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拜帖

bookmark

皇帝開了金口,讓高楨出宮回王府籌備自己的婚事,高楨自然不能再耽擱下去。他在宮裡本來也住得夠久了。

只是他可以走,卻放不下父親廣平王。廣平王的眼睛經過連月治療,有醫術高明的葉大夫出手,有太醫院院使、院判們打下手,用的藥全是最好的,效果自然也不差。如今廣平王已經可以辨別光線明暗,能看見面前晃過的人影,可以模糊地辨別出顏色,只不過還看不清什麼具體的東西罷了。但對於太后與高楨而言,這已經是極大的驚喜,就連皇帝知道了,也露出歡喜的笑容來。

不過眼下大過年的,天氣又寒冷,藥力發揮受了點影響,所以葉大夫主張,暫時結束了一個療程,先給廣平王補補身體,等春暖花開,再繼續治療。眼下廣平王最重要的就是鞏固原有的治療成果,調理好身體迎接下一個療程。但在這個過程中,太醫們不會再象之前那樣小心地守在他身邊,謹慎地再三檢查他所用的每一味藥,還有院判親自去熬藥。就連太后也鬆懈了,高高興興地拉着兒孫們一道過年,還分心去管皇帝納妃與孫子定親等大事,不象原來那般盯得死緊。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對廣平王下黑手,高楨不能擔保他一定不會成功。

所以他想要緊緊守在父王身邊,確保萬無一失。

廣平王也早有心要離宮回王府了。他並不覺得自家王府有什麼不安全的,只怕比宮裡還要強些,因爲王府中侍候的都是他的親信。之所以答應在宮中住那麼長的時間,不過是爲了慰籍母親的一番愛子之心罷了。

況且,皇宮大內固然是金碧輝煌。但他們這些從小生於宮廷、長於宮廷的皇家子弟心裡清楚得很,宮中的房屋住起來,其實未必舒適。太后、皇帝與皇后等身份最尊貴的人物,自然樣樣都能享受最好的,住的屋子最大最寬敞,冬天裡的取暖設施也十分完善,可別的宮室就未必了。

廣平王仍舊住在從前住過的乾西二所。這裡房屋比不得乾清宮、慈寧宮的高大寬敞。屋內採光也不佳,且多年未經修葺,許多用具都有些舊了。就連內院的過道也不甚平整。他目不能視,生活在這樣的地方,其實有很多不便。況且乾西二所雖有地龍,卻無火牆。冬天裡取暖還要靠炭盆、暖爐,炭氣盛時。常薰得他喉嚨難受。

相比之下,他在王府內的住所是失明後特地改建的,寬敞通風,地面平整。所有傢俱都是特製,絕不會給他造成負擔,也不會攔住他的去路。就連王府裡侍候的男女僕婦。也都經過多年訓練,知道該如何侍候他這個目不能視的主人。宮裡的內侍與宮女。卻未必能做得比她們好。

此外還有他在宮裡畢竟是客居,行事多有不便,在自家王府卻能隨心所欲等種種原因,總之,他也想回家了。

太后自然是捨不得,她勸廣平王:“楨兒回府是去籌備婚事的,你在那裡能幫上什麼忙?倒不如留在宮中,多陪陪母后。”

廣平王微笑道:“母后也別太高估了楨兒的能耐。他纔多大?能知道什麼?成婚這麼大的事,沒兒臣在府中鎮壓,他能把事情辦成什麼樣子?況且,兒臣只有這一個兒子,他要娶媳婦了,兒臣怎能袖手旁觀呢?怎麼也要過問一聲的。再者,兒臣在宮裡已經住得太久了,只怕朝臣們有非議,還是早些出宮的好。母后若想念兒臣,兒臣改日再來看您。”

太后心裡本不情願,但聽到廣平王說起朝中的非議,也就不再堅持了。她心裡埋怨那些大臣們多管閒事,可又知道攔不住他們說。這個大兒子的命已經夠苦的了,他貼心又懂事,一心爲了她這個母親與皇帝這個弟弟着想,就算受了委屈,也默默忍讓。她怎麼忍心讓他無端再受他人非議呢?

