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克羅託內會戰(二)

戴弗斯顯然沒有等待對方結束的耐心,當即一聲令下:“進攻!”

幾十個均勻排列在巨大陣列後方的司號兵相繼吹響手中的軍號。

“嗚!!!……”雄渾的號聲沖天而起。

“爲德拉科斯軍團長和戰死的弟兄們報仇!”位於巨大方陣中路的第四、第五軍團士兵首先高喊,很快得到其他部隊的響應,復仇的吶喊代替了對哈迪斯的呼喚,當同仇敵愾的聲音響成一片之時,戴奧尼亞士兵們的士氣已經上升到了頂峰。

“狡詐的戴弗斯!該死的戴弗斯!”狄奧尼修斯氣得大罵,兵力佔優的錫拉庫扎軍隊一再被戴奧尼亞人掌握主動,這讓自登陸大希臘以來、在陸地上順風順水的他感到憋氣。錫拉庫扎士兵們還沒有完成祈禱,敵人已經開始進攻,由於戰術的安排,他卻不能等待士兵們完成祈禱再前進,因此這必然會對士兵們的士氣有所影響,他只能自我安慰:那個年輕人只會耍小聰明而已,真正決定會戰勝負的還要靠實力!

“進攻!”他面目猙獰,憤恨的大聲喊道。

公元前394年的最後一天的下午,在克羅頓平原上,一場決定西地中海希臘城邦霸主歸屬的重大會戰開始了。

戴奧尼亞聯盟一方擁有第一軍團5000多人、第二軍團7000多人、第四和第五軍團一萬兩千多人、第六和第七軍團14000人、長槍大隊6000人、希羅尼穆斯所徵召的布魯提戰士5000人、克羅託內與特里納援軍5000人、再加上騎兵軍團約1500人、山嶺偵查大隊一千人、還有護衛隊300人,戴奧尼亞總兵力爲58000多人。

戴弗斯將馬託尼斯率領的第七軍團置於在最右翼,靠近塔奇納迪河,然後依次往左排列,分別是奧利弗斯的第六軍團、希羅尼穆斯的布魯提戰士、埃皮忒尼斯的第四軍團、斐利修斯的第五軍團、阿明塔斯的第二軍團、安東尼奧斯的第一軍團、克羅託內——特里納援軍,萊德斯的騎兵軍團位於最左翼,卡普斯率領的長矛大隊在克特援軍後方,以縱隊排列,與方陣垂直。克特援軍、第一、第二軍團的左翼按照戴弗斯的特別囑咐形成了厚度爲15列的橫列,其餘部隊陣形厚度均爲8-10列。

騎兵軍團最爲特殊,它們儘量以鬆散陣型向左、向後擴散,盡力佔據很大的區域,在遮蔽敵人對己方長毛大隊的探查的同時,也爲了在會戰之前達到另一個目的。

錫拉庫扎軍隊一方在登陸大希臘時擁有步兵80000人、努米比亞騎兵2000人、凱爾特騎兵八百人、西西里同盟騎兵一千人,拉馬託河一戰損失約4000人,後來考倫尼亞降服,提供4000名士兵,再加上洛克裡盟邦的一些軍隊陸續加入,錫拉庫扎的陸軍兵力反而超過了九萬人。

但西里庭、特里納兩個剛征服的城邦需要安排駐軍,尤其是西里庭作爲大軍的後勤供應基地所需駐軍人數還不能少,以防止戴奧尼亞從布魯提方向過來的襲擊,和其海軍從海上的突襲。還有面對阿斯普魯斯圖姆城的營地也需要有人駐守,以防止會戰期間,敵人從阿斯普魯斯圖姆城出擊,攻擊大軍的後方。這樣一來,總共就分走了將近一萬三千人。

攻克克羅託內城之後,錫拉庫扎軍隊後來的統計死亡和重傷的士兵人數約7000人。戴奧尼亞海軍在克羅託內海面一戰,由於萊普提涅斯聽取狄奧尼修斯的建議,派上了9000名精銳士兵到戰船上作戰,結果慘敗,損失士兵約7000人,因此最終參與這次會戰的錫拉庫扎步兵,總兵力爲62000人,再加上騎兵3500人(在拉馬託河會戰和對戴奧尼亞土地的劫掠中有所損失),共65500人,足足比戴奧尼亞的兵力多出7500人。其中騎兵是戴奧尼亞騎兵的兩倍多。

所以菲比達斯在初步瞭解了戴奧尼亞的軍陣佈置之後,就和狄奧尼修斯商議:將實力較弱的西西里其他城邦聯軍,加上洛克裡同盟的軍隊約18000人由法西佩薩斯統率佈置於左翼;由坎帕尼亞僱傭軍1萬人和錫拉庫扎公民兵9000人有狄奧尼修斯親自率領坐鎮中路;而右翼則是多年跟隨狄奧尼修斯征戰的精兵15000人(主要是僱傭兵,後經狄奧尼修斯給予錫拉庫扎公民權和土地,對狄奧尼修斯最是忠誠)、錫拉庫扎公民兵1萬人由菲比達斯率領;最右翼是3500名騎兵,由於在上一次的會戰中,僱傭騎兵沒有按照事先的計劃行事,所以在這一次會戰前,不但狄奧尼修斯再三警告了兩位異族首領,並且讓脾氣暴躁、兇悍的阿斯塔格拉斯擔任着來自三股不同勢力的騎兵的臨時統帥,以方便計劃的執行。

