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

小麻子就是陳玉成,太平天國的一個領袖。做領袖之前,便是瞎鹿與沈姓小寡婦那個生於瘟疫之中的麻兒子。幾百年後成了精。小麻子一臉麻坑,不像其它英豪一樣長得虎背熊腰,而長得有點像我──細長,瘦肩,小眼,說話有些張狂和不知好歹。據說洪秀全經常拍着他的腦瓜說:麻子,你還是年輕不懂事呀。就像曹成有時拍着我的腦瓜說我一樣。麻子小的時候,我曾與他玩過一段時間,後來他長大鬧革命去,我就一直沒有見過。麻子小時隨母姓,姓沉;我們一起去上小學,教師孟慶瑞給他起的學名叫沈小麻子。他的母親沈姓小寡婦,河水暴漲時,常到河邊來接我們。沉紅顏薄命,但在我的記憶裡,來河邊接兒子時,脣上仍打着口紅。麻子生於瘟疫之中,渾身上下,有一股瘴氣,動不動就犯,弄得教室對面看不見人,大家捂着肚子咳。他的爹爹瞎鹿,是一個彈弦敲鼓走街賣唱的藝人。瞎鹿有一個師兄叫瞎河豚,長就一副火眼金睛,會看相,會看人,會看鬼,弄神捉鬼。一次到瞎鹿沈姓小寡婦家做客,看到小麻子,嚇了一跳──連手中的筷子都嚇掉了。等從地上撿起筷子,在衣襟上擦一擦,又接着夾盤子裡的烏龜蛋時,夾了幾下,都沒夾起,反被烏龜蛋夾了筷子。瞎鹿見師兄見了一個小孩子嚇得渾身哆嗦,支撐不住,十分不解;便問師兄看到了什麼。瞎河豚這時汗都出來了,一邊擦着臉上的汗,一邊嘆氣:

“活了幾十年,第一次看到。”

瞎鹿忙問:

“看到什麼,看到什麼,他不就是個麻子嗎?”

瞎河豚直搖頭,說:

“說破英雄驚煞人!”

瞎鹿也吃驚,用筷子指着小麻子背影:

“知道師兄火眼金睛,難道這孽障將來有什麼發展嗎?”

瞎河豚搖頭,湊近瞎鹿眼睛說:

“哪裡是發展,恕我直言,這小子渾身瘴氣,一股邪煙,臉上麻子坑裡個個是奸佞和陰謀。長大不是英雄,而是禍國殃民、連累父母的元兇!是希特勒!”

“啊!”

瞎鹿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瞎河豚問:

“小麻子生於何時?”

瞎鹿:

“生於瘟疫之中。”

瞎河豚拍着手說:

“這不結了,這不結了,生於瘟疫之中,將來對社會是不是一個瘟疫,也未可知!”

瞎河豚走後,瞎鹿整日坐臥不安。本來因爲小麻子在瘟疫中師出無名,瞎鹿心裡就不痛快;常當着他母親沈姓小寡婦的面,吹起自己的那杆破嗩吶,指東打西,指狗罵雞;現在聽說他是一個瘟疫,還要連累父母,心中更加煩惱。當初×小麻子時,他沒沾邊,落了個“王八”帽子;將來麻子成了社會瘟疫,連累人時,他又跑不掉。兩頭不佔一頭,世界不也太不公平了嗎?於是整天氣哼哼的,漸漸便起了除掉這孽障的念頭。除了他,不單報了私仇,於國於民於社會的安定與繁榮、進步與發展,都是有利的。膽子漸漸便大了。只是礙着沈姓小寡婦,一時不好動手。小麻子雖然瘴氣,但對母親沈姓小寡婦卻極爲孝敬,大概是想瘟疫之中生下他不容易吧。於別人常烏煙瘴氣,一到沈姓小寡婦面前,就變得清純如水,像個小綿羊。給沉搔癢、捶背、捏腳、剪鼻毛、打小眼,什麼都幹。所以沉要打着口紅到河邊接他,如接一個多年不見的情人,其實母子倆分別剛一個早晨。當小麻子知道並非親生父親的瞎鹿對他懷恨在心時,瘴氣在身的人,如何容忍得下?於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臉還臉、以鼻子還鼻子;不是不報,時間不到,時間一到,一定要報;父子倆關係處得很緊張。常爲吃飯碗碰碗、睡覺牀碰牆、放豬放羊撒尿拉屎諸多瑣事鬧矛盾。先是爭吵,後是滾到一起廝打。當然,小麻子人小,瞎鹿人大,瞎鹿常打敗小麻子,得意洋洋;小麻子臉上流着淚或血道子,對瞎鹿怒目相向。沈姓小寡婦自然站在兒子一邊,也對瞎鹿恨得咬牙切齒。三口之家,看上去有盛不下的萬般怒氣。最後弄得家裡的豬、狗、羊、雞、鴨、鵝、牛、驢、馬、貓、老鼠都分成幾派,相互仇恨。夜深人靜,常聽到他家有人用頭磕牆。不時有人叫:

