡都見過哪家的千金,又對哪位千金讚賞有加,也就能猜個大概了。而太后自皇后去世,就一直在爲皇帝的眼傷操心,也不怎麼召見外頭的誥命了,這半年來入宮晉見的官眷也少,見得比較多的,都是蔣家的女眷或親戚。其中,又以蔣四姑娘忽然從天津回京一事,比較讓人意外。聯想起蔣四姑娘當年差一點就被指婚給了謝襄飛,卻因爲皇后吃飛醋,覺得她有心入宮爲妃而作罷,朝上朝下諸人都不免要多想:莫非太后看中了這位侄女?

若論蔣四姑娘的出身、容貌、人品,做個繼皇后也夠格了。蔣四老爺只是知府,能力還可以,官聲也不錯,日後做了外戚,倒也不至於會惹麻煩。而蔣四姑娘雖說曾經議過親,但到底不曾定下。況且她又是太后的親侄女,皇帝的表妹,皇家母子有意親上加親,外臣還能說什麼呢?

只是那些有意爲自家女兒或孫女爭取繼後之位的人,心裡未免有點不甘。他們覺得自己的官位比蔣四老爺出衆,自家女兒也比蔣四姑娘美貌賢良,憑什麼就不能被選中呢?只是他們不好公然說蔣家的壞話,也不能攻擊蔣家的家教。只能拐着彎地勸皇帝,再辦一隻擇選,從京城五品以上官員的女兒裡挑合適的皇后人選吧,這也是公平之意。

可太后與皇帝都不打算要公平了。皇帝續絃。要講究什麼公平?公開擇選又費時費力費錢,皇帝更無意折騰了,他的眼傷還沒好呢。

葉大夫已經進了京,替他看過了,只是他的右眼已經無可挽救。惟有盡力保左眼了。據葉大夫說,要是太醫院一開始處置得法,他這右眼未必就一定會瞎的,應該還能保住一點視力,但如今再說這樣的話,也沒有了意義,幸好江太醫醫治得法,沒讓左眼受影響,不然皇帝就真的人嘗試一下他兄長的滋味了——皇帝聽聞,一邊重賞了葉大夫與江成。一邊命人加緊搜尋那失蹤的太醫下落,同時派出心腹,狠狠地折騰了被圈禁的晉陽王一頓。他依然認定,自己的眼傷,是被晉陽王使了陰招才加重的。

出了這口氣,皇帝對自己的眼傷就更着緊了。只要不是十萬火急的政務,他都懶得理會,只一心接受葉大夫的診治。政事都交給了皇長子與內閣,讓後者輔佐前者,半月下來。皇長子倒也做得象模象樣,令皇帝安心不少。在這種時候,他又怎會有閒情去辦什麼擇選的活動呢?蔣雯就是很合適的人選,他無意再換了。就算是走過場。他也不樂意。天知道擇選的時候,那些官家千金會不會一時昏了頭,算計蔣雯一把?好歹也是親表妹,嫁給他這個三十多歲的鰥夫已經是委屈了,萬一有個好歹,叫他如何見母親?

自從被皇后刺了一簪子。皇帝如今是越發不敢小瞧了女子。

擇選之路被斷絕了,又不能散播蔣家女的壞話,隨着朝中幾位重臣都擺出了贊成的姿態,皇長子更是不止一次地表示很樂意見到表姑做繼母,那些有小心思的朝臣也只能死了心。他們還可以寄希望於日後的選妃。皇帝既然開了頭,納了一個端嬪,那麼日後就定然會再納別人,總有他們家女兒或孫女的機會。若皇帝這邊不成,皇長子還年輕呢,只定了一位太子妃,良娣孺人等位上還是空的。

朝上再度安靜下來,而蔣雯爲繼後一事,也成了定局。蔣家暗暗高興了一番,明面上倒是平靜得很,十分端得住。蔣雯的父母兄弟都依然行事如常,半點不見輕狂樣,倒讓外界都高看了幾分,想想這位蔣家千金爲後,至少家教信得過,想來不至於象前頭謝皇后那般荒唐吧?

接下來要擔心的,也不過是後宮兩代女主人都是蔣家女,未來太子妃又是蔣家的姻親之女,蔣家外戚勢力未免過大了。若不是蔣家子弟爲官,素來都很低調,也沒出過什麼大錯,所以朝臣們沒說什麼。可相應的,蔣家再出一位皇后,他家子弟在仕途上,恐怕就不會有大出息了。如今他家沒什麼格外出色的人才,倒也罷了,若是日後有了好苗子,卻被外戚身份所限,無法入閣或是做封疆大吏,也不知蔣家會不會後悔?

