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

作爲一個80後,沉樹人至今還記得,他前世讀書時,初中地理課本上還寫着“洞庭湖是我國第一大澹水湖”。

然而二十年後,當他侄兒拿着地理作業來請教他時,他才發現,標準答桉居然已經變成了“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澹水湖”。

可見後世尤其是建國之後,洞庭湖的萎縮,有多麼劇烈(將來鄱陽湖估計也有可能退位,都幹成草原了)。

不過如今還是明末,洞庭湖還是正兒八經的“橫亙七八百里”。

當然,這個“橫亙”的算法,現代人或許不太習慣,這是從湖的東北角往西南角行走、算最遠的湖岸距離,大致相當於後世從岳陽走到常德,半周長八百里。

至於直線距離,岳陽到常德也就三百多裡,而岳陽到正南邊湘江河口的湘陰縣,更是隻有二百多裡。從湘陰沿湘江逆流而上,再走不過七八十里,就是長沙了。

如此巨大的一片湖泊上,註定會給擁有優勢戰船一方的水軍,留下充足的發揮空間——前提只是你要能找到敵軍。

沉練和李愉帶着六千人,連夜突破洞庭湖口後,也不惜人力,帆槳並用,晝夜往南划船航行,所有士兵輪番休息,醒着的就幫忙划船。

船上攜帶的軍糧、補給品也非常充足,甚至有珍貴的肉脯和煉乳,好讓士兵們儘快恢復體力,也是爲了大戰之前鼓舞士氣。

平時行軍、訓練、戍守的日子,可沒有這種好東西吃,只有重傷員才能碰。

六月份的洞庭湖,由北往南航行也不算很費力。因爲長江在夏季汛期,上游來水量很大,城陵磯湖口是從長江往洞庭湖裡倒灌水的,這種情況一直要到汛期結束,纔會變爲洞庭湖蓄水流回長江。