進攻的軍號吹響,戴奧尼亞的左、中、右三路大軍同時向前穩步挺進,各個軍團第七大隊的輕步兵們則快速通過“棋盤格”式小方陣的間歇來到陣前,以鬆散的陣線衝向敵陣。他們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前進,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逼迫在陣前遊弋的敵騎後撤,無法再觀察到戴奧尼亞軍隊隨後的一些調動。而僱傭騎兵也如他們所願的後撤到了錫拉庫扎軍陣的最右翼,稍作歇息,以準備接下來的進攻

錫拉庫扎的輕步兵則是早就佈置在陣列前方,毫不示弱的迎上前。

當雙方的重步兵主力還相距在500米之外時,雙方的輕步兵超過一萬多人已經開始交手。一時間,從西到東這長約八九里的橫線上,箭矢如雨,標槍如雹,不間斷的在半空中交錯碰撞,然後刺中士兵的身體,帶走他們的生命……

相比較戴奧尼亞軍陣的左、中、右三路都是以幾乎相同的速度前進,錫拉庫扎的情況有所不同,它的左、中兩路主力軍陣的前進速度較慢,右路則是大踏步前進。

菲比達斯是位於右翼的最前列帶領者,這個由25000名錫拉庫扎精兵組成的厚度爲25橫列的強大右翼,以比中路士兵快兩倍的步數迎向前面的敵人,漸漸的開始與中路脫離。

而在最右翼的騎兵速度更快。炮聲一響,3500多名騎兵以長約一里多的寬正面向前加速,邁開四蹄的戰馬很快就將速度提升上去。

800名凱爾特騎兵位於最前列,這羣來自阿爾卑斯山腳、生活在波河平原的兇悍種族,其騎兵戰術與行動迅捷飄忽的努米比亞騎兵不同,它們不屑於靠誘敵、騷擾、投資標槍來殺傷敵人,更擅長面對面的衝鋒廝殺,尤其是駕駛戰車衝擊敵人嚴密的軍陣,只是因爲受僱於錫拉庫扎,路途遙遠,不方便運送戰車,纔沒有攜帶。但即使沒有戰車,凱爾特騎兵的衝擊力依舊可怕,他們大部分騎兵手持大劍,而不是長矛,這樣更容易在騎兵對戰中切開對方的脖子,因此阿斯塔格拉斯將其排在最前列,利用其強大的殺傷力衝亂敵人的騎兵陣形。

隨後的1800多名盧米比亞騎兵,再給予第一期衆創,最後的錫拉庫扎旗,並在阿斯塔格拉斯的率領下,只是收拾殘局,然後約束這些僱傭騎兵,不要追擊,一起攻擊敵人左翼的後方,幾千匹戰馬奔馳,再度掀起漫天塵霧,反覆上百臺,戰鼓,同時雷響,大地都在不停的震顫

而戴奧尼亞的1500多名騎兵同樣也在前進,只是速度沒有敵人快,尤其特別的是處於尾部的騎兵戰馬馬尾上還拖拽着樹枝,更容易攪起地上的塵土。

在距敵騎還有兩百多米時,騎兵軍團長萊德斯回頭看看身後已經開始瀰漫的塵霧,略顯緊張的向緊隨身旁的幾名司號騎兵喊道:“撤退!”

即使是幾把軍號同時吹響,在馬蹄聲如雷的戰場也不能保證同樣是陣型鬆散、正面隊形長度長達近一里的戴奧尼亞騎兵能全部聽見,好在之前已經經過多次的訓練,騎兵們都時刻關注着附近隊友的動向。

就在戴奧尼亞騎兵全部撥馬回奔時,錫拉庫扎騎兵已經逼近到百米內,身後轟鳴的馬蹄聲敲打着萊德斯緊張的心,他一面催馬前進,一面緊盯着前方,看到那一堵人牆時,一顆心頓時懸了起來:“轉向!”他大喊一聲,撥馬向左奔馳。

根本無需他叫喊,所有能看到此情景的戴奧尼亞騎兵根據之前的所接受的訓練,迅速向兩側分開。

在後方的騎兵時刻注視着前方的動向,一見到戰友變向,立即緊隨改變。

…………………………………

當戴奧尼亞的進攻軍號吹響時,長矛大隊並未立刻隨同其他軍隊一起前進,而是迅速的拉長縱列,並立刻移至原騎兵的位置,形成長約一里、厚達十列的方陣,獨自綴在了全軍的後面。

位於方陣後方的卡普斯雖然已經是身經百戰的將領,此刻的心情也萬分緊張:雖然這一次對付敵騎的戰術與特里翁託河會戰時相似,但是戰爭的規模卻大了好幾倍,敵人的騎兵也更加強悍,而自己所率領的士兵素質卻比不上當初的那一批來自波斯遠征軍的士兵,他們能抵禦住正面衝鋒而來的幾千名敵騎嗎?!

