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強攻羅馬城(七)

但梅久斯比較謹慎,他首先提醒保盧斯,正是在戴奧尼亞人在登陸時,由於他們倉促進攻,遭受慘敗,才導致了羅馬今天危險的局面,所以他建議:就因爲這支援軍是城內羅馬民衆最大的希望,但是8000名士兵的數量仍然不夠,還需要聚集更多的士兵,才能夠更有把握一舉挫敗戴奧利亞人,這樣不但能夠拯救羅馬,還可能將戴奧尼亞人趕出內陸,所以他們應該繼續向東行軍,去匯合普里尼斯特、加比、博內等城邦的援軍。

雙方各持己見,卻又不願意將隊伍一分爲二,因爲那樣只會減弱軍隊的攻擊力,導致各自計劃的失敗。爲了不耽擱寶貴的時間,他們只能作出決定,讓士兵們來作出選擇。

近3000名拉丁援軍倒無所謂,但是5000多名羅馬公民兵雖然已經因爲份地的分配而遷移到了拉丁姆地區西邊的三座城鎮,但羅馬城內還有他們關心的親戚朋友,而且他們心裡清楚:羅馬城內並沒有多少公民兵,如果拖延時間,讓羅馬城被攻破,他們所剛剛擁有的土地也會最終化爲烏有,所以大多數士兵都急切地想要挫敗戴奧尼亞人的攻城,所以支持保盧斯的意見。

梅久斯感到很遺憾,但還是真誠祝福了保羅斯,然後只帶領一支護衛隊迅速趕去東面。

保盧斯迅速集合好隊伍,他雖然心中焦急,但仍然保持着清醒,他知道前方的戴奧尼亞營地雖然還很簡陋,但要攻破它,可能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而現在時間和士兵對他而言卻是最寶貴的,因此他決定:繞過營地,直逼城下。

就在軍隊行進的途中,冒險躲過敵騎的堵截、帶傷返回的偵騎帶回來一個糟糕的消息:前方出現了五六千名戴奧尼亞步兵,還有很多騎兵。

保盧斯心裡一驚,他沒有想到戴奧尼亞人在大舉攻城的同時,還保留了這麼多的士兵來進行防禦。

但他立刻鎮定下來:局勢發展到此刻,已經沒有退縮的可能,他只能率領部隊,義無反顧的向前進攻,擊退擋路的敵人,羅馬城纔有希望!

他發出命令:軍隊停止前進,立刻開始列陣。

考慮着對面的敵人有不少騎兵,而之前會戰的失敗就是因爲戴奧尼亞強大的騎兵攻擊側翼而導致了潰敗,因此這一次保盧斯汲取教訓,他謹慎的縮短了陣列的長度,增加了厚度,並且將拉丁援軍中的一千多名輕步兵佈置在軍陣的中央,受到重步兵的保護……等列陣完畢,整個軍陣類似於一個橢圓形。

當戴奧尼亞軍隊映入羅馬士兵的視野之時,高亢的軍號聲就從對面傳來。

戴奧尼亞人竟然搶先對羅馬軍隊發動了進攻。

衝在最前面的是兩翼的騎兵軍團,萬馬奔騰,蹄聲如雷,攪起塵霧漫天,幾百米的距離轉瞬即至。

看着一匹匹帶着強勁力量、猛衝而來的龐然大物,兩翼的羅馬士兵們心中泛起了恐懼。

但事實上,這只是錯覺,戴奧尼亞騎兵並不具備正面強突重步兵軍陣的能力,他們在同羅馬軍陣兩翼擦身而過之時,用力投出了手中的短矛。

這些羅馬士兵畢竟之前同戴奧尼亞騎兵交手過一次,在中隊長們的提醒下,紛紛舉盾防禦。

而與此同時,軍陣中的輕步兵們也朝着疾馳而過的戴奧尼亞騎兵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一時間,羅馬士兵中槍倒地和戴奧尼亞騎兵中箭墜馬不時可見。

就在戴奧尼亞騎兵與羅馬軍陣側翼擦肩而過、衝向後方之時,戴奧尼亞的步兵軍陣已經逼近,羅馬中隊長們忙不迭的高呼:“小心標槍,舉盾防禦!”

克洛託卡塔克斯跟隨周圍的戰友們,一起投出了手中的標槍,然後幾乎不帶喘息的又匆忙的投出了第二支標槍。

這時,對面傳來的慘叫聲讓初臨戰陣的他感到了興奮,但他還來不及細細品味這所謂的成就感,前方的士兵就開始向敵人發起了衝鋒,他帶着宮廷衛士們隨即跟上。

即使標槍雨讓羅馬軍陣產生了一些混亂,但當戴奧尼亞士兵開始衝鋒時,羅馬士兵同樣舉盾持槍,大踏步向前。

一方懷着保衛家園、趕走侵略者的信念,奮勇向前;一方則肩負着整支大軍的安危,要拼死阻攔來襲的敵人。兩軍猛烈的撞在一起,然後各自將刺槍長矛狠狠的扎向敵人。

而在此同時,戴奧尼亞的騎兵兜轉過來,衝向羅馬軍陣的後方。

“後轉!向後轉!”在羅馬中隊長們的指揮下,排列在羅馬軍陣最後方的重步兵中隊紛紛轉身,面對騎兵舉起了長盾,擺出防禦的姿態。而軍陣中央的羅馬輕步兵們同樣轉過身來彎弓搭箭,標槍與箭矢再一次在空中交錯……