“這個家,得死些人!”

最後,家裡以小麻子出走爲結束。這年小麻子十五歲。這天家裡豬牛打架,瞎鹿與小麻子也加入進去,瞎鹿站在豬一邊,小麻子站在牛一邊。雙方展開惡戰。這時的小麻子,已不是小時的小麻子,雖然人瘦眼小,卻十分有力氣,一頭就將瞎鹿撞倒在地,用柳條子去抽,抽得瞎鹿滿臉血條條;牛當然也打得過豬,用犄角將豬的肚子劃破。最後得勝的一方,小麻子騎上牛出走,離開家鄉,到外邊參加革命去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臨走之前,小麻子在打穀場召開新聞發佈會,說此次外走,不同往常,不鬧個名堂,決不返鄉;此行並不單是參加革命,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的親生父親。這是男孩子的尋父情結。小麻子的出走,對沈姓小寡婦和瞎鹿,打擊都比較大。沈姓小寡婦失去兒子,痛哭不止,一哭三年,眼睛哭瞎;過去彈弦打鼓賣唱的瞎鹿是瞎子,現在瞎鹿瞎而復明,沈姓小寡婦卻瞎了。但瞎了的眼睛裡,仍不斷閃現着對瞎鹿的怒火。每天hu籃子用竹杆探路到地裡撿草,嘴裡仍喊着“小麻子”“小麻子”。瞎鹿對小麻子的出走,也比較害怕,因爲單純的出走他不害怕,參加革命也不害怕。害怕害怕在他說要尋找親生父親,這比較可怕。說明他要棄舊從新,革命不但有外延,考慮國家與人民,還有內涵,要革命父子。這打擊比較厲害。自小麻子出走,沉不再與他說話,同居一室,不同一心;同睡一牀,同牀異夢。他自己也變得六神無主,失魂落魄,只等小麻子有一天革命成功回來與他算帳。在他心目中,小麻子最好在外邊革命的過程中被流彈打死;革命隊伍兵強馬壯,死一個不受大的損失,但他從此除了心頭之患。於是一天到晚,守候在打穀場口的大路上,等着郵遞員送來兒子陣亡的消息。但兒子陣亡的消息,遲遲不見送來。他六神無主,什麼也幹不下去,嗩吶、喇叭、單絃、二胡、京胡、板胡、墜胡、大鼓、小鼓、皮鼓、腳踏鼓、大鈸、小鈸、大鑼、小鑼、手板,都不動了,業務都荒廢了。前幾天太后突然來延津,縣官韓佈置人奏樂給太后聽,慕名來找瞎鹿,瞎鹿才突然想起自己只顧惦記革命陣亡,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民間藝人。長期以往,如何了得?自己以藝人起家,站在人面前,人看着纔算一個人;從此不再是藝人,哪裡還有站的根基?縣官哪裡還會再找他?於是打起精神,開始重操舊業,從“哆、來、咪……”開始,練習各種樂器的發音。本來在太后於延津停留的第三天晚上,要由瞎鹿給太后搞獨奏音樂會,無奈炮聲隆隆,太后也心神不安,提前在進香之後就匆匆上馬走了。使一切安排停當、穿好長袍短衫的瞎鹿好不掃興。他怪太后走得太早、太急,沒給他一個重新做人、重新揚眉吐氣的機會和契機。如果太后能多停一天,聽了瞎鹿的獨奏音樂會,音樂會如又很成功,觀衆不斷拍掌,瞎鹿謝幾次幕還掌聲不絕,太后上臺接見,握手,合影,女青年獻花籃,瞎鹿一定可以振作,過去心中積壓多年的怨氣、恨氣、晦氣和小麻子給他積壓的瘴氣,可以一吐而快,一掃而光,一放而鬆,而舒服,而脫胎換骨,重新做人,與世無爭,真正做一個不涉世事,不爭名利,榮辱不驚,不與小人和小事計較的隱士、名士;但延津城外一聲炮響,把瞎鹿這些幻想與夢想給打破了。瞎鹿脫下無用的長衫,還原成那個低眉晦眼、窩囊不堪、一腦門官司、一肚委屈和怨氣的凡人。太后,你不該走,你使一個藝術家失去一個脫離苦海與心獄的機會。太后你太心狠。但這只是事情惡化的一方面;事情更加可怕的,還在後邊,因爲太后一走,代替太后進城的,竟是小麻子。

