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初會二藩

沈樹人送去京城的密信,就算用上六百里加急的信使,至少也要三四天之後才能抵達,畢竟一路上兵荒馬亂的,還得繞路。

何況他這個密信是私人身份送的,還沒資格用六百里加急,那就更慢了。

考慮到秦良玉的報急求援表章,比他早四天就抵達了信陽、繼續北上,所以追肯定是追不上的。

不過,沈樹人估計,崇禎眼下就算得到急報,也不可能那麼快做出救援四川的決策——如今已經是崇禎十五年十一月過半了,崇禎的爛攤子都爛成什麼樣了,區區四川,優先級能有多高?

皇帝就算想調兵,也是無兵可用,或者實在鞭長莫及。秦良玉的急報送到時,沈樹人在河南這兒的捷報都還未必送到呢。

如果崇禎以爲沈樹人還被李自成包圍在陳縣不得動彈,那他根本就不可能下令立刻讓沈樹人去救援四川。

最多隻是開空頭支票另外任命幾個四川的地方官員,然後甩鍋一推,讓這些人自己想辦法上任平賊。

所以沈樹人估計,十一月底之前,京城那邊是不太可能送來關於如何處置四川問題的旨意了。

自己趁着這個時間差,逐步把部隊先移到長江三峽附近,做好準備,命令一到就動手,倒是不至於太耽誤事。

……

在陳縣把該料理的事情都料理完之後,沈樹人就帶着千餘精銳護衛騎兵,直接經上蔡、汝陽,回到了信陽縣。

他剛剛從陳縣脫困,很有必要抽出時間拜見一下已經被救出好幾天的潞王、福王,順便也好結交一層關係,賣個大人情。

另一方面,自從昨天從黃得功那兒得到了救援潞王福王諸人的近況後,當晚沈樹人就想了很多關於藩王方面的長遠安排——

他當然知道歷史上福王后來當了弘光帝,也知道史可法等人的福潞之爭。現在既然僅有的兩個將來跟崇禎血緣最近的藩王,都被他的部隊救了,這個功勞可是不小。當然應該趁機考察一下諸王,看看他們究竟是怎麼樣的人,未來該傀儡誰,歷史書上的記載是否靠譜。

或許有人會奇怪:憑什麼說潞王和福王,就是這個世界上跟崇禎血緣關係最近的旁系藩王了呢?歷史上不是還有桂王之爭麼?

這裡就必須提醒一點沈樹人造成的蝴蝶效應了:桂王全家,早就在衡州被張獻忠殺絕了,一個子嗣都沒逃出來。

另外,根據張名振剛纔轉述的秦良玉急報,張獻忠十幾天前偷襲了重慶。那也就意味着,老福王的五弟、位於重慶的瑞王朱常浩,多半也已經被張獻忠殺了。

這麼算來,如今這個時空,可不就只剩下福王潞王可用了麼,其他人血緣只會比潞王更遠。

沈樹人風塵僕僕,騎馬趕路了兩天,在十一月十八這天,抵達了信陽縣。劉國能也帶着袁時中親自出城數十里迎接,沈樹人免不了對他們都是一番安撫勉勵。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袁時中是月初的時候,投降的黃得功,當時因爲懼怕被改編清算,所以黃得功臨時自作主張,安排他暫時接受劉國能的統轄。

劉國能也是流賊頭目反正歸順的朝廷,跟袁時中情形相似,應該能讓對方安心。

沈樹人很接地氣地說:“袁將軍既能棄暗投明,以後只要好好爲朝廷效命,自然能得封妻廕子——劉將軍便是遇敵則先,四五年裡,已經積功加了破虜將軍號,你要好好效法,以爲榜樣纔是。

如今你尚未有顯著軍功,本官就暫且先表你爲遊擊,過一陣子,本官可能就要帶兵入川增援,你若能跟衆將一起,力戰張獻忠,還怕不能光宗耀祖麼。”

袁時中頓首下拜:“末將定不負撫臺大人期許,全力奮戰。”

沈樹人應付完袁時中,又轉向劉國能,隨口問道:“幾位王爺在此一切可好?”

劉國能小心謹慎地回覆:“三天前黃得功把幾位王爺轉移到了此處,那位小福王殿下,真是……見到武將就想套近乎,潞王倒是深居簡出,不願人打擾。末將未得撫臺大人您的指示,也就沒敢迴應小福王的套近乎。”

沈樹人聽了,也是微微有些詫異。雖說小福王朱由崧對武將套近乎示好這種事情,肯定是私下裡做的,未必會落下把柄。

但現在崇禎還沒死呢,他就已經有這方面的野心了不成?難道他也看出來,自己那個堂弟因爲剛愎自用,亂殺忠良,最後會無人可用自爆麼?

看來這是個有主意有想法的主啊!

可惜,沈樹人偏偏不需要一個有想法的主。

太有想法,要是也跟崇禎一樣剛毅果決、自說自話,他還怎麼改造大明?那崇禎不就白死了麼。

對沈樹人而言,最完美的傀儡,其實就該是劉禪型人格的——確切地說,得是諸葛亮當政時期那個早期型劉禪,最好能夠無條件信任權相,“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這樣一來,沈樹人才好毫無掣肘地扮演諸葛亮的角色,主持北伐光復天下嘛。

心中存了念頭之後,沈樹人一邊被劉國能引領着進了城。

剛在城北直街上行了不到兩三百步,離府衙還遠,街口忽然轉出幾輛車馬,雖然車廂看着不怎麼體面,卻也臨時粉刷過,而且用的是四駕,沈樹人心中一動,就知道這是親王的車駕了。

自古天子六御,只有皇帝才能用六匹馬拉的車,四匹馬已經是諸侯的待遇了。

果不其然,看到沈樹人一行後,來車很快停下,有宦官掀起簾子,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率先下車,對着沈樹人滿面春風地示好:

“劉將軍,好巧啊,竟能在此偶遇。兩日不見,別來無恙?這位想必就是湖廣沈巡撫當面了吧?前幾日便聽黃總鎮說,闖賊要南下襲擾信陽,殺害小王,沈撫臺公忠體國,奮不顧身突圍回救。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昨日又傳來前方捷報,說是已經大破闖賊,必是沈撫臺運籌得當,將士用命。大明能得沈撫臺這樣的擎天巨擘,架海棟樑,力挽天傾,實乃大明之幸,祖宗洪福吶。”

劉國能連忙上前行禮,又幫沈樹人介紹:“這位便是嗣福王殿下!”