……………………………………

羅馬士兵在城頭浴血抗敵,城內的民衆也沒有閒着,他們被元老們組織起來,不停的給各段城牆運送各種被消耗的防禦物資,同時源源不斷的往城內擡送傷員。

看到親人負傷、甚至死亡,羅馬民衆雖然心中悲傷,卻沒有時間哭泣,他們要抓緊一切時間,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協助軍隊守住家園,因爲敵人開始攻城不到一小時,形勢就變得有些嚴峻了。

“馬古斯將軍來報,敵人攻勢猛烈,爲了阻擋敵人攻上城頭,士兵們付出了不小的傷亡,希望能夠得到增援!”

“塞維烏斯將軍來報,他所率軍隊正全力防守敵人攻城,卻無法阻止敵人用攻城器械持續破壞城牆,希望能派遣更多的士兵在城後,組成防禦陣型,以防止城牆倒塌之後,能夠擋住敵人的突破!”

“普爾洛將軍來報,敵人利用戰船在臺伯河上搭起了衆多浮橋,從而可以使他們的進攻不只侷限於椎橋,現在士兵們正全力的防禦整個堤岸,但敵人攻勢兇猛,持續戰鬥下去,士兵的體力無法支撐,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援!”

……

羅馬元老院本來是讓大西庇阿負責整個城市的防禦,但在攻城戰鬥開始之後,大西庇阿就發現他要想掌控整個羅馬城的戰鬥防禦比較困難,因爲羅馬的城區太大,城牆又太過漫長,而且城內各街區道路曲折不平,無論是傳達命令、還是派遣援軍都比較消耗時間。所以他果斷地將指揮權移交給元老院,自己集中精力應對正南面的戴奧尼亞人的攻城。

元老院迅速的完成了指揮權的交接,甚至爲了更方便的協調和組織全城民衆守城,元老們都來到羅馬廣場辦公,軍事指揮主要交由波蒂圖斯、馬魯吉內恩西斯等幾位多次擔任過執政官的元老,不僅是因爲他們資歷老,而且是因爲作爲執政官,他們經常要帶兵打仗,因此作戰經驗比較豐富。

但即使是五次擔任過執政官、多次在戰場上提拔過卡米盧斯的波蒂圖斯也從來沒有經歷和見識過這樣的攻城戰:無數聲勢赫人的弩炮、巨大的攻城塔、可以藏人的拼接木車和奇特的填壕方式、可怕的腹弓、戰船搭建浮橋……更可怕的是攻城的戴奧尼亞士兵不但訓練有素,而且勇猛強悍。

按照波蒂圖斯他們以往的攻城經驗:像這樣的大城,又有幾萬士兵守衛,沒有十幾萬人,不攻個兩三個月到半年,是不可能拿下的。

但開戰到現在不到兩個小時,守城軍隊似乎就有些頂不住了。

元老們也慌了神,這個時候也顧不得再考慮什麼氏族權益、私人利益了,紛紛將各自家族中的奴隸們組織起來,同時也通知所屬氏族都行動起來,將所有能拿起盾矛的男丁和奴隸都召集到羅馬廣場上,大約近萬人,緊急進行編隊,配發武器,然後將他們一波一波的送往急需的戰場……

平時還算廣闊的羅馬舊廣場,此時卻擁擠嘈雜:一邊是元老們在緊急編練新組建的部隊,一邊是民衆們在救助躺了一地的傷員們。

看着臺下不久前還算密集的近萬部隊很快就只剩下一千多人,那些奴隸兵還不太適應戴頭盔,不時的晃着頭,拿着武器眼神茫然……波蒂圖斯的心中突然涌起一種很難受的感覺,他用手拽緊椅背,吃力的說道:“這最後的一千多人給大西庇阿派去吧。他雖然沒有派人來求援,但其他軍隊都遭遇到困難,南面不可能就防禦輕鬆,我瞭解大西庇阿,他肯定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盡力避免讓我們爲難……”

“唉,羅馬有幾十年沒有經歷被敵人攻城了,民衆缺乏守城的經驗啊!更何況敵人還是戴奧尼亞!……”安布斯圖斯懊悔的嘆道:“只怪我們這些年只顧着擴張,沒有好好的重新規劃和修繕城防啊!”

這話讓旁邊的元老們聽了,都大有同感:如果將彎彎曲曲的羅馬城牆拔掉,修成四平八直;如果將城牆的磚瓦石塊拼接得更加緊密,用石漿將石縫填實;如果在羅馬城北面堤岸上建起城牆;如果在壕溝兩邊一直佈置着鹿砦;如果城區內的街道早早的就被規劃得利於通行……恐怕今天守城就不會感到如此的困難!