蔣家會不會後悔,趙琇不知道,但蔣家如今在京城中的地位水漲船高,卻是事實。那日茶會過後,蔣雯就再也沒有邀請過任何閨中密友上門做客了,旁人有什麼宴席要請她,她也是從來不應的。不過蔣家其他女眷,則成了最受歡迎的座上客。

曹蘿出嫁的喜宴上,趙琇就遇上了蔣二太太與蔣六姑娘母女倆。不過她們被一圈兒女眷包圍着,趙琇除了一開始打過聲招呼,與蔣六姑娘說了兩句寒暄的話,就再也沒有機會跟她們詳談了。各家女眷圍着蔣家母女說個不停,一邊奉承蔣二太太,一邊誇獎蔣六姑娘,順便還要打聽一下後者說親了沒有——太后的侄女,未來皇后的妹妹,這是多麼吸引人的好條件呀!

蔣六姑娘這時候已經說定了親事,據說就在前不久,太后有密旨下來,說選定了蔣四姑娘爲繼後之後沒兩天,就跟未婚夫家交換了庚帖。其實兩家議親早有時日,只不過蔣老夫人拿不準蔣四姑娘的心意,不知她會不會答應入宮,所以要留着蔣六姑娘做個備胎。才遲遲沒答應給她定親罷了。其實她父母早給她挑好了人家,也讓她私下見過對方了,原就是所有人都非常滿意的一樁好姻緣。如今在曹家喜宴上說起,女眷們一邊恭喜。一邊在心中暗暗惋惜。

趙家祖孫三人都參加了曹蘿的喜宴,因爲是曹家的親友,所以他們只在曹家吃席,只有趙瑋受謝襄飛邀請,在曹家露過面後。又去了曲水伯府喝喜酒。張氏也很疼愛曹蘿,爲她得嫁良人而欣喜,至於謝家如今勢敗一事,她倒是不太在乎。建南侯府也曾經敗落過,如今孫子爭氣,還不是重新起來了?謝襄飛聽聞也是個有才能的,只要他有志氣,總有撐起家業的一天。再說,他還有皇長子這個外甥呢。

三日後,曹蘿回門。這一天是曹家內部的團圓宴。又過了兩日,曹太夫人便命人來請張氏與趙琇過去商量事。

曹太夫人告訴了她們祖孫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謝襄飛在陪新婚妻子曹蘿回門的那一日,竟請動岳父曹泰和說情,爲他謀到了一個遼東的軍職。若無意外,下個月他就會趕赴遼東邊境駐守了。如今遼東戰事不多,但每年總要打上幾場的,有立軍功的機會,也有送命的風險。然而自古以來,富貴都是險中求。謝家若只靠皇長子,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東山再起。就算起來了,也會被當成是無用的外戚。謝襄飛是個有志氣的,不願在家中混吃等死,情願真刀真槍地去拼軍功。只要有了實打實的功勞。他再回京城,說話的聲音也能大些。他自小享盡了富貴榮華,如今卻想要真正地爲家族、爲外甥盡一份心力。

曹太夫人對張氏嘆道:“蘿姐兒她娘差點兒沒氣得暈死過去。好不容易把女兒嫁到謝家,因是御賜的婚事,即使謝家敗落,也不好反悔。想着他們小兩口安安靜靜在京中過清閒日子,也就是了。做太子的舅母,聽起來也體面。哪裡想到謝家小子會有這樣的膽子?我倒覺得這樣不壞,只要他有真本事,日後能撐起家業,蘿姐兒纔算是真正熬出了頭。只可惜蘿姐兒她娘是讀書人家的女兒,想不明白這個理兒,爲着蘿姐兒她爹答應了替女婿謀缺,生了他好幾天的氣呢,今日也是告病,連你們上門,她都不出來見禮了。”

張氏不由得唸了幾句佛,嘆道:“她是做孃的,心裡自然受不了。若她女婿真個去了遼東,蘿姐兒是跟着去呢?還是留在京城?若是跟着去,遼東苦寒,蘿姐兒嬌嫩嫩的小人,必會吃苦了;若是不跟着去,他們年輕夫妻才成親,就分隔兩地,不知要幾年才能團圓,也不是好事。”

“誰說不是呢?只是咱們這些嫁了軍漢的人,誰不是過這樣的日子?”曹太夫人不以爲然地說,“也叫蘿姐兒她娘知道,我們身上的高品級誥命,並不是風吹來的。”

趙琇在旁聽得目瞪口呆,連忙問:“曹姐姐怎麼說呢?她也贊成嗎?”