沈樹人也只好勉強下拜,如今這禮數還是不能缺的,雖然委屈了點,總好過授人把柄。

那人果然是福王朱由崧,他也很會做人,立刻兩步竄過來,扶住沈樹人的胳膊,阻止了他繼續下拜:“沈撫臺是小王的救命恩人,如何當得?趕緊免禮纔是!”

沈樹人本來也不想拜,便順勢收住了。他來到這個世界,給崇禎下拜已經是沒辦法了,崇禎之後,他可不想再給別人這樣卑躬屈膝。

當然,因爲封建禮教的關係,儒家禮節他暫時沒實力去炮轟。所以回自己家,給肉身的便宜父母下拜,那還是沒辦法的。沈廷揚那兒,一輩子都得供着,這是時代侷限性,不在此列。

拜雖然不拜了,謙虛的話該說還是要說。

於是沈樹人振振有詞又謙和有禮地彰顯了一下政治正確:“殿下過譽了,實在折煞下官,一切都是將士用命,下官調度的只是朝廷兵馬,豈敢貪天之功爲己有?

正所謂北人之畏昭奚恤,實畏楚王百萬雄師也,擊破闖賊的,是我大明朝廷的兵馬,食的是大明朝廷的俸祿軍餉。我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一個賊寇都沒手刃,只是監督了一下。”

沈樹人話裡話外,都是“外臣不能隨便結交藩王”的戒心狀態,但也不會得罪朱由崧,依然可以把一切都託詞給“害怕被人嚼舌頭”。

這樣不軟不硬又有禮貌的應對,搞得朱由崧也是很沒脾氣,只當他是膽子小,謹慎,被朝中派系鬥爭搞怕了。

“沈撫臺也太謹慎了,也罷,小王記得你的忠義便是,以後如果有機會,可以不再擔心外人非議,咱再敘舊。”朱由崧留了個由頭,暫時放棄了進一步結盟。

他現在畢竟也還沒有明確的行動綱領,只是想有棗沒棗打一杆, 先把人緣結交好了。只要對方對他沒有惡感,那就算是一種勝利——

還真別覺得朱由崧要求低,因爲他是老福王的兒子,而老福王當年因爲爭國本,跟東林黨鬥了那麼久積攢了多少恩怨。

所以朱由崧很清楚,天下文官至少有八成,是不喜歡跟他套近乎的。沈樹人能不卑不亢一碗水端平,那就已經不錯了,說明他不是跟東林黨穿一條褲子的。

可惜的是,朱由崧並不知道,再過一會兒,當沈樹人有機會拜見他那位潞王叔時,又會是換上另外什麼樣的一副嘴臉。

……

沈樹人跟福王初次言語試探後,很快被劉國能帶到府衙,稍微歇腳收拾,洗去僕僕風塵後,

他又換了身乾淨體面衣服,準備了些點到即止的薄禮,問清了對方下榻之所,這便帶着幾個侍從,去潞王住處拜會。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姓竊明】 【】

按說他剛剛跟朱由崧表過態,外臣不當隨便結交藩王,所以見潞王自然也要一碗水端平。

好在沈樹人有藉口,而且就是剛剛辭別福王后臨時想到的——他此番率軍從陳縣突圍,跟李自成野戰,不就是防止李自成迂迴繞後、破城殘殺諸王麼?

現在福王四肢健全,身體健康,潞王卻沒露過面,沈樹人總該確認一下,對方是否身體健康,還是受了什麼兵荒馬亂的驚嚇。

這個理由再充分合適不過了。

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84章 惹火燒身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0章 屢敗屢戰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94章 一波又起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5章 雙線操作第44章 初到黃州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0章 屢敗屢戰第66章 無能狂怒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53章 以秒殺速度光復山西第92章 功勞全部歸活人,罪責全部歸死人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32章 幫過鄉試的神秘力量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13章 每一步計策至少同時騙到兩家對手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33章 孫武再世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42章 塵埃落定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276章 送人頭當然要笑納了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335章 最後一次明清戰爭導火索:吳三桂易幟第359章 滅國之戰-下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139章 興亡都是百姓苦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30章 賀一龍的死法,竟能與劉希堯如此相似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84章 惹火燒身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237章 弒君者劉宗敏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11章 浩然正氣,大公無私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67章 我插隊是因爲我沒素質啊第261章 連鎖應對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82章 新年計劃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301章 一口氣全吃光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3章 《大明律》任我玩弄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43章 何必當面裝逼打臉呢,悶聲發大財就好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賊第332章 不把笛卡爾找來本王就槍斃俘虜第20章 屢敗屢戰第350章 你以爲這就算完了?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89章 柳如是擊鼓抗金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99章 前仆後繼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87章 洪承疇降清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2章 沈樹人在大氣層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94章 一波又起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會是社恐吧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5章 雙線操作第44章 初到黃州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20章 屢敗屢戰第66章 無能狂怒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