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邊境軍團長的任命

這是唯一一個主動放棄競選的元老,戴弗斯反而覺得他的這種自知之明尤爲難得。

最後是特里菲亞斯成功當選。

接下來克西馬當選布魯提地區行政長官,拉提格涅斯當選當選盧卡尼亞地區行政長官,而王國最重要的地區——圖裡伊地區是最後一個進行推選的(因爲原先的圖裡伊大區本身就具有地區的性質,它所管轄的城鎮佔據了戴弗斯新劃分的圖裡伊地區的大部分,在幾位輪值主席的建議下,戴弗斯最終取消了原本的圖裡伊大區這一行政單位,並在元老院中獲得通過,從而避免了將來圖裡伊地區行政長官和大區行政長官之間的矛盾衝突),原本大家都以爲這會是最激烈的競選,因此不少有實力的元老特地避開它,去競爭其他地區,結果禮儀官喊出來的第1個人名就讓剩餘有心競選的元老心涼了半截:“阿萊克西斯大人!”

軍務大臣阿萊克西斯也參與推選,那麼他就很可能代表着整個軍隊派元老的意見。

“我推選希洛斯大人。”阿萊克西斯的話音不重,卻讓那些還心存僥倖的人再遭重擊。

同樣是僱傭軍出身、同樣爲王國立下了不少戰功、同樣都擔任過軍務大臣,但希洛斯與阿萊克西斯不同的是,他在民政方面也很有建樹,早在西地中海戰爭之前他就擔任過多個城鎮的行政長官,而在他卸任軍務大臣之後,又曾經遠赴薩莫奈山區,成爲貝內文託姆行政長官,而且政績出色,是難得的軍政全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在20多年前遠征波斯時,他就與戴弗斯國王關係密切,如今更是戴弗斯所信任的大臣之一。

所以,原本以爲競爭最激烈的這最後一輪結果完全是一邊倒,希洛斯已獲得7成以上的票數,順利當選圖裡伊地區行政長官。

當所有的結果都塵埃落定,漫長的會議終於快要結束,但元老們有興奮、有失落……不一而足,似乎還意猶未盡。

戴弗斯親了親嗓子,終於開口說道:“恭喜成爲地區行政長官的元老們,你們在以往的政務中所做出的努力在今天得到了多數同僚的認可。但是職務的晉升帶來的只是暫時的欣喜,而你們面臨的將是更大的考驗,要管理更多的城鎮,要管轄更多的民衆,困難無疑要多得多,甚至以往所獲得的一些行政經驗在新的政務之中可能不再適合,這需要你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不斷的實踐中、不斷的解決困難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治理地區的方法,成爲後來人可以借鑑的經驗。也希望你們能將這些地區治理得更加繁榮,不辜負其他元老對你們的推薦和信任!

其他將來有志成爲他們當中一員的元老們,希望你們繼續努力,獲得更多的政績,來贏得同僚和我的認同,相信你們終究會和他們一樣,成爲地區行政長官或者王國重臣,因爲王國的土地遼闊、人口衆多,它需要更多優秀的行政人才來管理這個還在不斷擴展的偉大國家,而你們是王國的精英,必須承擔起這個重任!……”

戴弗斯說的一番話驅除了不少元老心中的失落,也點燃了更多元老心中的期望,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會議落下了帷幕。

幾天之後,當選的地區行政長官們陸續奔赴自己所負責的轄區,作爲第一任王國地區行政長官,他們首先要做的是按照王國行政廳所制定的地區行政機構的框架,抽調自己認爲合適的官員,來充實整個的管理機構。

在新的《移民法案》公佈了半個月之後,邊境防衛軍團的招募也開始了。

王國內的自由民們見事情已不可更改,開始爲自己的未來作出選擇,最終很多年輕的自由民趕來圖裡伊,根據通告的要求,涌向圖裡伊軍營,準備通過登記和選拔,成爲戴奧尼亞王國的僱傭士兵。

而與此同時,新晉升的兩位軍團長也各自前往自己的新駐地任職,帕特洛克羅斯北上前往羅馬,接管第十四軍團,替換普林托爾斯(普林托爾斯在西地中海戰爭中也是功勳卓著,戴弗斯想要對其重用,但考慮到他是山嶺偵察大隊出身,後來又直接調任的參謀處,缺乏對軍團事務的更進一步的熟悉和在軍團服役的履歷,爲了避免將來遭人詬病,所以戰後特地讓他去組建拉丁姆地區的新軍團。幾年下來,他的表現令人滿意,戴弗斯才考慮是時候調他回來負責主持軍務部參謀處的工作)。塞克斯圖斯則乘船前往伊比利亞南部,接管第十八軍團軍團,替換卡爾西狄斯。

