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自薦

趙琇本來就經常叫高楨“楨哥哥”,並不覺得他這話有什麼特別的意味,就答應下來,然後有些好奇地問:“你方纔跟王爺說的,朝上吵得厲害,是誰在吵?又爲什麼事在吵呢?”

高楨有些不以爲然地說:“還不是朝中重臣和宗室長輩們,吵的是皇祖父的諡號。廟號是早就定了的,直接就用‘太宗’,但諡號卻得不出定論。宗室與勳貴們都覺得,既然是太宗,自然該配‘文帝’之號,古往今來的太宗,就多有以文帝爲諡的君王,但文臣們卻覺得,‘惠帝’更貼切些,宗室與勳貴們就嫌這個號不好,於是兩邊就吵起來了。”

經天緯地曰文,慈惠愛民曰文。如果以後面這一條來看,大行皇帝未必就配不起“文帝”的諡號,但說到前一條,那就是笑話了。雖然歷史上的太宗多有諡號文皇帝的,可人家大都是明君,在位期間的政績也是槓槓的。大行皇帝在位九年,期間小亂子不斷,朝政說不上清明,後宮干政,宗室與文臣武將合謀叛亂,如果說大行皇帝從前還有仁名,到臨終前又大開殺戒。可以說,承慶九年這一場連環逆案,如果不是大行皇帝的昏庸與識人不清,絕對不會發生。給他上“文帝”這樣的美諡,在那些較真的士人心裡,還真是難以忍受的。更何況,大行皇帝在嚥氣之前,又下了罪己詔,坦承自己在位期間的三大過錯,分別是縱容庶弟、誤信後宮以及識人不明。皇帝自己都認錯了。還怎麼贊他是明君?

但文臣們提出的“惠帝”諡號,宗室勳貴們又覺得太過刺耳了些。柔質慈民曰惠,咋一聽。似乎還不錯,可歷史上被諡爲“惠帝”的都是些什麼人?漢惠帝劉盈、晉惠帝司馬衷、明惠帝朱允炆,不是能力平庸,就是早死或被人奪了皇位。哪怕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大行皇帝確實平庸,也死得比較窩囊,還差一點被奪去了皇位。但還是希望能在他死後替他掩飾一下,好歹也做了九年的皇帝。就算他算不上明君,但畢竟是大楚朝開國後的第二位皇帝。廟號太宗,就給個文帝的諡號,又有什麼不行?史上的太宗,大都諡爲文帝。如今照規矩上號就是了。

雙方各持己見。無論哪一方都不肯讓步。今日廣平王與高楨會提前那麼多出宮,也是新君見朝上吵成這樣,知道短時間內都不會有結果了,才放他們父子回家休息去的。

高楨心裡對皇祖父其實還是有幾分怨恨的,父王失去太子之位後,皇祖父初時非常關照他,但漸漸的注意力就轉到其他皇子身上去了,若不是新任太子是父王胞弟。還時不時提醒皇祖父一聲,只怕皇祖父早已將這個曾爲他嘔心瀝血的兒子拋在了腦後。這還是親父子呢。相比之下,六皇子與生母一同參與了叛亂,仍然能得到皇祖父的寬恕,他老人家到死都還惦記着小兒子的婚事,這差別待遇也夠讓人心生不滿的了。

高楨更贊同“惠帝”這個諡號,廟號太宗又如何?是開國第二任皇帝又如何?史上三位惠帝,何嘗不是開國之後的第二任皇帝呢?這個諡號明顯更配大行皇帝,只怕新君與他父王,還有他們的生母——前不久才從蔣淑妃升格爲蔣皇后,如今再升爲蔣太后的皇祖母——也都同意這個諡號。大行皇帝實在是給他們帶來太多磨難了。不過,礙於孝道,新君與他父王都不能說出真實的想法,惟有等候朝中爭出一個結果來而已。

趙琇雖然學過《禮記》,也讀過史書,但畢竟年紀還小,祖母張氏還沒教導她太深入的東西,因此她對諡號上的貓膩就瞭解得不太清楚,只覺得一個諡號,也能引得朝臣們爭吵不休,難不成讀書人真是閒得慌?

她很快就將注意力從這件事上轉開了,對高楨說:“他們吵他們的,總有一天會有個結果。我哥哥年紀小,在這種事上沒什麼發言權,想必你也是一樣。不過我哥哥明天開始入宮齋宿,你和王爺也要去吧?行李可都收拾好了?”

