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

朱樹人雖然對今天這一戰,有九成五以上的把握,但面對多鐸孤注一擲、血本全押時,他還是感受到了不少的壓力。

張存仁帶領的漢軍旗步兵主力,悍不畏死地頂着大盾披着雜亂的鎧甲往上狂衝,在一百五十步的距離上,就遭到了明軍新式火槍兵的第一輪攢射,

隨後幾乎每衝三四十步都會再遭到一輪打擊,但張存仁麾下這些百戰精銳,卻沒有因爲畏懼而退縮,袍澤倒斃被踐踏進爛泥裡,對他們的影響似乎並不很大。

這種情形,是朱樹人打了五六年仗,從沒有見過的,原先李自成身邊的部隊也好,張獻忠的嫡系也好,戰鬥意志似乎還真就差這些清軍一籌半籌,歷史上清廷能得天下,自然是有倚仗的。

付出了兩千餘人直接斃命、更多人受傷倒地慘叫哀嚎的代價後,清軍就愣是在某些局部戰線、衝到了兩軍肉搏的距離上——

當然,主要是那些明軍還沒有換裝配備新式“武昌造”步槍的陣地上。那些用鳥銃和魯密銃的局部戰線,火力密度終究是不夠,沒法直接在排隊槍斃階段就把敵人徹底幹掉。

說到底,也是朱樹人的軍備產能還是沒跟上,種田攀科技一切都需要時間。

要是如今朱樹人手頭的“武昌造”不是三千多支而是三萬多支,那情況絕對會另有一番翻天覆地的變化,張存仁的部隊可能一大半都得交代在衝鋒路上。

按照朱樹人的種田規劃、擴大再生產節奏,再給他兩三年時間,他絕對可以擁有三五萬支新式步槍!

不過,清軍步軍主力,在直接陣亡超過總人數十分之一的情況下,還能硬着頭皮往前衝,那戰鬥意志也是非同小可了。

隨着步兵付出慘重傷亡後成功接敵,完顏葉臣的兩個旗滿人鐵騎,也是差不多前後腳地跟了上來,利用友軍拉扯住正面的機會,準備迂迴側擊。

明軍這邊當然也不會讓他得手,曹變蛟指揮的明軍騎兵主力,也在朱樹人的默許下,展開了攔截。

雙方都沒有什麼騰挪空間,就這樣直挺挺地發動了騎兵對衝死磕的搏殺。

滿八旗鐵騎的重甲,一度也讓明軍騎兵的近戰刀槍難以發揮,雙方都是重甲,只能靠巨力把對方撞下馬來,揮砍噼刺之類的招數,普遍沒什麼效果。

但明軍騎兵中,那兩千名裝備了轉輪手槍和後膛裝填雙管噴子的精銳中的精銳,卻是在這種場合大殺四方。

原本明軍騎兵最怕的就是清軍鐵騎遊鬥,利用騎術和速度優勢拉扯。但戰場的狹窄泥濘,兩條河流的逼仄壓迫走位,把局面硬生生打成了陣地戰,明軍的貼臉近距離無敵輸出,也就得到了徹底的發揮。

無數滿八旗精銳鐵騎,被明軍那兩千人的先鋒在十幾步的極近距離上,手槍連射左右開弓,打得滿臉開花墜馬身亡。

尤其是清軍騎兵也做不到雙重重甲,此前攻城戰鐵甲消耗太多了,連軍官也只能穿一件。

而明軍那邊,爲了今日之戰,也是調整了武器彈藥的配給發放的。原本打流賊時,明軍連轉輪手槍都是配的霰彈,現在都換回了獨頭彈,以求能以比較低的膛壓擊穿鐵甲。

代價則是轉輪槍手的火力密度會大大降低,畢竟原本每槍能射出七八顆小鉛珠小鐵渣,現在只有一發。

馬上顛簸隨手射擊,哪怕隔着十幾二十步,精度也是沒保障的,或許打空彈夾也就命中一兩個人——這個精度也是絲毫不誇張的,看看後世的西部牛仔馬上手槍表演,很多牛仔都得貼到三五步之內,才能做到每槍必中。

不過明軍將士們也都是會隨機應變的,雖說原本的作戰操典訓練原則,是二十步內就能開火,今日臨時用獨頭彈實戰,很多勇士發現二十步準頭太差,就有不少頂着敵人的騎槍,沉着冷靜衝到五步纔開槍。