況且正月裡,慈寧宮中每日都有太妃太嬪以及外命婦前來賀歲請安,她本來也不得閒,廣平王就只能待在乾西二所獨處,那還不如讓他回家去呢。至於那未完成的治療,葉大夫的水平她已經試探過了,可以相信,倒也不必再放到眼前事事盯緊了。過完年,她既要忙着爲皇帝選妃,又要忙着籌備兩個孫子的婚事,有的是事情要忙呢。

太后鬆了口,只是心裡鬱悶。高楨便小聲對她說:“父王出去了也好,這大冷天的,他若到溫泉莊子裡多住幾日,豈不是比在城裡舒服?葉大夫也說過,父王的身體,要儘量不要受寒,能多泡泡溫泉,也是有好處的。”

太后馬上就被提醒了,忙催促孫子:“那就趕緊送你父王去溫泉莊子上,讓他在那邊多住些時日。也是我忘了,往年他可不是一入冬就住過去的麼?去年他在南邊過年也就罷了,今年卻是我拘着他了。”

高楨順利地奉廣平王出宮回王府,臨開那日,皇長子特地來送,直送出皇城爲止,言行間對伯父與堂兄十分感激。皇帝那邊查出了皇次子身邊的人確實言行有問題,常在皇次子耳邊說些不恰當的話,引得皇次子越發暴躁。如今皇帝已經將人打發了,另換了老實本分的人侍候皇次子,可惜皇帝對皇后依然冷淡,也不曾改變要納妃的想法。

如今京城裡已經熱鬧起來了,請求入宮請安的牌子每日都有幾十枚遞進來。幸好太后與皇帝聽了廣平王的勸說,決定這回選妃要以德行爲先,家世並不重要,極有可能不會從高門顯族中選人,也就不會威脅到皇后的地位,否則皇長子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有,皇次子因身邊近侍被撤換之事,記恨上了他這個兄長。即使他百般解釋,這麼做對皇后有利,皇次子也聽不進去。他如今也是焦頭爛額。常常站在他這邊的伯父與堂兄離開,讓他十分不捨。

廣平王便溫言安撫他道:“大郎無須驚慌。你父皇心裡有數呢。他十分看重你,你只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可以了。至於你母后,她本就極疼愛你,總有想通的一日。二郎如今年紀還小,纔會這麼不懂事,過幾年他長大了,也就好了。”

皇長子心裡覺得安穩了許多。對這位伯父也更親近了。

不過他沒想到。回到王府之後的廣平王,在與兒子高楨獨處時,如此評論:“大郎真不容易。皇上倒是有心迴護他,只是一味隔絕他們母子,未必是好事兒。他還是個孩子呢,父親嚴厲。總需得有個能溫言撫慰他的人,多多關懷他。你皇祖母事忙。至多每日見他一回,不能事事過問,即使他有什麼難過的地方,她老人家也未必知情。皇后早就不中用了。皇次子不懂事,公主年紀還小。大郎若不是滿心苦悶無處訴說,也不會聽我們說幾句空話。便親近起我們來。”

沒錯,廣平王與高楨心裡都清楚得很。他們在宮裡看似多番爲皇長子說好話,甚至爲皇后與皇次子說情,但他們都明白,那些話不會對皇帝的決定造成什麼大影響,不過是聽着讓人心裡舒服些罷了。可皇長子卻因爲這些沒有效用的話,不知不覺就親近起他們父子,也算是意外之喜了。廣平王府受到皇帝猜疑,若能得儲君信任,將來的日子當然會好過得多。

高楨道:“他如今是沒處訴苦,等他娶了正妃,興許會好些。李家表妹的性情,我是知道的,看似天真爛漫,其實心裡明白着呢,想來必會成爲大郎的賢內助、解語花。只要拉攏好了大郎,皇后日後即使成了太后,也休想再爲難我們。”

廣平王笑了笑。皇后原本仗的不過是皇帝的寵愛與兩個兒子。如今皇帝鬆口納妃,皇長子與皇后生隙,皇次子又被禁足,還受太后與皇帝厭惡。皇后的倚仗早就不能跟從前相比了。她能不能活着熬到可以當上太后的年紀,還是未知之數,他根本就用不着擔心這一點。

他對兒子說:“宮裡的事我們就別管了,好不容易回了王府,咱們可得好生歇一歇。建南侯府那頭,你也當上門問個安。既做了姻親,你就要敬重長輩,不可失禮了。還有你那院子若真打算翻修,就趕緊催工部把圖紙畫了來。”

高楨高高興興答應了,忙叫了王總管與煙霞等人過來侍候父王,自己回院中料理一回雜物,便打發人去工部問話,同時又派了墨池往建南侯府送信,告訴趙琇自己出宮了。

趙琇收到信時,剛剛與祖母張氏、兄長趙瑋一道,送走了媒人尚太傅。本以爲他們要等到皇長子冊妃的旨意下來後,才輪到自家的,沒想到皇后“病了”,皇長子婚事押後,皇帝就先把高楨的指婚旨意頒佈下來。尚太傅做了媒人,提了親,宗人府、內務府與禮部也先後派了人過來,建南侯府每日都十分熱鬧。