在西地中海戰爭之後,曾經是第八軍團第一大隊長的卡爾西狄斯因爲堅守塞林努斯的功勞而晉升爲軍團長,但他畢竟太過資歷太淺,爲了不讓同僚們說閒話,在戴弗斯的建議之下他主動申請去伊比利亞南部組建第十八軍團。

這確實是一個最苦、最累、又最麻煩的差事,因爲當時戴奧尼亞王國還無法完全掌握伊比利亞南部,該領地大部分還是由馬戈尼德家族成員治理,所管轄的民衆不是腓尼基、迦太基人就是伊比利亞土著,戴奧尼亞人移民到此的很少很少,所以卡爾西狄斯到此之後受到很多的制肘,但他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經過幾年的努力,建起了伊比利亞軍營,組建了第十八軍團,並且儘量按照軍法要求,對那裡的公民進行訓練。但是,卡爾西狄斯顯然無法做到像其他軍團那樣如臂使指,再加上不少地方官員的不配合,導致第十八軍團防禦伊比利亞土著對領地的侵襲不太得力。

而如今巴古勒成爲地區新政長官,將會加大對該領地的管理力度,淘汰那些不合格的官員們,而且伊比利亞南部地區還將增加一個邊境軍團,一直處於防禦態勢的第十八軍團終於等來了可以反擊的好機會。可惜在這個時候,卡爾西狄斯卻被調回了圖裡伊,這或許將成爲他的一大遺憾。

緊接着沒多久,軍務部也公佈了衆將領期盼已久的兩個正在組建的邊境軍團的指揮官的名字。

一位是斯提弗洛斯,在西地中海戰爭中他就是大隊長,只是戰功沒有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羅斯那麼耀眼,因此晚了兩年,晉升軍團長,卻因爲沒有了空置的職位,一直在圖裡伊軍營負責訓練隊官,現在終於是等來了實缺。

雖然可能在不少戴奧尼亞將官眼中,邊境軍團的士兵全是由自由民組成,似乎比現有的軍團要低一等,但按照軍務部的規定,其軍團長和各級隊官的等級是與其他軍團一致的,而現階段他們都是由王國正規的軍官來擔任(小隊長不算軍官)。

而另一位軍團長的名字則讓將領們大吃了一驚:曾經是西地中海戰爭中對抗戴奧尼亞軍隊的主力、馬戈尼德家族的主要成員——哈斯德魯巴。

爲什麼會是他?……很多將領都感到疑惑,甚至有些人還悄悄找軍務部詢問。

公開的理由是:哈斯德魯巴是王國元老,而且還是王國的高級軍官(在伊比利亞南部併入戴奧尼亞王國之後,原瑪哥統帥的伊比利亞軍隊被勒令解散,但考慮到哈斯德魯巴在當地民衆中的威望,也爲了在伊比利亞組建新軍團更爲便利,戴弗斯特地爲他專門設立了一個高級軍職——伊比利亞南部地區軍訓長官,其實是希望他能夠號召當地民衆積極參與軍事訓練,真正具體的事務由下屬的一批軍訓官去完成,但哈斯德魯巴顯然沒有將這個職務放在眼裡,戰敗和投降的雙重打擊以及無法掌握真正的軍權,讓他頹廢了好幾年,但這個軍職卻一直沒有給他撤除)。同時,他跟隨瑪哥在伊比利亞征戰了10年,在山區裡同兇悍的土著作戰有着豐富的戰鬥經驗,這恰恰是在接下來的邊境防禦作戰中需要借重的。

戴弗斯任命他爲邊境軍團長的真正理由是:將哈卡和哈斯德魯巴等幾位馬戈尼德家族重要成員調離伊比利亞南部之後,接下來王國要對這個還沒有完全納入統治之下的地區進行重點整頓,不僅僅是對民政、在軍事上也同樣如此,因此讓哈斯德魯巴成爲王國軍團長,讓其心甘情願地爲王國效力,才能利用他的影響力減弱生活在那個地區的原伊比利亞軍隊的隊官的士兵們對王國的敵意,讓他們重新有了希望,從而保證地區的穩定。