說起這個,曹太夫人就自豪了:“自然是贊成的,難爲她小小年紀,又叫她母親教成個鵪鶉性子,竟也深明大義,懂得不拖夫婿的後腿。她還主動說要陪着去遼東呢,我也覺得這樣好。留在錦州好了,那裡離邊境遠些,還算安穩,他們夫妻有閒暇時要見面團聚也容易。只是蘿姐兒她娘還在生氣,不肯鬆口罷了。”

張氏畢竟也是嫁了武將的,連連點頭:“這是應該的,就算再苦,爲了國家與百姓,也要咬牙撐過去。”

趙琇問曹太夫人:“您老人家請祖母與我過來,是要商量什麼事?若論起遼東邊境,我們家並不認得什麼熟人,倒是範將軍與廣平王府有些來往。除此之外,就是我秋葉姑姑的夫婿魯雲鵬了。他原是範將軍舊部,去歲被範將軍召去了遼東,今年初夏連秋葉姑姑與兒子都一併接過去了。”

曹太夫人笑道:“我正要跟你們商量這件事。我們蘿姐兒自幼嬌生慣養,去了遼東也不知能不能適應。你們家有熟人在那頭,還要請他們多多照看我們蘿姐兒呢。”

張氏忙道:“這是自然的。秋葉你也認得,她是個最穩妥不過的人了。我這就寫信給她。等蘿姐兒夫妻倆過去了,就叫秋葉和魯雲鵬好生照拂。蘿姐兒兩口子但有什麼難處,只管跟秋葉說就是了,又不是外人。”

曹太夫人連忙謝過,心裡也安定了幾分。

七月初,謝襄飛帶着妻子曹蘿離開了京城,出發前往遼東邊境了。雖然他要擔任的只是一個小小的六品武職,但這是他仕途的起點。他會珍惜這個機會,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他騎馬走在妻子車駕前面,路過建南侯府門前,轉頭看着那扇大門,定睛看了好一會兒,等到再也看不見的時門,方纔轉回頭去,柔聲吩咐一聲車伕:“駕得穩些,別顛着了你們奶奶。”車伕應聲,車廂中的曹蘿露出了一絲羞澀的笑意。

一行人直往城門方向駛去。(。

第527章 罰不罰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41章 小丫頭第44章 出乎意料第554章 生恨第305章 脫身第486章 自薦第618章 胡姑娘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356章 堅決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44章 新居第306章 宣傳戰第583章 告狀第605章 告誡第282章 臘八蒜第349章 丘家第374章 遭遇第404章 議立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473章 疑惑第110章 新太子第240章 提醒第306章 宣傳戰第440章 出發第479章 手段第511章 信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26章 招工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14章 野望第229章 相逢第360章 內情第377章 驚聞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448章 移居第425章 挖坑第565章 驚歎第1章 建南侯府第260章 淤青第584章 側妃第431章 告狀第341章 求助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316章 光地第46章 自認罪名第159章 收贖第350章 地震第507章 同行第194章 曹家第332章 剝繭第528章 心煩第389章 臉紅第175章 自薦第39章 朱氏麗嬪第382章 怒火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13章 救人自救第94章 招供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611章 泄露第459章 尋親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19章 金鐲第500章 聚首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27章 罰不罰第465章 回絕第488章 動手第61章 提點第590章 喜訊第4章 流言紛紛第438章 還價第520章 纏身第217章 新店第452章 退親第602章 勸女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357章 厚聘第366章 潛入第43章 下毒第238章 矇混第196章 信第302章 告密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89章 質問第390章 正經事第344章 新居第175章 自薦第37章 許諾第144章 心冷第318章 反覆第628章 送妝第152章 吃裡扒外
第527章 罰不罰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41章 小丫頭第44章 出乎意料第554章 生恨第305章 脫身第486章 自薦第618章 胡姑娘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356章 堅決第78章 白玉炕屏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344章 新居第306章 宣傳戰第583章 告狀第605章 告誡第282章 臘八蒜第349章 丘家第374章 遭遇第404章 議立第112章 鍾家盤算第322章 兩份文書第473章 疑惑第110章 新太子第240章 提醒第306章 宣傳戰第440章 出發第479章 手段第511章 信第44章 出乎意料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26章 招工第17章 小人讒言第514章 野望第229章 相逢第360章 內情第377章 驚聞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448章 移居第425章 挖坑第565章 驚歎第1章 建南侯府第260章 淤青第584章 側妃第431章 告狀第341章 求助第463章 初提婚姻第316章 光地第46章 自認罪名第159章 收贖第350章 地震第507章 同行第194章 曹家第332章 剝繭第528章 心煩第389章 臉紅第175章 自薦第39章 朱氏麗嬪第382章 怒火第432章 陰差陽錯第13章 救人自救第94章 招供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611章 泄露第459章 尋親第70章 趙煜的小算盤第319章 金鐲第500章 聚首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27章 罰不罰第465章 回絕第488章 動手第61章 提點第590章 喜訊第4章 流言紛紛第438章 還價第520章 纏身第217章 新店第452章 退親第602章 勸女第139章 圖窮匕現第357章 厚聘第366章 潛入第43章 下毒第238章 矇混第196章 信第302章 告密第125章 門前罵戰第589章 質問第390章 正經事第344章 新居第175章 自薦第37章 許諾第144章 心冷第318章 反覆第628章 送妝第152章 吃裡扒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