高楨想了想:“東西是收拾好了,煙霞親自帶着人收拾的,若還有遺漏的,直接跟皇嬸說就是,想要叫人回王府來拿,也是極便宜的。你哥哥跟我們不一樣,只怕沒這個方便,你回去跟他說一聲,每日晚飯都來和我們一起吃,有事也來尋我們說話。我會跟宮裡的人打聲招呼,讓他們多照應你哥哥。”

趙琇連忙道了謝,又問:“那你們進了宮,二十七天不能出來,王府裡怎麼辦?”其實王府裡有總管在,又有曹媽媽坐鎮,倒不必擔心什麼,趙琇真正想問的是,王妃的喪禮怎麼辦?

高楨又沉默了。這是個無解的難題,廣平王妃再尊貴,也不如大行皇帝,她的丈夫兒子都要去爲皇帝守孝,她的喪事就只能放在一邊了。禮法如此,只是在親人看來,未免太可憐了些。

趙琇小聲說:“要不要我每天過來一次?不過我是外人,就怕不合規矩。”

高楨沒在意什麼規矩不規矩的,只是驚訝地看着她:“這樣好麼?你……你不害怕?”

趙琇猶豫了一下,其實,如果要到後堂陪死人,她確實覺得心裡發毛,每天過來哭一輪什麼的,也顯得有些傻,不過想一想王妃對她的好,她就鼓起了勇氣:“我確實有些害怕,但王妃生前對我那麼好,我想爲她做點什麼。我不知道有什麼是我能幫得上忙的,外頭有總管在,他那麼能幹,事事都打理妥當,裡頭又有曹媽媽。不過煙霞要跟你們入宮,曹媽媽又太傷心了,要是……我能給她搭把手……我是說,我這人還不算太蠢。應該不會給你們壞事的。”

高楨定定地看着她,良久都沒說話。趙琇心想,她這麼說會不會顯得太唐突了?就惴惴地等待着他的回答。見他一直不說話,咬咬脣道:“你就當我亂說好了。”

高楨拉起她的手,又將她拽進了後堂裡。

廣平王還坐在靈柩旁的那張椅子上,姿勢不變,不過這一回,他聽到兒子和趙琇的腳步聲,很快就擡頭望來:“怎麼了?”

高楨問他:“父親。明日孩兒隨您入宮齋宿,趙妹妹說,怕母妃冷清。願意過來王府幫忙,但不知有什麼能幫得上的地方,又怕不合規矩。您覺得如何?”

廣平王訝然,趙琇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我不知道這樣合不合規矩。就是覺得……王妃對我那麼好。如果我能爲她出一點力就好了……”

廣平王微微笑了,他沉吟片刻後道:“喪禮諸事,外有總管,內有曹媽媽,其實沒什麼需要你幫忙的地方。王妃這裡雖冷清些,但也沒有讓你一個孩子來相陪的道理。明日起,叫和尚道士來念經就是。你年紀還小,本不該到這種場合上來的。若是衝撞了什麼,叫我如何見你祖母?只是難得你一片心。若想來,就到西邊客院的正房裡去坐一坐吧。若有女客來祭拜,留下來說說話,曹媽媽身份不夠,怕有怠慢之處,你幫着陪一陪客人,可以麼?”

只是陪客人說說話,趙琇覺得以自己的交際能力,應該還不成問題,忙道:“王爺信得過我,我一定會努力做好的。”

廣平王微微笑着點頭:“如果客人問起,你與王妃是何關係,爲何會在她喪禮上待客,你就說……”

趙琇搶先道:“王妃是我恩人,又是我的長輩。”

廣平王又笑了,搖搖頭,道:“你就說,王妃與你有半師之誼,曾經教導過你許多東西。若有人在外頭問我,我也會這樣回答他的。”

半個學生和老師的關係,無疑比恩人與受惠者的關係更穩固些。趙琇想起自己從王妃那裡學到的東西,也認可了這個說法,鄭重向廣平王行了一禮,答應了。

然後她問高楨:“那我以後是不是也要叫你一聲師兄?”

高楨抿了抿嘴:“你又不曾正式拜師,直接叫楨哥就好。”他看了看外頭的天色:“時間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我送你。”

兩人離開後,廣平王輕撫着妻子棺木的蓋緣,輕聲道:“琇姐兒真是個好孩子,對不對?你也很喜歡她吧?”