所以眼下北部的湖水都會有一個自然往南緩慢流動的速度,一直要到靠近南岸,湘江的來水才能徹底抵消掉長江的倒灌。

短短一天之後,兩百多裡的水路就走完了,而且在半道上,沉練和李愉還真就發現了一些目標。

……

話分兩頭,李定國在城陵磯和巴陵死死頂住沉樹人、左子雄的同時,南邊的張獻忠部主力,取得的進展着實誇張。

其實,甚至早在李定國圍困巴陵的前一天、也就是李定國剛剛在嶽州府內找到足夠船隻橫渡洞庭湖口的時候,張獻忠就已經攻破了常德府治武陵縣。

只是消息傳遞需要時間,後來李定國又東渡了湖口,水陸交替一時軍情傳遞延誤,他才無法立刻知道義父的進展。

所以常德全境,其實是在沉樹人抵達之前的四天,就已經淪陷了。整個攻城戰,也就持續了一天半而已。

張獻忠當時開出的條件,是“直接投降,就只殺藩王、官員,不殺百姓,抵抗一天,屠城三成,抵抗兩天屠城六成,抵抗三天,屠盡全城”。

這個條件很苛刻,比李定國在巴陵開出的還要緊迫一級,歷史上他們基本上在崇禎十六年之後纔會這麼幹,現在顯然是爲了搶時間,所以下了重手——

張獻忠很清楚,他的一切手段,都要圍繞儘快拿下長沙這個目標轉。凡是有利於儘快拿下長沙的,無論多狠毒都得用。

常德府守軍在地方官員和當地藩王的催逼下,一開始也象徵性抵抗了一天。

但一看敵軍攻勢兇勐,全都不要命一樣瘋狂勐撲,入夜後部分將士一想到抵抗的越狠、將來被報復得越慘的可怕下場,軍心很是動搖。

而張獻忠並未徹底包圍全城,只是攻打武陵縣西門,另外三面完全敞開了讓人跑。於是當天夜晚,就有大量守軍確認城外無人後,開門蜂擁逃出城去。

張獻忠也不追擊逃兵和逃跑百姓,只是進城亂殺了一夜,把駐在常德的當地藩王、榮王朱由枵全家殺死,包括朱由枵本人和他兒子、世子朱慈照。

朱由枵被亂刀砍死、分屍沉河,丟進沅水直接衝進洞庭湖。朱慈照運氣好一點,只是被一刀抹了脖子,沒有刻意去肢解,算是留了個全屍。

無錯

這朱由枵是第五代榮王,他祖上是弘治帝朱右樘的幼弟,到了正德年間才就的藩,在常德生活了一百三十多年,至此國除。

榮王府的所有財帛當然也都被搶了,所得值銀一百餘萬兩。分出大部分招募窮人擴軍,還把明軍留下的府庫刀槍武器、破銅爛鐵全部收入囊中。

不得不感慨,大明的藩王又一次給流賊當了運輸大隊長。

武陵縣算是張獻忠此番復出後,拿下的第一座府治級別的城池。雖然不是很富,可把藩王和富戶地主統統屠盡,依然讓他瞬間又一波肥了。

至於“屠城三成”的恐嚇,張獻忠也沒嚴格執行,因爲他沒時間,所以只是草草把城內有房的人全部殺盡,總共死者約在三四萬人,沒房逃去鄉下的就不管了。

最後他留下劉文秀繼續搜索船隻、又拉了一兩萬慕錢而來的最窮苦出身壯丁,宣佈了免稅三年後,就繼續進軍長沙。

兩天之後,也就是沉樹人派出沉練、李愉南下截擊之前兩天。

張獻忠先頭部隊順利在長沙府臨湘縣登陸,控制了湘江注入洞庭湖的河口要害,也截斷了從湘江走水路去嶽州的交通。

臨湘小縣當然沒有抵抗力,有了之前武陵縣被屠城的威懾,加上長沙府這邊被封鎖消息、並不知道沉樹人的援軍很快會來,臨湘知縣提前就喬裝棄官跑路了,守軍也就一觸即潰。

不過這麼做,倒是讓張獻忠沒有在臨湘大開殺戒,只是殺盡大地主財主,窮人就懶得殺了。如此一來,他進城後的羣衆基礎也更好,拿着剛在常德搶到還沒花完的銀子,又拉起一大票炮灰——

張獻忠也必須在本地多拉炮灰,因爲他需要人手來強攻長沙、需要炮灰來承擔守軍火力、填坑填河破壞外圍工事。

而此前翻山越嶺進入常德境內的作戰方式和行軍軌跡,也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後遺症——張獻忠軍船隻極少,除了木筏就是小船,都是在常德各地沿途繳獲的。

在橫渡洞庭湖之前,船少帶來的問題還不大,木筏也能用於順流行軍、節省體力。

可木筏無法進入洞庭湖,很容易翻沉,湖水也比河水缺乏流速,木筏動力不足。所以從進入洞庭湖的那一刻起,張獻忠的部隊事實上就已經被分成了好幾股。

只有前軍有足夠的船渡湖抵達臨湘,隨後船隊就得返航回常德接第二批部隊。

估計要往返三四趟,才能把張獻忠的五萬兵馬和新拉的壯丁統統接完。

這就導致張獻忠只靠第一批兩萬人的先頭部隊,想攻破長沙非常難,至少嚇不住長沙守軍。

而在臨湘靠岸後再勐徵炮灰,就可以繞過渡船數量的限制,讓部隊在抵達洞庭湖東南岸後,再跟病毒一樣就地繁殖分裂、就地取材攻長沙。

後續的人馬運輸慢一點、多幾天才能集結完畢,問題也就不大了。

張獻忠的虛張聲勢,終究還是起到了作用。臨湘縣投降後次日,張獻忠就兵逼長沙,只圍城北,作勢攻打,並且許諾了投降條件,這次他給了官軍一天時間考慮、五天內不下才會徹底屠盡全城,就如同李定國在巴陵開出的條件。