第一百一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陰謀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四十二章 古都懷古第四十六章 戴奧尼亞學校(一)第十七章 與狼共舞第兩百一十九章 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第兩百三十章 攻心爲上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八十三章 底比斯的決定第十章 阿利克鬆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十八章 增稅?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兩百九十五章 妮莉雅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一百章 阿格西勞斯知曉真象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三章 科林斯戰爭第四十一章 列奧提齊德斯與西普洛斯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第兩百八十五章 在西西里的戰略部署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王室(下)第十七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三)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六十三章 特里納的驚人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黑夜潛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塔蘭託大海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迦太基刺殺事件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二百六十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十五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一章 詐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或不戰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四十一章 雅典的嫉恨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銀幣和數學研究院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二百二十六章 速定埃及第六十三章 特里納的驚人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襲梅亞羅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俄斯的歸屬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一百九十二章 希伯尼安大捷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關於埃及第二十九章 新法案的公佈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一百五十章 片刻的歡愉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二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市場法庭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之後 (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高與卑鄙第兩百七十八章 弩炮攻防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之後 (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兩百六十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三)第一百一十章 巴幾裡皮的陽謀第一百零五章 赫尼波里斯的推薦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服斯巴達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伊扎姆的波斯經歷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四十六章 戴弗斯的岳父第四十三章 科爾內魯斯第四章 戴弗斯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四十八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陰謀第二十四章 嶄露頭角第四十二章 古都懷古第四十六章 戴奧尼亞學校(一)第十七章 與狼共舞第兩百一十九章 納科尼亞部落戰士第兩百三十章 攻心爲上第三章 馬西姆斯和康繆斯第二十九章 薩莫奈部族會議第八十三章 底比斯的決定第十章 阿利克鬆第一百五十五章 羅馬大軍的反應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攻羅馬城(十四)第十八章 增稅?第十一章 克羅託內的爭議第兩百九十五章 妮莉雅第二百零四章 薩莫奈人的夜襲第六十九章 信守承諾的戴奧尼亞第一百章 阿格西勞斯知曉真象第兩百零五章 進抵坎帕尼亞第兩百七十二章 羅馬城的新變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羅馬凱旋式(二)第四十二章 軍團長與年輕隊官們第三章 科林斯戰爭第四十一章 列奧提齊德斯與西普洛斯第二十章 神廟求救事件第一百三十一章 強攻羅馬城(三)第兩百八十五章 在西西里的戰略部署第十四章 戴奧尼亞王室(下)第十七章 與卡烏蒂尼的戰鬥(三)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赫尼波利斯的決定第五十八章 戴弗斯的糾結第六十三章 特里納的驚人消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黑夜潛行第一百三十二章 塔蘭託大海戰(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迦太基刺殺事件第二十二章 殺戮與安撫(一)第一百六十八章 離間第二十七章 戴弗斯在行動第二百六十章 塔波薩庫斯大會戰(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亞細亞會戰(二)第十五章 亞西斯特斯述職(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前的較量第七十三章 戴奧尼亞的反擊計劃(續)第二十九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一章 詐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或不戰第三十章 戰後的元老院會議(三)第四十一章 雅典的嫉恨第三十三章 交鋒辛辛納格第四十四章 戴奧尼亞銀幣和數學研究院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兩百三十八章 米爾提亞斯的拒絕和服從第二百二十六章 速定埃及第六十三章 特里納的驚人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陸塞薩利(五)第九十一章 出使布魯提(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突襲梅亞羅第三百二十九章 迦太基想要議和?第一百二十九章 塔蘭託大海戰(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俄斯的歸屬第兩百三十二章 隱憂第兩百四十二章 熱爾梅海戰(二)第七十二章 阿萊克西斯緊急赴任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圍西里庭第一百九十二章 希伯尼安大捷第兩百八十六章 對錫拉庫扎的進攻策略第八十四章 同心協力第二百一十五章 關於埃及第二十九章 新法案的公佈第六十二章 埃利亞的歸屬第一百五十章 片刻的歡愉第一百零四章 南北牽制、中央突破第二十九章 街邊酒館第二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會師斯巴達第四十五章 圖裡伊市場法庭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之後 (求訂閱)第九十七章 傲慢與偏見(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暗潮第五十三章 渡河(中)第八十五章 留克特拉會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崇高與卑鄙第兩百七十八章 弩炮攻防第一百零五章 奪城之後 (求訂閱)第二十五章 新兵與訓練(一)第兩百六十章 卡塔奈軍事會議(三)第一百一十章 巴幾裡皮的陽謀第一百零五章 赫尼波里斯的推薦第一百四十二章 征服斯巴達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一章 伊扎姆的波斯經歷第六十八章 菲墩第四十六章 戴弗斯的岳父第四十三章 科爾內魯斯第四章 戴弗斯第一百八十六章 更繁榮的圖裡伊港第四十八章 推選地區行政長官(二)