當然,哈斯德魯巴確實是一位軍事人才,這也是戴弗斯願意重新啓用他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哈斯德魯巴對戴奧尼亞的軍事體制和戰術不熟悉,他還必須在對自由民的招募和訓練期間深入的參與其中,從而真正的成爲一名戴奧尼亞王國軍團長。在那一晚的宴會之後,在戴弗斯和他開誠佈公的交談之中,他終於認真的表示願意在這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百二十章 普那特河會戰之戰前偵查第十七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三)第兩百四十七章 欺騙第十八章 目標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海軍新統帥與《戴奧尼亞人》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亞細亞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將至 (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彌特拉達特的計謀第一百章 阿格西勞斯知曉真象第五十三章 戴奧尼亞軍議(二)第二十五章 圖裡伊會戰(一)第八章 梅爾西斯第一百七十六章 血染大集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十九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二十三章 驚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奇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塞攻防 (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民衆的呼聲與赫尼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裡吉亞總督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對波斯的戰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於孩子的教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兩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七十四章 救援阿斯庫魯姆(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凱旋式(一)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二十七章 橄欖球遊戲第九十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奧斯提亞第一百一十二章 登陸第二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普林托爾斯的猜疑第四十六章 國王還是執政官?第六十二章 哈迪斯.戴弗斯第兩百二十一章 梅亞羅之戰(四)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三十章 戴弗斯的出訪(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潛入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二十七章 新任納克索斯行政長官第二百六十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兩百二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痛苦抉擇第兩百一十一章 圍攻貝內文圖姆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聯姻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看不見的較量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呂克西斯的攻訐第八十五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二百六十二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四)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五十六章 攻城和救援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十四章 色諾芬(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拉丁平民的災難第三十八章 大河灘之戰(三)第七十四章 山內高盧大侵攻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格西勞斯的請託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二)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五十一章 突襲格魯門圖姆第三百六十八章 羅馬元老到圖裡伊第兩百一十四章 事發突然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奇襲(二)第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一)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八十一章 友好分手第三百七十章 正宗的圖裡伊泡澡方式第三十七章 大河灘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第二百四十七章 戰後治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後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馬的宗教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籠絡比西尼亞第四十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五十章 葬禮
第一百二十章 普那特河會戰之戰前偵查第十七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三)第兩百四十七章 欺騙第十八章 目標第三十五章 戴奧尼亞海軍新統帥與《戴奧尼亞人》第八十二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亞細亞叛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將至 (求訂閱)第三十五章 彌特拉達特的計謀第一百章 阿格西勞斯知曉真象第五十三章 戴奧尼亞軍議(二)第二十五章 圖裡伊會戰(一)第八章 梅爾西斯第一百七十六章 血染大集會第一百四十二章 閒話家常第十九章 馬裡吉的商貿規劃(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確立阿非利加新秩序(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狄多與哈卡第一百二十八章 赫格西圖斯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七十二章 再遭重創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二十三章 驚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出奇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要塞攻防 (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民衆的呼聲與赫尼的要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弗裡吉亞總督第一百九十七章 針對波斯的戰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關於孩子的教育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兩百二十八章 見面第七十四章 救援阿斯庫魯姆(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凱旋式(一)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二十七章 橄欖球遊戲第九十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在奧斯提亞第一百一十二章 登陸第二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普林托爾斯的猜疑第四十六章 國王還是執政官?第六十二章 哈迪斯.戴弗斯第兩百二十一章 梅亞羅之戰(四)第六十章 戴弗斯的戰略計劃第三十章 戴弗斯的出訪(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泰格亞會戰(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潛入第三百二十五章 戴弗斯的戰略調整第五十三章 西西里的戰略部署(一)第二十七章 新任納克索斯行政長官第二百六十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戰爭結束第兩百二十三章 狄奧尼修斯的痛苦抉擇第兩百一十一章 圍攻貝內文圖姆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兩百四十八章 落幕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聯姻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看不見的較量第五十八章 羅馬元老院的爭執(一)第四十章 南意同盟的建立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呂克西斯的攻訐第八十五章 安勒恩丘陵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二百六十二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四)第三十九章 接見蓋爾尼第五十六章 攻城和救援第五章 和平協議與圖拉聯盟同盟第十四章 色諾芬(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拉丁平民的災難第三十八章 大河灘之戰(三)第七十四章 山內高盧大侵攻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格西勞斯的請託第四十八章 戴奧尼亞東部見聞(二)第二十六章 商人們的躁動第一百六十一章 登陸塞薩利(三)第八十四章 底比斯事變(二)第五十一章 突襲格魯門圖姆第三百六十八章 羅馬元老到圖裡伊第兩百一十四章 事發突然第一百四十七章 暢遊斯巴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八十三章 南意同盟的決定第四十二章 奇襲(二)第五十九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一)第四十九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三)第八十一章 友好分手第三百七十章 正宗的圖裡伊泡澡方式第三十七章 大河灘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 (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第二百四十七章 戰後治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後的安排第一百六十二章 羅馬的宗教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籠絡比西尼亞第四十章 夜襲第五十一章 強攻克裡米薩第五十章 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