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遭遇

自那日高楨忽然到家裡來了一回,發表了那樣一番演說,又匆匆離去後,趙琇就接連幾日沒見着他了。其實她心裡還挺在意的,六房那邊一有了消息,她就馬上打發親信給廣平王府送了信。本以爲高楨會過來一趟,誰知他沒有來。她也只好暗自在心裡鬱悶,不敢在祖母與兄長面前提起。

忽一日,家中的管事在外頭聽說前穎王妃張氏暴斃,報到家中,她大大吃了一驚:“暴斃?怎麼會呢?是因爲什麼死的?”

那管事也說不清楚:“不知道呢,外頭的人也是議論紛紛,有說她長年臥病,是病死的,也有人說是上頭容不下罪人之妻了,纔給她一個了斷。誰也沒個準確消息。”

張氏聞言嚴肅地道:“這些謠言你們不要理會!什麼上頭容不下?都容到這時候了。若是果真容不下她,當初逆王伏法的時候,就把她處置了,誰會有二話?又怎會留到現在?況且皇上若真要斬草除根,了斷一個前王妃有何用?前穎王世子還活着呢!這定是有不懷好意的人故意在外頭放謠言,朝廷定然會嚴加查處的,你們別跟着嚼舌頭,平白給自己惹了禍事。若是官府找上門來,我可是不會包庇的!”

管事被她這話嚇得連忙點頭哈腰:“是,老夫人!小的一定謹記在心!”

等管事下去了,趙琇把屋裡的丫頭也都打發出門,才壓低聲音問張氏:“祖母,您說……穎王妃真的暴斃了嗎?外頭的這些謠言會不會……跟前些日子世子提的那些事情有關係?”

張氏臉色微沉:“誰能說得清?若果然只是閒雜人等無意間嚼舌頭也就罷了,若果真是有不懷好意之人暗中傳播謠言。恐怕京城裡又要亂起來了。還不知道皇上如何應對呢。”說着她也嘆了口氣:“穎王妃死得真不是時候。她怎麼就死了呢?”

趙琇也覺得,穎王妃死得蹊蹺。人是住在瀛臺裡的,與外界幾乎完全隔絕開來,若沒有皇帝同意,沒有護衛瀛臺的禁軍放行。她連外頭的人都見不到……

趙琇忽然頓住,面色古怪地看向張氏:“祖母,若穎王妃不是自然病死的,也不是想不開自殺的,而是被人所害,那這個害她的人多半是外頭來的吧?”

張氏聽得有些糊塗:“這是理所當然的。太后、皇上和皇后娘娘都無意爲難她。連她兒子都容下了,更何況是她一個病弱婦人?我前兒在宮裡,太后娘娘還提起呢,說妯娌裡頭,就數她最可憐。做王妃時受了無數的氣,半點好處沒得,有苦也無處訴,如今還要受丈夫連累。爲此太后娘娘時常命人送些吃食衣物過去,還吩咐太醫院的人用心爲她診治呢。其實她能有什麼病?都是在後宅叫人暗算了,又受了氣,這才積累下來的病根。”

趙琇連忙道:“既然宮裡不打算殺她,她身邊的人除了她兒子就是從前在穎王府時的舊奴。能陪她到如今,想來也都是可靠的,又有誰會害她呢?那肯定是外頭來的。可這人又是如何動的手?據說瀛臺上守衛深嚴。任何人要上島,都必須經過幾道禁衛。這下手的人是如何進去的?先前廣平王世子提過的那些死士……莫非有高來高去的本領?可他們也沒有理由要害穎王妃呀?把人救出去還比較有可能。”

張氏聽得肅然:“這是不可能的。什麼高來高去的本領?那都是外頭說書的人在瞎編。你也太小看了禁中守衛的將士們了。皇城內殿宇重重,這人若真有飛檐走壁的本領,就得先越過宮牆進皇城,然後在皇城裡越過重重關卡,摸到南海處。纔有希望上島。若是從陸路上島,那至少要經過三重禁衛;若是從水路去。南海那麼一大片水,每晚巡視的衛兵這麼多。難道就沒人發現他的蹤影?若禁衛如此無能,那宮裡的皇上豈不是危險了?自從這紫禁城建好以來,你幾時聽過有人能從外頭偷進皇宮裡去的?可見都是瞎說!”