雖然熱鬧忙碌,但張氏還是抓緊時間,趕緊把趙瑋的婚事先定了下來。她請動了趙瑋鄉試的恩師李光地爲大媒,親往米家暫居的小院提親。以李光地在士林中的地位,他親自光臨米省之這位同進士的居所,實在是大大的體面。米省之高高興興地正式答應了親事,很快趙家就送了六禮過來,兩家交換了庚帖,一口氣把六禮中的“納采”、“問名”都給辦完了。只等正月結束,張氏往廟裡合過八字,就可以下聘。

米家本是客居,年後米省之述完職,隨時都要回任上。因此婚事進行得快速一點,倒也不是趙家失禮。米家上下並無不滿之處。只是因着建南侯府聯姻宗室親王的消息傳開,米家又與建南侯定了親,在京中立刻就變得炙手可熱起來。一些八百年沒聯繫過的親友紛紛找上門來道賀,還有米省之的同年們也都特來拜訪,就連他那一年的頭榜三甲,本是從來沒把他這個同進士放在眼裡的,也和顏悅色地與他結交起來。

米省之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但不等他糾結完,又一封門上遞進來的拜帖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拜帖上的署名不是別人,正是他那不爭氣的堂兄弟,米大舅米度之。

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85章 女官第544章 漣漪第418章 口風第419章 晉見第401章 反轉第487章 小口角第354章 秘信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609章 扣下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39章 請客第76章 察覺第490章 勸說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627章 賀禮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96章 投契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622章 圈套第163章 指點第579章 多心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47章 婚約第1章 建南侯府第13章 救人自救第606章 喊冤第434章 選擇第381章 稀奇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82章 怒火第418章 口風第113章 新朋友第337章 懂你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59章 收贖第494章 猶豫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154章 棉襖第73章 左右搖擺第503章 善後第315章 謝禮第320章 告狀第459章 尋親第29章 調派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58章 啓發第142章 善後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2章 苦肉計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54章 離開第229章 相逢第427章 請罪第350章 地震第334章 悔恨第590章 喜訊第249章 搶白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431章 告狀第563章 杏榜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550章 喜脈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96章 對策第567章 新進士第102章 詭狀第575章 說笑第357章 厚聘第36章 奏本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277章 彩箋第147章 回京第88章 不甘第341章 求助第59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67章 心虛第283章 偶遇第552章 牽制第350章 地震第69章 上跳下竄第622章 圈套第325章 把柄第299章 謀算第154章 棉襖第357章 厚聘第468章 積極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96章 淡定第22章 當衆揭穿第25章 庸醫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619章 藉口第275章 邀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02章 告密
第75章 後宮詭異第585章 女官第544章 漣漪第418章 口風第419章 晉見第401章 反轉第487章 小口角第354章 秘信第57章 小學數學老師趙琇第609章 扣下第212章 精明媳婦第339章 請客第76章 察覺第490章 勸說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627章 賀禮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96章 投契第38章 廣平王面聖第622章 圈套第163章 指點第579章 多心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165章 梨花一枝春帶雨第347章 婚約第1章 建南侯府第13章 救人自救第606章 喊冤第434章 選擇第381章 稀奇第98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82章 怒火第418章 口風第113章 新朋友第337章 懂你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159章 收贖第494章 猶豫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154章 棉襖第73章 左右搖擺第503章 善後第315章 謝禮第320章 告狀第459章 尋親第29章 調派第228章 蠢蠢欲動第458章 啓發第142章 善後第15章 奇言詭行第42章 苦肉計第155章 腦補少女與面癱少年第454章 離開第229章 相逢第427章 請罪第350章 地震第334章 悔恨第590章 喜訊第249章 搶白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82章 陌生的親人第431章 告狀第563章 杏榜第191章 侯府舊宅(下)第550章 喜脈第179章 各個擊破第496章 對策第567章 新進士第102章 詭狀第575章 說笑第357章 厚聘第36章 奏本第157章 上海亂局(下)第277章 彩箋第147章 回京第88章 不甘第341章 求助第59章 意外收穫第14章 幸運得救第267章 心虛第283章 偶遇第552章 牽制第350章 地震第69章 上跳下竄第622章 圈套第325章 把柄第299章 謀算第154章 棉襖第357章 厚聘第468章 積極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596章 淡定第22章 當衆揭穿第25章 庸醫第141章 皇帝清醒第619章 藉口第275章 邀請第321章 人贓俱獲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02章 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