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戰術考覈

“怎麼可能會有錢!”戈爾吉昂打着酒嗝,面色微紅,情緒略顯激動的說道:“你們看看王國的道路是不是都很平整寬闊!每一座橋樑是不是都是石制,既牢固又耐用!每座城鎮的競技場是不是都很壯觀豪華!……但修建它們需不需要錢?!維護它們需不需要錢?!王國領地面積廣闊,城鎮衆多,爲了治理好它們,需要衆多的官吏全身心的投入,那麼需不需要給他們薪酬?!……維持這些費用佔了國庫支出的大頭,哪裡還有多餘的錢!王國努力的爲公民們維持着這麼好的一個環境,但是公民們交了多少稅呢?”

“只有每年收成的1%!”一名食客大聲喊道:“這些戴奧尼亞公民太幸福了!我來自提洛島,我的母邦再次被併入了雅典的海上同盟,雅典強行要我們提供金錢捐助,那是我收入的六成啊!所以我纔不得不離開母邦,前來戴奧尼亞生活。”

“我的母邦米洛斯島還不是一樣,之前被迫加入伯羅奔尼撒同盟,每年都要支付給斯巴達不少貢金,讓斯巴達能夠應付科林斯戰爭和這一次的底比斯戰爭,每年我所交的稅都不低於收入的20%。去年的一場海戰,雅典大勝,贏得了愛琴海的主導權,我的母邦趁勢脫離斯巴達,加入到雅典海上同盟,原本以爲生活會輕鬆一些,沒想到雅典人同樣要錢,稅率依舊沒變,實在沒辦法,這才跑來了圖裡伊,唉……”另一個食客也接過話頭,大倒苦水。

他倆的遭遇也引起了其他食客的共鳴。

在相互之間一陣訴苦之後,那個叫戈爾吉昂的男子大聲說道:“和我們曾經的母邦相比,戴奧尼亞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在此生活的好地方,即使國庫如此緊張,戴弗斯國王陛下和大臣們仍然沒有想要給民衆們加稅。但是1%的稅確實太少了,那些正式公民的生活又如此優渥,爲什麼不主動多交一點稅,幫助王國解決這個財政困難,從而能夠組建起一支由自由民組成的邊防軍隊,這也解決了他們自己被長期派往邊境駐守的難題。”

“戈爾吉昂說的沒錯,反正這些正式公民擁有那麼多的土地,多澆一點稅也不會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他們連稅都不敢多繳,又怎麼還有臉自稱自己是守護王國的勇士!”……

食客們的話題很快轉到了“是否應該讓公民們多繳稅幫助王國組建邊防軍隊”的問題上,並且談論的氣氛還越來越熱烈。

馬西姆斯對這個話題並不是太關心,但他注意到那個叫戈爾吉昂的男人每次一開口,都讓這個討論變得更加持續激烈。

馬西姆斯其實是想聽他們談論一下“爲什麼戶籍所會暫停對自由民申請公民的登記”,但直到他從廚娘手中接過麥粥和羊雜湯,食客們還在就現在的這個話題談論個不停,而他自己初來乍到,顯然是不可能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裡挑起一個新話題。

最後,戈爾吉昂在離開時纔將目光投向時不時在盯着他看的馬西姆斯,並微笑着向他點頭示意。

馬克西姆斯當然也禮貌的點頭回禮。

看到他慢悠悠的走遠,馬西姆斯這纔拿起碗罐,起身去交還給櫃檯後面的廚娘,並且有意無意的問道:“剛纔那個離開的人向我打招呼,可惜我都不知道他是誰。”

“他呀,叫戈爾吉昂,在圖裡伊市政廳擔任書記員,聽說馬上就要成爲正式公民了,別看人家身份高,但對人很友善,知道的事情也多,而且是我們這裡的常客。他經常說我們這個店雖小,但是酒的質量不錯,食物做的也很好……”廚娘一點也沒有戒心,熱情的說了一大堆,還順帶着誇獎一下自己的小店。

馬西姆斯聽了這些話,心中首先冒出的一個念頭就是:自己要不要也到市政廳去應聘,擔任一個抄寫員或者書寫員?