趙琇笑了笑:“我也覺得這動手的人不可能是靠着高來高去的本領,暗下殺手的。若那些穎王死士有這樣的本領,從前早就把先帝和當時的皇子們都幹掉了,還用得着費事把今上誆到江南去再動手嗎?我覺得,若真有外頭的人害死了穎王妃,那一定是外頭進去的人,而且是光明正大進去的,不是在半夜三更偷摸進去。”

張氏皺眉:“這怎麼可能?外人想要進宮,談何容易?象我們家這樣的開國勳爵,你祖母我要進宮還得先遞牌子,然後經過重重禁軍守衛,再有太后宮中的人領路,才能順利進到慈寧宮呢。瀛臺本是禁地,連宮裡人未經允許都不可靠近,更何況是外頭的人?”

“如果他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呢?”趙琇眨了眨眼,“近日不是正好有外人要上島辦事嗎?說是要爲前穎王世子擇妻?禮部領了命,已經挑選了不少人選,皇上還讓他們將這些人選的情況轉告給穎王妃和穎王世子,讓他們母子挑選呢。這禮部的人可不就順順利利地上了島?他們去的可不止一人吧?辦事的官員,隨行的書辦,也許還有一兩個小廝?或者是領路的宮人?”

張氏笑了:“這怎麼可能?禮部的人爲何要害穎王妃?”頓了頓,忽然神色大變,“難不成是那些一直向皇上上書,要將罪人家眷賜死的御史們……”她臉上紅一陣青一陣的,一方面覺得這種事還真有可能,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種做法太過分了,無視君王聖意,對皇族下手,然而,她又不能說這些大臣們不忠君。她只能嘆了口氣,搖一搖頭。

趙琇有些哭笑不得:“您想到哪裡去了?禮部也好,御使也罷,他們上書皇上是一回事。自作主張去殺人又是另一回事了。況且真要斬草除根,也該殺穎王世子,殺穎王妃做什麼?我的意思是說,被派去的人有可能有問題。您難道忘了?那日廣平王世子把人手安插到我的長隨中,跟着我去方家。說是爲了接觸方家三爺。而方四爺不正是禮部派去瀛臺上,處置穎王世子婚事的人選嗎?”

張氏臉色又變了,沉吟片刻:“確實……昨兒不是有傳言說,方家有一位老爺失蹤了麼?”

趙琇點點頭:“正是這位方四老爺。他是禮部員外郎,平日並沒有什麼差事,近日禮部的人派他去瀛臺辦差。他纔有事做了。既然是出去衙門上差後就沒再回過家,而穎王妃又是在同一日暴斃,我覺得他說不定也被攪和進去了。且瞧瞧後面的消息吧。我相信,遲早有一日,事情會水落石出的。”

她兩眼亮晶晶地。握着小粉拳,卻瞬間被祖母張氏敲了腦門一記:“這是他們外頭男人們的事,咱們在家裡聽一聽就算了,理他那麼多做什麼?書館那邊整理得如何了?能早一日開館,還是早一日開的好。你跟方家五姑娘、曹家蘿姐兒和蔣四老爺家的千金的小茶會,一應物事可都有了章程?你的事情多着呢,怎麼就淨盯着朝廷上的事了呢?”

趙琇有些泄氣下來,嘀咕着:“不就是討論一下嗎?難道我除了家務。就沒別的事可做了?”