感謝礻其哥、GOGO高高、jjjvjj的打賞!你們的支持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第兩百零九章 錫拉庫扎聯軍襲來第五十一章 出使埃及(二)第四十五章 弩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狠辣第十章 梅農第一百零二章 克羅託內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二十一章 詐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回拜占庭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三十九章 柏拉圖的讚譽第六十六章 希波克拉底到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持續作戰(三)第九十六章 拉馬託河會戰(五)第九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之後第六十章 推選獨裁官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醫學論壇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兩百零四章 開幕式上的貴賓們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關於埃及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二十一章 入城第十三章 伊特魯里亞的求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十五章 僭主狄奧尼修斯第四章 戴弗斯第一百九十二章 向東進攻第十四章 援救坎帕尼亞同盟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九章 廢墟第九章 吉奧格里斯的幸福第兩百一十七章 克敵期限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九十七章 拉馬託河會戰(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斯巴達登陸戰(三)第六十八章 接見柏拉圖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續)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四十六章 山嶺戰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兩百四十五章 回師傑拉第一百零九章 戴奧尼亞大軍來了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五十六章 道尼戰爭落幕第九十章 兄弟第四十九章 戰爭序幕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伊扎姆的波斯經歷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兩百一十三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二)第兩百三十四章 登陸西西里(二)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七章 戴奧尼亞的影響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一)第兩百七十八章 弩炮攻防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軍團趕到第二十章 王國新的行政區劃(一)第十八章 增稅?第十八章 目標第四十六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續)第六十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兩百六十三章 關於慶典的爭論第三百八十章 征服西西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軍出動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亞羅之戰(一)第兩百零六章 小王子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二百五十四章 波斯的策略(二)第五十七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第兩百零一章 安東尼奧斯的安排第三十八章 威脅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
第兩百零九章 錫拉庫扎聯軍襲來第五十一章 出使埃及(二)第四十五章 弩炮第一百六十七章 狄奧尼修斯的狠辣第十章 梅農第一百零二章 克羅託內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九章 泰格亞會戰(五)第二十一章 詐城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回拜占庭第一百零六章 拉俄斯新貌第一章 錫拉庫扎的擴張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三十九章 柏拉圖的讚譽第六十六章 希波克拉底到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得意的奎因都克第九十三章 圖裡伊商會(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持續作戰(三)第九十六章 拉馬託河會戰(五)第九章 特里翁託河會戰之後第六十章 推選獨裁官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醫學論壇第二十八章 圖裡伊會戰(四)第兩百零四章 開幕式上的貴賓們第二十八章 庫諾戈拉塔的悲傷第四十七章 終身執政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關於埃及第一百九十四章 軍務部的計劃第十八章 推選行政長官(一)第兩百一十四章 暴亂(一)第二十一章 入城第十三章 伊特魯里亞的求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十九章 推選行政長官(二)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十五章 僭主狄奧尼修斯第四章 戴弗斯第一百九十二章 向東進攻第十四章 援救坎帕尼亞同盟第八十章 戴奧尼亞VS迦太基 (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四)第九章 廢墟第九章 吉奧格里斯的幸福第兩百一十七章 克敵期限第六十七章 列奧提齊德斯改變計劃第九十七章 拉馬託河會戰(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斯巴達登陸戰(三)第六十八章 接見柏拉圖第兩百零六章 錫拉庫扎港口第一百五十九章 羅馬行政官員的任命(續)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四十六章 山嶺戰第八十七章 伊阿宋的決定第兩百二十一章 強攻洛拉(二)第兩百二十四章 對塔蘭圖姆的處置第兩百四十五章 回師傑拉第一百零九章 戴奧尼亞大軍來了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向斯巴達宣戰的決議(二)第五十六章 道尼戰爭落幕第九十章 兄弟第四十九章 戰爭序幕第三十七章 呂西阿斯和米隆第七十二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第七十一章 家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伊扎姆的波斯經歷第一百三十九章 斯巴達登陸戰(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動物園遭遇第兩百一十章 向貝內文圖姆進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兩百一十三章 西里庭營地攻防戰(二)第兩百三十四章 登陸西西里(二)第三十五章 斯巴達的公餐制第七章 戴奧尼亞的影響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雅典公民大會上的激辯(一)第兩百七十八章 弩炮攻防第十六章 軍團與授旗(一)第七十章 戴奧尼亞軍團趕到第二十章 王國新的行政區劃(一)第十八章 增稅?第十八章 目標第四十六章 王國元老院見聞(續)第六十章 戴奧尼亞強大的秘密?(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吉姆的配合第兩百六十三章 關於慶典的爭論第三百八十章 征服西西里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軍出動第二十章 回憶梅普往事(一)第七十六章 初戰錫拉庫扎(二)第兩百一十七章 梅亞羅之戰(一)第兩百零六章 小王子第四十一章 傲慢:斯巴達人的標誌第二百五十四章 波斯的策略(二)第五十七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第兩百零一章 安東尼奧斯的安排第三十八章 威脅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奧斯提亞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