小麻子一聲炮響,把太后給轟走了。太后走後的第二天,小麻子收起大炮,擦拭槍支,整理隊伍進城,打着太平天國的大旗。幾萬人的部隊,從小麻子開始,個個紅眉綠眼。進得城來,發一聲喊,四散搜索,齊聲高喊“活捉太后!”但太后早已走了一天,到哪裡活捉?最後佔了縣衙。弟兄們佔縣衙,小麻子帶了一幫人即奔當年生長的村莊。這時的小麻子,已不同十年前出走的小麻子。他雖然仍瘦,眼仍小,但威風凜凜,穿著鎧甲,戴着墨鏡,騎在馬上,前邊後邊擁着一隊整齊而雜亂、紅眉綠眼的衛隊。他衣錦還鄉。這時瞎鹿嚇得哆嗦,躲在家裡,沒敢去迎接,而是找到一根細麻繩,準備到老墳場的樹枝上去上吊自盡。但據小麻子入村後的表現,並沒有對瞎鹿怎麼樣;現在的小麻子,已經成長爲一代英豪,四方奔走,胸懷開闊,不屑於與一個吹喇叭匠去計較前隙;大人不計小人過,宰相肚裡能撐船。何況這時的小麻子,已經更名改姓。據說在外奔走、革命的同時,已找到他的親爹,不然他怎麼改姓陳呢?但我後來揣摩,親爹陳也不是一個多麼爭氣、名載經傳的人物,不然小麻子從回故鄉到上刑場,爲什麼從未提過親爹一次呢?據他身邊人講,他與母親沈姓小寡婦相見後,深夜敘話,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可知尋父過程的艱難與失望。只聽見沉說:當時遷徙之中,兵荒馬亂,又飢又乏,只知糊裡胡塗有一人上身,誰知他個龜孫是誰?接着又哭。這時沒有上吊的瞎鹿,已經回心轉意,不再計較小麻子的出處,不現懷疑、嫉妒,也在窗外嘆氣。小麻子手握重兵不殺他,已夠瞎鹿感激的了,哪裡還有嫉妒和懷疑?瞎鹿與小麻子第一次在家中相見,瞎鹿急忙拜倒在地:

“麻子,我罪該萬死,我罪該萬死。別殺我,別殺我,我去上吊,我去上吊好吧?”

小麻子一臉冷漠,說:

“起來,起來,誰說殺你了?沒人殺你。我只問你,俺娘哪裡去了?”