張氏嗔了她一眼,想了想:“倒也不是無事可做。穎王妃出殯,因她身份尷尬。想來後事不可能大辦了,但若太過寒酸也不好。不知皇上打算怎麼辦呢?要停靈幾日?要不要外命婦祭拜?我得打聽一下才好,別失禮了。曹將軍是禁中大將,等我明日過曹家打聽打聽。你隨我一道過去。”

趙琇摸了摸還有些生痛的腦門,長長地應了一聲:“哦——”

就在趙琇“哦”這一聲的時候,在京郊通往皇陵的路上。一場遭遇戰正在進行着。

穎王與側妃以及庶子等人死後,因爲是大逆罪人之身。沒有資格葬入皇陵,所以今上在距離皇陵不太遠的地方。找了個低窪之處,將他們埋了。幾座孤墳地勢比皇陵要低,就象是墳中埋葬的人在向祖先們認罪一般。這一片地區十分偏僻,從京城過來,要經過好幾處茂密少人的山林,又因爲是皇陵附近,所以連一般的村莊都沒有。只有皇陵外圍有一圈房子,是給守陵之人準備的。穎王妃的“送殯隊伍”,就是在一處無人的山林邊上遭到了襲擊。

高楨與禁衛的曹泰和將軍,帶着百餘人的隊伍跟隨在送殯隊伍後面,看起來人數好象很少,事實上,在他們後面大約三裡外的地方,還跟着五百精兵。皇帝這回是絕對不允許死士們有逃脫機會的。

而死士們早早觀察過地形,選定了下手之處,埋伏在路邊,遠遠看着送殯隊伍走得累了,見路旁的林子陰涼,可作歇息之所,便停下來稍作休整,還有人從馬車裡將孝子高鉅請了出來,讓他坐在樹下,喝點兒水,吃些乾糧。死士們清楚地看見了高鉅的模樣,似乎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整個人都木然了,不過對他的看守挺鬆的,其他人似乎沒怎麼把他放在眼裡,身邊侍候的人還非常隨意地跑去附近查看是否有水源,好取水煮沸了,侍候世子用藥。死士們暗暗歡喜,瞅準了機會,便一衝而下了。

看起來他們好象將送殯隊伍打了個措手不及,事實上人家即使坐下來休息了,也沒放鬆警惕,一瞧見有人影從遠處冒出來,就立刻起身戒備了。他們身後好,武器也好,加上早有準備,死士們打得非常吃力,轉眼間就已經死傷了好幾個。死士首領見狀不妙,只能拼命衝向高鉅的方向。高鉅身邊原有人護衛,但他大概是有意爲之,故意往後面人少的地方跑,看起來就象是要避開打鬥的樣子。死士首領大喜,匆匆擋開了對手的刀,便向他逃走的方向跑去。奇怪的是,跟他交手的那人竟然也沒追上來,反而跟其他人打起來了。等死士首領跟高鉅會合,抓着後者的手坐上手下趕過來的馬車,急馳而走的時候,他的手下只剩下四五個活口了,留下了二三十具屍首和數名重傷之人。

死士首領心知這是一場硬仗,但能將高鉅成功救出來就夠了。考慮到高鉅的心情,他哄這位前少主說:“王妃的棺槨太重了,暫時未能搶出,爲了世子的安全計,只能先行撤退。我們會想辦法的,世子就放心吧。”

高鉅冷冷笑了笑:“你也不必哄我,我知道你捎來的是什麼藥。母親已死,活不過來了。讓她留下來,朝廷還會將她好好埋葬。若我帶她離開,她豈不是成了孤魂野鬼?”

死士首領臉色變了變,勉強笑道:“世子這話何意?我怎麼聽不懂呢?”

“你也不必裝模作樣。我知道你們不是好貨色!也不必叫什麼世子了,你們但凡還念一點舊情,也不會害我成爲弒母的罪人!”高鉅忽然變得激動起來,“我之所以沒有在確認母親的死後,即刻自盡,只是爲了跟你見一面,親口問一聲,爲什麼?!你們爲什麼要這樣做?!既然要害我母親,又爲何救我?既然要救我,又爲何要害我母親?別告訴我,這是爲了保我父王的血脈不斷,你們連父王的原配正室都敢殺,心裡哪裡還有父王?!你們不過就是一羣背主的叛奴罷了!”