棺木自然不會回答他,堂外輕風吹來,吹得素幡紛亂飛起,廣平王又輕聲說:“你這是贊同我的話了?其實她年紀雖小,卻只比我們楨兒小了三歲,兩人相差也不大,將來她若是能做楨兒的媳婦就好了,若是不能,我就認了她做我們的乾女兒,你覺得怎麼樣?”

又是一陣風吹來,天陰沉沉的,又下起雨來。

高楨一路打着傘,將趙琇送到大門口,將手中的傘交到她手裡,看着她上了馬車,才道:“路上小心些,若是雨下得太大,你也不必每日過來。”

趙琇掀着簾子,看着小廝在他身後打起另一把傘,把淋到他頭上的雨都擋住了,才放下心對他笑說:“答應了的事,怎麼能食言?你放心,我心裡有數的。”忽然看到路邊離了百尺之遙的鐘家馬車,她壓低聲音說:“那邊好象是你那位鐘錶姐,她天天來,就把車停在那裡,也不露面,每天只是哭着。”

高楨早就聽王府下人回報過了,漫不經心地道:“別管她,她不敢過來。”

趙琇勸他:“如今是國喪,山陰侯的婚事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鍾家得以喘息,又遲遲不肯辭官,還不知會弄出什麼事來。你多提防着些,千萬別再着了他家的道。”再縮小了聲量:“就算有那封信,但如果他們覺得王妃新喪,你不會趕盡殺絕,興許會有恃無恐。”

高楨皺起眉頭。

第444章 表侄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489章 煩惱第392章 新聞第61章 提點第567章 新進士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6章 怪事連連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94章 招供第320章 告狀第460章 暫別第110章 新太子第326章 招工第514章 野望第339章 請客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423章 喜事第102章 詭狀第621章 現世報第414章 中舉第163章 指點第555章 婚期第525章 不合羣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27章 歸來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591章 新生第151章 逗趣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37章 風雨中第246章 赴會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82章 臘八蒜第405章 要人第399章 故事第625章 嘆息第556章 請期第33章 秘密任務第520章 纏身第455章 妥協第403章 利益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580章 不忿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35章 暗涌第86章 歸來第354章 秘信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624章 因果第617章 喜慶第380章 緣由第609章 扣下第237章 露餡第624章 因果第238章 矇混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32章 京城來信第223章 說笑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347章 婚約第277章 彩箋第455章 妥協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555章 婚期第362章 憂慮第240章 提醒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76章 會面第530章 擴散第384章 藏梳第435章 人事第208章 挑撥第445章 米家第530章 擴散第6章 怪事連連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31章 抽絲第399章 故事第264章 表白第581章 賞賜第568章 追加第95章 出族第388章 探望第554章 生恨第285章 嫌疑人第399章 故事第395章 偶遇第44章 出乎意料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72章 死纏第349章 丘家
第444章 表侄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289章 臘八會(三)第123章 三家合作第489章 煩惱第392章 新聞第61章 提點第567章 新進士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6章 怪事連連第328章 燙手山芋第94章 招供第320章 告狀第460章 暫別第110章 新太子第326章 招工第514章 野望第339章 請客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423章 喜事第102章 詭狀第621章 現世報第414章 中舉第163章 指點第555章 婚期第525章 不合羣第411章 自作自受第51章 告一段落第227章 歸來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591章 新生第151章 逗趣第250章 太太們的舌戰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37章 風雨中第246章 赴會第317章 趙瑋求書第282章 臘八蒜第405章 要人第399章 故事第625章 嘆息第556章 請期第33章 秘密任務第520章 纏身第455章 妥協第403章 利益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580章 不忿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35章 暗涌第86章 歸來第354章 秘信第464章 搭訕招術第177章 突如其來的罪名第624章 因果第617章 喜慶第380章 緣由第609章 扣下第237章 露餡第624章 因果第238章 矇混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32章 京城來信第223章 說笑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347章 婚約第277章 彩箋第455章 妥協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555章 婚期第362章 憂慮第240章 提醒第130章 川沙城下第476章 會面第530章 擴散第384章 藏梳第435章 人事第208章 挑撥第445章 米家第530章 擴散第6章 怪事連連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31章 抽絲第399章 故事第264章 表白第581章 賞賜第568章 追加第95章 出族第388章 探望第554章 生恨第285章 嫌疑人第399章 故事第395章 偶遇第44章 出乎意料第68章 現場視察第472章 死纏第349章 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