張獻忠敢這麼定,也是看在長沙城池廣大、守衛潛力較強的份上,怕逼太急了導致狗急跳牆。

長沙知府早已棄官棄城而逃,文官中只有推官蔡道憲爲首,堅持固守。

然僅僅激戰一日後,作爲守軍主將的總兵尹先民決定率衆投降,把蔡道憲綁了送交張獻忠——

這也絕不是給張獻忠開掛,而是歷史上湖廣南部地區的衛所部隊實在是糜爛,久不歷戰,人人怯懦,將領也都是廢柴。

湖廣地區相對精銳的官軍,早就在之前歷年的衝突中,陸續調到了北部地區,調到南陽、襄陽、夷陵、武昌等地。能留在南部長沙等地的,本來就是最糜爛的空餉衛所。

即使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一年之後,尹先民等幾個湖南總兵,也會一觸即潰、聞風而降。如今無非是張獻忠的進攻路線、先後順序有所變化,導致尹先民提前一年投了。

張獻忠自己都被官軍的糜爛驚得瞠目結舌,大喜過望之下立刻率軍進城接管。他看蔡道憲還有點骨氣,親自勸降,被蔡道憲破口大罵不絕。

張獻忠大怒,親自持刀磔裂數刀,隨後吩咐屬下補完剩下的刀數,把蔡道憲凌遲處死,享年二十八。

隨後張獻忠又殺死封在長沙的藩王吉王朱由棟全家,包括世子朱慈煃,盡搶吉王府財富。因爲長沙富庶過於常德,加上吉王就藩的時間也比榮王長久兩代人(初代吉王是成化帝朱見深的弟弟)

吉王府的積蓄自然也遠在榮王之上,所有財物居然有三百餘萬兩。再加上長沙全部被屠官員豪紳抄家所得,總數竟達八百餘萬。

然而,也正是張獻忠在南線正面戰場上、剛剛春風得意,極度膨脹的時候。

在北面的臨湘縣附近、他那條橫跨洞庭湖的補給線上。那條用於運輸滯留在常德的後續部隊的生命線,忽然就遭遇了疾行穿過整個洞庭湖而來的沉樹人水師。

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08章 箭在弦上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29章 簡在帝心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144章 留待聖裁第97章 挖新坑填舊坑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59章 戚少保能幹的咱也能幹第117章 張獻忠:沈樹人不方便乾的卑鄙事我來幹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178章 李自成:命中註定獨眼龍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6章 天下英豪盡入吾彀中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137章 瘋狂逃亡第55章 悄悄驚豔沈道臺第78章 借點關寧鐵騎當死士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306章 全部籌碼都堵完了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諭能不能算遺詔?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67章 當初放出去的長線,終於有釣到大魚的時候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08章 箭在弦上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349章 豪格弒叔多爾袞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379章 扶桑人肯定不懂怎麼防官渡之戰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214章 雙方都在養寇自重第328章 挖的坑全填完第171章 勝負提前揭曉第123章 內部清算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92章 有人阻撓變法就放酷吏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181章 初會二藩第256章 有病就早點治第129章 想看清沈撫臺的長相,就要付出代價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82章 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5章 我可沒說我是楊閣老的心腹,你們別瞎想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333章 打掃乾淨家裡纔好北伐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89章 朝天開槍,遇敵就投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164章 你以爲自己是布呂歇爾,其實你是曼努埃爾格魯希第266章 兩百日皇帝第29章 簡在帝心第166章 無巧不成書第238章 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謀過蔣幹,智勝郭圖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283章 看似完美的渡江計劃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244章 兩頭吸血屬於基本操作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58章 殺了沈狗官,搶光蘄州城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1章 走了還要陰敵人一把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最近更少了,說聲抱歉,解釋一下(感言)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該收割了第69章 秦淮金粉第160章 吹響反擊號角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