當然考慮將來如何掙錢養家是必要的,但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先把家給佈置好。但當他們一家人走出臨街酒館的時候,天已經黑了。

馬西姆斯以他在羅馬和奴隸營地的經驗判斷,圖裡伊外城區的所有店鋪肯定都要關門了,但看到的情景讓他大吃一驚:不少店鋪都點亮了蠟燭,街上的行人依然不少,而巡查隊依然在巡邏……

看着一個個街區被無數的燭光點亮,馬西姆斯一家人喜出望外,就在所租住地方不遠的傢俱鋪裡買了一張牀、一些布料,又到旁邊的蠟燭店買了一些蠟燭,到陶器店買了一些瓦罐……最後又花了一點錢,委託傢俱店的勞力將這些東西搬到了家裡。

在一陣忙碌之後,這個房間煥然一新。

福爾薇婭儘管顯得有些疲憊,不停的擦着額頭的汗水,眼中卻閃着幸福的光芒:“馬西姆斯,我們終於有了一個新家!”

馬西姆斯看着兩個在牀上鬧騰的孩子,心中同樣是感慨萬千,無言的點了點頭……

…………………………………………

戴奧尼亞王國境內有十幾個軍營,它們既是對公民進行軍事訓練的基地,同樣也是軍事要塞。在這些軍營中,圖裡伊軍營又顯得與衆不同,不光是因爲它的面積規模最大,每一次參訓的公民最多,而且它還有一項獨一無二的功能——培訓軍官。

以前軍務部的參謀人員主要在這裡進行實戰訓練和學習,而西地中海戰爭之後,戴弗斯又下令:所有中級軍官要晉升高級軍官,必須要經過學習培訓、通過考覈,才能夠得到晉升。

而這個培訓的地點同樣定在了圖裡伊軍營,這使得圖裡伊軍營在戴奧尼亞軍隊中的光環更加的耀眼。

這一天上午,在圖裡伊軍營的戰術演練室裡坐滿了人,在場地中央的是這一批高級學員中成績最優秀的兩個人——塞克斯圖斯與帕特洛克羅斯,他倆將進行一場實戰推演考覈。

作爲裁判長的參謀長官托米德(西地中海戰爭之後,菲利修斯辭去參謀長官職務,由他接任)咳嗽了一聲,說道:“我宣佈考覈開始!”

室內頓時安靜下來。

裁判員、第二軍團長馬託尼斯托着一個木盤來到即將進行考覈的兩人面前,問道:“你倆誰來擲?”

塞克斯圖斯謙虛的說道:“克羅斯,你先來吧。”

“好。”帕特洛克羅斯很乾脆的抓起木盤上一個用羊骨雕成的方形色子,輕輕一擲。

“是雙數。”馬託尼斯看了擲色結果之後,立刻下達命令:“帕特洛克羅斯,接下來由你發起進攻,而塞克斯圖斯你主要負責防禦,接下來由你擲色。”

塞克斯圖斯慎重地抓起兩顆色子,用力的向上拋起。

兩顆色子在地上轉了好幾圈,馬託尼斯看清楚之後大聲說道:“是九!”

旁邊的另一位裁判員、原參謀長官菲利修斯立刻拿起一張表格進行查看,然後說道:“編號9的戰術地圖是平均高度在300米以上的山嶺,並且有一條寬度爲50米的大河。”

菲利修斯的話剛說完,立刻引起周邊觀戰的隊官們一陣小聲的議論,顯然這樣的地形對於防禦一方是非常有利的。

這時,一張很大的木板地圖擺放在了帕特洛克羅斯和塞克斯圖斯之間。

就在兩人仔細的觀察地圖、開始思索可能要實施的戰術的同時,裁判長及4位裁判員(他們至少都是軍團長身份,個個戰場經驗豐富、戰功顯赫)也在抓緊時間小聲討論。

過了一會兒,裁判長托爾米德站起身,朗聲說道:“鑑於這一副戰術地圖,我們經過討論最終決定,防禦一方的兵力爲4000人,其中500人中型薩莫奈步兵,1500名薩莫奈輕甲步兵,1500名薩莫奈標槍手,五百名薩莫奈長矛兵……進攻一方兵力爲2萬人,兩個戴奧尼亞軍團18,000人,攻城部隊200人,500名戴奧尼亞騎兵,500名山嶺偵察大隊,500名輜重營……防禦一方具有補給優勢,進攻一方由於深入敵境,輜重爲一次性攜帶,只能供應30天,30天后無法決出勝負,則判進攻一方爲負!”