那點距離,但凡再多猶豫一個呼吸的時間,就會被敵人的騎槍扎到了,畢竟後世還有傳言“七步之內刀比槍快”,何況是馬背上的對衝,五步就是一瞬之間。

廝殺之中,個別明軍騎槍手因爲圖命中率,還真就有開槍慢了一秒,或者撥擊錘復位的動作因爲顛簸動作走樣、擊發出錯了,結果被清軍鐵騎直接一槍捅下馬來。

但這樣做的收穫也是很明顯的,只要不出錯,槍槍都在五步內開,那打完六發彈巢多半能斃傷三四個敵人。

……

隨着雙方進入全面絞肉,明軍這邊的傷亡自然也在持續上升,前線直接指揮的諸將個個面色堅毅如鐵,並不爲損失所動。

朱樹人也一樣鎮定自若,冷眼看着一切自然進展。

只有一些隨軍的文職幕僚,面對如此慘烈的狀況,一時還有些難以適應。

朱樹人身邊,幕僚顧炎武就很是焦急,一再攛掇朱樹人趕快想辦法打擊清軍的士氣,把戰前就謀劃好的攻心策略進一步加碼——

顧炎武這種身份,原本是不用上戰場觀戰的,朱樹人今天讓他來,主要是因爲他戰前把攻心喊話的活兒,交給顧炎武去準備,所以讓他親自來,也好根據形勢變化酌情增補。

如前所述,朱樹人可是一開始就想好了,要在決戰中用攻心策,用揚州失守、劉良左戰死的消息,狠狠打擊清軍士氣,讓他們混亂動搖。

但事情的進展,也不可能一直盡如人意。今天多鐸一上來就直接全面衝鋒了,也不給你太多時間喊話嗶嗶。朱樹人臨時讓人隨機應變喊了一些,也都因爲局面混亂,無法吸引敵軍足夠多的注意力,暫時效果不大。

朱樹人當然不想浪費這張底牌,也就只能隨機應變,暫時押後攻心喊話的節奏。等着把相持搏殺的階段扛過去,一旦發現敵軍陣腳有所鬆動、人心有所動搖,再推波助瀾推一把。

韃子就是韃子,野戰都不跟漢人似的喜歡先數落一通大義名分,不給你時間嘴炮就直接衝了。

顧炎武看朱樹人按下了底牌,卻是急得不行,眼看中軍開始拼刺刀肉搏,他再次提出應該讓後軍齊聲喊話動搖清軍。

“國姓爺,不能這麼消耗啊,要儘快迫退韃子纔是,我軍精銳哪能跟韃子肉搏對耗人命呢,您訓練火槍隊的時候,可是下了大本錢的。”

朱樹人面沉如水:“再等等,還沒臨近崩潰的轉折點,有些攻心的策略,說多了敵人就疲了,還會當你是謊言,得找個契機,配合着形勢用出來。

不要怕人命消耗,既然大決戰了,就要有思想準備,有這個覺悟。之前我們訓練火槍隊成本高,不過是因爲種子少,要摸索一種新兵種的操典、適應新武器的用法。

一旦走上正軌,火槍隊訓練幾個月就能有素了,清軍那種搏戰兇頑的死士、滿八旗的鐵騎,卻要至少數年的嚴酷訓練和實戰廝殺。韃子要跟我們打消耗戰,本來就註定了韃子要先完蛋!

他們全族也不過二十幾萬適合當兵的,算上老弱病殘一共四十萬男人。我們漢人雖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戰亂廝殺內耗,卻至少還有數千萬人!四十萬男人跟數千萬人消耗換命,它換得起麼!

再頂住一會兒,很快就會看到轉機了,經過這場血戰洗禮,活下來的每個新式步槍手,就都能以老帶新,參與訓練步槍新軍了!”

朱樹人面容堅毅地又督戰觀望了一小會兒,腦子裡卻是飛速運轉,琢磨着還有什麼自己可以做的,就在他腦中稍有明悟的時候,一個啓發的契機也喂到了他嘴邊。

原來,是南線跟李成棟相持的江守德和藺養成,派來了求援斥候,請求朱樹人撥給中軍的輕型馬拉紅夷大炮,以便他們在橫塘河西岸緊急部署、轟擊對岸的李成棟部,把李成棟逼退一段距離,以便騰出登陸場供南線明軍過河追擊。

朱樹人是知兵的,只是略一思索,立刻就意識到了其中原理。確實,李成棟如果退得離河不夠遠,江守德徒涉絕對是會被列陣不齊就反衝半渡而擊的。

用上火炮,把敵人逼離岸邊一里地以上,這時再過小河追擊,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緩衝了。