然後就不再屑於與他說話。不屑就是最大的輕蔑,該殺不殺留着就是最大的侮辱。但身爲吹喇叭的民間藝人瞎鹿,哪裡懂得這高深道理?聽見不殺,又摸腦袋,仍在腔子上,已是不相信有這等好事,已經鼻涕流水,感激涕零,所以忙爬起告訴小麻子沈姓小寡婦的去處:

“她在地裡撿草,她在地裡撿草。”

小麻子就率人去地裡接撿草的瞎娘。街上與我們相遇,上來與我們握手,寒暄,還特別用手拍拍我的腦袋,令我們也像瞎鹿一樣受寵若驚。我們當時的心情,跟前幾天見到太后差不多;除了心隨他去,爲他出生入死、肝腦塗地都再所不辭之外,別的還有什麼呢?於是我們一邊流淚,一邊也隨他及他的衛士去迎接在地撿草的沈姓小寡婦。這時我們又感到內疚,感到有對不住小麻子的地方。小麻子已經這樣,我們卻讓他的瞎娘在地裡撿草,我們平時沒有對她照顧好。村長白螞蟻,這時腦子還聰明,代表大家,上前說了幾句抱歉的話。小麻子只是嘴脣動了動,不置可否。讓我們心裡打鼓。瞎眼的沈姓小寡婦,果真在大荒窪的草棵裡撿草,一頭的汗,一頭的雀白頭髮,一頭的蝨子,破衣爛衫,胳膊、大腿露着肉。她聽到馬啼嗒嗒,人聲鼎沸,向她逼近,不知出了什麼事,忙搭起手檐向這邊張望。但她眼已瞎,張望也是白張望。她做夢也沒想到,人馬鼎沸中,領頭的竟是她多年出走現在已經發跡的兒子。到得她身邊,小麻子用手止住衆人,一人走上去,端詳一動不動的瞎娘(沈的手仍打着遮檐,望着遠方),端詳半天,淚“刷刷”地就下來了,跪到地上說:

“娘,娘,我是小麻子,小麻子接你來了!”

沈識得小麻子的聲音,這聲音她日夜思念,現在真到耳邊,她又有些懷疑:

“你不是小麻子,小麻子不是這聲音,他的聲音如狗,你的聲音如雞!”

小麻子這才發現孃的眼已瞎,一把抱住娘:

“娘,娘,我出去十多年,再是狗喚,也變成雞聲了!”

沉用手摸懷中的人,摸來摸去,又用鼻子在他身上嗅,終於嗅出一股熟悉的瘴氣。瘴氣待她一嗅出,立即大發,瀰漫天地,差一點將我們薰倒。這時沉一聲長嚎:

“兒呀!”

大哭起來。兩人撫背摸胸,抱頭痛哭。叫人好不悽慘。

哭罷,衛士們已擡過一頂紅氈兒八擡大轎,小麻子跪在地上當腳凳,讓一頭汗一頭蝨子滿臉塵土和腥味的瞎娘蹬着他的身上了轎。好在沈在歷史上曾在曹丞相府和袁主公府上呆過,對高等華人的生活與舉止,並不陌生,一擡腿,一上轎,一招一式,立即從一個撿草瞎老太太的形骸中脫胎而出,露出了原來的貴族出身。

我等衆人,立即拜伏在地。

這時小麻子問:

“太后哪裡去了?”

我等答:

“夾着尾巴逃走了!”

小麻子指着轎上的瞎娘說:

“從今往後,她就是太后!”

我等答:

ωωω¤Tтkд n¤CO “zh!”

又拜伏在轎前:

“太后!”

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1)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7)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7)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9)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1)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6)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6)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9)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8)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7)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 然後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6)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1)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2)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3)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1)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4)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
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1)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7)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7)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9)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1)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6)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6)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9)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8)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2)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7)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 然後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6)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2)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5)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5)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2)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1)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2)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3)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 然後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1)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1)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6)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4)第二段 大槐樹下告別爹孃(1)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4)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5)第一段 在曹丞相身邊(4)第三段 我殺陳玉成(3)第四段 六○年隨姥姥進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