在托爾米德講述的時候,帕特洛克羅斯和塞克斯圖斯都拿起手中的木板記錄數據。

等他說完,兩人又一邊觀察地圖,一邊對照木板上的數據,進行着思考。

“這是在模仿王國進攻薩莫奈山區的戰例,雖然地形複雜,行軍困難,但帕特洛克羅斯手下是兩個王國軍團,只要能夠找到薩莫奈主力所在,應該就能夠獲得勝利。”

“我覺得沒有這麼簡單,之前教官講課的時候不是說過嗎,薩莫奈人的戰鬥力並不弱,尤其是他們的標槍手,而且他們擅長山嶺作戰,我們之所以能夠征服他們,是因爲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與薩莫奈人進行過山嶺戰鬥,幾次都是在平原上消滅了他們的主力,而現在塞克斯圖斯可以全力在山嶺防禦,戰況肯定大不相同。”

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十八章 目標第兩百三十九章 赫羅利斯的建議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兩百八十六章 克洛託卡塔克斯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凱旋式(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進攻加比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格西勞斯的請託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七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憤怒和菲比達斯的恨意第二十六章 選王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船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五十三章 戴奧尼亞軍議(二)第五十六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二)第八十九章 戴弗斯的決斷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三百一十章 逼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羅馬進軍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兩百一十七章 克敵期限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五十章 葬禮第一百四十一章 錫拉庫扎的應對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九章 殺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迦太基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十八章 目標第兩百五十一章 傑拉會戰(一)第九十四章 迴歸(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對波斯的戰略(一)第二十八章 初掌大權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兩百三十六章 困境第七十九章 撤退?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戰書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持續作戰(二)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拙劣的刺殺第一百零八章 新軍團長克緹蘇斯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塔蘭託大海戰(五)第三十四章 噢,斯巴達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九十一章 庫諾戈拉塔的警惕第一百六十章 李錫尼烏斯.斯托洛第兩百一十八章 梅亞羅之戰(二)第二十章 與圖裡伊會盟(一)第一百三十章 泰格亞會戰(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戴弗斯對西西里海戰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塞薩利(四)第一百八十章 伊特魯里亞聯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城佈置(一)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三百八十八章 阿迪斯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迦太基刺殺事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兩百零五章 開幕式上的戴奧尼亞王室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六章 戴弗斯對西西里海戰的反應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圖裡伊陷落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五十八章 阿卡德米學園
第二十六章 戰爭準備第兩百五十二章 傑拉會戰(二)第十八章 目標第兩百三十九章 赫羅利斯的建議第一百零三章 塞薩利和底比斯的反應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十一章 王室瑣事第三十九章 庫諾戈拉塔的家事第八十九章 馬裡吉的到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兩百八十六章 克洛託卡塔克斯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凱旋式(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進攻加比第四十章 給阿貝尼魯姆的建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格西勞斯的請託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五)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三十二章 克洛託與狄多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六十五章 戴弗斯的道別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七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憤怒和菲比達斯的恨意第二十六章 選王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九十一章 向伯羅奔尼撒前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船臨城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一百七十章 過河第五十三章 戴奧尼亞軍議(二)第五十六章 哈迪斯神廟竣工慶典(二)第八十九章 戴弗斯的決斷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前的序曲(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三百一十章 逼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羅馬進軍第四十四章 迦太基的現狀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兩百一十七章 克敵期限第四十章 斯巴達人的到來第五十章 葬禮第一百四十一章 錫拉庫扎的應對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一百零七章 風暴之後第九章 殺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迦太基海戰(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保衛羅馬第十八章 目標第兩百五十一章 傑拉會戰(一)第九十四章 迴歸(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對波斯的戰略(一)第二十八章 初掌大權第九章 令人震驚的重建神廟爭論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三十二章 一鳴驚人(下)第兩百三十六章 困境第七十九章 撤退?第二百五十七章 下戰書第一百零一章 叔侄見面第一百三十七章 持續作戰(二)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阿迪斯會戰(一)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一百一十四章 布魯提撤退和埃利亞侵擾第三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羅馬士兵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拙劣的刺殺第一百零八章 新軍團長克緹蘇斯第兩百七十七章 帕拉戈尼亞要塞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一百三十三章 塔蘭託大海戰(五)第三十四章 噢,斯巴達第二百三十二章 爲國王送行(二)第九十一章 庫諾戈拉塔的警惕第一百六十章 李錫尼烏斯.斯托洛第兩百一十八章 梅亞羅之戰(二)第二十章 與圖裡伊會盟(一)第一百三十章 泰格亞會戰(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戴弗斯對西西里海戰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塞薩利(四)第一百八十章 伊特魯里亞聯盟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城佈置(一)第四章 重建中的圖裡伊第三百八十八章 阿迪斯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迦太基刺殺事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攻陷奧斯提亞第一百三十五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二)第兩百零五章 開幕式上的戴奧尼亞王室第二百五十八章 決戰前夕第一百五十六章 戴弗斯對西西里海戰的反應第六十九章 羅馬人、薩莫奈人在行動第三十七章 圖裡伊陷落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六章 沃爾西的求援第兩百八十一章 阿吉利翁失陷第五十八章 阿卡德米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