而且,今日這個戰場,清軍在南線本來就投入不多,隨着中軍廝殺越來越慘烈,多鐸也漸漸把預備隊力量都往中軍投入了,可見清軍也覺得,南線只求無過就行,不覺得有危險。

朱樹人心念一閃,立刻同意了江守德的請求,還額外吩咐了幾句。並且,他還給出了超過江守德要求的新裝備。

同時,他也隨機應變,把顧炎武戰前培訓的那些罵陣手,那些散佈清軍揚州失守、劉良左戰死噩耗的士兵,都拉去南線,讓他們配合江守德的追擊。

中軍的慘烈對耗,便在這麼持續着,此後小半個時辰,一直殺聲震天。好幾處清軍漸漸撐持不住,也開始退卻,隨後遭到明軍背刺的排槍收割,傷亡愈重。

而南線戰場,隨着快速機動的馬拉炮車部署到橫塘河沿的一線泥濘地帶,並直接簡易展開部署、開始炮擊,對面的李成棟部也開始慌亂起來。

原本他們覺得退到離開河岸百步,防止敵軍追擊登陸就可以了,應該不會被敵人的遠程火力再殺傷到。

畢竟這個時代還沒人經歷過野戰運動戰被重炮轟的。能打一里地以上的重炮,哪能野戰機動部署、還能跟着戰線的推進往前部署抵近射擊啊。

朱樹人在人類歷史上首次使用前沿跟進部署的騎兵炮戰術,比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還早了足足一百二十年,這突然性,自然是有夠足。

雖說拉過去那幾門類似6磅騎兵炮級別的紅夷大炮,以及更少數實驗性階段的、使用開花彈的機動輕型臼炮(就類似於迫擊炮,此前張煌言守南陽城抗擊阿濟格時,就已經用過幾門重型開花彈臼炮了,這次是輕量化機動版的。)

這幾門炮對李成棟部的直接殺傷人數並不算多,但隨着隆隆的炮響,被這種從沒見過的戰法單方面屠殺,在人堆裡犁出一道道血溝,還是讓這些新降漢奸軍很快出現了混亂退卻。

江守德瞅準機會,立刻發動了徒涉追擊,讓南線明軍的長槍陣率先涉淺水過橫塘河。

藺養成率領的肉搏步兵很快站穩了腳跟,李成棟一度還想掙扎反衝鋒,對他的部下嘶吼:

“衝上去!趁着明軍列陣不齊半渡而擊!定能取勝!江守德沒讓他的火槍隊先上岸,是讓長槍陣打的頭陣!南蠻子的火槍隊被他們自己的長槍隊擋了射界,趁這機會衝就不會被火槍攢射了!”

那些新降漢奸軍步兵,還真有不少膽子肥的,覺得將軍說的有道理,便最後嘗試了一波。

火槍不如弓弩可以曲射,彈丸相比箭失太過輕飄,殺傷主要是靠飛射速度提供的,只要速度降下來,火槍彈就毫無殺傷力。而箭失就算被空氣阻力拖慢了速度,好歹本身一支箭也有一兩重以上,靠自重還能保持相當一部分動能。

後世初中生都知道,動能與質量成正比,跟速度的平方倍成正比。箭失主要靠質量提供動能,槍彈主要靠速度提供動能。

然而,這些漢奸軍的常識,再次害了他們。

朱樹人這次可是帶來了輕型開花彈臼炮,這玩意兒就是彌補曲射火力不足的。平時用處不多,但今天剛好南線明軍要過橫塘河、先用近戰兵站穩腳跟。他們等火槍隊過河的時間差裡,那幾門輕型臼炮就能很好的阻滯拖延敵人反衝了。

雖說數量不多,火力不大,但關鍵是提供一個有和無的質變。當一羣敵人原本覺得不會**擊,結果卻實打實捱了炮擊,這種反差絕對會造成巨大的人心動搖。

“天殺的,誰說官軍用長槍手先徒涉,就沒法用火器轟咱了,老子不幹了!”

僅僅幾發開花彈落在密集陣的人羣裡,其實也就炸死了幾十人,卻引起了很大的動靜。

而就在這時,明軍也再次故技重施,開始喊話“韃子全線敗了!江北揚州都丟了,劉良左都被殺了!李成棟早就知道他搭檔死了!”