“夠了!”死士首領聽得臉色陰沉,冷笑了聲,“高鉅,你也不必在我們面前擺少主的臭架子了!若不是你父親無能,大好局面都叫人翻了盤,又怎會連累得我們那麼多人都只能亡命天涯?當日他撩撥了這麼多世家大族跟他賣命,卻害得人家破人亡。我今日會尊稱你一聲世子,纔不是因爲你父王呢!老子是死士不假,可老子是郭家的死士,不是你穎王府的走狗!”

“郭家?”高鉅十分吃驚,“你是曾外祖父家的人?!”

山東郭氏,是穎王生母郭淑妃的孃家,他們曾經是穎王奪位的最大支持者,在謀逆事敗後,成年男丁全數被斬首,婦孺流放西南。家奴全部收沒入官發賣,產業盡數充公。據說,沒有一個人得以逃脫。

這個死士首領,竟然是郭家出來的?

第620章 說客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21章 好戲第584章 側妃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564章 做媒第32章 京城來信第99章 逃奴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227章 歸來第255章 雀金呢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63章 密摺第306章 宣傳戰第478章 害臊第184章 蠢話第561章 投誠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7章 移靈第40章 做戲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493章 進展第605章 告誡第612章 波瀾第595章 病倒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79章 救人第473章 疑惑第114章 遺孀第266章 知不知第440章 出發第472章 死纏第187章 新皇第454章 離開第40章 做戲第21章 好戲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336章 送書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375章 包圍第403章 利益第474章 紅香第519章 悔悟第469章 守歲第555章 婚期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25章 不合羣第256章 借書第80章 羣起攻之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240章 提醒第591章 新生第424章 冷茶第297章 背約第519章 悔悟第579章 多心第342章 警告第260章 淤青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72章 死纏第416章 起意第610章 發難第452章 退親第92章 實行第162章 欺騙第83章 再次提議第506章 巡視第355章 警告第487章 小口角第196章 信第216章 戰果第173章 雨天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244章 調查第72章 疑點第264章 表白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46章 自認罪名第238章 矇混第502章 災難第244章 調查第405章 要人第440章 出發第306章 宣傳戰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86章 教孫第96章 衝突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118章 引介第222章 驚喜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18章 審問第275章 邀請第450章 感激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277章 彩箋第209章 產業
第620章 說客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21章 好戲第584章 側妃第290章 臘八會(四)第564章 做媒第32章 京城來信第99章 逃奴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227章 歸來第255章 雀金呢第15章 奇言詭行第363章 密摺第306章 宣傳戰第478章 害臊第184章 蠢話第561章 投誠第152章 吃裡扒外第7章 移靈第40章 做戲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493章 進展第605章 告誡第612章 波瀾第595章 病倒第121章 意外的線索第279章 救人第473章 疑惑第114章 遺孀第266章 知不知第440章 出發第472章 死纏第187章 新皇第454章 離開第40章 做戲第21章 好戲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336章 送書第77章 奇怪的盧大壽第375章 包圍第403章 利益第474章 紅香第519章 悔悟第469章 守歲第555章 婚期第116章 格溫妮絲第525章 不合羣第256章 借書第80章 羣起攻之第417章 就業討論第240章 提醒第591章 新生第424章 冷茶第297章 背約第519章 悔悟第579章 多心第342章 警告第260章 淤青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72章 死纏第416章 起意第610章 發難第452章 退親第92章 實行第162章 欺騙第83章 再次提議第506章 巡視第355章 警告第487章 小口角第196章 信第216章 戰果第173章 雨天第136章 海上時光(下)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244章 調查第72章 疑點第264章 表白第288章 臘八會(二)第46章 自認罪名第238章 矇混第502章 災難第244章 調查第405章 要人第440章 出發第306章 宣傳戰第68章 現場視察第186章 教孫第96章 衝突第190章 侯府舊宅(上)第65章 宗族大會(一)第118章 引介第222章 驚喜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18章 審問第275章 邀請第450章 感激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277章 彩箋第209章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