這些臺詞,也和顧炎武戰前教的不完全相通。因爲就在剛纔,顧炎武也隨着朱樹人的隨機應變,又隨機應變了一下,多夾帶了一些私貨讓罵陣手們喊。

他總的指導思路,無非就是想模彷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的軍隊在淝水邊稍稍後退讓出一片空地給晉軍渡河決戰,結果因爲朱序在後軍亂喊擾亂軍心,前秦後軍就直接以爲前軍敗了亂了,收不住腳。

此時此刻,李成棟的清軍南翼本就是最薄弱的,預備隊也都被抽調去了中軍絞肉機。這些部隊很多一個多月前或者幾個月前還是明軍,都是從北方淪陷的過程中投降的韃子,意志非常不堅定。

被明軍悍不畏死的戰場渡河舉動所震懾,加上明軍的騎兵炮火力準備、開花彈輕臼炮徐進彈幕阻擋反衝鋒,一連串組合拳下來,還不徹底打蒙了。

於是,場面就真如淝水之戰退卻的前秦軍一般,李成棟的部隊很快就全線崩潰,土崩瓦解了。

當多鐸意識到南線徹底崩盤時,再想堵漏,也是完全來不及了。

他完全想不通,自己麾下的漢奸新降軍就算再不濟,怎麼會被明軍隔着一條橫塘河、戰場強渡打崩的。

到了這一步,橫塘河的存在,算是徹底坑了多鐸。

要是沒這條河,他也不至於把南側戰略預備隊抽調得那麼徹底,那麼毫不擔心南邊會出問題。

但橫塘河的存在,讓多鐸此前對南線空門大開的隱患毫不在乎,因爲中軍吃緊,他早已把最後一點餘力都壓了上去。

現在李成棟直接成了潰軍,一萬多新降漢奸軍狼奔豕突,不但徹底空門大開,還把中軍偏南側邊緣的漢軍旗衝亂了。

江守德和藺養成趕緊抓住機會,一邊驅趕着李成棟潰兵一部、幫着明軍打衝亂滿人陣腳的免費先鋒,一邊繼續高聲狂喊着顧炎武教給罵陣手們的打擊敵人軍心的話語。

шшш ¤Tтka n ¤¢O

添油加醋之下,似乎不僅僅劉良左戰死揚州城失守成了鐵證如山的事實,還進一步演化出各種變種,

讓清軍誤以爲揚州剩餘的部分也都被明軍光復了、甚至李成棟都是提前爲了保命,答應了給明軍做內奸似的,這才導致他今天如此拉胯。

要知道,明朝的揚州府包括了後世的泰州和南通,朱樹人此前只是定點光復了揚州城,以及後世泰州的個別縣,泰州剩餘地區和後世的南通,如今其實還在清軍手上。

此前多鐸號召部隊打穿江陰、進入無錫蘇州富庶之地,也還有一層潛臺詞,就是覺得一旦進入蘇州,就能籌到船由鹿苑港(張家港)、劉家港等地重新北渡長江北歸。

而現在要是被告知蘇州對岸的江北地區也被明軍光復了,對清軍的士氣打擊絕對是極大的,這就意味着他們去江北的理論可能性也被堵死了。

一連串的腦補攻心噩耗,讓清軍混亂到了極點。而對李成棟的猜疑,造成的混亂絕對比揚州全境失守還要嚴重。

畢竟今天的戰場總寬度接近二三十里,中軍戰場距離南線怎麼也有七八里地。明軍在南線用騎兵炮和輕型開花彈臼炮破敵搶灘的細節,中軍清軍是不知道的,他們也聽不到那麼遠的炮聲。

在他們看來,這一切不合理的突然慘敗,顯然要歸結爲“李成棟戰前就勾結投敵了”。

於是乎,李成棟在多鐸、完顏葉臣、張存仁等人心目中,就被臨時畫上了一個類似於淝水之戰時、在前秦軍後方擾亂秦軍軍心的東晉降將朱序的人格畫像。

這小子早就重新投明瞭!還用出賣我大清作爲投名狀、換取南蠻朝廷原諒他原先的漢奸行徑!

這樣的念頭如同一根毒刺,在最後關頭,把清軍的士氣徹底擊垮。

要是佔總兵力三分之一的南翼友軍,被突然告知其實是敵人的內應,這仗還打個屁啊!李成棟得是戰前知道了多大的利空消息,才如此鋌而走險的!

這種腦補,對清軍的打擊是最爲致命的。

中軍原本還在扛線肉搏的張存仁部也好,完顏葉臣的兩個旗滿人鐵騎也好,紛紛先後崩潰,最後傳導到戰場最北端、原本也沒什麼建樹的蒙軍旗輕騎兵,五萬清軍主力被摧枯拉朽,如同山崩海嘯,狂卷東潰。

到了這一步,明軍步兵主力倒是因爲跑得慢,只能短暫追殺一陣,就被丟盔棄甲的清軍潰兵拉開了距離。

但曹變蛟的兩萬明軍騎兵,卻是如魚得水,鐵騎追殺丟盔棄甲的敵軍逃兵,簡直不要太爽。明軍騎兵跟韃子打了這麼多年仗,還真就沒逮到過這種背刺狂捅亂殺的爽局。

兩萬鐵騎縱橫切割,掀起腥風血雨,直接倒在明軍屠刀之下的韃子,何止萬人之巨?

血腥追殺一直持續到當天傍晚,多鐸的五萬主力,直接被殺的就超過兩萬多人!堪稱恐怖。

剩下的不是被踐踏傷殘、陷入泥濘中哀嚎,被明軍步兵追上來補刀,就是直接跪地投降——當然,投降的主要是李成棟的新降漢奸軍,這些人幾個月前還是明軍,投降起來也沒什麼心理負擔。

而滿人知道自己不得好死,往往都在潰逃途中一旦被追,就返身廝殺試圖奪路活命,但往往被優勢明軍圍毆很快殺光。

“穿金甲的是多鐸!殺多鐸!”因爲多鐸的目標太大,曹變蛟當然知道要追大魚,所以他中軍的幾千最精銳明軍鐵騎,包括那一千多有馬上短火槍的精銳,全部都是咬着多鐸那一個旗的滿人騎兵追殺。

正白旗最精銳的幾個甲喇,一直保着多鐸本人突圍奔逃,這些部隊也算是清軍精銳中的精銳,是多爾袞多鐸兩兄弟的核心家底,很多士兵甚至是多爾袞多鐸兄弟的嫡系貼身包衣奴才。

即使到了這一步,清軍徹底全潰,這些包衣奴才死士侍衛依然拼死抵抗。曹變蛟追上來的明軍,光是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他們的數倍,武器還有絕對優勢,多鐸的親衛也是抵擋不住。

但不得不承認,多鐸最後這支銀子餵飽的嫡系親衛,實在是天下強軍。

在把他們斬盡殺絕的過程中,明軍騎兵居然還是付出了一千多人戰死的慘痛代價!還有更多人不同程度負傷!纔算是把滿人正白旗騎兵滿編全殲、殺光一個不留!

多鐸身邊這些人也確實硬氣,真是被殺光的,沒有人投降,都保護着王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多鐸也沒做什麼“丟掉鑲金的王爺鎧甲,僞裝成士兵逃命”的丟人事兒,他這人素來狂傲,黃臺吉活着的時候他都敢頂撞,怎麼肯丟了面子!

最後多鐸就穿着他那身被霰彈鐵渣鉛珠打得稀巴爛、但外表鑲嵌的黃金依然金光燦然的金甲,被打成了馬蜂窩。

多鐸至少中了幾十發左輪手槍彈,渾身血壓都不夠噴了,倒斃於亂軍之中。

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0章 屢敗屢戰第61章 初戰告捷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44章 初到黃州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5章 雙線操作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
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73章 首輔也不過是臨時工第268章 李自成自裁臥龍崗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104章 瘋狂備戰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127章 用流言擠兌流言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141章 您不在的時候,中原早就亂成一鍋粥了第339章 血戰克敵(六千字大章)第54章 出不出破甲裝不是由你性子來的,要看對面出不出肉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331章 光復大員-下(鄭芝龍之死)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20章 屢敗屢戰第61章 初戰告捷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44章 初到黃州第4章 你想丟女人還是丟臉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34章 被皇帝罵也是一種資本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253章 炮退劉良佐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311章 賞罰分明第360章 興復大明,還於舊都第324章 改土歸流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12章 人不爲己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90章 逛搖子也是官場鬥爭的一部分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5章 雙線操作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375章 從根本上不存在當皇帝的慾望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251章 以潞王監國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沒動力第248章 正朔無小事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55章 換彈不換槍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5章 見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381章 鄭成功滅絕長州藩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20章 專治多疑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類的一大步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64章 新山海關大戰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00章 閻應元 撞牆也是一種剎車的辦法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